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佛陀為榜樣

方丈和尚恒律講於2014年5月3日星期六晚 萬佛城大殿


師父宣公上人、各位尊敬的法師們、各位善知識們:阿彌陀佛!我們很高興歡迎從世界各地遠道而來的善知識們,回到我們的家──萬佛聖城,一起來慶祝佛陀的聖誕日。我們都知道:「佛陀」是梵語,代表的是覺悟者的意思。在這裡想與大家分享一個佛陀弟子當中,智慧第一的,是誰呀?舍利弗尊者──與佛陀討論誰會比佛陀有更高深覺悟的故事。

有一天,舍利弗尊者對佛陀說:「我相信從古至今,盡未來際,沒有任何的修行者或婆羅門,會比佛陀有更高深的覺悟。」

佛陀聽到這句話,當然不會像一般人那樣沾沾自喜。身為大善知識的佛陀,就反問說:「舍利弗,你為何如此地有自信,如師子吼般地說這樣的話呢?難道你知道過去諸佛的心念、德行、智慧,或解脫嗎?」

舍利弗尊者回答說:「沒有,佛陀。」

佛陀又接著問:「那麼你知道未來諸佛的心念嗎?」

舍利弗尊者也回答說:「沒有,佛陀。」

佛陀再問:「那我呢?你知道我的心念、德行、智慧或解脫嗎?」

舍利弗尊者仍是回答說:「沒有,佛陀。」

佛陀就說:「舍利弗,你既然不知道過去、現在、未來諸佛的心念,你為何如此有自信地如師子吼般地說這樣的話呢?」

舍利弗尊者就說:「佛陀,我雖然不知道過去、現在、未來諸佛的心念,但我卻知道佛陀您所教導的佛法。假如有一個城市,周圍有著堅固高聳的城牆,但僅有一道大城門。在這城裡一切的人,若要想出這個城到外面去的話,就必定要通過這道城門。而我個人親身的體驗知道,眾生就深陷在這個煩惱的城市當中,而佛陀您無上正等正覺的教法,就是幫眾生從這個煩惱城中解脫的大門。」

舍利弗尊者繼續說:「佛陀,您的教法是盡善盡美的,顯而易見的,不受時間限制的,任何人都可以嘗試,循序漸進地離苦得樂,得到究竟的解脫。而能宣說這種循序漸進教法的人,查遍古今,唯有佛陀,別無他人。所以我相信,從古至今,盡未來際,所有諸佛的教法,都是如此。故沒有任何的修行者或婆羅門,會比佛陀有更高深的覺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雖然舍利弗尊者並不知道諸佛的境界,但他從親身的經驗體驗到,佛陀教法的殊勝在這個世界上是無與倫比的,進而知道佛陀的覺悟也是無人可以相提並論的。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世尊的誕生對我們來說會具有如此深遠的意義,並值得慶祝。因為世尊的誕生不僅僅代表著一位大聖賢的出現,而且還代表著一位能夠教導我們如何究竟離苦得樂、了生脫死的人天導師的誕生。

因此,我們慶祝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聖誕,是對釋迦牟尼佛來到這個娑婆世界慈悲教化我們,來表達我們無限的感恩。我們可以從佛陀的十種名號,其中的調御丈夫來看。調御丈夫,是說佛陀能善巧調御眾生的根性,化導他們。這裡與大家分享一個佛陀隨機教化眾生的故事。

有一次佛陀獨自在樹林中的一棵樹下靜坐片刻。當時有三十位好友,各自帶著妻子,結伴來林中遊玩。其中一位是單身漢,於是大夥兒為他安排了一名妓女同行。當這群人玩得不亦樂乎的時候,沒想到,那位妓女竟然不聲不響地偷走了他們的東西而潛逃了。於是大夥兒就四處找尋她。

當他們看到佛陀在樹下打坐,便上前問道:「尊者,你有沒有看見一個女人打從此處經過呢?」

佛陀是正遍知,明了一切事情,當然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但為了教化他們,就問道:「你們這群年輕人找一個女人做什麼呢?」

他們便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佛陀。佛陀很有耐心地聽完後,問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依你們的看法,是尋找那個女人重要呢,還是尋找自我比較重要?」

