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七灑淨開示

方丈和尚恆律講於2015年12月26日星期日晚 萬佛城大殿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師父宣公上人、各位尊敬的法師們及善知識們:首先,我們誠摯地歡迎來自遠方的蓮友回到我們的家萬佛聖城,一起來參加慶祝阿彌陀佛聖誕法會。

時間過得很快,已經接近年底了,再過五天今天2015年就要進入歷史的塵埃之中。我們在萬佛聖城一起參加為期七天的唸佛法會,來迎接這新的一年—2016年的到來,是一件非常吉祥的事情。

相信在未來七天之中,我們大家在道業上一定會有所進步,有所成就的,因為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這也使我想到了在《華嚴經·入法界品》,文殊師利菩薩在一開始就建議善財童子去求教的第一位善知識,就是德雲比丘。

這位德雲比丘教導善財童子的就是唸佛法門,這也包含了持名唸佛。依照清涼國師澄觀大師的解釋,這是代表發心住的法門,也就是十住當中的第一住。這也就是說,當我們發心修行的時候,就要時時地唸佛,這樣子我們才能夠成就圓滿的佛果。這也可以說明,唸佛法門乃是我們修學大乘佛法,必修的基礎課程。

我們的本師釋迦摩尼佛也告訴我們:諸法皆依因緣而起,而因緣主要取決於發心,也就是動機,修行學習佛法亦復如是。所以,《楞嚴經》告訴我們: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就是在提醒我們在修行任何的法門,都要迴光返照,問問自己的發心如何。同樣的,我們身為唸佛人,我們也要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唸佛呢?

有人說為了要了生脫死;又有人說為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些都是很好的答案,但還有沒有其他的答案呢?清代的續法大師曾經提到過:唸佛有十種發心,在這裡跟大家分享。

第一種:若為五欲故而發心唸佛,是地獄法界也。這也就是上人經常講的: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

第二種:若為名利故而發心唸佛,是餓鬼法界也。這是說,如果為了一個好名或是自己利益來唸佛,這種追名逐利的貪心,就會像餓鬼一樣,是永遠不會得到滿足的。

第三種:若為眷屬故而發心唸佛,是畜生法界也。這是說,如果因為情愛而來唸佛,這種顛倒,就會像畜生一樣的愚癡的。

第四種:若為勝他故而發心唸佛,是修羅法界也。這是說,如果是要顯現自己比別人好,或是比別人優秀而來唸佛的話,這種鬥爭的心就會像阿修羅一樣的。

第五種:若為怖畏惡道故而發心唸佛,是人法界也。這是說,如果因為害怕墮落到三惡道去而來唸佛,就能避免失去人身的危險。

第六種:若為求天樂故而發心唸佛,是天法界也。這是說,如果為了追求天上的清淨禪悅之樂而來唸佛的話,就會得到天界果報。

第七種:若為欣樂涅槃故而發心唸佛,是聲聞法界也。這是說,如果為了追求涅槃的清淨而來唸佛的話,就會得到成為初果、二果、三果、或四果阿羅漢的果位的果報。

第八種:若為慕無生故而發心唸佛,是緣覺法界也。這個意思是說,如果觀諸法無生無滅之理而來唸佛,就會得到成為緣覺果報。

第九種:若為欲度他故而發心唸佛,是菩薩法界也。這是說,如果為了度化眾生而來唸佛,就會成為菩薩的果報。

第十種:若為成佛故而發心唸佛,是佛法界也。這是說,如果為了要成佛而來唸佛的話,就會得到成為佛的果報。所謂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結惡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必然的因果道理。所以,唸佛為了要成佛,這是最好的結果,也是最好的答案。

為什麼呢?在《法華經》裡面講得很清楚: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這段經文是說,在這世界上,唯有成佛才是最究竟的解脫;雖然佛也說成就阿羅漢、緣覺乃至菩薩,那只是方便度眾而說的,非究竟的。所以,我們唸佛人,除了要信佛之外,還要學佛,更要發願要成佛!

