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蘭盆節法會午齋講法

比丘近湛、比丘尼恆異、方丈和尚恆律講於2013年8月18日星期日慶祝盂蘭盆節法會午齋 萬佛城五觀齋堂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比丘近湛:諸佛菩薩、上人慈悲、各位法師、各位善知識,相信大家都已經取得自己的食物了,自己喜歡的齋菜,那麼我們取到食物,要使用這個齋菜的時候,應該要心懷一種感恩的心:感謝廚房為我們準備這麼豐盛的菜餚,而不是一邊講話一邊吃飯,或是一邊聊天,或是說這個菜好吃、這個菜不好吃。我們在專心吃這個飯、這個菜,心中懷著感恩的心,吃這個飯,也能夠比較好消化。

佛在世的時候,因為印度的夏天是雨季;雨季的時候地上就有很多的蟲子從巢穴裡面跑出來。因此,佛就制定了結夏安居這樣一個法會,就是每年的農曆四月十五號到七月十五號,他們就會結夏安居。結夏安居的意思就是說,所有的出家人全都待在一個地方,當時的竹林精舍或祇樹給孤獨園,不到外面去走動,也不去托缽乞食,不到處走來走去的。這樣子避免在行走的時候,把地面的蟲子踩死了。

那麼在結夏安居的時候,這些出家眾都做什麽事呢?他們就都各自用功。或者是修行自己的法門,或者是回想自己的所做所為,是不是有什麽不如法的地方或犯戒的地方。到農曆七月十五號這天,結夏安居就結束了。這一天,他們就把自己修行用功的心得,提出來和大家分享;或者是報告自己有什麽過失,還是說自己有什麽習氣毛病自己沒有察覺的,其他的師兄弟也會幫他指出來。所以這一天大家都是對於修行有一個結果。因此,我們在《盂蘭盆經》也看到,這一天就被稱為佛歡喜日、僧自恣日。

所以我們看到,七月十五號這天,也正好是盂蘭盆節。原來佛教一開始並沒有盂蘭盆節這樣的一個法會。可是在《盂蘭盆經》裡我們都看到,是目連尊者一開始證到神通的時候,他就觀察因緣,想要去救度他的母親,然後發現他的母親在地獄。

我們都知道目連尊者在佛的弟子裡是神通第一的,所以他一旦有了這樣的神通之後呢,就立刻到地獄去救他的母親。然後看到他的母親在挨餓,連飯都沒得吃,所以就拿了他的缽,盛了一缽飯給他母親吃;可是他母親因為業力太重了,吃不到。這時候,目連尊者發現他的神通抵不過他母親那麼重的業力,才回來向佛求救。

可是,佛並沒有說:「啊,你的神通不夠!」或者說:「你找某某某、某某某,他的神通比較大,可以救你母親。」佛並不是像這樣的方式,而是告訴他:「在七月十五號這天,也就是結夏安居的最後一天;這一天來供養十方的僧眾,用這樣子的功德,才有辦法來解救他的母親,而不是靠另外的神通方式。」所以,可見在七月十五號這天,在大家結夏安居之後,提出互相的心得,分享的時候,這樣的功德是有多麼的殊勝!

目連尊者當然就依照佛的教誨,來供養十方僧眾,讓他的母親脫離這種苦難。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目連尊者正好是一種孝順母親的代表。可是,他想到他自己的母親受了這樣的苦痛,其他人的父母或眷屬也可能有這樣的苦難。所以他就請問佛,看有沒有什麽其他的方式。佛告訴他:「在七月十五號供僧。這天,你不但可以解救你這世的父母親屬的苦難,這個功德還可以利益到你七世的父母。」就是這樣子,在佛教裡,在七月十五號這天,才有這個盂蘭盆節。

那盂蘭盆的意思,就是「解倒懸」。就像一個人手腳都被綁起來,用繩子把他倒吊起來在空中一樣。那我們用這樣子供養僧眾的力量,就可以把人的苦痛,像這麼大的苦痛,甚至墮到地獄去像這樣的災難,都可以解除它。所以,佛就告訴所有的人,在這一天可以供養出家人,得到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

這邊,我們就想到我們自己,就非常感激上人,建立了聖城這樣的一個地方。雖然,我們實際上並沒有像佛在世的時候,由四月十五號到七月十五號這樣結夏的一個儀式,實際上我們生活在聖城,就等於是每天都在結夏安居;因為我們平常沒有事,也不會跑出去,到處走來走去的。