這群年輕人愣了一下,從專心找尋那個女人的注意力而迴光返照到自己的內心,然後回答說:「尊者,說實在的,還是找尋自我是比較重要的。」

佛陀便道:「那麼就請坐下來,我來為你們說法。」

於是這群人就坐下來聽佛陀講解,追求感官之樂的無意義及腐敗和危險性,以及放棄感官的追求,所能得到的德行、健康、升天等等的好處。這時佛陀知道,此刻他們的心念已經脫離了感官之樂的追求,可以更上一層樓,接受更高更多的佛法。於是就為他們講說了更深一層的佛法,也就是人生的真相,以及如何解脫之道。他們都證得了法眼的清淨,開始了修行的道路。不久,當中就有許多人得到了解脫的殊勝果位。

在這個故事當中,我們瞭解佛陀是如何地善巧對機施教。而這三十位年輕人,不正像是現在的人,不停地捨本逐末,追求種種感官的快樂?結果,不但使時間、錢財都浪費了,更重要的是,如同上人告訴我們的,自性的寶藏都被六賊偷走了,還不知道。他們幸好遇到了佛陀,點醒了他們,使他們瞭解到自己的顛倒,進而反迷歸覺。從這個故事,我們是否也可以問問自己:在我生命當中,什麼事才是最重要的?什麼事才是值得我去追尋的?

我們都知道,佛陀有大神通,然而佛陀卻不強調用神通來教化眾生;因為鬼、神、龍、妖、仙、精、怪,或魔,乃至有報通的凡夫俗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神通,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有證道解脫。可是,神通卻是最能讓一般人感到神奇,而最具有吸引力的,所以許多鬼神教都假藉神通或奇蹟來招攬信眾。但是佛陀所要教導我們的,是煩惱的徹底熄滅,生死輪迴的解脫,這些都不是神通所能承辦的。接下來,跟大家分享的是,佛陀與神通弘法的故事。

有一次,佛陀來到摩羯陀國遊化,住在那爛陀城郊的芒果園中。這一天,來了一位名叫堅固的在家居士拜訪佛陀。堅固居士向佛陀頂禮後,對佛陀建議說:「那爛陀是一個繁榮富裕的大城市,人口眾多;佛陀如果能讓一位比丘在大眾前展現神通的話,那麼我們那爛陀城的人,一定會更加地佩服、尊敬、信仰佛陀的。」

佛陀怎麼回答呢?佛陀說:「我從來不會叫比丘們在任何在家人之前展現神通的;我只教導他們遠離塵囂,寧靜地去思維佛法。如果有所成就,自己知道就好了;如果有了過失,則應當發露懺悔和改過。」

然而,這位名叫堅固的在家居士,還是再三地請求佛陀,要比丘們在那爛陀城的民眾前展現神通,以爭取更多的人來信仰佛陀,方便佛陀與佛陀弟子們在這個人口眾多的城市弘揚佛法,來利益更多的人。佛陀再三地拒絕了,並且說明為何不願意以神通來宣揚佛法的理由。佛陀說:「我可以用三種自己親身的體驗來作教化:第一種是神足通,第二種是他心通,第三種是教法神通。」

什麼是神足神通呢?神足神通就是能夠變化許多分身,或讓身體隱形不見,乃至身體可以無障礙地穿越牆壁、穿越地,水上行走,空中飛行,身上出火、出水,乃至直達梵天等等超能力。然而,如果有一位信仰佛教皈依三寶的人,告訴另一位非佛教的朋友說:「這真是太稀有、太神奇了,我見過佛弟子某某比丘能夠現無量的神足神通,可以直接到梵天,那真是大神力、大威德。」

結果,那位非佛教徒的朋友,可能會這樣回答說:「是啊!確實有這樣的咒語或巫術,可以讓人有神通力的,那位比丘就是依靠這個咒語或巫術而現無量神通的。」

像這樣子,不但沒有真正達到弘揚佛法的目的,是不是反而成為一種譭謗呢?佛陀繼續說:「什麼是他心神通呢?那就是不必別人告訴你,就能夠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麼的超常能力。」

同樣地,如果有一位信仰佛教、皈依三寶的人,告訴另一位非佛教徒的朋友說:「這真是太神奇了、太稀有了。我見到某某比丘能現他心神通,知道別人的心中在想什麼。這真是大神力、大威德啊!」

而那位非佛教徒的朋友可能會這樣回答說:「是啊!確實有這樣的咒語或是巫術可以讓人有他心神通的。那位比丘就是依照這個咒語或是巫術,而知道別人心中在想什麼的。」

這樣是不是沒有達到弘揚佛法的目的,反而成為一種對佛法的譭謗呢?所以佛陀說:「我以這樣的因緣,所以不叫比丘們現神通變化,只叫他們寧靜地去思維佛法,發露自己的過失,而不表現出自己的成就。這就是我比丘弟子們的神通,而不是去向外攀緣。」

