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講於2013年12月6日星期五晚 萬佛城大殿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諸佛菩薩、宣公上人、各位法師、各位善知識:大家晚上好!今晚輪到學習中和大家結法緣。還有一個禮拜就是彌陀七,所以今天晚上我想談談讀上人註解的《楞嚴經淺釋》,它幫助我了解持名念佛的重要性。如果我講得有不如法的地方,懇請大眾慈悲指正。
如果我不讀上人的淺釋,我基本上就讀不懂《楞嚴經》;但是如果我不讀《楞嚴經》,不去了解其中的道理,我就沒有辦法安心念佛修行了。也許初發心時,我也會很喜悅地去念佛,但是很快就會被轉移了。為什麽不應該去看部電影呢?為什麽我不去聽幾首美妙的音樂呢?繼續輪迴在這個世界上又有什麽不好呢?為什麽我現在要讓自己這麼無聊呢?這樣我就會很輕易地放棄繼續念佛了。
上人在《楞嚴經淺釋》裡說道:「你不要著急,就是從觀音菩薩耳根圓通,這入手是最好了。」觀音菩薩從耳根圓通修成的,阿難尊者也是要跟著觀音菩薩來修耳根圓通;古來佛菩薩給留下這個最妙的方法,我們也應該跟著耳根圓通這個方法來修行。這是最容易入手的一個法門。
在《楞嚴經》中,觀世音菩薩說:「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這裡「聞」就是指向內聞自己的聞性,所以我有能聞的耳根和所聞的聲塵。耳根能聞就是聞性的作用,也就是自己自性的作用。譬如在大殿裡,法師的敲鐘聲、打磬聲、木魚聲、大眾唱誦聲、殿外孔雀聲;這些聲音雖然種類各不相同,同時來自四面八方,但在我的聞性裡是了了分明的,沒有一絲一毫的混亂,或者掛礙。
但是,我的耳根和這些聲塵相互摩擦,就產生了耳識;耳識就是六根、六塵、六識中的耳識。耳識就會追尋著外面的聲塵跑,會分別聲音的不同,會去取捨聲音;剛剛還追著鐘鼓聲,突然又會被吸引到殿外去追孔雀聲。所以,耳識的活動速度,它的快速幾乎就發生在瞬間,在我自己還沒有覺察到以前,它已經做過很多事情了。可見平日裡,如果我放任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識同時運作的話,我就會失去向自己內心覺照的智慧和力量了。
接下來是「思」,我過去一直以為是指思惟佛法的道理。但是上人解釋,這裡並不是第六意識那個思想;這個是靜慮。在字典裡,靜慮的意思是滌除一切雜念。
虛雲老和尚說道:「不應隨一切幻事的生、住、異、滅而起欣、厭、取、捨。通身放下,和死人一樣,自然根、塵、識、心銷落。」的確是這樣的,因為識心的本質幾乎就是這些──欣、厭、取、捨和放不下。如果當事人不放縱自我的欣、厭、取、捨,就好像是讓識心失去它最擅長的功能;識心慢慢失去了生命力,那根、塵就會跟著自然銷落。
記得上上個週二的聽經中,法師也解釋過這個現象。他說:「根、塵、識就像連在一起的三個房間,如果中間那座倒了,兩邊的房間也會自然坍塌。」所以持名念佛的功效,第一就是幫助我,把我的識心給鎖住,限制識心的活動範圍,減低它的危害性。
「修」,上人解釋說,就是用坐禪的功夫來修道。
再接下來就是「初於聞中,入流亡所」。「初於聞中」就是我現在要開始通過反聞聞自性這個法門開始修行了。「入流亡所」,入流是指向內聞,聞入到自己的法性流;亡所指忘記我所聽到的聲塵,不再跟著外面的聲音跑。那麼,以此類推,我所見的色塵、所嗅的味塵、所嚐的味塵、所觸的觸塵,以及我所覺的法塵,全部統統忘掉。
記得上人在描述初果阿羅漢的境界的時候,是這樣講的:「逆凡夫的六塵流,入聖人的法性流。」所以,幾乎年年彌陀七都會聽到同樣這段非常熟悉的話,就是上人說的:「甚至於吃飯也忘了,穿衣服都忘了,睡覺更忘了;若到時間便知道吃飯,這不是老實念佛;或者冷了要穿衣,這不是老實念佛;或者睡不夠,要回去休息,這也不算老實念佛。」那為什麽我要忘記吃飯、穿衣、睡覺呢?原理就是在這裡了,就是這句「入流亡所」。
「入流亡所」也幫助我理解為什麽要持戒的道理。因為世界上的人都認為,持戒不是在限制自由嗎?不是很枯燥嗎?但是我現在就比較了解到,過去我所喜歡的自由,其實就是隨著自己欲望的流、順著凡夫的六塵流、放任躁動的意識心,順著色、聲、香、味、觸、法向外跑。
