韓國參訪日記

梁羽孟 文

如是我行、我見、我思…

緣起於上人講解的楞嚴經,首次以韓文出版,韓國的佛光出版社召開新書發表會之際,特別邀請萬佛聖城方丈律法師前往共襄盛舉,筆者有幸逢此勝緣,得以隨喜參加韓國訪問團,同時隨團參訪以三寶著名的韓國古剎:佛寶通度寺、法寶海印寺、僧寶松廣寺,外加古皇家寺院–曹溪寺,律法師受邀給予開示的無相寺,及出版楞嚴經的佛光寺這六個寺廟。另有部分團員再多參訪奉恩寺。以下是行程日記:繼續閱讀...

2012年10月2日(星期二) 台灣飛往韓國

秋高氣爽的中秋節剛過,以 Madalena 為首的8位美國法友及6位台灣法友,在律法師及江法師的帶領下,共16人集合於桃園國際機場,開始為期7日的韓國之行,另有2位法友則從美國直飛韓國,第二天晚上才在下榻的飯店和我們會合,所以總共有18位團員。在機場候機室,團員一一自我介紹,互相認識。

台灣到韓國的飛行時間約2.5小時,外加時差1小時,我們到達韓國仁川機場是下午4:15。 接機的巴士已等候著。導遊在開往首爾的路上說:韓國在七百年前,還是只有語言沒有屬於韓國的文字,書寫時是用漢字。朝鮮王朝的世宗大王,在位期間,對國內政治、經濟、文化有相當多的作為,其中之一就是創造了韓語文字…。從機場到首爾的Riverside Hotel,沿途看到不同形狀的橋,聽導遊說,橫跨江南江北的橋共有三十座,可見漢江之長。

到達飯店,佛光出版社社長已在等候,方丈尚未放下行李,就要開始接見和晤談。佛光出版社社長離開後,Madalena 召集大家,解釋及交待一些事,同時介紹節譯《楞嚴經淺釋》的韓國居士鄭源奎,他已向上人叩三萬個頭,自認是上人的弟子。出版社柳社長及鄭居士是促成我們此次韓國之旅的主要人物。

2012年10月3日(星期三) 首爾觀光

南韓首都首爾(SEOUL),意思是「鳥語花香的都市」。為使發音和意義都能夠和韓文更為貼近,故將以前稱之為漢城的首都改名。

方丈,江法師和 Madalena 今日另有行程,沒和我們一起觀光~

車行中,我觀看街景,有一廣告布幅,上有漢字:「人平不語,水平不流。」很有意思的一句話,居然也飄洋過海到這裏。

我們先到曹溪寺參訪,據說它是韓國佛教最大宗派,就位於市區大馬路邊,坐在車上就看見「大韓佛教總本山曹溪寺」的匾額,大門口四根柱子的木匾上寫著二幅對聯:「以心傳心是何法,佛佛祖祖唯此傳。」「曹溪山上一輪月,萬古光明長不滅。」

進大門後,有一淺藍透明球形,裏面有許多捐款,看起來像是另類的隨喜功德箱,只看懂四個中文字:「世界一花」?去網上查了一下,原來在1987年,韓國佛教禪宗崇山禪師舉辦第一屆「世界一花」大會,邀請佛教大德及不同宗教人士參加,互相交流,推動修行風氣,傳達「世界一花,萬民同體」的和平訊息。自此,「世界一花」大會每三年舉辦一次。

進入佛殿,嚇一跳,今天是什麼節日?問導遊只說是假日(後查今天是韓國的「開天節」,為紀念傳說中的朝鮮半島始祖檀君(Dan-gun)建立古朝鮮的節日。),好不熱鬧,眾多信眾席地而坐,或在拜佛,或在念經,或合十默念,或輕聲交談,我好奇的想看他們在念什麼經,不好意思太靠近,就只看到一堆圓圈、直線和橫線組合的韓文,還有我們這群外國人處處新奇在照相。

大雄殿前的對聯:「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佛子行道已來世得作佛。」好熟悉的句子,原來這是擷取於法華經方便品。環繞佛殿左、右、後三側所繪佛陀的一生,繪工精細,色彩華麗,還沒等我照完,就被催促著要趕快跟上將離去的團隊,捨不得就此離去,才想到導遊給我們十五分鐘,時間好倉促喔。

一行人趕往下一站,青瓦台和景福宮。青瓦台是韓國總理辦公處,建築特徵就是屋頂上的靑瓦,故名之。一條馬路之隔,二個不同的世界,青瓦台那邊戒備深嚴,巡邏警察不准任何遊客越雷池一步;景福宮神武門這邊卻是遊客如織,似水人潮都只能拿著相機照下對青瓦台的記憶。

景福宮是朝鲜國太祖李成桂在1396年所建,名字取自中國《詩經》中的「君子萬年,介爾景福」,是韓國五大宮闕中,規模最大、建築設計最美麗的宮闕。1592年倭亂時被燒毀,1868年重新修建;被日本占領期間,多數建築又被燒毀或拆除,只有少數的中心建築物倖免於難。1990年韓國政府整修景福宮。此刻,映入我們眼簾的景福宫,正是歷經六百多年歷史,在多刼多難後浴火重生。

