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果勒 居士 講於2018年11月7日星期三晚 萬佛城大殿
今天晚上我花幾分鐘談談個人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追隨宣化上人的經歷,以及我所記得的他的教導的一些主要內容,我所覺得的針對我的教導。從他那些言行身教, 不僅是他示現了什麼言教,更重要的是示現了什麼身教——舉手投足,喜怒哀樂等的當下狀態。 為了讓大家切實感受一下上人的這種精神,我想讀一段《華嚴經·十地品》之初地菩薩境界的偈頌,我覺得此段經文在高度凝練總結了上人是什麼的境界(或身心狀態):
(經文)佛子,菩薩發如是大願已,則得利益心、柔軟心、隨順心、寂靜心、調伏心、寂滅心、謙下心、潤澤心、不動心、不濁心……
多喜多愛樂 亦復多淨信
極大勇猛心 及以慶躍心
遠離於鬪諍 惱害及瞋恚
慚敬而質直 善守護諸根
救世無等者 所有眾智慧
此處我當得 憶念生歡喜
始得入初地 即超五怖畏
不活死惡名 惡趣眾威德
以不貪著我 及以於我所
是諸佛子等 遠離諸怖畏
常行大慈愍 恒有信恭敬
慚愧功德備 日夜增善法
這段經文說:一旦一個人發了這樣的心,他就證到了初地菩薩這一境界,他的願就像山一樣不動;他很喜樂、寧靜,果決、精進;他非常快樂、慈悲,沒有任何暴力,不會傷害任何眾生;他完全離開瞋恚,謙下質直,恭敬萬物;他誠實、自制;他恒記思念救度世界的無盡知見,並為此預期而感到喜樂。當一個人證到這個境界的時候,他們離開了五種恐懼。哪五種恐懼呢? 所謂不活畏、惡名畏、死畏、惡道畏、大衆威德畏;如是怖畏,皆得永離:
第一種恐懼是擔心不能生存或謀生;
第二種恐懼是死亡;
第三種恐懼是擔心沒有好名譽;
第四種恐懼是怖畏惡道的苦難;
第五恐懼是大眾威德的鎮懾而害怕。
這些恐懼都離開了,為什麼呢?因為他已經離開了對自我的執著,完全放下了自我。
剛才讀的這段經文,就正好可以總結我跟上人在一起時對他的真實感受。因為我們在這裡所讀到的這些踪跡, 我們從上人學到的主要是人的自性內本具無量的難可置的快樂和幸福。雖然,我們眾生所聽到的佛最初教導的是苦諦,佛所真正想教我們的要點是我們不僅要「離苦」,並且「得樂」、幸福、知足等等。且,我們人人都具備就有這些基本的,知足的,快樂的本性,但是,由於眾生顛倒,迷糊與執著等我們(沒有辦法受用)而是去受苦。
所以我們學到的佛教是快樂、開心的宗教, 並且,我們有機會看到這一示現 — 如果你觀察上人的生活方式,你會發現他的思想是完全的自由;他對任何事情都沒有執著。不管什麼事情,無論以何種方式,都不會使他動念。在那種無論何事,無論如何都泰然不動的境界裡,上人有那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快樂知足。他也不會執著那種快樂知足。但是,你可以容易地看出在那種心無所著的他在心靈上是自由的,他擁有難以置信的快樂自由。因為這樣,他擁有一顆難以置信的熱忱的心 —— 非常的溫暖、關愛、和慷慨。、
很多和上人相處過的人感覺他非常嚴厲和嚴肅;之所以會有這種感覺是因為無論是誰,只要上人接觸過的眾生,他對這每一個飽含關愛;至於他接觸這些眾生的方式,連我自己都弄不明白。對他們,上人有那樣難以置信的關懷、愛護、與慈悲,以至於他不願意眾生繼續在愚癡和困惑中虛擲光陰。 他希望他們能夠稍微認真點,在打開通往覺道上的征程上取得些進展,得到些許的自由與快樂。
我相信在聖城這裡的人,以及那些跟你交談過的有過跟隨上人身邊的經驗的人們的最主要的印象一定是上人的那種心胸——率真、開放、悲憫,且幽默。我記得家父上世紀的七十年達跟上人在金山寺見過幾次面。 有一次,他們談完後,我問我父親,「爸等會兒,你覺得上人怎麼樣?」他說,「我所見過的所有人,上人是最最具有幽默感的人!我從未見過跟他一樣有這種幽默感的人。」