那這個結夏安居雖然主要是指我們這個身體,不要到處走來走去,可是最主要是我們自己的心,有沒有到處跑來跑去。如果我們的心,雖然人在裡面,可是心還是一樣到處妄想紛飛,想這個、想那個,一直往外攀緣的話,那麼在修行上還是沒有幫助的。所以這個結夏安居,就是指我們的身體不要到處走來走去,同時我們每天在我們的修行法門上好好地用功。如果能夠這樣子,將來一定會有所成就的。

那居士也不要灰心說:「那我們什麽也沒有啊,整天在外面跑來跑去的啊!」其實,也可以依照這個方式,讓自己的心不要跟著外面的境界轉,不要跟著色、聲、香、味、觸、法這樣跑,也不要打那麼多妄想;有空就多多念佛,多多誦經,那這樣子也一定會有利益的。阿彌陀佛!

※        ※        ※

比丘尼恆異:諸佛菩薩、師父上人、各位法師、各位法友:大家午安!我記得我很小的時候,過一年就好像過一世紀那麼久;等到我長大了以後,一年的時間只像是過一天那麼短。好像去年,我也是在盂蘭盆法會這個場合,被安排上來跟大家結法緣。當時我所說的話,到目前都還記得很清楚,就好像昨天才說過的一樣。至於臺下的聽眾,有一些去年也在座的,今年又出現了;有一些則是今年才出現的新面孔。

對我們而言,我們有時間和空間的分別,可是地藏菩薩卻沒有這些分別。我們都知道地藏菩薩的大願是:「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我曾經被人家問過一個問題:「地藏菩薩他發這樣子的願,那麼他到底要到什麽時候才能夠成佛呢?」我記得我當時的回答是:「地藏菩薩可能永遠都成不了佛,因為眾生無盡,眾生的業也無盡。」那麼難道地藏菩薩他自己不知道這一點嗎?我想他自己是知道的,可是儘管他知道,他將永遠地待在地獄裡頭出不來,他也不會停止他的願力。這也就是他偉大的地方。

我們一般人過日子都要擬定計劃,譬如說:我是個蓋房子的,那麼我可能就會計劃一年內,我要蓋多少的進度;如果我是個做生意的,我也要計劃一年內,我要賺進多少的鈔票;如果我是個教書的,我也要寫好教學大綱,把一年要教的課程,都納入我的大綱裡頭。可是地藏菩薩的行願是:度盡未來際無盡、無盡的眾生。就時間而言,他的願是無盡的;就空間而言,他的願也是無盡的。

幾天前,我們剛剛傳授完三壇大戒,有個居士很興奮地跑來跟我講,他們一群人專程跑來看新戒的模樣;因為新受戒的人,給人一種「很清新、很清淨」的感覺,他們的威儀「還保持得很好」。那麼我就問她了:「妳的意思是不是說,出家久了看起來就不清新、不清淨、威儀也不好了呢?」她低著頭笑一笑,不好意思回答我的問題。

怎麼人出家久了以後,反而就失去了最初的清新跟純淨的氣息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在初發心的時候,很可能發過很多善願,為了要完成我們所發的願,我們時時刻刻嚴以待命,全身上下散發出一股衝刺的朝氣;但是時間久了我們就累了、懈怠了,再加上我們的發心太薄弱,經不起無明、煩惱的考驗,又缺乏長遠的恆心、毅力去貫徹它們。所以呢,在塵世間的紛紛擾擾當中,不知不覺就把它給丟了。每當我們發一個願,就像是在土地上播了一顆種子;就算這顆種子的本身再好,如果不能夠持之以恆地照顧它,它也很難開花結果,枝葉繁茂。

地藏菩薩生生世世都發願,他的願心很強、願力很大;他發願的次數呢,有如恆河沙那麼多。因此他的願力不僅經得起時間、空間的考驗,同時更能夠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也就是因為這樣子,他的願才能夠盡虛空、遍法界,才能夠普及廣大的眾生。