勤政殿是景福宮中最大,最具藝術性的的建築;勤政具有「勤勉治國」的意思,殿前石階下的廣場,文、武官分左右站,兩邊各有小石柱標識,從正一品到正九品的官位;勤政殿外觀看起來像是有二層樓,實際只有一樓,宮殿中央是龍座,天花板上刻有兩條龍,從正門往上看是看不到的,一定要從側門往上看才能看到,導遊說這叫「藏龍」臥虎;勤政殿是舉行國家大典的地方,思政殿才是國王日常處理政務之所。交泰殿是皇后的寢宮,位在整個宮的中間,所以也稱作中宮。陽光照射千秋殿,窗門櫺上的景象,方框、直線、橫線,讓正盯著窗戶看的世宗大王,突然得到靈感而造字,韓文就是這樣衍生來的。韓國最早是使用漢字,但僅限於貴族,世宗大王為了讓平民也能使用文字,因此創造了拼音文字的韓文,如果遇到同音字,就由上下文來推敲是什麼詞。慶會樓屹立於湖中,湖光倒影,清景無限,是接待外賓或舉行盛大宴會之場所。興禮門前,有穿著韓國傳統服裝的守將,像是台灣忠烈祠等地的憲兵,如雕像般站著不動,不同的是,韓國守將的眼睛會隨著外界而骨碌碌地轉,看起來很有趣,吸引無數遊客爭相與他們拍照。

中午我們回到曹溪寺對面的素餐廳用餐,簡單的五樣菜加一個湯,開始領受韓國的「辣」。 飯後閒逛曹溪寺道路兩旁,經營佛教用品的商店,有佛珠、佛教書籍或經典,如金剛經或普門品(這二個經典似乎在韓國很普及)、香、木魚…及小和尚玩偶、鑰匙圈等紀念品。導遊又帶我們到有名的仁寺洞人人商場,有許多手做工藝或個性設計小擺設充斥整個商場,還有一些小吃及賣文房四寶的店,整個感覺有些像台灣的某一個老街放大版,有懷舊特色也融合了現代的商品;整棟商場最大特色,莫過於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從二樓逛到四樓,卻沒有走樓梯,仔細看,原來樓層地板是斜斜相連的。

之後,我們去位於景福宮東邊的昌德宮,原為朝鮮國的離宮,倭亂時景福宮被燒毀,就被當作正宮使用,國王們在此執政約270多年之久,直至景德宮修復才搬離。昌德宮整體佈局獨具特色,不是一般中軸線對稱的直線格局,而是依據自然地形條件自由地加以安排,利用後方不高的崗地和左右的地形特點巧妙地安排了正門、正殿、內殿等各種建築,如:前往仁政殿,需在仁政門前的中軸線上左轉才會進入。仁政殿是昔日國王舉行朝會之處,殿中擺設及朝會廣場與景福宮類似。比鄰昌德宮的樂善齋,是某位國王為不願捲入宮內爭鬥的二位妃子,另建的處所,比起宮內,這裏的建物簡約樸實多了。門前有二棵柿子樹,正逢成熟季節,磊磊的橘色果實,猶如掛在樹上的霓虹燈,為落寞獨立的房舍增添幾許熱鬧。

看了二處宮庭,雕梁畫棟、簷牙高琢、殿宇巍然、小橋流水、八角重簷亭式建築…,種種風情,處處可見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2012年10月4日(星期四) 佛光出版社和佛光寺

早上的行程是去拜訪佛光出版社,巴士卻在「大韓佛教總本山曹溪寺」對面停下,位置和昨天一樣, 原來佛光出版社就在曹溪寺旁。 我們一行人跟著方丈往寺內走,在大雄殿外向佛問訊,再沿著佛殿繞行一圈,我們亦步亦趨隨行於後。走到殿側,看地下石碑所寫,哇,是五百年的老白松樹,難怪要立碑曉喻。

曹溪寺院雖不大,大雄殿卻宏偉壯觀、氣派非凡。佛殿內供奉著三尊慈悲微笑的釋迦牟尼佛。殿內兩旁各有羅漢和菩薩的畫像,天花板掛滿紅蓮燈籠、白蓮燈籠,猜想紅色的應是消災延壽,白色的應是點給往生者的吧?殿前八根圓柱上掛著中文直匾:寫著「世尊坐道場清淨大光明,比如千日出照曜大千眾」 等等。 大雄殿前屹立一座佛塔,有十層之高,大眾跟著方丈一起繞塔,此石塔塔身刻有八大菩薩及八大護法的浮雕,內供奉著釋迦牟尼佛舍利一枚,韓國被日本佔領時,該舍利就被珍藏在此佛塔中,曹溪寺於2002年擴建佛寺工程,遷移石塔,發現了藏放在銀盒中的舍利。