什麼是成佛呢?簡單說,成佛就是成就佛陀的一切功德,也就是要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我們若了解了這個道理,當我們在唸阿彌陀佛的時候,就會更誠心,而且會很自然地發願,願自己能夠像阿彌陀佛一樣的清淨光明。同時,也會很誠心地發願,自己也能夠像阿彌陀佛一樣,成就清淨、廣大、莊嚴的淨土,來幫助眾生成佛,得到究竟的解脫。

我們若能發願成佛而來唸阿彌陀佛,我們會覺得我們的身心充滿著光明及慈悲。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如是地唸阿彌陀佛,就能體驗到阿彌陀佛的光明與我們自性的大光明藏,合二為一。不但如此,我們也沐浴在阿彌陀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大願海之中;而我們自性的慈悲,也會自然地流露出來,不會生出疲厭。

同時,我們能夠如是地唸阿彌陀佛,就是在讚歎阿彌陀佛的功德和發願成就阿彌陀佛的功德。

除此之外,唸阿彌陀佛就是要回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家,一個幫助我們成佛的家。所以,唸阿彌陀佛是多麼殊勝和快樂的一件事,故名「極樂」。

明天是農曆11月17日,也是阿彌陀佛聖誕的正日,我們有慶祝阿彌陀佛聖誕法會,或許有人會問:阿彌陀佛的聖誕日,是怎麼決定的呢?為什麼會是農曆11月17日呢?

這說來話長,因為在唐末五代十國的時候,淨土宗的第六代祖師永明延壽禪師,被認為是阿彌陀佛化身。所以,就這樣子以其永明延壽大師--我們一般稱他永明大師,或者永明壽大師,因為他住在永明寺--就以永明大師的生日作為阿彌陀佛的聖誕日,這就是阿彌陀佛聖誕日的由來。

為什麼永明延壽禪師會被認為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呢?永明延壽禪師每天唸佛十萬聲。上人曾說:在當時有五眼六通的人都看見到永明壽禪師唸一聲阿彌陀佛,他口裡就會出現一尊化佛來。所以,上人說他是深得唸佛三昧了。平時,永明延壽禪師除了迎賓、待客及教化眾生之外,他時時都是在唸佛的。

同時,永明延壽大師也是禪宗法眼宗的第三祖,曾經作了一百卷的《宗鏡錄》,融合了禪宗和教宗的修行法門,也包括了成佛成菩薩的道理。清朝的雍正皇帝在閱讀了之後,稱他為「古今第一大善知識」。

但永,明延壽禪師還是傾力提倡禪淨雙修的法門,他說:「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世作佛祖。」就是你如果修禪和淨土,就像一隻老虎帶了兩個角一樣,那多麼厲害啊!在今生你可以作教導人的師父,來生你可以作佛或者作祖師。

永明延壽大師是吳越國人,在當時深受吳越王錢鏐的禮敬,尊奉他為國師,也就是說他是吳越王錢鏐的老師。有一天,吳越王想開一個無遮大會,就是打「千僧齋」;只要是出家人都可以來應供,一律平等供養。雖說是平等供養,擺設的座位總是有上座和下座的分別。上座的位置誰都不願意坐上去,大家都很謙虛地推來推去;在謙讓不下的情況下,大家想,既然永明大師是吳越王的老師,是當朝的國師,當然要請永明大師坐上首席的位置。但是永明大師也很謙虛,就是不肯坐這個首席的位置。

就在大家這樣推推拉拉時候,來了一個穿得破破爛爛的大耳朵的和尚,沒有人認識他;看到大家都在那裡推讓,這個老人家就很不客氣地往首席的位置上一坐。這一坐下來,當然吳越王也不好意思趕他走了,但是心裡很不舒服。吳越王想:我的老師,國師,都沒有坐在這個首席的位置,卻被這一個不認識的和尚坐上去了。但想一想,他總算是出家人,所以,也不便說話了。

等到「千僧齋」之後,大家都散去了,吳越王就問永明延壽大師說:我今天供齋有沒有聖人來應供啊?吳越王認為,如果有聖人來應供的話,他的福報就很大了;永明大師就說:有啊!吳越王聽了就高興地問:是阿羅漢還是菩薩?永明大師就說:今天來的是定光古佛啊!吳越王一聽更高興了,仔細想一想,今天來的哪一個是像古佛的樣子;左想右想想不出來,就問大師:請問定光古佛是哪一位呀?永明大師就說:就是那位坐在首席的那個大耳朵和尚啊!他就是定光古佛啊!

