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萬佛寶懺於五月九日(星期一)開懺,為期二十三天,已於五月三十一日(星期二)圓滿結懺。這是萬佛城內期間最長、人數持續最多的大型法會,特地從海內外專誠來拜懺的信眾約三百五十人,加上聖城的住眾與學生,每日拜懺的人數在五百人左右。若逢週末,舊金山灣區各分支道場的信眾,亦會趕來隨喜。因此城內人氣鼎盛,修行的精進氣氛可說達到了極點。
聖城佛殿的最大容量為三百多人,每逢萬佛寶懺即不敷使用,因此需開放毗鄰的祖師殿、延生堂,甚至往生堂才能滿足場地之需求。拜懺者來自世界各地,如亞洲的中國、臺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澳洲和歐洲的法國、比利時,美洲的加拿大及美國本土各州,來一趟聖城並不容易。城內的住眾及學生為了體貼遠道的拜懺者,會自動地把佛殿的空間留給他們,讓他們有賓至如歸之感。聖城的各個單位,也都盡力提供最好的服務,讓每個來修此懺法者皆能有「入寶山而不空手回」之感!
連續二十三天的法會,對一般人來說,尤其是在家居士,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和挑戰。首先得做很周全的準備,並放下家庭和事業的牽掛,才能沒有後顧之憂,專心一意的拜懺。其次是得有良好的精神體力,否則會拜得疲憊不堪,或無法繼續下去。因為每天除了從早上七點到十點,下午一點到五點,有六支香的時間拜佛和迴向外,尚有早晚功課、午供、聽經及咒心等法會,換句話說,就是凌晨三點半起床到晚間九點半下佛殿,都是睜著眼睛修行的時間。
還有一個考驗是氣候。萬佛城早晚溫差很大,往常萬佛寶懺期間溫差往往是在攝氏15度左右。早上需著冬裝,中午過後就要一件件地脫下來,改穿夏裝;到了晚上天氣又轉涼,得再加多衣服。今年五月,天氣異於往常,特別的寒冷,有時也下雨。因此有些人一不小心就著涼生病。以近日為例,最低溫為攝氏6度,最高溫為17度,雖然還是寒意濃厚,但只要添點衣服,這樣的氣溫拜起懺來是相當舒服的。
自從1980年上人指示弟子們在春後啟建萬佛寶懺以來,萬佛寶懺已成了萬佛城的傳統年度法會。當時上人的出家弟子大部份是西方人,因此由美籍比丘輪流領眾做維那,這些弟子都很有音樂天份,卻只用一個調來唱誦,配合木魚及正板的鐘鼓,整個拜懺過程似乎是很「單調無聊」,但卻能令人拜得很專心,主要目的就是要破除拜懺者對音聲的貪愛和執著。
爾後上人來自亞洲的出家、在家弟子增多,而亞洲人拜懺偏愛多變化的唱誦,因此調子的變化很多,正板的鐘鼓也改成了花鼓,來聖城拜萬佛寶懺的人亦逐年增加。尤其是2004年後,馬來西亞每年組團來聖城朝聖、拜懺,人數由最初的五、六十人,遞增至近年來的上百人,規模越來越大。有些人限於種種因素,無法全程參加,但即使只來一個星期或十天,亦能滿足他們拜懺修行的意願。佛法不離方便法,只要能令人發菩提心,就是妙法。
這股拜懺的風潮,其實應該追溯上人早年的方便智慧波羅蜜。1992年,上人曾指令弟子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辦萬佛寶懺,每日吸引了上千人來拜懺,或投入義工行列,使得更多馬來西亞的信眾和萬佛城結下法緣,並奠定法界佛教總會在大馬發展的基礎。這是法總在美國本土以外舉辦萬佛寶懺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爾後上人指示萬佛寶懺只能在萬佛城舉行,因此所有分支道場要修此懺法的信眾,都要回到萬佛城來拜懺。我們相信,上人這個做法,一定有其深意。