佛光出版社在一棟正在整修大樓的三樓,空間不大。佛光寺方丈知弘法師送每人一本書。空間實在小,留下方丈、江法師及相關人員,其餘到樓下自由活動。我又繞回曹溪寺,寺內的梵鐘樓除了梵鐘尚有法鼓、雲板及木魚等佛具,樓側邊匾板上寫著:「阿彌陀佛在何方,着得心頭切莫忘,念到念窮無念處,六門常放紫金光」。大殿正好上供完,我看有幾位在幫忙收供品,殿後樓梯旁有一活動不锈鋼做的滑梯,供品就溜下去到一個小車上,很有趣,尤其是供米和麵,可減少不必要的人力去搬,實在是個好方法。

曹溪寺雖缺少山中古刹的風韻,但因位於市區,交通便利,方便接引眾生來親近佛菩薩,進而淨化人心,修習佛法,皆共成佛道。

接下來行程表寫著記者懇談會和午餐 (11:30-13:00),原來真的是這二項一起進行,就在曹溪寺對面大樓的五樓用餐,昨天是在二樓午餐,二樓和五樓是不同等級的餐廳,我們被安排在方丈、出版社與記者用餐的隔壁,如日式榻榻米,需脫鞋席地而坐,四人一小桌,我們排排坐,陸續上菜,每道都是小巧精緻的小碟菜,我們都先照相才動筷,大家嚐著秀色可餐異國風味的素食佳餚,還要不時互相提醒:小聲點!謹防歡樂的喧嘩聲打擾隔壁。

午餐後,我們訪問佛光寺。因佛光寺改建中,預計2013年才會竣工,現址是在工地斜對面的大樓裏,先到佛殿禮佛,供奉的是一尊笑容可掬的金身釋迦牟尼佛。方丈等人去另一樓層拜訪知弘法師。要離去時,知弘法師和柳社長等,都週到的站在寺前相送。

遊覽車開了二個多小時,停在休息站。去洗手間,發現韓國的公廁內,不但整潔,還有樹和透天窗來美化空間。出來,看不懂牆上的韓文地圖,旁邊的人熱心地用中文問我們要去那裡,幫忙指出在地圖下方我們要去的通度寺,我們又問海印寺和松廣寺的位置,看起來通度寺和海印寺是在同一橫線上,松廣寺在海印寺左上方,三者相距不太遠,倒是離首爾都很遠,從地圖的距離來看,車子才開了一半的路程。沿途車行中,我們看到許多金黃的稻田和種植蔬果的保溫棚。萬家燈火時分,我們才到達通度寺附近的自然觀光旅館。

10月5日(星期五) 通度寺及海印寺

秋高氣爽,和煦的陽光,微微的輕風,早上七點半,車子轉出飯店到馬路上就可看到寫著『靈鷲山門』四個大字的牌坊,進了牌坊,沿山路而上,皆是鬱鬱蒼蒼的樹,許多古松林立其間,車子停在「茶哨閣」,老樹夾道,石橋橫跨,橋下是半月形橋孔,橋上綴著紫紅與粉紅的牽牛花,參天老松,彎彎溪流,我們走進了一幅山水畫裏。

行到一座代表性的門坊前,橫匾:靈鷲山通度寺,右聯:國之大剎,左聯:佛之宗家,坊前石柱刻著:方袍圓頂常要淸規,異姓同居必須和睦。我們在此留下參訪的團體照。

進了天王門,威武的四大天王塑像栩栩如生,讓人不禁要肅然起敬。經過梵鐘樓、極樂寶殿、萬壽樓,每個殿堂前都有或是經文,或含深意,或者有趣的對聯;譬如萬壽樓就有一幅天下溪山勝幽,誰能把手共同遊」。靈山殿裏世尊微笑的看著我們,大家跟隨方丈禮佛,觀看金碧輝煌、圖中有圖的八相成道圖。不二門下懸掛橫匾:源宗第一大伽籃,好像這才要真正登堂。 果然裡面寬廣的黃沙地,有石燈、石塔伴著大雄殿。

有佛寶之稱的通度寺,創建於西元646年,大雄殿內沒有供奉佛像,佛桌上只有一個大蒲團,從蒲團後面的大玻璃,可以直接看到殿外階上的佛真身舍利塔。三層紅蓮燈與姿態各異而林立的群松,相互交映,環抱佛塔。玻璃旁的偈頌「示寂雙林問機秋,文殊留寶待時求,全身舍利今猶在,普使群生禮不休」點出了我們這群繞塔禮拜者殷殷之心。大雄殿的南邊入門處掛著“金剛戒壇”匾额,據稱韓國大部分的授戒大會是在通度寺的金剛戒壇主辦,並在此禪坐、聽經聞法。面對金剛戒壇右側是地藏殿,在韓國稱為冥府殿;正對面是大方廣殿,旁有匾额為國之大院、佛之宗殿,此殿似乎是新修建完成,寬廣且富麗莊嚴,法座上仍只是一個長方形蒲團,因順其直線軸即佛舍利塔。

