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宣公上人紀念研討會別具意義

化老和尚創辦的法界佛教大學,於 5月23日在校本部舉行「2019年宣公上人紀念研討會」,主題為「反思之鏡: 遍覽各家經典以自我修行」。這場研討會總共發表了27篇論文,結合經典研討與修行,兼顧理論和實踐。

研討會邀請到美東羅德島布朗大學宗教研究教授兼該校冥想研究計劃主任哈洛德·羅斯(Dr. Harold D. Roth)、南加州佩伯代因大學經典原著項目主任珍·凱莉·若德希佛教授(Dr. Jane Kelley Rodeheffer)、法界佛教大學(法大)教授兼教務長馬汀·維和文(Dr. Martin Verhoeven果廷居士)等三人舉行主題座談。

哈洛德·羅斯教授指出,六祖大師在《壇經》中說過,我們的自性本來圓滿具足,無所欠缺;因此真正的佛教徒澹泊物欲,不須藉助外在物質填塞慾壑。相較於聖經中強調的原罪,他更欣賞孟子的「性善」說,以及王陽明的「格物致知」。 他也指出,佛教中最難懂的觀點是「空性」(emptiness),究其實,空性即因緣, 強調的是無我,但並非自我不存在,而是眾生互相關連;迥然不同於西方文化重視自主、個人主義至上的思想。

珍·凱莉·若德希佛教授談到柏拉圖所寫的蘇格拉底對話錄中,尤虛弗羅承認告發自己父親殺人,是在乎自己在上帝面前的形象。若德希佛教授認為,這樣的「大義滅親」出發點仍是自私。相形之下,《論語》中,孔子說應該「父為子隱,子為父隱」,若德希佛教授指出,這正是《大學》強調的「齊家」精神,所謂「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馬汀·維和文教授則從瑞秋·卡森 (Rachel Carsen)的環保經典名著「寂靜的春天」談到鄧約翰(John Donne)的名詩「沒有人是座孤島」;再從《大學》的明明德談到《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第九大願「恆順眾生」——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又引用《莊子·德充符》借孔子之口說「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人無法在流動的水中映照自己,只有從平靜如鏡的水面才能反照自己。

當天午齋中,法大多位學生紛紛展現音樂才華,古琴、鋼琴、薩克斯風輪番上場,中西樂音各自悠揚。法大中文課學生更齊唱英文版「觀音讚」,懷念這首佛曲的作曲人大衛·朗德(果舟居士),他是宣公上人老弟子,今年觀音誕當天往生。

下午的分組座談,共有六個題目:智慧之道的殊途同歸、自我修行的個人觀點、法大課程的創意反思、巴利文經典的智慧、古老的聲音與現代的應用、華嚴正芳菲;每組至少發表四篇論文。其中,「法大課程的創意反思」討論CEI(Contemplative Exercise Immersion)沈浸式的觀照實修課程設計,也吸引不少聽眾。

參加「自我修行的個人觀點」分組座談的比丘尼恒持法師, 是宣公上人在美國所收的第一批西方弟子之一,1969年出家,並受具足戒,今年恰滿50周年。目前擔任法大校董會主席的恒持法師,據知是全美西方比丘尼中,戒臘最長的一位。法大於5月24日舉行的畢業典禮中,特別致贈紀念品,慶祝她出家受戒半世紀。

法大財務行政副校長包果勒最後為研討會總結,指出研讀經典要歸到自己的身心,法大課程也重視打坐,但打坐並非終極目標,而是在擁有定力之後,更好地處理人際關係、行菩薩道。

法界佛教大學(www.drbu.edu)創辦於1976年,為北加州曼都仙諾縣內唯一獲美西學校和大學協會(WASC)認證通過的四年制大學,可招收國際學生。除校本部外,還有瑜伽校區與柏克萊校區。課程以研讀古今中外各主要思潮的經典原著為主,並透過討論與實修開發本有智慧。現任校長蘇珊·朗德博士上月宣佈將對天災災民提供全額獎學金,包括學費與膳宿費。法大大學部學雜費每年美金二萬八千元,碩士班學雜費每年美金二萬一千元。申請災民全額獎學金者,須符合美國政府認定之災民紓困條件。

法界佛教大學為法界佛教總會(法總)教育機構中的最高學府,法總前身為中美佛教總會, 於1959年註冊成立。其後申請改為現名,法總成立至今已屆滿60周年。今年也是法總核心道場萬佛聖城開幕暨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像開光40周年;又是宣公上人連續九年開講《大方廣佛華嚴經》圓滿的40周年;還有恒實法師與果廷居士祈求世界和平三步一拜,從洛杉磯拜到萬佛聖城圓滿的40周年。法大已舉辦「宣化上人紀念研討會」多年,今年的研討會顯得更具紀念意義。

更多圖片: 2019年宣公上人紀念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