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悔的福德最大

比丘尼近經講於2016年4月23日星期六晚 萬佛城大殿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諸佛菩薩,上人,各位法師,各位居士:阿彌陀佛!這裡是近經,今天輪到我跟大家結法緣。現在正值萬佛懺期間,我們都是在修懺悔的法門。懺悔,梵語叫做「懺摩」,就是請求他人原諒自己的過錯;因為自己做錯事情以後呢,這個懺悔是內心的後悔跟改過的一種心態及行為。

「懺悔」這個詞,是在中國佛教很特有的一個名詞跟修行法門。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前,在漢文裡面沒有「懺悔」這兩個字的連用,可能有悔或悔過,但是沒有懺悔這兩個字。在佛教,懺悔是作為一個修行人的必備條件。為什麼呢?

因為懺悔它有一種破惡生善的功能。譬如第一、已作罪令滅。對於往昔做錯的事情起一種慚愧羞恥的心,並且在佛前或者是在別人面前發露,然後經過懺法以後,讓罪業能夠清淨;在內心慚愧懺悔,在外面也不覆藏。因為內外斷相續之心,惡的業緣就不再相續。

第二個功能,未作罪令不造。。因為順服佛的教誨,對我們所做錯的事情,起一種慚愧的心,發願不要再造新的罪,如此是斷未來的非──未來的可能犯的錯。

第三,除了可以除罪、止非以外,我們也可以很積極的企求善法,勤修善業。就是說:「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這樣就可以破惡,破惡就是生善,生善也就是破惡;雖然義理好像是兩個,其實它是一體,不二的。

在《十住毗婆沙論》說:「於諸福德中,懺悔的福德最大。」因為它可以除業障罪故,也可以得到這個善行、菩薩道行。我們在懺悔以後,也有勸請、隨喜、迴向;我們這樣子來修懺悔的這個法,就跟修三解脫門──空、無相、無願是無異的。

為什麼懺悔的福德是最大的?我們先定義什麼叫做福德?福德就是我們在過去世或者是現在世所做的一切的善行,或者是由於這個善行所得到福利都算是福德;換句話說,一切的善行裡面,懺悔的善行是最大的。

有時候我們聽到「懺悔」兩個字,好像會覺得很沉重,是不是犯了什麼死罪?其實不是這樣子的。在《佛說佛名經》卷八裡面,我們會讀到一段經文,佛告訴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求阿耨菩提者。當先懺悔一切諸罪。Good men and good women, those who wish to attain anuttara-samyaksambodhi, should first repent and renew all their mistakes and offenses. 」如果罪障沒有懺除乾淨呢,要成佛是很困難的。為什麼我們要懺除我們的障礙?消我們的業呢?基本上,懺悔就是要去除我們的執著。因為業是由我們的心來的。我們的心因煩惱會打結,一打結呢就有很多的障礙,有很多的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我們真心的發露懺悔,真正的改我們過以後,遇到境界心裡就不會再打結了,沒有打結就不會再有障礙了;心裡沒有障礙的時候,就算外面有種種的障礙,也不再是障礙了。所以懺悔最主要就是要去除我執的方法之一。

不是只有我們人要修懺悔法門,在<普賢十大願王>也講到,普賢菩薩是摩訶薩他也是念念相續無有間斷的修懺悔法門。

智者大師在《金光明經文句》,也特別有說「為什麼菩薩們也修懺悔的法門。」從《華嚴經》裡面有學到菩薩有十信、有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乃至等覺菩薩、妙覺菩薩。智者大師的比喻是說,雖然菩薩不是在六道輪迴的眾生,但是菩薩畢竟還不是佛;佛就譬如十五日的月亮,非常光明皎潔,明亮。那菩薩呢?雖然他們的修行非常的高超,但是跟佛比呢?他們就像十四日的月亮一樣,他還是有一點點闇及無明尚未除去。所以在《金光明經文句》裡面講到,菩薩如此高超的修行也修懺悔法門,一直到成佛為止。連菩薩都來修行懺悔的法門,那我們還在六道輪迴的眾生那就更不用講了。

智者大師又講到:如果有人可以得聞到懺悔法門,功德不少;這樣的人不是在一佛、五佛、十佛前已經修諸功德,可以聽到這樣的懺悔法門,乃至於無量百千佛所已修這樣的功德,我們才可以聽聞到懺悔的法門。

修懺悔的這個花報是在在處處、每一個地方的國王、宰相、大臣都會恭敬。可是修懺悔法門的真正果報,是常為十方諸佛互相恭敬。所以聽到這個懺悔的法門都有這樣子的功德,何況是如法修行懺悔!

在《十住毗婆沙論》復次云:「懺悔如如意珠,隨願皆得。」 不但能夠消除業障,也能增長這個善法,生一切的功德、所願成就。

在這個論文裡面就又講到:如果我們想要生在大姓長者家,想要生在有錢人家,我們應該要修懺悔法門;如果你想要生天,不管是四天王天、忉利天,多麼高的天,都要修懺悔法門;或者是我們想要開悟證果,一果、二果、三果、四果,也應該要修懺悔法門;想要得到三明六通、得到辟支佛果,也應該要修懺悔法門。總之要得到所有一切的智慧呢,都要修這個懺悔法門,於罪障無所覆藏,後不更作。

所以修這個懺悔法門,在《十住毗婆沙論》講有大果報的;不管我們要成就什麼樣的功德呢,這個懺悔法門就像一個如意珠。我們常常說<普門品>像如意珠,我這次讀這段經文它上面就講,懺悔法門也就像如意珠,你有什麼願也就都可以得到。