不見眾人,趕緊往回走,轉彎處,哇!迎面而來二位韓國法師在前,方丈及團員們在後,殿後的我轉身成了最前面的人了。一行人到老谷小築,大概是丈室,領路的韓國法師之一,就是通度寺的圓山方丈,兩位方丈互贈禮物,眾人向圓山方丈禮拜後席地而坐,喝著有點像酸梅湯的五味茶,聆聽方丈們的對談。鄭居士翻譯,我坐在最後一排,聽得斷斷續續,提及:世尊將入涅槃時,阿難尊者問佛:「以何為師?」佛答:「以戒為師」;要一日持戒,不要百年破戒出家;僧人都到此受戒;寺內常住有一百六十人,結界時會達四百人。佛學院約有七十多人,律院約有三十多人;9月9日是開山日;寺名「通度」,此寺靈鷲山取名自印度,此一相似,另一意是取「通達佛法,救度一切眾生」的意思。

圓山方丈和我們團體合照,並和方丈律法師合掌互別,大家也合掌向圓山方丈和眾法師合掌告別,順著來時路,我們走向寺外,伽藍閣、六和堂、寒松亭、聖寶博物館、「三星半月橋,影照雲山裏」,再見了。

離開通度寺時大概是9:40,下山、經過街道、原野、市區、鄉村、上山,到達海印寺已是中午12:00。經過氣派的山門:法寶宗剎伽倻山海印寺,車行不停,繼續沿溪谷蜿蜒而上,比之通度寺婉約的溪流,此處溪水中多是大塊巨岩,兩側山勢非凡,幾許楓紅,如詩如畫的風景,我們再次成為國畫裏的點綴。

約10分鐘後,車停,二位海印寺的法師已在等候,隨他們走過兩根氣勢恢宏豎立的柱子,有個好聽的名字,叫「一柱門」,開始進入縮小版的「伽倻山海印寺」山門,看來山下氣派山門,是屬於進入國家公園的範圍,現在才是真正走進海印寺,長長的斜坡道,一群遊客已在前行,二旁是聳入雲霄的參天老樹,碧雲天,黃葉地,秋色盎然。

斜坡端橫掛著海印叢林」四個大字;鳯凰門裏壁畫的四大天王,被鐵欄從地至頂框住,外加與人齊高的木欄裝飾,他們是鎮守的護衛,怎變成被保護者?拾級而上,是「海東圓宗大伽藍」的橫匾,外加幾幅對聯,其中之一是:伽倻山中成就無上正覺,海印三昧常說大華嚴經,」從此入解脫門。寺名海印,就是取自《華嚴經》的「海印三昧」。海印寺的特色,每進一門,地勢就會比前面再高些,以此類推,所以多是斜坡或陡峭石階,方丈回首看有腳傷的果基師兄,還好他沒有望階興嘆,一路腳傷不便,仍是盡力照相與護法。

來到正修堂樓下的齋堂,整潔明亮,擺放著齋飯在等候我們,拿了簡單的飯菜及一大碗黃豆芽湯,與眾團員坐在「佛子席」,如在萬佛聖城齋堂用餐要安靜無語,喝湯時差點嗆到,沒想到裏面會放辣椒。方丈和江法師坐在中間已備好飲食那一行,應是「法師席」吧。

飯後,知客法師帶著大家走山路小徑,二旁是鬱鬱蒼林,往後山方向行,來到禪悅堂,住持善海法師在此接見我們,奉上「從地湧出妙覺山」、「宣化老和尚追思紀念專輯」等書,善海法師很高興收下,侍者為每一位來訪者捧上小碟,放著一顆大紫色葡萄、一片黃金奇異果、一塊黃澄澄的芒果及一杯琥珀色的茶,看起來色味俱全。

知客師陪同參觀寺內各殿,再往後山走,到深蛇窟,您有想到這是什麼殿嗎?殿堂背山而建,應屬寺中最高處,這座禪堂此時不對外開放,特禮遇方丈和江法師,只有他們可進去禪堂,因是打坐時間,不容我們在外有任何喧嘩,因此大家都要放輕腳步。我們所參訪的韓國宮殿或廟宇,建築四周多是用黃沙舖地,而不是泥土或其他材質,走動時就會「沙、沙、沙」的作響,尤其夜深人靜更引人注意,然而我們正處這樣的窘境,恨不能像阿羅漢離地走路。

我們走回到原點的正修堂側,到九光樓的展示館,先觀看約十分鐘的DVD,介紹海印寺及高麗大藏經的歷史與由來;流通處隔壁對著門的牆壁上展示片斷木刻影版大般涅槃經的反字,旁邊桌上小塔供佛舍利,有放大鏡可以看清是二顆小牙舍利及一顆圓形像水晶球的舍利,晶瑩剔透。

大寂光殿是海印寺的主殿,內供奉毗廬遮那佛,左右有文殊菩薩及普賢菩薩,後有莊嚴華麗的靈山會上圖,佛結跏趺坐於中央,儼然未散的靈山法會就在我們眼前。殿的四方都懸有匾額,正面是「大寂光殿」、背面是「大方廣殿」、左邊是「法寶壇」、右邊是「金剛戒壇」。從正後方懸有「大方廣殿」大匾,順著陡峭的石階上去,就是眾人景仰的世界文化遺產,高高在上的門,橫掛著「八萬大藏經」,對聯:「佛身充滿」「法力難思」。不可錯過與八萬大藏經的相遇,法師及大眾合照同見證。藏經閣外,知客法師提醒大家進入後禁止拍照。