佛陀最後說:「什麼是教法神通呢?例如為眾生說法,內容純正,義理清淨,可以令人修行圓滿;這樣的教誡說法,讓在家的長者、居士們聽了以後,真正對佛法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引發他們對佛法的信心,進而有意願修行,成就解脫。這就是我比丘們的教法神通。」

聽完了上面這個故事,使我們瞭解到,佛陀教化眾生的真正意義,是要幫助我們去除煩惱,而不是崇尚神通與奇蹟來廣收信眾。正如同佛陀所說的,依他的觀察,他深知展現神通變化的缺失,會使純正清晰的佛法流失了,乃至淪落成外道,終究會得不償失的。所以他強調了教法神通,來宣揚佛法的重要性。

反觀今天我們所在的環境,一般的人仍然對神通與奇蹟趨之若鶩,基本上與佛陀的時代相差不多。社會上經常有人假藉神通或奇蹟來騙財騙色的新聞,不時而聞。所以我們應該不向外攀緣,而在自己的心性上下功夫,來息滅煩惱,這才是身為佛教徒應盡的責任。

如何息滅煩惱呢?我們剛剛談到,佛陀是調御丈夫,是說佛陀能善巧地調御眾生的根性,化導他們。我們眾生應該如何調御我們的六根,進而來息滅我們的煩惱呢?接下來,與大家分享一個佛陀教導我們如何調御我們六根的故事。

有一次,一位婆羅門的學生,名叫玉多羅的少年,來拜訪佛陀。佛陀問他說:「玉多羅,你的婆羅門導師有教你們如何修行六根嗎?」

他說:「教了,尊者。」

佛陀問他說:「怎麼教的呢?」

他說:「尊者,我的老師說,不要去看,不要去聽;那就是修行六根的方法。」

佛陀便說:「玉多羅,照這麼說,那只有瞎眼的人才能把眼根修得最圓滿了。為什麼呢?因為只有瞎眼的人,才能夠完全做到不去看。」

這時,在佛陀後面執扇扇風的阿難尊者,忍不住接著說:「玉多羅,照你師父的說法,只有耳聾的人才能夠把耳根修得最圓滿了。為什麼呢?因為只有耳聾的人,才能夠完全做到不去聽。」

這位少年玉多羅被反問,竟愣在那裡,非常地沮喪,無言以對。這時,慈悲的佛陀為了打開這個僵住的場面,就對阿難尊者說:「阿難,佛陀於解脫的教法中,修六根的方式是有所不同的。」

聰明的阿難尊者趁這個好機會,趕緊請法,說:「願佛陀慈悲,為眾生講說解脫的教法中,最殊勝修六根的方法,讓眾生能依照您的教導來修學。」

於是佛陀說:「阿難,仔細地聽,仔細地思維。我們從兩方面來講說。第一,當比丘眼睛在看的時候,耳朵在聽,鼻子在聞,舌頭在嚐,身體在觸,意念在思維的時候,有了種種辨別認識之後,生起了合意或者不合意,或者無所謂合意、不合意的感受時,要深深地認知,那些都是因緣所成的有為法,立刻要捨離。就像我們一眨眼、一彈指那樣地容易,迅速地過去。阿難,這就是解脫教法中最上等的修六根的方法。」

「第二種方法是,當比丘眼睛看見了東西,有了辨別認識後,對合意的東西,要提起厭離的思維;對不合意的,要提起不厭惡的思維;對無所謂合意或不合意的意念,要保持清晰覺察的思維。而其他的耳、鼻、舌、身、意諸根,也是要一樣地善巧修學思維:這就是解脫教法中,聖賢者修六根的方法了。」

聽完這個故事,您有沒有覺得這個第一種最上等修六根的方法,與《金剛經》所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的道理,有異曲同工之妙呢?

