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傲與嫉妒

邱親伶講於2014年7月26日星期六晚 萬佛城大殿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諸佛菩薩,宣公上人,諸位法師,諸位佛友,阿彌陀佛!今晚親伶學習講法,如我所說有不如法之處,懇請諸位慈悲指正。

今晚我想分享的主題是「驕傲與嫉妒」。這個主題的想法來自於高中中文課本中一篇有趣的文章,這篇文章的題目是「古代英雄的石像」,我將文章內容簡略的說明一下。

為了紀念一位古代英雄,大家請雕刻家為這位英雄雕一個石像。雕刻家答應之後,便開始翻閱這位古代英雄的歷史,想像他的容貌,性情與氣概。功到自然成,這個石像的模型在雕刻家的心中漸漸完成了。對於這尊石像的整個姿態,面目,甚至微細到手指,髮絲,他也都想好了。

接下來他到山裡採了一塊大石頭開始動手工作,因為有了完整的構思,雕刻起來自然得心應手。鋼鑿一下一下地鑿,刀子一下一下地刻,大小石塊紛紛往地上掉。英雄石像完成後立在市中心的廣場,而立石像的臺子是用石塊砌成的,這些石塊正是雕刻家在雕刻英雄石像的時候鑿下來的。每個經過廣場的人,都會恭敬地向英雄石像敬禮,雕刻家也因為這個石像成名了!

接下來作者以擬人化的方式,描寫英雄石像與碎石頭的一段對話,這是文章最精彩的部分。

英雄石像面對大家的恭敬禁不住地驕傲了起來,他對著墊在他腳下的碎石夥伴們說:「看我多榮耀,我有特殊地位,站得比一切都高。」

下方臺子一角的小碎石說:「上面的朋友,你讓什麼迷住心了?你忘了從前嗎?我們是一整塊的。」

英雄石像說:「不錯,從前我們是一整塊的。但是,經過雕刻,你們都掉下去了,只有我,成了光榮尊貴,受全體市民崇拜的雕像。如果你們想跟我平等,就得先叫天跟地平等。」

另一塊小石頭忍不住笑出聲的說:「你不但忘了從前,也忘了現在。你其實並沒有跟我們分開,我們還是一整塊,不過改了個樣式。你看,從你的頭頂到我們最下層,不是黏在一塊嗎?並且,正因為改成現在的樣式,你的地位倒不安穩了。你在我們身上站著,只要我們一動搖,你就不能高高地。。。。一旦一跤摔下去,碎成千萬塊,就跟我們毫無分別。」

石像生氣地大聲吆喝說:「沒有禮貌的東西,敢嚇唬我!」

砌成臺子的全體石塊齊聲說:「馬上給他看看,把他扔下去!」

石像嚇了一跳,求饒了!但是驕傲的種子,春風吹又生,石像忍不住的又顯露出優越感來!終於,在一個夜裡,石像忽然倒下來,離地高,摔得重,碎成千萬塊,連下方的臺子也面目全非。雕刻家在亂石堆旁大哭了一場,哀悼他生平最偉大的傑作,從此不再雕刻。而這些亂石在被棄置許久之後,被用來鋪設成馬路。

我讓女校學生寫這篇文章的讀後心得,我想她們的焦點應該會集中在驕傲的英雄石像上,但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孩子們的觀察多元而深入,我把她們精彩的看法一句一句抄在我的筆記本裡。

一位學生寫到:古代的英雄,曾經輝煌過值得尊敬,但是最後也只能是一尊站在廣場中央的石像。這教導我們不要太執著於過去而忘了現在。而當雕像倒塌,所有石頭鋪成馬路時,那一大塊的石頭體現了真正的價值。許多人沉溺於過去的光環,卻疏忽了當下的重要性,既不能回到過去,又做不好現在的事,兩者皆空。

學生的這一段心得,讓我想到憨山大師醒世歌裡的幾句:

休鬥勝敗莫爭強,百年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

再勇猛的英雄終有倒下的一天,當生命樂章停止的那一刻,究竟那裡是最終的歸宿,誰都不知道!