木版藏經保存在兩座一式的殿堂建築,南修多羅莊與北法寶殿並排而立,結構古樸獨特,沒有做任何華麗裝飾,四周窗戶均為木柵,以利通風和乾燥。透過木窗可看到收藏的木版佛經,豎插在層層架上,整齊緊密排列著。

在此現存的「八萬大藏經」之前,高麗國王向宋朝請求大藏經,以宋《開寶藏》為藍本,從1011年開刻至1025年完成《高麗大藏經初雕本》。後來高麗王子義天(1055-1101)出家為僧,廣求佛典,1086年刊刻《高麗續藏本》。1232年蒙古入侵,藏經燬於戰火,國王高宗於1236年重新以初雕本、續藏本及契丹本互校,再度開雕藏經,歷經十六年至1251年,完成經版81340塊,經文6791卷,從那時一直保存到現在,1995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由於木材的保存有其一定的年限,所以海印寺現已積極籌備,預備將全部的木刻版鑄造成銅板,俾使正法留傳,法寶高麗大藏經能永存世間。

出了藏經閣繼續往下走,大毗盧殿內正有一位法師在誦經,知客法師說每個殿都有負責的法師執事並定時念經。獨聖閣、冥府殿、應真殿、增戒副堂等等,一一走訪而過。律法師和江法師被請到他們的寮房奉茶,我們則隨處走走,九光樓前的廣場有連綿的蓮花燈繞成一塊區域似乎是繞念用,在此遇到身穿黃色背心制服的台灣佛光山團隊。

知客法師送律法師和江法師到停車處,互相道別,下午2:40離開海印寺前往松廣寺所在的順天市。不知進出口大門是屬伽耶山國家公園,還是海印寺?來時看到寫的是「法寶宗剎伽倻山海印寺」,現要離去,看到背面寫「紅流門」,意思是出此門後就回到十里紅塵的生死流轉?

10月6日(星期六) 參訪松廣寺

松廣寺又稱為曹溪叢林,在第四到第七世紀,前後共有十六位國師在此駐錫,故有僧寶寺之盛名。

車停處,為觀光區特有的小吃店數家與商店,轉個彎,現代與古樸立即分野,看不到盡頭的沙石路、左邊是山,右邊溪、恣意生長的樹、木造小亭,別有天地,我們溯溪而上,沿著秀麗的林蔭山路向前行。和我們前兩天所造訪寺廟類似的山門,但不見有匾點出是何處,原來只是售票處,四位拿劍乘著五彩雲的護法浮雕分列進門的牆上,有唐彩之風,再往前走,才看到刻有:「僧寶宗剎曹溪山松廣寺」屹立的石柱,這是韓國廟宇的特點,入廟之第一門稱為一柱門。我們一路向上坡行,林蔭夾道,伴著淙淙溪水聲,路旁有為祈福而疊之石堆,沿山路往前行,再走過一綠潭上的小橋,潭邊石塊堆砌,兩岸老樹彎垂,陽光輕灑,潭水清澈,碧波倒影,美極了!

來到下馬碑,古人騎馬而來在此需下馬,故有此碑,今之作用為暫停看旁邊全寺縮小版的導覽圖。經過松廣寺歷代高僧和功德主的碑林,穿過山門,從其匾額「曹溪山大乘禪宗松廣寺」,可看出寺裏修行是以何為中心。遙看到方丈和江法師站在傍溪而建的羽化閣裏,畫中有畫,是在冥思?還是在等姍姍遲來的團員們?走過洗月閣、鍾鼓樓、聖寶閣、無無門、慈濟院(松廣寺宗務所在此)、大雄寶殿、被颱風吹壞正在施工整修屋頂的殿堂、松廣寺講院、佛日門等等,寺內風光和前兩天參訪寺廟大同小異,極目所見,處處古意盎然。

虛月樓裏,無常法師(方丈無相法師牙疼住院)接待律法師、江法師及隨行共六位;因禪室小,其餘團員們在外隨意照相,忽見一位搭衣的法師穿越佛日門,陸續第二個、第三個,嗯?在幾日行程裏,現在看到最多搭衣的法師,原來是要上殿午供,我們亦隨方丈和江法師下了佛日門的階梯,往大雄寶殿去參加午供。

大雄寶殿裏,三尊金碧輝煌莊嚴的佛像,殿內大概有二三十位法師,外加幾位居士和我們這群外國人。維那師的唱誦低沉宏亮,旁邊熱心的居士將她的課誦本分我看,正唱到 7.供養偈:「供養十方調禦師,演揚清淨微妙法,三乘四果解脫僧,願垂哀納受(三次)。」8.真言勸供:「香羞(饈?)羅列,齋者虔誠,欲求供養之周圓,須仗加持之變化,仰唯三寶,特賜加持,南無十方佛,南無十方法,南無十方僧。。。」最後誦「16.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經文與中國流傳的完全相同,不過其中咒語念三遍。