我很簡短的跟大家分享《百緣經》裡面的一個故事,它是講嚪婆羅像餓鬼的這個因緣。

佛陀住世的時候,有一位長者,他的妻子懷孕了。她懷孕的的時候,她的身體就有一種很奇怪難聞的味道,也很難靠近她。丈夫就問她:「你以前不會這樣,為什麼現在有這樣的味道?」這個婦人說:「大概是我胎中孩子的緣故。」

十個月以後這個孩子生下來,他非常非常的瘦弱;不單非常的瘦弱,他的身體非常的臭,而且身上都沾滿了屎跟尿的這種東西。這個孩子漸漸長大以後,也不想待在家裡。很奇怪的是,這個孩子特別喜歡吃這種很髒的東西,就是像糞這種東西,常常吃。其他的孩子都是吃米飯,他就特別喜歡吃這種比較髒的東西,然後還覺得這就是最美好的食物。那也因為這樣子,他的父母、他的家人看到他,都很害怕他,還把他趕了出去。

那趕了出去他怎麼辦呢?他只好每天就撿大便來吃,可是他看到這糞就像看到很好吃的東西。所以大家就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做「嚪婆羅」,就是吃東西很像餓鬼道的很愚笨的這種人。因為只有餓鬼道的眾生受業力的驅使,才會把很髒的東西當做像美食一樣。

當時印度有一群外道,都是持這個狗戒,持這個牛戒的;看到狗吃糞,他就跟著吃糞;看到雞單腳獨立,他也跟著雞這樣學。所以這個外道看到嚪婆羅他這樣吃糞, 就非常的讚歎他,就說:「善哉,善哉。」那嚪婆羅從出生以來,都沒有人讚歎過他,第一次聽到有人讚歎他,他就好開心,就說:「你可不可以讓我跟著你們出家?」所以他跟著這外道出家以後呢,他就跟著他們修行。可是這外道就發現他也不會修行,每天就只是貪戀這些,吃這些很髒的東西,這個糞之類的。所以大家就呵責他非常的愚癡,甚至打他。外道就覺得很奇怪:「你明明就是人,為什麼喜歡吃這種臭臭的東西?」這個嚪婆羅他就受不了,只好離開。

離開以後,他就到髒水溝河畔那邊去,但是河邊又住了五百名餓鬼。他們雖然是鬼,也沒有看過這麼臭——像嚪婆羅這麼臭的人,當然也就沒有鬼願意接近他。但是嚪婆羅就非常的快樂,就跟這個鬼炫耀說:「你知道嗎?我在人間跟人在一起的時候,常常被打,還被罵;可是我在這邊,我也不會被打、我也不會被罵,我實在是快樂的不得了!」但是這些鬼到最後也受不了他身體這麼臭,也就都跑了。所以這個嚪婆羅就非常的傷心。

當時佛晝夜六時都在觀察眾生,看誰可以得度。佛就看到這個嚪婆羅的處境,就去跟他開示、跟他說法。嚪婆羅又看到佛的相好莊嚴,所以就問佛,說:「世尊,像我這樣的人,我能夠出家嗎?」佛就迴答他說:「在佛法裡面,不管你是貧窮貴賤,只要因緣具足,都可以出家。」所以嚪婆羅就跟著佛出家了。

佛應許他出家,佛就講:「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服著身。」這個嚪婆羅就變成了一位非常有威儀的沙門。不可思議的是,他身上的惡臭也就消失了,也就很快證得阿羅漢果。

可是佛的弟子們覺得非常的奇怪,為什麼嚪婆羅這樣子的人他可以出家,以後馬上就可以證果?所以佛就跟比丘們講他過去的一個因緣。

佛就講:在過去迦羅迦孫陀佛的時候呢有一位國王,他就設齋供養佛跟比丘,還蓋了一個寺院,請這個比丘來擔任寺主。有一天這個寺主跟其他的僧眾不在,剛好有一位羅漢比丘來到寺中,他非常有威儀。施主們就看到這個比丘的威儀凜然,就請這個羅漢來沐浴;沐浴以後又以香油塗身。那這個時候寺主就從外面迴來,看到這個羅漢以香油塗身,又看到這麼多的施主這樣子供養他,他的心裡非常非常的嫉妒,就馬上口出惡言,罵他說:「你是一個出家人,你為什麼這樣子呢?這個香油塗在你的身上,就好像糞屎塗在你的身上一樣。」

羅漢看到這個比丘起這種嫉妒心,還口出惡言罵他;他非常的憐憫他,馬上就跳到空中,就用神通現十八變。寺主一看這個狀況,就知道:「哦!這個比丘是一位羅漢。」他罵到了這個聖人。所以他當下就深生這種慚愧懺悔心,就跟這個羅漢來懺悔。那也因為這樣的一個因緣,這個比丘寺主在五百世以來他沒有墮這個三惡道;但是他生在人中,身體就常常的臭,然後也沒有人敢親近。

當時出惡口的這個出家人,這個寺主就是嚪婆羅的前身。他也因為過去曾經出家的這個功德,懺悔這個罪過的功德呢,今生才得跟著釋迦牟尼佛出家;也因為這個懺悔、悔過的這個功德,也能夠有這個因緣可以成就聖果。

所以在佛說完這個因緣以後,大家都覺悟到這個惡口、這個嫉妒心的這種禍害,所以就自護身口意三業,就捨離嫉妒心,勤求出離生死、輪迴的這個苦。當時有人聽到佛這樣說法,馬上就有人證到初果,乃至四果;乃至有人發心,發無上菩提心。所有的眾生聞佛所說,歡喜奉行。阿彌陀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