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佛聖城

The City of Ten Thousand Buddhas

中文首頁英文首頁

法語繽紛

 

萬佛寶懺是成佛之路

比丘 近梵
講於2010年5月17日星期一晚 萬佛城大殿

上人、各位法師、各位佛友:

今天是萬佛寶懺的第一天,由近梵在這裡跟各位結法緣,把自己個人所認識的一點點佛法,跟大家共同研究。

有這麼多誠心的佛友,從世界各地不約而同地來到萬佛聖城,禮拜萬佛寶懺,求哀懺悔;這不但是萬佛聖城每位住眾所歡喜的一個盛事,也是諸佛菩薩所最歡喜的事。宣公上人創辦萬佛聖城,目的是要打造出新的萬佛。中文這個「萬」字,你可說它是一萬,也可代表很多,也可代表無量。這都是上人慈悲的願力,因此上人說,凡是到萬佛城的人都會成佛;怎麼樣才會成佛呢?上人說:「業盡情空是真佛,業重情迷是凡夫。」在娑婆世界的眾生,當然都是業重情迷的凡夫。

我們的業大致上可分為善業、惡業兩種。如果我們盡作善業,是不是就會成佛呢?答案是不一定的;為什麼呢?如果我們用有所求的心來作善業;這是有漏的善業,得到的是人天福報,還是不能得到解脫,不能出離六道輪迴。

譬如說,有人來拜萬佛寶懺,又要求業障消除,又要求身體健康;有些人又要求丈夫不要有外遇,又要求子女要上好學校;就像做生意一樣,跟諸佛菩薩討價還價。那麼這樣拜懺雖然也是有些功德,可是這個心還是不清淨的;即使你拜了多少次的萬佛,將來有好的身體,有美滿的家庭,可是還是離不開娑婆世界;離不開娑婆世界,就要受苦。再健康的身體,將來也會有老病死的苦;再美滿的家庭,有一天也會有你所愛的親人,要跟你生離死別的這種痛苦。所以我們懺悔業障,一定要用無所求的清淨心來懺悔。

在《普賢行願品》中,普賢菩薩教導我們怎麼懺悔呢?普賢菩薩說:「要完全以清淨的身業,清淨的口業,清淨的意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而且,往後不再造作任何惡業。」那麼這樣的懺悔夠不夠呢?還不夠。普賢菩薩繼續說:「恒住淨戒,一切功德。」也就是說,我們要永遠受持清淨的戒律,才會有清淨的功德,來消除我們的惡業,因此懺悔和持戒都是很重要的。

前面說道業盡情空是真佛。普賢菩薩告訴我們,從無始劫來我們所造惡業;如果這些惡業有形體相貌的話,盡虛空界也裝不下這些惡業。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怎麼能夠業盡呢?就像我們有時不懺悔還好,一懺悔又有很多業障顯現出來,很多人就退了道心,以為懺悔不但沒有功德,反而招來很多麻煩;其實不是。修行如果沒有功德,那麼世界上就沒有因果,佛法就不能成立了。

問題是在我們根本不知道還有多少業沒有消,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懺得完?就像在打坐的時候,大部分的人有腿痛的問題,痛得不能忍,心裡就在掙扎要不要放腿;放了就前功盡棄,不放呢,又不知道這個痛還要持續多久?那麼修行懺悔法,有時候也是這樣;既然是這樣,那還要不要懺呢?我們這輩子怎能懺得完這個無始劫來的惡業呢?

我們有這樣的懷疑,普賢菩薩又給我們另一種信心。怎麼說呢?普賢菩薩說:「修行普賢十大願的行者,臨命終時,親屬也捨離了,財富也沒有了,一切的權力地位也退失了;可是只有這個十大願王不會捨離你,它會引導行者在一剎那就到極樂世界。」我們都知道,到了極樂世界就是成佛的保證班。雖然我們還無法把這個業給懺盡了,但因修普賢十大願王,也是可以帶業往生,在極樂世界清淨的蓮花中化生;身口意三業都清淨了,在那裡修行,永遠都不會退轉,直到成佛。

那麼談到業重情迷是凡夫,娑婆世界的眾生,除了業重之外,感情也特別地重。最重的感情呢,是男女之間的情愛,或是父母家人間的親情,乃至有人對貓、狗、眾生的感情;這些情會讓我們產生貪愛、執著,對世間看不破,放不下,生生世世又回到娑婆世界輪迴。所以,我們必須把這些感情昇華成為對眾生平等一如的慈悲心,來幫助他們離苦得樂;因為慈悲心是清淨的,而感情則是染污的。

我的母親已經八十七歲了,她老人家五十年前就開始吃素。我有機會打電話回去,都會鼓勵她放下一切,好好念佛。有一次我問她有沒有念佛;她說有,今天念了七千,迴向了六千。我很好奇,問她怎麼迴向了六千;她說,六千是迴向給你們兄弟姐妹,一千是留給我自己,我聽了很慚愧。雖然是我的母親年紀大了,還是放不下兒女親情。難怪《父母恩重難報經》上會說:「母年一百歲,常憂八十兒。」

今天,我們有宿世的因緣,共聚在萬佛城,參加萬佛寶懺,那麼就要用最清淨的三業來拜懺,才能夠罪滅福生。我們住在萬佛城,身業比較容易清淨;因為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拜懺期間,你的語業也會比較清淨;因為你忙著稱念萬佛洪名。意業也容易清淨,因為忙得沒有時間打太多貪瞋癡的妄想。但是在休息時間,最好留在佛殿打坐,靜坐的功德很大。所謂「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恒沙七寶塔」;千萬不要聚在一起,開會聊天,才不會再造妄語、惡語、綺語、兩舌的惡業。

當然,你也要把家裡那些放不下的人統統放下;不要早上打一個電話,晚上又趕快打個電話。那麼就只專心地拜懺,不要被世俗的情給迷了,才能夠體驗拜懺真正的殊勝利益。

雖然上人說了,凡是到萬佛聖城的人都會成佛;可是如果我們不遵照善知識的教導,還是離成佛很遠的。我們要早一點成佛,不要拖累上人;因為上人的願力是弟子都成佛了,他老人家才願意成佛。

虛雲老和尚在出家後,三十歲之前;就是三十歲前的三年,躲在深山裡拜萬佛寶懺。所以上人說:「諸佛菩薩所以會成佛,是從這條路走過來的;虛雲老和尚也是從這條路走過來的。」上人也說他自己也是從這條路走過來的。所以,這條路就是善知識所指引的道路,走向成佛之路;我們只要遵照善知識的教導,那麼我們離成佛就不遠了。阿彌陀佛!

 

法界佛教總會Dharma Realm Buddhist Associ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