如果沒有戒律的規範,那麼已經非常習慣在這些虛妄的客塵裡流轉的我,要靠什麽回頭呢?對初學者來說,這個過程並不是那麼舒服的,因為已經習慣依靠的東西,全部都要捨離。但是傳說中的自己的本來面目,卻看不到一丁半點的影子。這個時候,人就好像行走在一條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路上;這個時候,是很容易感到迷茫、困惑、徘徊的。
再接下來這句是「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關於這句「所入既寂」,就是你返回到自己的自性以後,就會現出寂靜的相。我記得在自己見聞的事件中,也有過好幾件。就是當有人在比較專心並持續的念佛、誦經的時候,會出現突然外在的車水馬龍聲全部都銷落了。這個人明明就是在鬧市區,但是外面沒有聲音了,變成一片寧靜的境界。這種現象對照《楞嚴經》,應該就是這句「所入既寂」,就是開始出現寂靜的相了。
再接下這兩句是「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關於聲音的動或靜兩種相,讓我想起過去中學時期上的物理課。老師說:人的聽力範圍是在廿赫茲到廿千赫茲之內;高於廿千赫茲或是低於廿赫茲的震動頻率,人類的聽覺都接收不到。在這片廣大的區域裡,對人而言,它是不是就是聲音的寂靜相呢?就是老子說的:大聲,希矣!聲音太大了,反而聽不見了。
如果是這樣子的話,可見這個人,當耳根超出了動相,那耳根也還是能聽到靜的相。現在耳根能夠聽到靜的相,那說明耳識還是在作用,並沒有超出這個識的範圍,所以這個識還是沒有破。
再接下來是「如是漸增」。我記得在上周的晚上聽經的時候,聽到上人講到這句:「超出去,超出這個識的範圍。」這個寂靜相也要超出去,所以上人說:像這種靜的清淨境界漸增,一天比一天增加,一天比一天就圓滿。
再接下來這句就是「聞所聞盡」。就是連寂靜相都沒有了,他不去聽了。「所聞」就是我所聞的動、靜這兩種塵都沒有了。那麼外面的動塵沒有了,靜塵沒有了,那我能聞的耳根也就失去作用了。所以,這樣子從上面看下來,第一層它是「初於聞中,入流亡所」;第二層它是「所入既寂」;第三層「動靜二相,了然不生」;第四層「聞所聞盡」;到這裡就是按照次第依次把結解開,一直解到第四層「聞所聞盡」的時候,耳識在這個時候破了;耳識破了,那麼根、塵就跟著銷落了。
再接下來這句就是「盡聞不住」。這個時候,上人是這樣說的:「這個時候就是你的聞性也沒有了,也沒有住著了,就應該無所住而生其心,任何地方也沒有住了。」聞性沒有了,再接下是什麽呢?再接下來是這句「覺所覺空」。那麼這個人他修行的時候,他聞性也沒有了,他自己怎麼知道他聞性沒有了?耳根、耳塵、耳識都沒有了呢?這個時候可見還有一個覺的心,那麼有覺的心,就說明他有這個能覺的心和一個所覺的境界,所以他這樣還是要繼續再修行下去。
再接下來經裡面就是講「空覺極圓」。他就是跟前面的聞性一樣的理解,就是他能覺的心和所覺的境界都超出去了,那剩下還是什麽呢?剩下就到了空的境界了。然後也是這種境界漸增,一天比一天漸增,一天比一天圓滿。
那到空的這裡怎麼樣呢?下面又是這句「空所空滅」,就是上人說的:他到了空境界了,他還是有一個能空的覺和所空的境。所以上人說:到了這裡了,你還有個空的存在,你還執著呢!還是有執著知道這個空,還是有這個心,所以這個能空的心和所空的境界,還是要繼續一併超出去。
再下來還有,就是「生滅既滅,寂滅現前」了。上人就說:這個境界真是很好了。所以這樣子從上面數下來,這樣次第解結,一二三四五六七,一共是七層結才到「寂滅現前」。
再接下就是這句:「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這個時候,這個人他大概就看到自己的心了。
所以,因為讀《楞嚴經》的話就理解了,為什麽要「彌陀彌陀直念去」?這個過程就是這樣子,因為如果不「彌陀彌陀直念去」,沒有一句佛名可以執持,在中間可能就會徘徊、陌生、不認識……這僅僅是非常粗淺的一些讀後感。阿彌陀佛!
:)很有启迪,多谢分享:)
原来这样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