所以一般而言,那些跟上人見過面、談過話的人都感受到上人到極致的「輕快」;換言之,他不凝重,也不執著;你無從找到挑剔出他在任何地方是想要得到什麼,想要有個人的議題,有個人的說教等。事實上,他在一段法語開示中提到,我並不是要把中國佛教帶到西方;我甚至不是把佛教帶到西方,我所做的只是把人們帶回他們真正的自性。他講的法,是在這種意義上從他們的心裡面說的法——應眾生的機,也是從他的心裡面講出的法——真誠的心源。 這種心與心的感應,打開了一個空間 —— 一種輕快的空間,一個自由的空間。
有許多次,在他的講經與開始種,他都提過幾句類似的開示,我這邊有記住幾句。他在好幾年的觀音七開示都講過, 我這邊給大家引用幾句,讓你們感覺一下。他說,我們口念「觀世音菩薩」聖號的時候,耳朵應該是清清楚楚地聽到這個聖號 —— 聽到「南無觀世音菩薩」。把聲音送到心裡去;就把菩薩從外面請進心裡來。口裡清楚的念,心裡清楚的憶念;不僅心裡憶念,六根門頭——眼耳鼻舌身意都要攝念憶念「觀世音菩薩」,這就是「都攝六根」,然後「一門深入」。他常常教導我們要把心念打開; 打開我們的心念,我們才能如如不動,才能心無所著——不會再去心想要什麼或需要什麼。雖然如如不動,心無所著,但是心的另外一面是一份無時不在的溫暖與真誠,開放與關愛。開放而不動
兩者二而不二,這是眾生本具的自性。從那份關愛悲憫與溫暖,菩薩去行菩薩道,去救度世人。
所以在上人的教導裡面很關鍵的一點是,行菩薩道時,要能像上人那樣真正的去身行 — 不僅僅是停留在知識層面的,行慈悲幫助別人作為一種理想的目標那樣來行,而是確實要去實行。怎麼實行的呢?菩薩道行者要能無畏完全打開自己的心胸,同時又「隨緣不變」—— 不隨一切的境界、念頭變化而動心,而執著。不動的同時心還能夠明明了了,活潑機敏。然後用這種心去接觸影響其他眾生。 當你去用這種開放的胸襟去接觸別人,別人受到感動;那麼你就幫他們打通一條通往他們自性的道路,從而找尋到他們本有的自性,真誠,與快樂。這就是這種互動的動能,且上人總是在那樣的一種心胸開放,充滿能量且關心他人的心靈狀態。
上人在另外一個「觀音七」開示就講到:我們要一直保持正知正見,在念誦「觀世音菩薩聖號之前的時候,也要一直保持正思維。我們要念自己的「觀世音菩薩」,不要去管別人的「觀世音菩薩」。自己的「觀世音菩薩」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說,你要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一直到你自己變得和觀世音菩薩一樣——跟菩薩一樣的「慈、悲、喜、捨」。[此四無量心]是菩薩道行者的特徵或商標。你如何知道自己行菩薩道行得怎麼樣? 就看看你自己能有幾分慈,有幾分悲心,有幾分喜心,有幾分捨心。
當然,你也可以從另外一個源頭去找尋「喜」與「樂」—— 禪定;喜樂本身也是修禪定的主要目標與焦點。作為一個要素,喜樂可以從禪定中遍尋,從初禪,二禪,三禪,乃至四禪。如果您修禪定,喜樂的感悟會是你修習的一個主要因素;它們變成你持續修習禪定的一部分。
所以現在相信大家或許或多或少知道我今晚所講的主題了;我會很快結束我的講話。我們從上人所學的,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身體力行;不僅身體力行,還有把這個[喜樂]作為我們聖城的一個重要主題——我們佛教是快快樂樂的宗教,是歡歡喜喜的宗教,所有的教義都是基於幫助眾生找回感受到他們自性中本有的快樂。此生幸有機緣與福報能跟隨上人身邊,能讓我親眼目睹這種「喜樂」在上人身上的現身說法;並且目睹我們在聖城的每個人都還在某種程度上體現出幫助眾生明白他們受苦的原因,然後在「了苦」上取得些進步,進而「得樂」——經歷感受那種源自自性的快樂。 這些都是我們今晚正在用言語表達的。
阿彌陀佛!現在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我準時在九點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