正如預期,每位學生都對驕傲的石像提出批評,一位學生說:「英雄雕像,雖然他擁有英雄的相貌,卻沒有把持住英雄的風範。有時我們過度注重事物冠冕堂皇的外表,卻忽視了它骯髒邋遢的內心。就像現代許多人盲目的修飾自己的外表,卻忽略了內在的修養。」

另一位學生說:「每一塊石頭,不論大小,不論顏色,不論種類,一起讓英雄石像活靈活現。少了根基,站得再高也會倒塌;少了細碎的零件,再勇猛的形象也只是模糊的輪廓;少了英雄本身,一堆散石變得沒有了靈魂,沒有了存在的價值。」

看完這段心得,我腦中浮現出普賢菩薩的恆順眾生願:

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在課堂中我帶著孩子們讀這個願,希望我們都能夠時時提醒自己,眾生是一體的,唇亡齒寒,唯有和合,互相體諒,眾志成城才能成就大事,才能圓滿。

另一個學生觀察的則是砌成臺子的小碎石們,她提到:「小碎石對於英雄石像充滿了嫉妒心。每個人都很難控制自己的自負,我們要扔掉這樣的種子。」

簡單一段話對我卻是當頭棒喝,我並沒有體察到這微細的一點,甚至為自己看到英雄石像倒塌的那一刻,心中所起的那一絲幸災樂禍的心念感到慚愧。

嫉妒是修行的一大障礙,我們都知道,但卻很難拔除!而驕傲與嫉妒這兩個好朋友,又常常連袂出現。小碎石對於英雄石像的嫉妒,不正是由驕傲自負升起的嗎?它們確實是支撐石像的基礎與力量,卻過度突顯自己的重要,甚至語帶威脅!

它們不但不能隨喜英雄石像的成就,更無法體會,當雕刻家一刀一刀的刻,一鑿一鑿的劃,那種歷經千錘百鍊的辛苦。我們常常希望別人看到自己的付出,感謝自己的努力,但卻鮮少想到別人的心血。

在天台宗智者大師所做的法華三昧懺儀中,正修三昧之前,要先修五悔法,所謂的五悔即是指「懺悔」、「勸請」、「隨喜」、「迴向」與「發願」。這五項都稱「悔」,是因為能滅修行者之罪愆。

四明尊者法智大師在《修懺要旨》中指出:「懺悔」滅身口意所作之業,「勸請」滅波旬請佛入滅之罪,「隨喜」滅嫉他修善之愆,「迴向」滅倒求三界之心,「發願」則滅修行退志之過。

對於隨喜滅嫉他修善之愆,更進一步解釋:

修隨喜者,則隨他修善。喜他得成。謂六道凡夫,二乘賢聖,一切菩薩,三世如來,有為無漏善根,上求下化功德,皆歡喜讚歎,隨順修行。夫善是樂因,今隨喜助成,則與一切眾生安樂之果。

慈雲懺主遵式大師在《金光明懺法補助儀》中則說:

行者應知,隨喜能破嫉妒之障,增長自己無量善法。若人供養殊伽沙三千大千世界,滿中阿羅漢,盡其形壽,以上妙四事而供養之,如是功德,千分不及隨喜一分功德。

每個人在不同的崗位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何恰如其分,是一門艱深的修行功課。孔子曾在子路去衛國的蒲邑就任之前,語重心長的告訴子路:「你要記住三點:一、待人要謙恭有禮,那麼,即使是勇武之士也會心悅誠服地擁戴你;二、辦事要寬厚正直,那麼,你的下屬和民眾自然會信賴你,敬愛你;三、執行任務要認真、要廉潔,你的上司肯定會信任你,支援你。」

這短短的一段話,涵蓋了上下的相處之道。就像一位學生的心得,她說:「每個人只是世界上很小的一份子,團結就是力量。人要懂得飲水思源,不要認為我們現在有的都是應該的。」

英雄石像本來可以是屹立不搖,受人尊敬的完美作品,卻因為驕傲與嫉妒讓石像與碎石之間產生對立,最後玉石俱焚。謙恭有禮,柔和善順,相互忍讓,我想是治療驕傲與嫉妒的良藥。

最後,我想與各位分享我非常喜歡的一首六祖大師所做的偈頌: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鑽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阿彌陀佛!

 

在〈驕傲與嫉妒〉中有 3 則留言

  1. ;)感恩随喜,十分受用。创意敏锐的可爱学生们,智慧用心的善良老师:)

  2. 真是讚歎這些孩子們!以如此年輕的心能從不同角度有如此深刻的體悟!可能只有在聖城這樣的教育環境中方才能出現這樣的教育效果。隨喜!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