今天大家來到萬佛城,參加盂蘭盆法會,大家都知道盂蘭盆的緣起,是目犍連尊者為了救度自己墮在餓鬼道的母親,而目連尊者就是地藏菩薩。地藏菩薩不忍心自己的母親受苦,也不忍心一切的眾生受苦,所以他發願做地藏菩薩,到地獄去救度眾生。每一年到盂蘭盆節的時候,我們就會想起這位尊者,也想起這位菩薩。我們說「大願」地藏王菩薩,因此「發願」就是這位菩薩他所修行的行門。

可是發願不是口頭說說就算了,想要徹底、實行它,這裡頭的學問是很深、很大的,希望大家不要看輕了它。也就是透過這種修行的行門,地藏菩薩才能生出廣大無比的力量來救拔一切的眾生,包括他自己的父母,還有他的祖先。

※        ※        ※

方丈和尚恆律:師父宣公上人、各位尊敬的法師們及各位善知識們:阿彌陀佛!歡迎大家回到我們的家──萬佛聖城,一起來參加這一年一度的盂蘭盆盛會。

上人在世的時候,經常引用《孟子》一書當中的一則故事。這個故事的大意是說:人養的雞,一旦跑出去沒有回來,就會到處去找一找,想把雞找回來。但是,人們的心一旦跑出去了,迷失了,卻不知道把它找回來。上人說:「這是捨本逐末。」把根本的忘記了,而把末梢的撿起來了,這真是顛倒啊!

然而,現在的手機呢,比以前《孟子》一書所養的雞更為厲害。因為很多人一旦忘了隨身帶手機這支「機」的話,立刻就起煩惱,身心馬上不安了,就像是被倒掛吊了起來,而自己卻不知道。

這問題的本源並不是在手機本身,而是在我們如何來用它,就像現在有一種病,叫做:「不上網會死掉的病」。現在許多年輕人,整日沉迷於臉書(Facebook)、推特(Twitter)或是電子遊戲上,他們認為能夠從中找到快樂。殊不知,真正的快樂是在我們自性當中,早就已經具足圓滿了。

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很短的故事。有一隻大貓看到一隻小貓在追逐自己的尾巴團團轉,於是就問這隻小貓說:「你為什麽追逐你的尾巴呢?」這個小貓就說:「我聽說對一個貓而言,最美好的事情就是快樂;而快樂呢,就在於我的尾巴上。所以我要追逐它;一旦我抓到它了,我就得到了快樂。」

這個老貓就說了:「孩子啊,我也像你這樣子認為快樂就在我的尾巴,但是我發現到,每當我去追逐我的尾巴的時候,它總是躲躲閃閃讓我無法抓到。但是我專注於我應該做的事的時候,它就自然而然地出現了,而且形影不離地跟著我。」

我們若能在每一天當中,抽出一段時間來與音樂、手機、網路、遊戲暫時斷絕往來,而把這段時間用來念佛、持咒,或是禪修。這樣一來,當我們的身心安靜下來,活在當下的靈覺當中,我們就會發現真正的快樂和自在就在那裡,從未與我們分離,就像那貓和它的尾巴一樣,形影不離的。

乃至我們可以減少我們瘋狂的工作,多花一點時間陪陪我們的父母、家人,或是和朋友一起相處。這樣子,一方面我們會活得更健康、更快樂;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盡孝道,同時讓家庭和睦。

以上所講的呢,可以說另一種的盂蘭盆方式,來解除我們在現代社會壓力、緊張及疏離感,讓我們能夠回到我們自性本具的自在和快樂。

在座的各位都非常地誠心,以及有孝順心,不遠而來。還有的居士們從昨天就開始努力地在廚房工作,提供我們今天的佳餚。讓我們再發更大的菩提心,將今天的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因為他們都曾經是我們的父母,願大家都能夠永離被倒懸的苦,而得到究竟的解脫。

今天下午的時間表是:從現在到一點鐘,無言堂會開放,供大眾瞻仰佛陀、虛雲老和尚及上人的舍利,一點鐘我們有放生法會。最後祝大家盂蘭節快樂!阿彌陀佛!

 

在〈盂蘭盆節法會午齋講法〉中有 1 則留言

  1. 頂禮宣公上人、頂禮諸位法師:

    真正的自在與快樂,就在自性靈覺中,何曾遠去…?
    似於剎那間若隱若現,又陷踏破鐵鞋無覓處之境…!
    南無地藏王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宣公上人…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