吳越王聽了之後,趕緊派人到處打聽那個長耳朵和尚的下落。後來終於打聽到了,這個長耳朵和尚在一個山洞裡修行。於是,吳越王就派宰相去請到他皇宮裡來接受供養。宰相到了那裡,頂禮了之後,長耳朵和尚就只說了一句話:彌陀饒舌!也就是說,阿彌陀佛太多嘴了,洩露了我的身份。說完了這句話,長耳朵和尚就圓寂了。

這個宰相看到長耳朵和尚圓寂了,就呆呆地站在那裡,想了又想:定光古佛是找到了,但是卻圓寂了,我總不能帶著他的遺體去皇宮裡面供養吧?這該怎麼辦呢?這位宰相想了又想:咦!這位長耳朵和尚剛才不是說「彌陀饒舌」嗎?那就是,說長耳朵和尚是定光古佛的人,就是永明大師了;那彌陀饒舌不就是在說永明大師嗎?啊!原來永明大師就是阿彌陀佛再來啊!於是,宰相就趕緊回去報告吳越王說:定光古佛走了,但是阿彌陀佛還在啊!

吳越王聽到了定光古佛圓寂的消息,當然是很失望,但是當他知道永明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這下歡喜得不得了,趕緊要去見永明大師,就快步往外走去;走到門口,剛好一個報信的人慌慌張張地從外面跑了進來。吳越王就問:什麼事這樣慌慌張張的?這位報信的人就說了:今天早上永明大師特別上香之後,就對大眾說:我要走了!然後就結跏趺坐圓寂了!

這就是阿彌陀佛示現作永明延壽大師的一段公案。於是世人便把永明大師的生日,農曆11月17日定為阿彌陀佛的聖誕日。其實,不只是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來示現的,像國清寺的豐干和尚和淨土宗第二代祖師善導大師,都是阿彌陀佛來示現的,都有其公案故事,在這裡就不詳述了。但是,我們可以知道,我們的大慈悲父阿彌陀佛,時時都希望我們早日返家,回到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的家。

我們同時也了解到,永明延壽大師這種上根利智,有大智慧的善知識,還這麼樣地用功唸佛,我們怎麼能把唸佛的法門看得是很平常呢?我們都知道,修行淨土法門「信、願、行」要具足,才得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曾經讀到淨宗十二祖紅螺醒公大師,也就是徹悟大師,所列出的修行淨土法門的十種信念,對於我們求生淨土很有幫助,在這裡跟大家一起來學習。

什麼是第一種信念呢?請大家猜一猜。其實,就算不是佛教徒也一定知道的,是什麼呢?

第一種信念,講出來大家都知道--信什麼?信有生必有死。在這個世界上,從古至今沒有一個人可以逃過死亡,所以我們要問一問自己,在這一生過去之後,我回哪去?

第二種信念是:信你的命無常。當我們呼出這一口氣,誰也不能保證我們可以再吸入下一口氣;如果無法吸入下一口氣的話,我們這一生就過去了。根據統計,這個世界上平均每一分鐘就有107人往生,我們誰也不知道何時會輪到我們。所以我們隨時都要面對「我的來生會在何處」,這個非常實際而且緊迫的問題。

第三種信念是,信輪迴是危險的。我們只要看一看,在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的動物和昆蟲,就知道在輪迴之中,失去人身的危險性,所以,我們絕不可以心存僥倖,馬虎隨便。我們若不能控制住我們的心,下一輩子就很可能墮落到三惡道去了,所謂「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第四種信念是,我們如果不幸墮落到三惡道去,那就會受種種的痛苦,而且還很難能夠出來。我們讀過《地藏經》就知道在地獄道的艱難和痛苦;讀過《盂蘭盆經》就知道在餓鬼道的悲慘;看一看屠宰場的動物,我們就知道畜生道的苦難與不幸。所以,我們要問問自己,我如何能夠從輪迴之中解脫出來。

第五種信念,是信佛所講的法是真實不虛的。佛陀是大覺者,得到究竟的解脫,覺行圓滿,萬德莊嚴。所以,佛陀教導我們的法,畢竟能夠幫助我們得到解脫,是真實不虛的。

第六種信念,是信確實有西方極樂世界。佛陀告訴我們,確實有西方極樂世界的存在,就像我們現今有娑婆世界是一樣的;二者確實存在,這是真實不虛的。

宣公上人也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是君家」,也就是說,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生命最佳的歸宿。我們只要至誠懇切地唸阿彌陀佛的聖號,等到我們盡此一報身,我們都能回到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的家,和我們真正的家人團圓在一起。

誰是我們真正的家人呢?就是我們的大慈悲父阿彌陀佛,和我們的大哥哥們,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及清淨大海眾大菩薩們。我們能夠跟他們學習,必定能夠圓滿佛道的,這是多麼法喜充滿和快樂的一件事!所以,我們可以說「極樂」。或許有人會問:在極樂世界怎麼沒有大慈悲母,和大姐姐們呢?當然就人會說,根據佛經,在極樂世界是沒有女人的。這是不是歧視女人呢?

