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尼近經講於2014年9月30日星期二晚 萬佛城大殿
我們今天在法大上佛教詮釋學 (Buddhist Hermeneutics),讀到憨山大師的自述傳記,就是憨山老人自序年譜實錄。
讀大師的自述年譜時,我們是讀英文的,後來我在大藏經找到中文的原文,我很好奇,想要去對一對中英的翻譯。我在對照的時候,看到一些英文跟中文不同的地方。我就飛快的下了一個結論 — 這個英文翻譯錯了。
後來我停了一下,問自己我是從什麼觀點說這個翻譯是錯的。因為在翻譯的理論裡面,有直譯,有意譯。你要講到,句子跟句子之間的結構一不一樣,是一個翻譯理論,意思一不一樣又是另一個理論。可是,就算它句子的結構不一樣,用詞不同於原文, 但若整體表現出來的效果與原文一樣的話,在效應等值 (Functional Equivalence) 的翻譯理論上,這個譯文是可以被接受的。
然後想了想,其實我們人很多時候,都不覺得自己很主觀,反而覺得自己是很客觀的。我們看到兩個不一樣,就會認為有一個對,有一個錯,一直活在一個對立的世界裡,有很少的時候,我們會分辨出自己認為的事實,與實際真相之間的差別。
因為我們在每一天的生活裡面,都是以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所看到,所聽到,所聞到,所摸到的為準。就是說很多時候,無意中會以自己的感受,或者是想法來評斷一些事情,就會想,「啊,事情就是這樣子,錯不了!」
我們很少會思考,「真的是這樣嗎?」
用一個故事來解釋這個道理。有一個老師問學生,如果你發現這間屋子裡面有一些蜘蛛網,你會有什麼反應?
甲學生就說,這麼多蜘蛛網,一定是房子太破爛了,才會有蜘蛛網。
乙學生就說,那就是這一家人都不愛乾淨,才會有蜘蛛網。
丙學生就說,那就是這家女主人很懶惰,都不打掃,所以才會有這麼多蜘蛛網。
第四個學生就說,因為這間屋子裡面有蜘蛛。
從上述的答案我們可以看出來,第四個學生的答案比較客觀,他並沒有帶任何成見去敘述一個事實。
其他的學生,有不同的見解,也是因為受了個人主觀所影響才會出現這樣的答案。所以,人其實是一種經驗的產物,我們對人事物的看法,常常是被過去的經驗系統所限制,或者是所改變,乃至扭曲,所以很多我們所認定的事實,很多時候只是一種主觀的感受,乃至是一種偏見。所以如果主觀很強的人,偏見很深的人,就很容易產生一些人與人之間的誤解,衝突跟猜忌。
那事實與真相有何不同呢? 再講一個故事解釋。有一個清教徒跟一個天主教徒走在路上,兩個人同時看到一位神父走進了妓院。
清教徒就覺得,怎麼會這樣子呢,見到神父進去。覺得這位神父是很偽善的,然後對他有一些批評。可是天主教徒看到,就有不同的反應了,他的臉上就露出一種很莊嚴很肅穆的表情,就很驕傲地跟旁邊的人說,「你知道嗎,我們的教友臨終的時候,即使是在妓院,我們的神父都會義無反顧地前去為他祈禱。」所以兩個人都看到同一個事實,就是「神父走進了妓院」。但是真相是什麼呢?兩位教徒都帶著自己的主見,去下結論;人就是如此: 看到一個事實,加上主觀意見後,就會創造出一個結論。而這個結論就會被誤認為是事實。
所以我今天看到在憨山大師自述年譜的那段英文翻譯,亦復如是,看到中英文不一樣,馬上就下結論說那個英文是錯的。後來我想想,其實也不一定是錯的,要看是從什麼角度來看。不一樣不代表它就是錯的。
所以今天上課讀憨山大師傳記時,我學到了不一樣不代表就是錯誤,很多時候要看我們從哪一個角度去看。有時候我們腦筋動得太快,眼睛看了, 耳朵聽了,馬上就下結論。但是這個結論或許不是很客觀的。
講到憨山大師,可以分享一下大師的生平。因為傳記很長,今天可能沒有時間可以全部講完。
憨山大師俗姓蔡,字澄印,號憨山,是明朝末年的出家人。他是在臨濟宗門下,要復興禪宗,跟紫柏大師是非常好的道友。我們常常說明末四大高僧,就是紫柏大師、蕅益大師、蓮池大師跟憨山大師。
在憨山大師的自述年譜記載了他志心求悟的一個歷程。他在七歲的時候,看見他的叔父的死亡,他就開始想,我們人死了要去哪裡。在十一歲的時候,看到行腳的出家人,發起出家之心,有出世的念頭。但是他並沒有一個方便之路,母親只是說,往後如果有福報,會讓他出家。所以在十九歲時,便跟著雲谷禪師在廟裡面參禪打坐。本來想要去考功名,因為憨山大師跟一些同學學四書五經學得非常好,成績優異,他們都鼓勵他去考功名。但雲谷大師就跟他開示悟明心地之妙,說,其實呢,我們的心地是很微妙的。如果你好好修行的話,你也可以證得這種微妙的境界。還講了很多高僧的故事給他聽。然後命他讀《傳燈錄》跟《高僧傳》。後來,當大師讀到《中峰廣錄》時,便非常高興,深感出家就是他心中最嚮往的事。所以在十九歲那年,即剃度出家。
