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大地圖

朱果翔講於2018年12月12日星期三晚 萬佛城大殿

諸佛菩薩、師父宣公上人、各位法師、各位居士:阿彌陀佛!今天晚間因為預先安排結法緣的人沒有來,法師讓我來代理,我臨時不曉得講什麼題目好;由於時間只有二十分鐘,我盡可能講簡短的話題。

最近看了一本關於王鳳儀善人的書,那是與 宣公上人以前曾經參加過的道德會有關聯。我向近巖法師請了《水鏡回天錄》裡頭有關 上人所講的這個部分,稍微看了一下,但是今天我手邊沒有稿子,就憑著記憶跟大家稍微報告一下。

師父上人他自己參加過這個道德會,對道德會還有王善人的一些事跡有非常深刻的了解。他知道王善人沒有讀過書,但是他是一個實行家。他老老實實地為人家種田幹活;他也給父親守墓三年。後來他有一點明白道理了,所以知道那個時候社會上的一些問題,他就要幫忙解決這些問題。他發覺問題的根本就是一些家庭不和睦,女子沒有受到好的教育,所以他就創辦了八百多所的女子義學。

他為什麼要設這個女子學校?他說孔子當初設立的義學只收男生;這樣子不公平,他要補孔子當初所沒有做到的。而且在清末民初的時候,女子受教育也比較少,所以他就專門要設立女子的義務學校。

他為了要有好的教師–他剛開始要設立的時候,找不到好的老師–他就讓他自己的同修去學習。他同修也跟他一樣是沒有讀過書的,他聽說有一個私塾接受年紀大的人去學習,他就讓他的同修去。他講了好幾個月,家裡的人都反對,但是他最後還是說服了他們。他說:我送自己的同修去讀書,不是為了我的家庭,是為了全天下,為了創辦女子學校。由此可見,他做任何一件事情他的心量是很大的,為了整個東北,為了整個天下,不只是為了他自己。

王善人講的有一點比較特別的地方,就是他把  宣公上人所講「十法界不離一念心」,他用一個比較簡化的說明,把「十法界」就簡化成「四界」,等於是四個法界。

大約他講這個「志界」,「意界」、「心界」與「身界」,給一般的老百姓聽,然後說明是什麼意思。

他講的這個「志界」就相當於四聖法界:佛、菩薩、聲聞、緣覺這四聖界。他再講這個「意界」也就是天法界;「心界」也就是凡夫的法界;最後的這個「身界」,也就是我們一般講的地獄、餓鬼、畜生與 阿修羅。所以他把它濃縮了,簡化成這個「四界」。他把四界用得很活。就好像一個法界的大地圖——有些地方我把它稍微延伸來解釋的。

這個法界的大地圖,我們隨時要知道自己在這個四界法界的地圖裡的哪一個位置,所以要「立志」–「立志」就相當於要勸發菩提心,要立志做聖賢。但是假如我們現在只是在一個凡夫界,甚至於在苦海,或在那個惡道界的話,每一界跟另一個界中間,隔界如隔天,除非有相當的定力與功德,否則很不容易超越的。

他講這個四界的人他所著重的都不太一樣。這個「心界」:凡夫法界,是主貪,凡事都是很貪。

這個「身界」:惡道界,除了貪之外,還會去爭;凡夫法界主貪,是因為我們自己覺得不足,「不知足,所以不足」。惡道界,他會去爭;除了不知足之外,他還要把別人的東西搶過來。所以,就是比起凡夫法界來,惡道法界的爭心更重。

天法界呢,因為他知足,所以他願意讓,願意布施,樂善好施。

聖賢法界,王善人講的那個「志界」,就是說離相布施,不執著於一定要布施,但是可以無所不施。

王善人,他雖然是一個沒有讀過書的農夫,但是他把這個四界,也就是十法界,運用得很靈活。他講一個人,我們怎麼了解他是在哪一界,就是觀察這個人講話的時機;其實更重要的是要迴光返照,觀照自己每次即將要講話的時機是屬於哪一界?

凡夫講話的時機,他始終覺得自己很重要,很重視自己,所以很容易就會自讚;有機會讚美自己的時候,他就開始要講話了。

惡道的眾生,爭心很重,他看到別人不對的時候,就開始要罵人,要譭謗他人。

天法界的眾生,他看到別人的好處,就喜歡稱讚別人,不吝於稱讚人家,這個就是天法界。

他認為志界,也就是聖賢法界的人,他是無言無不言,他講話都是最恰到好處。這個「聖之時也」,這是志界,也就是聖賢法界。

除了要自己「認不是」,懺悔自己的業障;他講就是隨時要去「找好處」,就是找好處,隨喜別人的功德。在《水鏡回天錄》裏,上人對於王善人的評語是:「不識一字成聖人」,即使不認識任何一個字,他還是可以成為聖賢,因為他自己志在聖賢,他也鼓勵每一個人都要成為聖賢。

最後結論就是說,王善人與宣公上人有異曲同工的地方。王善人他介紹志意心身四界,是鼓勵大家志向要高,就是要志在聖賢;志在聖賢就是要發無上菩提心。上人常常也是鼓勵每一位來過萬佛城,或是每一位皈依他的人,要立志成就佛道;成就佛道跟王善人所講要志在聖賢,這是殊途同歸。

今天時間差不多到了。很報歉浪費大家寶貴的時間了。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