其實,在這極樂世界也沒有男人的,因為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眾生,都會在阿彌陀佛無量光明中的七寶池中的蓮花中化身出來的,都是真金色,形色相同,無有好醜,清淨無染,這也是阿彌陀佛的大願所成就的。在極樂世界的眾生是不會起任何貪戀身體的思想,而且都在定中,所以無男也無女,只有清淨、精進地修行。

第七種信念是,信發願必得往生極樂世界。我們本師釋迦摩尼佛在《阿彌陀經》中說得很清楚: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這段經文就是說,如果在過去、現在、未來,有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者,就一定得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佛陀接著繼續講: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第八種信念是,信往生極樂世界即得永無退轉。為什麼到往生到極樂世界會永無退轉呢?因為阿彌陀佛的大願以及殊勝的環境,眾生在極樂世界都就永不退轉了;這在淨土三經中都有很詳細的說明,但最好的了解方式,還是你親自往生到極樂世界去,現場親身體會一番。

多年前,我曾經看過一本書,作者在書中批評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他說這個「黃金為地」;他不貪心,要這麼多黃金做什麼?後來又發現許多現代人所喜愛的是,美好的自然風景,譬如說,飄浮著朵朵白雲的藍色天空、清澈的大湖、碧波的大海、金黃耀目的沙灘、綠草如茵的山坡或草原,乃至白雪皚皚的山嶺等等,所謂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各有所好。

這似乎看來《阿彌陀經》所說的金銀七寶遍地的極樂世界,對現代社會的人來說,不那麼具有吸引力了。其實,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黃金為地,並不是我們地球上的黃金,而是阿彌陀佛無量光明實體化的表現;這就像我們日常中水蒸氣可以結冰,成為各種形狀的固體。所以,在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中,所有一切乃至七寶的化現,都是阿彌陀佛無量光明實體化,所變現出來的。

為什麼阿彌陀佛無量光明要實體化,變現出這些東西來呢?那是因為眾生的需要。這也使我想到了一個笑話:

從前有一個人,一生供奉財神爺,希望財神爺保祐他賺很多錢發大財。然後他會捐出一些錢來給慈善事業。結果,他真的賺了很多的錢,也捐出了一些錢給慈善事業。

後來,當他快死的時候,他就想:他這一生捐了這麼多的錢給慈善事業,應該是可以上天堂去的;但他也很傷心,因為他捨不得他一生努力所賺的錢,於是他就想:他一定要把這些錢都帶到天堂裡去。

於是,他開始向財神爺祈禱,希望能夠至少帶著他自己一部份的財富走。當財神爺聽到他的祈禱,就出現在他的面前說:我很抱歉,你不能帶這些錢走的。

那人不死心,一直求財神爺要幫忙;財神爺就去找玉皇大帝,看能不能修改一下規定,通融通融。那人又繼續誠心祈禱,希望能夠帶著他自己的錢走。不久,財神爺又回來了,告訴他說:玉皇大帝特別允許,他能夠隨身帶一個箱子走。

那人非常高興,就找了一個最大號的箱子,將裡面裝滿了金磚,放在床邊。不久之後,這個人死了。因為他在生的時候,曾捐了一些錢給慈善事業,所以往生後就來到了天堂的門前;但是,他卻被看門口的天兵天將給攔阻了下來。這個看門口的天兵天將就對他說:你不能把這個箱子帶進來的!那個人就告訴天兵天將,他是特別得到允許的,並請他們去找財神爺證實。

於是,天兵天將就去找財神爺,得到了肯定的答覆之後,就出來跟他說:不錯,你是可以帶走一件隨身的行李;不過,讓你進去之前,我們還是要檢查一下你箱子裡的東西(我不知道天堂是不是有恐怖分子)。

於是,他們就好奇地打開了箱子,看一看這個人裡面究竟裝著什麼樣的珍貴寶物,讓他如此捨不得、放不下。結果一看,他們異口同聲地叫道:你怎麼帶了地板來了?!

其實,根據佛經所說,不只是天堂是黃金為地,就連大龍王或有福德的大鬼王,他們所住之處皆是黃金為地,七寶具足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天兵天將們都異口同聲地叫道:你怎麼帶著地板來了?!

