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地藏菩薩與臺灣這片土地的沉思

轉載自臺北法界印經會《智慧之源》297期

釋恆音法師寫於二○一三年十二月 

趁著感恩節假期,我有機會到台灣九天;一九九三年我隨著宣公上人所帶領的訪問團來台灣,這是上一次我到台灣來,當時我剛受具足戒,是個新戒比丘尼;我記得上人的健康狀況很不好,但還是馬不停蹄的到處弘法──在板橋體育館傳戒,走遍全台接引眾生。

身為在美國土生土長的華人,我認為自己既不是中國人,也不是真正的美國人。然而,作為上人的弟子,我沉浸在他的教誨中,在這過程中我學習了一些中國文化與思想。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喚醒我自己與中國血脈的密切關係。

去年我去了雲南,看見美麗的山景;但在與人交流中,他們感嘆道德匱乏、精神指標衰頹的唯物主義。這趟台灣之旅,我察覺到台灣儘管在很多方面已經現代化,但仍然是中國傳統文化及價值觀的堡壘。我們在搭乘火車、公車、計程車或走路的當中,我一再被人們的禮貌與修養所感動。此外,精緻的素食餐館和商店處處可見,還有出家人的角色也是被這種文化所認同的。

我們拜訪了三座大學,都受到熱烈歡迎。前兩座是佛教大學,他們的僧尼在教育領域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第三所國立大學的校長,是一位虔誠的居士,以上人為榜樣並發揮上人對他的影響力。

正如所知,在一個佛教國家,每個寺院都有各自的家風和願景。我覺得法界佛教總會的分支道場,包括法界佛教印經會及花蓮彌陀聖寺菩提園區的弟子,都誠懇努力的去實踐上人的六大宗旨──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

這怎麼說呢?我覺得這些比丘尼盡其所能護持上人的家風,她們不攀緣,透過對佛法堅定的信心精進修行,守持戒律,慈悲教化,不怕辛苦,以隨緣不變的精神默默修行,弘揚佛法。

雲法師有一個振興正法佛學院的願景,很多年前上人住世時,這個佛學院曾經興盛多年,當時接引了很多的女眾學習佛法乃至出家。

當彌陀聖寺附近的土地更適合興建道場時,結合了居士們一點一滴的發心,在秀麗的花蓮山嶺間逐步購置土地,以在台灣建立法總的大型分支道場──此即尼僧期許在此阿蘭若處,成就一個能夠精進辦道的道場。

十一月二十四日,我們從繁忙的台北搭乘火車前往花蓮,沿途欣賞山海美景。當我們抵達彌陀聖寺時,青翠群山籠罩於薄霧中,雪白又雄偉的觀音菩薩像以及前方跳躍的鯉魚,還有大眾齊聲唱誦南無觀音菩薩聖號歡迎我們,這莊嚴肅穆的景象深深地把我給攝受了。

接著,我們參觀明亮又優雅的正法堂,屋頂瓦頭有著上人手寫「唵」的梵字。它讓我們有一種天然渾成,與大地相連的感受。

在齋堂內前方有一座巨大拋光樹幹做的佛桌,上人的銅像安座於此,其上方懸掛著虛雲老和尚的法相和偈頌──這是一個多麼美麗的方式,來延續一棵倒下樹木的生命力!

午齋時,我們欣賞了一段幻燈片。影片中我們略見過去漫長的幾個月,在尼僧與居士們的努力下,一座吸引人的寺廟從地湧出。首先,有座雄偉、雪白的觀音菩薩像神奇降臨;在這之前,多年來,這尊被救起的觀音菩薩像一直被廢置在溝渠中。除此之外,尼僧也在菩提園區放生了很多鹿隻、鳥群及其它將入死門的野生動物。

最感動的是,每一個施工過程都在修行中完成,佛法充滿在這工程建設中。

每天法師們帶領著大家在各處誦持至少三至七遍的〈楞嚴咒〉,迴向功德希望道場成就、弘揚正法及推行祖師一脈心傳,在地球上建立淨土,祈求世界和平、眾生離苦得樂,及培育僧才。無論工作多累,也不停止。不論日曬雨淋,她們風雨無阻,白天工作,晚上則生動地研討佛法。

居士們從台灣北、中、南部來花蓮幫忙;不能來花蓮幫忙的居士,則各自發心誦持一定遍數的〈楞嚴咒〉,迴向功德給道場。

事實上,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座寺廟,而是一座充滿生機的佛門大家園被建立了。

每一個人,不論男女老少、僧俗二眾,當他們在清除建築垃圾、搬負重石、推手推車、清洗道路、澆灌水泥,為大眾準備午餐時,臉上都充滿著笑容。尼僧們也不忘撫慰當地的地神、水神等,設立了護法神殿,請祂們護持道場。

