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聖城

The City of Ten Thousand Buddhas

中文首頁英文首頁

法語繽紛

中文│英文

規矩是會被破壞的嗎?

沙彌尼 近簡
講於2011年2月26日星期六晚 萬佛城大殿

諸佛菩薩、上人、各位法師、各位善知識:今天是沙彌尼親易近簡跟各位分享我出家一年來的經驗。如果我有說得不如法的地方,請慈悲指正。

最近我收到一個電子郵件,告訴我們在三月二十號有一個出家的法會。當我看這個電子郵件時,我微笑了,因為我想到一年前我出家時,自己的心裡的喜悅。就像有一句話說,當你享樂的時候,時間過得飛快;但是對我們來說,更貼切的應該是,當你快樂的時候,時間過得特別快。已經一年多了嗎?真的啊!時間跑到哪裡去了呢?我停下來回想,我出家到目前為止的出家生活。

在過去的一年來,我學到壞習慣是很難被去掉的。生長在美國,跟在這邊受教育,常常我們都會知道,也會聽說:「規矩是會被破壞的;權威是會被挑戰的;知識就是力量。」

就我的高中生活,跟我的大學生活當中,我發現我們的老師跟教授,他們能夠會接受這樣的事實;什麼樣的事實呢?他們的學生都會找到任何機會,就來對他們所教的,提出問題來挑戰;甚至於在寫報告,或者是論文的時候。我也習慣這樣的事實,是我可以很自由地表達我的意見,我的假設、理論,跟我相信的事實;唯一的條件是,我必須提出證據,來說明我的意見。不同意你的老師或教授,是完全可以被認同的;只要我可以提出證據來支持我的論點。

為什麼會這樣子呢?這樣的目的就是要鼓勵學生能夠有創意,能夠在最侷限的空間裡,還可以自由地發揮你的思考能力。學校跟教授都不願意損害我們的創造力,而來幫助我們發展我們的創造思想。現在電腦上的 Facebook(臉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也因為這樣,跟我目前非常嚴格有紀律的出家生活,就完全是相違背的。

規矩真的是會被破壞的嗎?在這裡我學到的是,我們不應該要破壞規矩,或者來挑戰規矩。上人所建立的規矩,可以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裡修行。在聽上人有關戒律跟規矩的開示當中,我學到三念五觀,就是我們吃飯的時候不應該有妄想。上人解釋說,如果我們吃飯的時候打妄想,這個妄想就跟食物會產生一種化學反應,就好像我們在吃一種化學反應物一樣。這是我們看不到的,不知道的,但是它卻會發生。這種反應就好像會產生一種毒素,時間久了就會讓我們生病,我們都不知道為什麼我們生病了。

所以,我們吃飯的時候應該要保持安靜,不要講話;如果我們吃飯的時候講話,我們會忘了觀想,也忘了要感謝對供養者的好意,也損害了他們為我們供養食物的美意。在《勸發菩提心文》裡,有一段就說我們要怎麼樣感恩供養者對我們的美意。

這一段是這樣說的,「云何念施主恩。謂我等今者日用所資。並非己有。二時粥飯。四季衣裳。疾病所須。身口所費。此皆出自他力。將為我用。彼則竭力躬耕。尚難餬口。我則安坐受食。猶不稱心。彼則紡織不已。猶自艱難。我於安服有餘。寧知愛惜。彼則蓽門蓬戶。擾攘終身。我則廣宇閒庭。優悠卒歲。以彼勞而供我逸。於心安乎。將他利而潤己身。於理順乎。自非悲智雙運。福慧二嚴。檀信沾恩。眾生受賜。則粒米寸絲。酬償有分。惡報難逃。」

由此可見,我們在這邊應該要遵守這裡的規矩;雖然這個規矩好像很微小,好像沒有很重大的意義。比如說像吃飯的時候不要說話,但是就會幫我們不要負債,不會有不好的果報。

過去一年來,我另外一個掙扎,就是我對拖拖拉拉的這種不在乎的態度。那是因為我在衝浪者的城鎮裡住太多年的關係嗎?或者是這邊的文化使然呢?我記得有人說:「如果明天能做的,為什麼要今天做呢?」當時我是完全贊同這樣的意見的。

我記得在研究所的時候,學校單位,覺得學生拖拖拉拉不認真學習,都會拖到最後一刻要考試的時候才讀書。我想因為他們做了一些研究,發現如果臨時抱佛腳,對你能夠長遠記得你所學的東西,並沒有什麼幫助。所以學校要確定學生能夠記得他們所學到的東西,然後在日常的生活中運用,所以在我參加這個研究所一年以後,他們就採用了另外一種新的考試政策。

這個新的考試政策就只有一個期中考跟期末考。每一個學期每一堂課,只有一個期中考跟期末考,沒有其他的小考跟測驗。以前我們除了期中考、期末考之外,還會有一些小考跟測驗,兩個小考。這個新的考試政策,就是希望鼓勵學生在平時就讀書,而不是為了每一個考試臨時抱佛腳。

結果是,我們每一個學期就會有兩個非常緊張的星期,就是期中考的那個星期,跟期末考的那個星期。因為只有一個期中考跟一個期末考,所以如果你考試考壞了,你就會被當了。雪上加霜的是,每一堂課都是一年只開一次,所以如果你被當了,你就要留級一年。他們真的給我們很大的壓力,來阻止我們臨時抱佛腳;除此之外,我們是不用煩惱其他的小考跟測驗的。

非常不幸地,這個新的考試政策,並沒有讓學生更積極地在平時用功讀書,它只是讓我們更學會怎麼樣臨時抱佛腳。對這些拖拖拉拉的人,像我的朋友跟我,這個新的政策事實上是很「棒」的;因為我們利用課外的時間,額外的時間,來琢磨我們保齡球跟撞球的技巧,而不是去讀書。期中考跟期末考的這兩個星期呢,就好像一個壓力鍋一樣,但是並沒有阻止我們的拖拖拉拉;這個新的考試政策,完全就沒有達到它的效果。

當我在這邊學佛教倫理的時候,我知道我們的習慣是很深的,執著在我們的根性裡。我們的這些習慣,並不是只有這一生所學來的,而是可能在我們的前生,就一直累積過來的。要改變它們,我們就必須要有耐心,而且要很努力地,希望能夠除掉我們的壞習慣。更重要的是,不要再火上澆油。這樣子的話,我們的習性就會慢慢地減弱,我們就有可能把它給改掉。

在聖城跟大家共修的這段日子,我深深體會到上人設立我們每天的這個日程表的睿智所在。沙彌尼必須要在佛殿參加所有的功課,但是也因為這樣,我發現一經這樣做,慢慢地規範了我的身心,也慢慢地規範了我的壞習慣。雖然說這些改變是很微小的,但是我慢慢地能夠體驗到我們日程表的一個好處。特別是在每天晚上,我們念誦〈普賢菩薩警眾偈〉的時候,「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眾,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當我在誦念這個偈頌的時候,就提醒我應該要精進修行,來改變我自己,因為無常隨時可能就會到來。

當我出家以後最感恩的,就是我們有一位老師常常在照顧著沙彌尼。當我們需要建議或者是懺悔,或者是任何其他事情的時候,我們都有一個老師,讓我們去向她請求指導。如果沒有老師的指導跟支持,在我們沙彌尼的訓練當中,我們可能就會迷失,而且可能就會從我們的菩提心退轉。我們的老師就好像我們菩提道上的欄杆一樣,扶持著我們,走向一個正道。

 

法界佛教總會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