從這個小笑話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佛陀說西方極樂世界充滿著黃金及七寶,就是要我們不要貪著這世間上的財物;因為這些身外之物,在極樂世界有如地磚,隨處可見。

當然有人會說,根據《無量壽經》,在極樂世界是沒有高山大海,乃至沒有寒暑;這對喜歡藍天白雲、碧波大海、金黃耀目的沙灘、綠草如茵的山坡草原的眾生,那該怎麼辦呢?

其實,不用擔心,只要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你就具足了超級的天眼通和神足通,可以很輕易地觀看和親身遊歷十方的世界;無論什麼樣的風景,你都可以欣賞到,甚至到實地去遊覽一番,不用花機票錢。

不但如此,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思食得食,思衣得衣;這就是說想吃什麼樣的食物,就有什麼樣的食物出現;想穿什麼樣的衣服,就有什麼樣的衣服出現。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宮殿。所以,你也可以將你自己喜愛的風景,變現出來,在你的宮殿之中。

或許有人會說,淨土三經中沒有提到怎樣將你所喜愛的風景,變現出來在你的宮殿當中;但是,在其他的大乘經典中卻經常提到所謂小中現大,大中現小這種互相無礙的境界,就像《楞嚴經》中所說的,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

其實,有太多西方極樂世界的好處,佛陀都沒有講出來,這就像大家可能都聽過的一個故事。

有一次,佛陀與一群比丘在森林中,佛陀看到滿地落葉,就抓起了一把葉子,問那些比丘們說:比丘們,是我手上的葉子多,還是森林裡的葉子多呢?比丘們就回答:佛陀啊,當然是森林裡的葉子比您手中的多,而且多到不能相比的地步。佛陀接著說:我所知道的,就像森林裡的葉子那麼多,而我告訴眾生的,就像手中的葉子那麼少。

事實上,在阿彌陀佛無量光明之中,充滿種種不可思議的境界,這就像我們剛剛在晚課中所唱的《阿彌陀佛讚》中:光中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這就是說,無量無邊的諸佛菩薩,都可以在阿彌陀佛的光明中變現出來,那還有什麼是不能在阿彌陀佛無量光明當中,變現出來呢?但是,我們要知道,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一切,都是要讓我們能夠安心修行,不會增長我們任何的執著和貪心的。

第九種信念是信在極樂世界必定會一生補處。

這就是說,到了極樂世界之後,你一定會修到「再多修行一生,就會成就佛」的境界。有人或許會問:那為什麼不是在極樂世界直接修到成佛呢?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其實在極樂世界的壽命無量,何事不能夠辦到呢?在極樂世界是可以直接修到成佛的,但是需要掛號排隊。

有人或許會說:在淨土三經之中,並沒有提到要掛號排隊成佛的這一點,但是在其他的大乘經典卻是提到的;目前掛第一號成佛的是觀世音菩薩,掛第二號成佛的是大勢至菩薩,掛第三號以後的是清淨大海眾諸菩薩們。所以,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去掛號排隊吧!

或者,你也可以像阿彌陀佛一樣,來設計和建立自己清淨、莊嚴、廣大的淨土,來幫助眾生成佛,得到究竟的解脫。

第十種信念是,信萬法皆不出此心。這就是《華嚴經》所說的「一切唯心造」;這也是提醒我們多多迴光返照,不要心外求法,要清淨自己的內心,這也就是淨土的本懷--心凈則國土凈。

這就像曾經有人請教上人說:我們學習佛法,是應該整天躲在家裡或寺廟裡,拜佛、唸佛,以求他日往生的時候,能夠得到佛菩薩的感應,接引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重要呢?還是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裡重要呢?

上人回答說:是應該用在日常生活上,但不要假佛法,要清淨法。你若能清淨,沒有妄想,甚至欲望,你的一切生活正常,這就是佛法。

上人繼續說:你天天拜佛唸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一見人就發大脾氣,和人吵架,這是無有是處的。你這樣唸佛也不能到西方,拜佛也不能到東方,因為,你的脾氣把你拉住了,無明把你壓住了。所以,要去你的毛病、無明、煩惱、習氣,在這些地方上用功,才謂之真正用功。

時間到了,我們今天到此結束。

在〈佛七灑淨開示〉中有 3 則留言

  1. 感恩方丈和尚開示!
    引經據典,諄諄告誡唸佛人應誠心發願,如是唸佛,方可圓滿佛果!
    我當遵循教誨,發心發願!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