十一月二十四日我們參加莊嚴的地藏菩薩開光典禮,這是在新近整修的地藏殿舉行的。地藏王菩薩因其大願、拯救苦難眾生、孝心而聞名。

上人之所以吸引我,其實是他的孝心;在美國長大的我,從來沒有聽說過孝順這種德行,而且難以想像十一歲的小孩子會頂禮雙親,向他們懺悔,然後報答父母恩。上人的故事闡明了孝順是邁向佛道的第一步。再者,他告訴我們修習佛法是最好的孝順方法。

「地」可生長、孕育萬物,地藏王菩薩因此而得名。在上人的《地藏菩薩本願經淺釋》中,上人列出「地」的十種意義:廣大、眾生依、無好惡、受大雨、生草木、種所依倚、 生眾寶、 產諸藥、 風吹不動、獅子吼不驚。在〈分身集會品第二〉中釋迦牟尼佛告訴地藏菩薩說:「或現山林川原,河池泉井,利及於人,悉皆度脫。」不是只有地藏菩薩有「地」這麼多的德行,佛為了度眾生也會示現不同的化身,來令眾生覺悟。

在上人《華嚴經淺釋‧世界成就品第四》,上人說:「你要是想見著佛的法身,不要到旁的地方去找去,這個山河大地都是如來的法身所在處。」上人也用一個眾生方式來描述地球:「這個地球,以泥土為體。那麼這個體裏頭就有血,有骨頭,有筋絡。這個地球上有江、河、湖、海這麼多的水,這就是這個世界體的血脈流通。這裏邊又有石頭,又有金銀、銅鐵、錫鉛種種的礦物,這等於骨頭一樣。」

地球就像一個人,但是就空間與時間而言,其比例要大一些。就像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生病一樣,地球也是如此:海嘯、地震、火山爆發、土石流,就像地球的感冒、發燒、嘔吐、咳嗽。

當人們貪婪地開墾山頂及森林,為了取得珍貴的礦產及化石燃料;地球默默地忍受著這些破壞──在她的身上挖掘隧道,或是耗盡水源,但有時會有劇烈的反作用。在創造經濟奇蹟的同時,台灣也對其獨特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傷害。

這次的行程中,我們其中幾個人有機會觀賞了「看見台灣」這部記錄片,它備受歡迎,是由空中攝影師齊柏林所拍攝的。(通常身為出家人,我們是不會去電影院的,但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記錄片,我們得去看。)

從這部影片中,很清楚的看出導演齊柏林的道義心。為國道新建工程局,在直升機上拍攝台灣二十年,他看到了自然美麗的風光,也看到了被猖獗破壞的影像。

他知道如果每個人都可以看到他所看到的,他們可能至少會停下來想一想,他們是否應該繼續做這些傷害大地的事情;從智慧的能力,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因與果,每件事情都是因緣而成的。

當我們吃一口飯的時候,應該記得農夫在太陽底下所流下的汗水。當我們穿一件T恤或使用手機時,應該知道這裡面包含了很多工作者的辛勞;再者,這些組成的原始物料,可能來自百里或千里之外的不同國家,而其中也常涉及了童工或奴工在裡面,更甚者造成惡性競爭或戰爭。這些產品造成了多少的汙染?又造成了多少電子廢棄物?

當我們知道我們消耗某些產品或者過著某種生活方式,確實對我們的地球「母親」造成了蹂躪,我們還能無動於衷地繼續下去嗎?

台灣為了種植高山蔬菜或出口水泥,破壞青山;為了提高養殖魚類的出口,導致地層下陷;難道我們面對這些仍然覺得舒服嗎?

不,我們是有良知的,而且我們有能力去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及思惟。至少,我們可以打開眼睛及耳朵,去觀察周遭的生活環境發生了什麼事,並且告訴周遭的人,讓他們覺醒。

一個健全的環境可以啟發我們的良知,在森林、溪邊走路或打坐可以幫助我們恢復元氣;在大自然裡可以喚醒我們的本性和良知。

在台灣,花蓮彌陀聖寺菩提園區是一個修行省覺的好地方。我們可以從仿效地藏菩薩及上人開始,並學習孝道。如果我們可以感受及了解父母對我們的關愛,就會想要報答他們。我們也就會有這種能力去愛護及尊重其他的人,乃至於所有的眾生及這個地球。本著地藏菩薩的精神,我們可以用修行的力量迴向功德,幫助每一個人思量,如何對待這個地球如同我們的母親一般,學習孝順她及所有住在她身上的眾生。

在〈對地藏菩薩與臺灣這片土地的沉思〉中有 1 則留言

  1. 法師流暢的文筆中流露出佛子無量的悲心,隨喜讚歎!

    「每一個施工過程都在修行中完成,佛法充滿在這工程建設中」—-這是 一種多麼圓滿踐行上人教誨的方式!

    隨喜彌陀聖寺!隨喜辛苦操勞的法師!隨喜精勤護持的居士!這樣的淨土讓人心嚮往之!願見聞者悉能菩提心發,并承佛慈力,得生極樂,阿彌陀佛!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