午供完,一群人又回到虛月樓,無常法師招待方丈等在此用齋,我們則由圓覺法師帶領去齋堂(禪悅堂)用餐。齋堂牆上掛有中韓雙語的「三念五觀」,分二列依序取食,一團團白色涼麵及數樣菜、一鍋飯和二桶湯在桌上。我們各自以純白色大碗裝著要吃的份量,加一點韓國特有的辣醬,更添幾分顏色;果基師兄坐我對面,他說拿的一大碗湯是冰的,哇,我們入境未能問俗,不大習慣冷食加冰湯。一位老法師用齋畢,行經我們的座位,很高興的用英語問我們從何而來?他給我們名片,原來是前住持釋法興法師,八十多歲,法師每天過溪來齋堂用餐,令人敬佩!我好奇去看一下法師行經之路,溪裏大石頭連成一條路,大概怕滑,上面加了長長的木板通向上山小徑,這就是法師每日必走之路,因為只此一條捷徑。

走出禪悅堂,圓覺法師己在等候,我們與法師閒話, 得知法師是1995年出家,2005年去台灣遊學六年,從福嚴佛學院畢業,所以中文講得很好,現在松廣寺佛學院教「佛法概論」和「修心訣」。他領我們走回虛月樓旁的牧牛軒,年輕的沙彌送來茶和介紹松廣寺的二本書。有人請益,法師說:叢林裏一定要有律學、禪堂、佛學院…松廣寺大概有一百多位佛學院的學生,海印寺有一百五十位,多是曹溪宗…住持和尚負責所有寺務,就像一個家庭的爸爸,那麼方丈和尚,是寺院的精神領袖,就像家庭中的爺爺…韓國佛教以禪為主…。

我們在國師殿前和無常法師、圓覺法師、方丈、江法師一起團體合照,與無常法師行禮道別後,由圓覺法師帶著大家繼續參觀松廣寺。國師殿內安奉著十六位國師的畫像,普照禪師是第一位國師。藥師殿規模雖小,卻是國家指定的寶物–重要的建築之一。靈山殿與藥師殿除了大小不同,外觀十分相似,內供奉著釋迦牟尼佛雕像,像後是不同畫風的「靈山會上說法圖」。經過觀音殿,匆匆中瞥見門外的偈誦:「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惺寂門外掛著「佛日國際禪院」的匾牌,以前接待世界各地人士前來坐禪修道,但現在沒有對外開放,隨行女居士拿鑰匙開門,內有大智殿、拈花室、重玄堂,我們走出後隨即鎖上。進聖寶博物館參觀國寶和寶物亦需脫鞋,進門後立刻關上,正對門是一尊1680年的觀世音菩薩,另外有能見難思青銅器、金剛杵、金剛五結鈴、月鈴(法器)、墨寶、經牌:大方廣佛華嚴經第四帙、梵字文鏡、荷葉文台座等等。

圓覺法師一路相送,直到「曹溪山大乘禪宗松廣寺」山門前,互相合掌行禮告別。離開松廣寺回首爾,車程五個多小時。和來時一般,沿途鄉村風景,許多的建築保留著傳統韓屋的外貌,而且屋頂喜用天藍色;正值秋收時節,有大片大片的金黃稻田、網室種菜。

10月7日(星期日) 律法師在無相寺開示

無相寺位於現代的玻璃大樓,門口橘色鮮艷的BTN三個大字是佛敎電視台的Logo及一串深藍色韓文字,進門處右邊掛著無相寺」大字框,方丈和江法師等上樓與佛敎電視台社長見面,我們被引進佛殿。

佛殿在一樓,華嚴三聖微笑端坐金蓮上,金光璀璨,天花板上懸著蓮花燈海,四周牆壁一排排世尊、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的小尊像,都有供養者的名牌。梵唱響起,佛殿裡維那法師宏亮有力的聲音,帶眾唱誦念經、敲木魚、鈴、鐘,正面移到側面敲法器,又移回正面,一個人好忙喔。聲樂悠揚莊嚴,努力想聽懂法師在唱什麼,念到佛號就能聽懂,類似台語發音,大家隨法師虔誠的拜下、起來,正在拜《千手經》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接著念《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再接下來如同松廣寺的「禮懺」,標題是韓文沒看懂,內容除了禮松廣寺開山祖師那段,其餘皆同,像是上供要念的。

清脆木魚聲,由大聲至小聲,遲續約三十秒,大家肅靜,主持人韓語介紹,眾人鼓掌,唱:……釋迦牟尼佛(我只聽懂佛號,餘皆不知),然後鋼琴伴奏聲起,眾人唱聽起來像是三寶歌。曲樂中,律法師入殿、禮佛、登座。法座像一張高桌子,每個人都可很清楚看到肅穆莊嚴的律法師。