萬佛寶懺確實有不可思議的攝受力,且舉兩個例子來說明。第一個實例是,去年九月萬佛城中文網站推出「法語繽紛」新單元,備受歡迎。但首先得把講法的音聲檔打字謄錄出來,由於義工們的熱心幫忙,我們寄出的mp3很快就變成一篇篇以講法者原口吻打出的講稿,所以「法語繽紛」能不斷地更新。當時北京有位李居士加入義工的行列,她非常投入這個工作。也因為這個因緣,五月份她趁來美參加兒子大學畢業典禮之便,特地趕到萬佛城來拜萬佛寶懺。這是李居士第一次到萬佛城,她非常興奮,終於能親身體驗聖城的修行生活。令她訝異的是,萬佛城的人居然都是如此忙碌,身兼數職。她說,要適應萬佛城的修行生活,比她所想像的難度還要高。
另一個實例是,2001年有位楊居士陪同年邁的母親到萬佛城拜萬佛寶懺。當時他並非為拜懺而來,只是為盡孝道,隨行照顧母親,並打算萬佛寶懺結束後即到各處去觀光。沒想到他拜懺拜得非常法喜,並因而體會到世間一切都是苦空無常,虛幻不實,唯有修行才是真正解脫之道。因此下定決心,放下一切世俗之牽掛,2002年再回來拜懺,並申請長住及加入沙彌先修班,於2003年順利出家,2005年受具足戒。過去十年中,他全程參加萬佛寶懺,精進修行,無一缺漏,今年已是第十一年了!這是因拜懺之感應而入道之明證。
近代禪宗泰斗上虛下雲老和尚《自述年譜》的一段記載:虛老20歲依鼓山妙蓮和尚圓受具戒後,其父在泉州,派人四出尋訪。於是隱居山後巖洞,禮萬佛懺,不敢露面。時遇虎狼,亦不畏懼。21歲年譜上只有「居山洞中禮懺」寥寥數字;22歲年譜上亦只「仍居山洞禮懺」六個字而已。23歲年譜為:「予在山洞禮懺,已滿三年。一日鼓山職事來告,謂泉州蕭老太爺,已告老還鄉,汝可不必匿避。妙老和尚稱汝恆心苦行,但修慧還須修福,汝可回山任職,為眾作務。予遂回山門,任職事。」由此可見,虛老初始出家後的三年拜懺苦行,為往後的修行及開悟打下堅實深厚的基礎。因此上人說,虛老是從拜萬佛懺這條路上走過來的,我也是從這條路上走過來的。
由以上妙蓮老和尚的一段話,肯定了虛老拜懺是「修慧」。懺悔這個法門,就像神秀大師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也就是要時時迴光返照,有過即改,有罪即懺。因為懺悔即安樂,懺悔後還得清淨。透過懺悔,我們剛強的心,可以逐漸調柔;染污的心,因懺悔之功,能夠復本心源,還得清淨,則本有智慧即可現前。
雖然如此,但道場中,有人修慧,亦得有人修福,否則在運作上就會有困難。在萬佛寶懺期間,萬佛城中除了常住眾及學生約三百五十人外,加上外來的信眾三百五十人,每天就有七百人要吃飯,因此香積組特別的辛苦,要提供早、中、晚三餐,就需要更多的人手來協助。有些法師在廚房裡從早忙到晚,根本沒有時間來拜懺。有些外來的居士就發心到廚房行菩薩道,因此在拜懺期間,齋堂每天都提供豐盛的素齋給大眾,滋養色身,令大家都有足夠的精神體力來修行。
還有些人發心在佛殿做義工,為大眾服務,使得法會的進行順暢無阻。有些人則幫忙整理環境,莊嚴道場;或做些搬運、打雜等工作,為常住分憂解勞。也有幾位中西醫,利用拜懺的一點空檔,提供醫療服務。也有些人到有機農場,趁著最有利種植的季節,或收成或播種,讓大眾享受無污染的新鮮蔬菜。不管做什麼工作,這麼大的法會,如果沒有人犧牲奉獻,默默付出,是不可能成就的。因此在萬佛城,隨時隨地都是發菩提心修福修慧的好地方。
萬佛寶懺圓滿落幕了,外來的信眾又要依依不捨地告別聖城,回到紛擾的現實社會,幾天內萬佛城內就會有一種「曲終人散」的感覺。人來人往,聚散無常,這正說明了世間萬事萬物都在演說妙法。但萬佛城還是萬佛城,只要每個人願意真心護持,踏實地修行,它永遠是娑婆世界的一塊淨土,一個遠離身心染污的避風港,更是邁向成佛之路的踏腳石!
更多萬佛寶懺圖片:萬佛聖城英文網站 cttbus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