然而,佛陀也知道,有的眾生是無法觀照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的。於是有了第二種方法,解脫教法中,聖賢者修六根的方法,那就是對治。佛陀告訴我們:對合意的事物,要提起厭離的思維來對治,就好像如果我們貪愛美色的話,就用不淨觀來對治;對不合意的事物,我們要提起不厭惡的思維來對治,就好像如果我們有討厭的事物,就試著用上人所講的,從反面來找好處的方法來對治;而對無所謂合意或不合意的事物,我們就要保持不執著的清晰正念:這第二種修六根的方法,其實也就是我們的六根對六塵所生起的六識的懺悔法門。

提到懺悔,不禁想到下星期開始一年一度的萬佛寶懺,使我想到一個如何淨化罪業的小故事。

有一次,一個婆羅門問佛陀說:「尊者,你有沒有去Bahuka(峇呼卡)河沐浴啊?」

佛陀就問:「這個Bahuka河有什麼特別之處呢?去那裡有什麼好處呢?」

這個婆羅門就回答說:「尊者,許多人都相信在Bahuka河沐浴,能夠淨化他們,因為那裡可以洗去他們的罪業。」

佛陀於是就說:「愚癡的人,不管是在Bahuka河或是什麼河也好,就是經常沐浴在其中,他們的罪業也一點都不會洗去的。在這些河當中沐浴,對於清淨他們的罪業又有什麼用呢?」

佛陀繼續說:「慈悲善良的人,都是清淨聖潔的。因為他們日日都沐浴在善行、慈善當中,在做好事,保護著眾生,同時也為眾人及諸神所保護著。」

佛陀最後結論說:「你若信奉佛法,能夠願意慷慨地去幫助別人,而且能夠不撒謊、不殺害、不偷盜,你又何必去Bahuka河沐浴呢?因為Bahuka河的水,就跟你家中井裡的水是一模一樣的。」

從這個故事我們知道,真正的懺悔不是去什麼地方,或用什麼水清洗,就可以淨化罪業的。所以萬佛寶懺就提供給我們一個非常難得的共修機會,來迴光返照,從身口意不造業,進而行善,才能夠真正地淨化罪業。而佛陀不但善能說法度化眾生,更重要的是,他有廣大的慈悲心來包容眾生。談到慈悲,佛陀告訴我們,慈悲是對治瞋恨的最佳良藥,而佛陀也給我們另一個非常生動的觀點來看待瞋恨。

有一次佛陀說:「一個憤怒的男士或女士會為他的對手創造了六種有利的情況,是哪六種情況呢?」

第一種情況,如果你如此詛咒你的對手說:「我希望他很醜陋。」為什麼呢?因為你不希望你的對手很美麗。然而你已經被你的瞋恨所擊敗和控制了;縱使你沐浴、化妝,穿上清潔美麗的衣服,你還是被瞋恨而弄得很醜陋。

第二種情況,如果你如此詛咒你的對手說:「我不希望他睡得好。」為什麼?因為你不希望你的對手睡得很好。然而你已經被瞋恨所擊敗和控制;縱使你躺在非常豪華舒適的大床上,你還是被你的瞋恨而弄得睡不安寧。

第三種情況,如果你如此詛咒你的對手:「我希望他變得很貧窮。」為什麼呢?因為你不希望你的對手富有。然而你已經被瞋恨所擊敗和控制了;縱使你通過勞力與汗水獲得財富,也會由於你制服不了你的瞋恨、憤怒,而瞋恨、憤怒會蒙蔽你的智慧,你終將失去這些財富的。

第四種情況,如果你如此詛咒你的對手:「我希望他是默默無聞。」為什麼呢?因為你不喜歡你的對手聲名顯赫,有大名譽。然而你已經被瞋恨所擊敗和控制;縱使你曾經贏得什麼名譽,也會由於你制服不了你的瞋恨、憤怒而終將失去。

第五種情況,如果你如此詛咒你的對手:「我希望他孤獨,沒有任何朋友。」為什麼呢?因為你不希望你的對手結交許多朋友。然而你已經被瞋恨所擊敗和控制;縱使你有朋友、親屬或族人,也會由於你控制不了你的瞋恨、憤怒而疏遠你。

最後一種情形是,如果你如此詛咒你的對手:「我希望他下地獄。」為什麼呢?你不喜歡你的對手上天堂去享樂。然而你已經被瞋恨所擊敗和控制;瞋恨所造成你在身口意的惡業,將會使你墮入地獄。

這些就是憤怒的男士或女士為他的對手所創造的六種有利的情況。

聽完佛陀如此的開示,使我們想到上人的開示,說:「常瞅人不對,是自己的苦未了。」當我們在任何瞋恨、憤怒的念頭生起的時候,我們應該如此地思維:「我們所造的善業或惡業,我們都會成為善惡業的繼承人,都會去承擔的。」所以不要再去詛咒對方了,因為詛咒對方就是詛咒自己,那會得不償失的。