眾人頂禮三拜後,律法師開示,先親切地問候大眾,介紹來韓國的因緣和翻譯成韓文新出版的『楞嚴經淺釋』;接著介紹上人的事蹟給韓國信眾,包括盧墓守孝,承傳虛雲老和尚溈仰宗的法脈,到美國弘揚佛法,雖然語言不通,上人以廣大慈悲心講經說法來攝受當時不懂佛法的美國人,楞嚴經暑期研習結束,五位美國人跟隨上人出家,以後有更多人來上人座下出家。上人的願力是講經說法,並將經典翻譯成各國語言,目前已出版上百部翻譯,包括美、法、義、日、韓等語言。1976年成立萬佛聖城,設有佛教大學、中學、小學、僧伽訓練班。萬佛聖城首次舉行世界宗教會議,有惡意來找麻煩的團體在山門外示威,上人善巧的攝受他們,最後他們接受上人慈悲的邀請,進來一起開會,大家互相溝通、學習,為求世界和平和真理。韓國信眾聽了此故事,開心地鼓掌贊同。

律法師繼續開示:上人在世時,鼓勵我們學習楞嚴經,開發智慧…泰戈爾在船艙裏寫詩不成,吹熄蠟燭時,才發現月光皎潔之美,不是小蠟燭擋住美,是妄想執著在找「美」,而忘了當下的「美」。楞嚴經幫我們熄滅妄想,體會人生真善美…一千四百年前,天台祖師智者大師,禮拜了十八年,到圓寂都沒見到楞嚴經東傳。後來印度高僧般剌密諦千辛萬苦帶至中國,唐朝宰相房融潤飾,我們今日才能研讀此經,是非常幸運。

法師說:生生世世我們都在看和演生老病死,演了又演,這無盡輪迴的生老病死戯,楞嚴經告訴我們這戯碼是如何形成?有何方法出離?我們是未成的佛,改變我們的生命,就從當下這一念開始,怎麼做?楞嚴經提供最好的導向。此外,五戒來自慈悲,楞嚴經所講戒律是談慈悲心。鄭元奎居士翻譯,柳社長高品質印刷,轉大法輪,很好的模範,希望大家擁護,支持楞嚴經,讓正法永住世間。

樂曲再次響起,眾人恭敬合掌滿心歡喜目送法師下座,一位項掛長串念珠的韓國信眾,高興地請律法師簽名,法師也慈悲滿他的願。今日法會,令人法喜充滿,韓國之行,現場親聆此開示就不虛此行了!

我們團員被禮遇先進齋堂,櫃檯上整齊擺好許多大白碗,碗內已有幾掇不同的菜,包括海苔、豆芽、泡菜等等,每人拿一碗,服務居士再加一大匙熱騰騰的飯到碗裏,可加紅色辣醬,這就是韓國有名的拌飯,再拿一小白碗已盛好的海帶芽湯,簡單好吃,收拾也方便,在人多的法會時,是個可資學習的好方法。齋堂外,遇維那法師,他熱情的用一點英語及大部份韓語和我們說話,可惜聽不懂,儘力以漢語回答,想必他也不懂我們在說什麼吧,但可感受彼此的善意。

午齋後,無相寺的住持法師,殷勤相送到大門口,與我們團體合照,而後在旁目送,直到我們上遊覽車離開。

回到飯店,方丈提議大家談談此行心得,就在大廰附設的咖啡座。江法師勤做筆記,先由他分享心得,接著男眾團員和女眾團員。主要感想有:與方丈律法師來韓,見識很多,而且像大家庭互相幫助;請法歌莊嚴悅耳;每個寺廟天花板都滿滿垂著蓮花燈,應是消災祈福;城市廟宇遊客多,在修行來說可能較有障礙,雜事也多,松廣寺、海印寺等環境相當不錯,建物古樸,尤其周遭松樹造形很好,看起來很舒服,花蓮菩提園區可多栽一些松樹,百千年後也會相當不錯;海印寺所保存的是十四世紀木刻大藏經,佛法聖僧難聞難遇,我們從法得到好處、享受外,別忘了留給子孫;韓國寺廟保存、環保做得很好,一千多年了,仍維持傳統,建物也很環保;誦經行儀和我們不太一樣,例如有人把經書用念珠綁在頭上,很多事可能要因地制宜;站在海印寺大藏經閣那邊,就感覺那個能量和氣,佛法要儘量流通,像高麗藏原是北宋開寶藏版本,佛法能流通到世界各國的話,就有機會保留下來,不管另一個地區是否有戰火或其它災難;萬佛聖城比之韓國寺廟,很年輕;在聖城是幫外賓,出來是別人幫我們,回去以後要更多幫助外賓;韓國不重視吃、重辣,空氣清新沒有摩托車;可能是作業或作息不同,很少看到法師;法師們衣服都很新、很乾淨,沒看到女眾法師,好像都是男眾…。