不久,他專心致力地參禪,但是未得參禪的要領,便轉為專心念佛,就是打坐的時候專心念佛,日夜不斷。20歲那年,他夢見阿彌陀佛,現身立於空中,非常清楚,可以看到阿彌陀佛的面目光明。他繼續念的時候,就看到西方三聖,了了分明。以後,只要他念佛的時候,西方三聖便常常現在眼前。因為這樣的一個經驗,他覺得「修行可辦」- 修行是可以成功的。
憨山大師在二十歲的時候,對修行開始有了信心跟體驗。但過了幾年,還未開悟。所以26歲時,決定到五臺山閉關修行。他的道友說,五臺山很冷,你不要去。還是留在南方好了,一邊參方,一邊看風景。不需要到嚴寒之地。但是憨山大師覺得,修行若不經過一番鍛煉,並對自己喜歡軟暖的毛病以刻苦方法加以對治,是很難有所成就的。雖然他的同修道友勸他,留在比較暖和的地方,他還是到了五臺山閉關修行。基本上憨山大師的一生,有二十年的光陰都在閉關潛修,八年在五臺山,十二年隱居東海。大師在出家前,已經讀了儒家跟道家的書,所以在深山修行時,亦了悟了釋儒道三家之心要,也寫過《觀老莊影響論》等等。
憨山大師的自述年譜中,也講到他在修行中一些身心跟覺知的轉化,身心跟現象的世界一些覺受和感知的不同。分別是在二十歲、二十九歲、三十歲、三十一歲、四十幾歲,都有一種轉變。大師從「出世之志」到「合光同塵」, 從「獨步獨行」到「與人交遊」的轉變,在待人接物有前期後期之不同。這些轉折皆表現出心性的鍛鍊已漸趨成熟。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想講他跟他母親情感上轉變的敘述。大師小時候,母親希望他受好的教育。憨山大師只有八歲,好像我們現在的學生住校,他必須坐船過河並寄住在鄰居家,才有辦法上學,每個月回家一次。因為他太想家了,該返校時,卻在江邊不肯上船,不肯回學校讀書。他的母親為了要成就他的學業,就把他丟到河裡面去,說如果你沒有好好地用功,那不如我現在把你丟到河裡不要你好了。
母親的舉動在八歲小孩的眼裡,覺得母親不是很愛她。所以,他就想「算了,我也不要想她了,我就繼續讀書。」但也因為母親這樣子特殊的對待方法,成就大師以後的一些獨立的行為,還有他出家後的修行。
三十二歲時想要報父母的恩,便刺血寫華嚴經。在四十幾歲時,想回鄉探望母親,可是不知道母親願不願意見他。因為他母親是「絕其愛,乃能讀書」的態度,希望兒子能有所成就。大師雖想返鄉省親,但又怕會落於世俗情感的窠臼中,所以大師就把這個念頭放在心中,一直觀察,一直覺照。在他四十四歲的一天晚上,靜坐時,突然張開眼睛,說了一首偈頌,然後急呼侍者說自己可以回鄉見母親了。他證悟了一個境界,偈曰,「煙波日日浸寒空,魚鳥同遊一鏡中。昨夜忽沉天外月,孤明應自混驪龍。」
偈頌前兩句「煙波日日浸寒空,魚鳥同遊一境中」,煙波和寒空是說他修行的一種澄覺的境界,魚跟鳥,就好像各種不同的眾生,及各種不同的人際關係。一鏡好比法界或真心。
如果是已經悟道的心境,心其實是不離眾生與眾生渾然同體的。所以他就講,「昨夜忽沉天外月,孤明應自混驪龍。」孤明就是他自己的境界;孤就是孤單的孤,明就是光明的明。應自混驪龍;混就是混合的混,驪就是黑馬,表不善之人,龍就是天上飛的龍,表上等人。意思就是說,他不該再獨守孤明,應該跟所有的眾生合光同塵,混俗同光。 因為這樣覺悟的境界,他覺得,人際情感是超然又相容的,超然就是不粘著,相容是不離的境界。所以他說他可以回家省親了。這是大師在人際關係上心境轉變的一個例子。這也是給出家人一個很好的學習,其實我們出家人沒有什麼放不下;對我自己來說,比較放不下父母。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都可以從這首偈頌及的憨山大師的傳記中學習。時間到,今天就在這邊結束。
From the web search,
馬勝比丘,说偈頌
“諸法因緣起,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受教了,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