所以佛陀把世間上的人分為三種,哪三種呢?第一種是石頭雕刻型;第二種是沙灘爪痕型;第三種是水面字跡型。

第一種石上雕刻型,即是那些經常發怒而怒氣持久,不能夠息滅的人,就像在石頭上雕刻東西一樣,不會輕易地被風、水或時間所侵蝕而消失。另一種是沙上爪痕型,就是經常發怒而怒氣很快能夠消除,就像沙上爪痕一樣,很快就被風、水或時光所侵蝕而消失。哪一種是水面字跡型呢?那些被人粗言惡語相向,卻很容易原諒對方,保持和氣友善的人,這就像水面上寫字一樣,很快就消失了。

聽完以上三種世間的人,希望我們大家都是第三種人──水面上寫字的人。

明天,我們會慶祝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聖誕。或許有人覺得,我們生在佛滅度之後,不能見到佛陀,是非常遺憾的。但是,佛陀並不是這麼認為的,為什麼呢?

當佛住世的時候,有一位叫做Majiali的尊者病得非常嚴重,住在一個陶器匠的草棚裡。他吩咐他的侍者說:「請你到佛陀那裡去,替我向佛陀頂禮,告訴佛陀說我病了,希望佛陀能夠慈悲前來探訪我。」

於是他的侍者到了佛陀那裡,依照指示上前頂禮佛陀,並請求佛陀到草棚來看望這位尊者。佛陀默許了,就出發了。當Majiali尊者看到佛陀逐漸走過來時,便掙扎著起床來迎接。佛陀見了就說:「不必了,Majiali,請躺下來吧!這裡有一個座位,我坐在這裡就可以了。」

佛陀坐下以後,就對Majiali尊者說:「我希望你能夠忍受得起這個病痛,支撐下去。」

這位Majiali尊者說:「啊!佛陀,我實在忍受不起了,撐不下去了。」

佛陀知道他必定有所執著、有所煩惱,就問他說:「你有沒有什麼疑問或悔恨呢?」

Majiali尊者說:「說實在的,佛陀,我沒有任何疑問或悔恨。」

佛陀又問說:「那你必定有所擔心或遺憾吧?」

Majiali尊者說:「若說到這方面,長久以來,我就渴望見到佛陀您啊!但是我的體力卻不允許我見您。」

於是佛陀就給他當頭棒喝說:「Majiali,你為什麼要見到我這個骯髒的肉身呢?看見佛法就是看見我,看見我就是看見佛法。」

聽到這句話,Majiali尊者當下就了悟了,得到了大解脫。為什麼佛陀說看見佛法就是看見我,看見我就是看見佛法呢?在這裡指的「我」並不是指佛陀肉身的表象,而是指事物的真相。

有一回在黃昏時分,佛陀背向西方,藉著夕陽的餘暉來取暖,阿難尊者剛好前來見佛陀。那時阿難尊者很驚訝地說:「佛陀啊,我到今天才遇到佛陀您的皮膚不再是光亮煥發,晶瑩透徹,而您四肢的肌肉也鬆弛了,滿是皺紋,背也駝,身體和五官也都變了。」

佛陀就說:「阿難,這就是事情的真相,青春本來就包含著衰老,健壯本來就包含著病苦,生命本來就包含著死亡。」

聽到這故事,或許有人覺得,佛教是很消極的,因為佛陀好像總是講一大堆苦。從四聖諦──第一聖諦就是苦諦。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三苦、八苦,及人生無量諸苦等等。所以有人就認為,佛陀是很消極的。但這是錯誤的概念,因為佛陀所教導的是積極的智慧,來獲得究竟真正的快樂。之所以講苦,只是為了說明人間的實相,本來是苦的。但只要經過修行,就能夠離苦得樂,乃至了生脫死。

所以我們要把握時間來修行佛法,就是見到實相,這才是真正見到了佛陀。在這裡,我們想強調一點是,佛陀在這一生,之所以能夠成就一位大覺者,是因為在過去無數生當中經歷了長期而痛苦的奮鬥修行,而成就無量功德,才能夠成就佛果的。所以我們要以佛陀為榜樣,要有長遠的忍耐心、恆心來修行利益眾生,終究我們也會成佛的。時間也到了,不知道有什麼問題?如果沒有問題的話,那我們就到此結束。阿彌陀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