方丈總結:大家應該都知「一水四觀」?天人看水是琉璃,餓鬼福報不夠,看是膿血,魚看水是空氣不覺得它存在,人看水是水,所以每人看有不同觀點。大家是否有注意到韓國佛像都是微笑的,早期魏晉時,佛像從中亞傳過來就是微笑的,敦煌、莫高窟都可看到,所以韓國還保持原始風味,傳至中國久了,可能儒家關係,入境隨俗,君子不威則不重,故較沒笑容;上人說人一日不可無喜神,上人也教我們要經常微笑,從他們的佛像就可學到滿多東西的…。他們寺院的結構,如中國人所說左青龍右白虎,左邊靠水右邊靠山,古時取水不便,一定要有水的地方,想大唐盛世時的寺院應該就是就這樣子,大家脫了鞋子進佛殿拜佛,後來不知那位聰明的前輩發明了拜墊,大家就懶了,就不全身拜下去了,然後鞋子也穿進去…。對他們的修行很難做一判斷,因為沒有和他們生活在一起,所看的只是表象,這點就不敢講什麼,但可跟大家介紹他們修行的方式,曹溪宗主要就是參話頭,他們參話頭不是參「念佛是誰」,他們參的話頭如中國傳統公案庭前柏樹子」,或者「狗子有佛性否」、或參一個「無」字、多一點的就參「父母未生我之前面目是誰」、或者參「這是什麼」,這是他們用功的一個方法,這點我們也可學習。重要的是我們今天來是因楞嚴經的關係,他們把經頂在頭上,那我們的經有沒有放到腦裏去?大家把楞嚴經讀過一遍才來啊?如果沒有,回去就做Homework,把楞嚴經讀一讀,至少讀完一遍才曉得佛陀的慈悲和智慧。…當我們禮佛時,一方面感恩佛陀,一方面感恩自己,因為我們可以成佛,也可以自利利他…。」

律法師感慨地說:今日感觸很深,來到語言不能溝通的地方。我想上人當時一定很辛苦,真的很辛苦,聽說有時沒人給他翻譯還要自己翻。」Madalena 補充:有時白天都沒人去,有時幾個外國人突然跑去,他們留的時間多了,上人會打電話給我,我離金山寺也很遠,的確(沒人可幫忙),所以現在也是感覺得到上人真的很辛苦。」

柳社長和一位法師來訪,並送來十四套的韓語楞嚴經淺釋,讓我們帶回,方丈要他們會談,此心得報告會正好在此做一結束。

晚上我們坐計程車去一家素食自助餐廳,今天是 Manna 的生日,John把麻糬排成一圈,中間放蠟燭,大家為她慶生,生日快樂!

10. 8(星期一)

今天有半數團員要回台灣,另一半會多留一天。上午共遊首爾,車行分二,一車載要回台的人和行李,另一車載明天才要打道回府的人。先去南山韓屋村,位處高樓大廈間,今古交錯中另有一番風采。韓屋村裡有五棟傳統屋、涼亭、水池、門前掛著對聯,屋內陳設符合當時屋主身份的傢俱及各種生活用品。韓國人很有心保存了很多傳統,時間久了,自成國家文化的遺產,這是我們泱泱大國,號稱五千年歷史中華文化的後裔要留意,要盡心盡力的。看過宮庭,韓屋村就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如「五嶽歸來不看山」般,大家只是蜻蜓點水式的跟著導遊隨意遊覽。

最後一個景點是首爾塔,是首爾的地標,就像台灣的101大樓,從很多角落都可看到它高聳獨立。韓人多稱其為南山塔,卻不知首爾塔是2005年所賦予的新名。觀光客不少,排隊等著快速電梯直達塔端,聲、光、速讓等候的人們沒有太多的不耐,介紹首爾塔的影片,直接映在電梯門上,影片結束,電梯門開,群眾進出,在電梯裏同樣運用聲效和光,也是結束就開門,緊湊有力,讓人沒有機會產生抱怨的想法。圓柱體的塔裏,可以360度俯瞰眺望,高樓大廈林立的首爾市、漢江,全都一覽無遺。

在韓國的最後午餐,是巷子裏一間叫山村的餐廳,門口一排竹子,古色古香,屋裏懸著許多蓮花燈,一朵一朵煞是美麗,鐘鼓樓裏的法器全成了擺設或裝飾品;小份、小碟的食物擺滿整桌。

午餐後,千年古剎的過客,揮手自茲去,一車去遊漢江,一車開往機場,看到飛碟造型的建築,機場到了,七日行程,在此劃下句點。幾日的叢林巡禮或觀光,傳統中式建築,丹青彩繪、雕樑、窗櫺,中文橫匾與諸多中文對聯,無異於置身中國某寺院或宮庭的一隅。然而韓國人珍視和保護傳統的精神,令人由衷讚歎!他山之石可攻錯,有些是值得我們學習參考及發揚光大的。此次參訪韓國,要感謝成就此行的一切人、事、時、地、物,眾緣所成才能躬逢《楞嚴經淺釋》的韓文出版,以及跟隨大善知識和諸同行者共訪佛剎,增廣見聞;千言萬語,化為一句:安寧可sale(韓語音),謝謝!

4 則迴響於《韓國參訪日記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