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尼恆音講於2013年8月1日星期四晚 萬佛城大殿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師父上人、各位法師、各位佛友,阿彌陀佛!今天晚上輪到恒音跟大家結法緣。因為上個禮拜是觀音七,所以我想再講一點點我們在法大那天晚上在研究《心經》的一部份,然後呢上人的偈頌,關於觀自在菩薩第一行,就是說:「迴光返照觀自在」這一句的解釋,我覺得很受用,所以跟大家分享。
在《心經》裏面解釋觀自在菩薩,上人的偈頌第一行說:「迴光返照觀自在」:「迴光返照」就是看,往內看,看我在不在打妄想,如果我在打妄想我就錯了,我就已經離開我的真心。就算有人對我不好,如果我打那個妄想—-誰對我不好,那我已經錯了。那觀自在就是觀自己在不在,如果我打妄想的話,我肯定不在,我在別的地方,在別的時間,想到過去的事情,想到將來的事情。如果我打妄想,我就不在當下,我已離開自己的佛性、自性。
所以這個已經就是把修行的方法講的很清楚,就是不要打妄想,就是要在當下,然後就算不管怎麼樣,誰對我們不好,什麽不如意的事情,我們還是不可以打那種妄想,說這個不好,誰對我們不好,那就已經錯了,那就不是在修行了。
所以觀音菩薩也給我們一個方法,讓我們比較少打妄想,可以不打妄想—-就是我們要專心念「觀世音菩薩」。我們要持這個名字,一心稱這個名號,持了它不放它,一邊聽我們自己念觀世音菩薩。然後我們要稱觀世音菩薩稱得很誠心,就好像我們面臨什麽危機,就是一心來叫觀世音菩薩,說我們需要幫忙,我們好像打他的電話、手機。觀世音菩薩是反聞聞自性,聽聞他自己的自性。那我們聽我們自己念觀世音菩薩,也是聽我們的自性,也是像觀世音菩薩,跟觀世音菩薩的心連接。這樣子我們才可以知道我們不是我們想像的我,我相是假的。
我們認為我們是趙某某,我們是哪裡出身,我們是美國人,是中國人,是法國人,或者我們是一個成功的律師,我們是一個成功的家長,或者我們是一個不成功的,這些都是假的一些觀念。我們真正的自性是無量無邊的智慧,慈悲喜捨等等,這種無量的功德。所以我們在念觀世音菩薩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回到我們以前這種記憶,我們本有的這種無量無邊的佛性。然後呢,或許慢慢的我們也可以。平常就算我們是非常成功,或是在世間上好像很多快樂我們得到,我們很有福報等等,但是我們的心裡還是覺得不滿,就是空虛。爲什麽呢?因為我們的那種我相,不管我們怎麼樣在世間上成功,都不是真正的我。所以呢,我們就要找到這個我們真正的佛性。它在我們的內心,如果我們迴光返照,我們就可以察覺到一點點,然後呢,我們慢慢修行就把它找出來。
但是一般日常生活,我們要跟大家相處,那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見,不同的看法,每個人的觀點都是有限的。所以我們也不可以覺得說我一定是對的,其他的人是錯的。因為每個人的觀點,他的知見,他有他的因緣,所以呢從他的角度來看,他是對的。我們要學習觀音菩薩,我們就可以學習尊重其他人的意見,可以同時包容種種不同的觀點,接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然後沒有一種反抗,或者是一種反應,說:他那樣子講我就不高興了。這樣子我們才可以包容所有的意見,變成一種智慧。
可是有時候很難,有時候其他人的觀點就是說,我錯了,或者是我不好,那個我相就很不舒服、很痛。但是要修行的話,我們就要像上人在錄音帶講的說:這是我們的善知識,他來教導我,然後他可以把我的我相減少。
因為我們的我相是在小時候就開始形成了,然後我們有一種立場,它就會影響我們對所有事情的看法。比如說,我們從小覺得我們自己不夠好,沒有其他人好,沒有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好。那不管我們的父母或是其他人多想給我們愛,或者是讚歎我們,或者是關心照顧我們,我們都會懷疑他們的行動,他們的資源,認為他們不是真正的愛我們,或者是愛得不夠,或者是他們講的話,我們就把它轉過來,就變成另外一個,就好像變成在批評我們。所以我們就有理由可以覺得我們不被尊重,不被愛,不被人關心。或者是我們從小有什麽東西把我們嚇了一跳,害怕了,那不管我們長大多有資格,或我們的能力多強,但是我們每次到同樣那種狀況,就會覺得很緊張,很沒有自信心。
所以我覺得我們修行就是要發掘我們這種我相、我見是從哪裡來的?從小時候怎麼樣形成的,然後呢我們怎麼樣可以克服它?就是說那個時候,可能種了一些不好的種子,我們現在修行就開始種一些很好的種子在我們的八識田裏面。就是我們也是開始發掘我們的佛性,是怎麼樣的,佛性是沒有缺的,沒有害怕的。我們就慢慢學習怎麼樣靜下來我們的這些妄想,所以呢,我們的心清淨,然後很明白,然後呢不會爲了保護我們的我相而有反應,當其他不如意的事情出現時。
我們是一個團體,有很多不同的看法,這是很好的。這不但幫助我們自己的修行,也幫助全體,可以考慮每個事情。那比如說在學校方面,我們需要決定接收哪一些學生,雇聘哪一些老師等等,這些決定都很難做的。因為基本上我們想要像菩薩一樣,幫助所有的人,接收所有的人。但是我們是個很小的學校,那學校裡有它的規矩,它的標準,它實際上的需要,還有考慮全體性。所以我們現在很可能沒有辦法幫助每個人,可是我們還是可以保持在我們的心裡,這種意願,說我們希望跟每個人結個善緣,雖然我們現在沒有辦法讓她在我們的學校,但我們希望將來可以幫助她或者是她自己可以得到好處。
最後我就講一點點,我看到現在的翻譯小組,有好幾個小組在翻譯不同的經文,有很多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參加,他們都盡力而為。有的是可能哪一個語言比較好,哪一個語言比較差,但是大家在一起互相合作的話,就可以互相學習,就可以達到很好的結果。所以現在不止翻譯成英文,還有一組在翻譯西班牙文,然後也開始法文跟意大利文了。
還有一個中文的研究組,在網上講經說法,因為在網上,很多不能來道場的人都可以參加,所以在這個現在的時代,有這種科技是很好的,可以讓更多人聽到佛法。因為現在的人,有很多恐懼,有很多苦難,如果沒有佛法的話,他們就得不到解脫,所以他們都在尋找,尋找一個可以讓他們認識他們自己佛性的方法。
那我們在分享佛法的時候,就像今天上人所講,我們也要小心,不要有貢高的態度,說我們的法師是最好的,其他的法師或其他的道場是次等的,或者是…..,這個可能會讓人家不會很歡喜進來學習,反而會退心或者是不高興。所以我們就要看我們是對誰講法,就是要小心一點,因為我自己犯過這個問題,這個毛病,所以呢,就跟大家提一下。請問有沒有問題?還有一分鐘。
問:在萬佛殿講法,或是在外面講法,那個比較容易?
答:沒有一定的。但是在外面一般比較沒有佛教的背景,所以講比較基本的佛法,可是要用一些不是佛教的術語來解釋,讓他們可以瞭解。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