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 Honce 講於2013年3月18日星期一晚 萬佛城大殿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大家晚上好!我的名字叫Matt Honce,今晚我要講的題目就是:十二個步驟和四聖諦。你們有可能懷疑,說我今晚講法的題目是什麼意思?有可能會覺得有點虛妄不實,或者有點世俗,因為有這個「十二個步驟」這種名稱。
這十二個步驟,我覺得和最崇高的人生哲理(四聖諦)放在一起,就有點不太妥當。但是我希望我可以跟大家說明:我不想講任何對佛法不恭敬的事情,我希望自己能夠說我怎麼看到佛法的光明照自己;雖然照到自己,但是還是從一個有很多塵土的窗戶裡照到我的。
我成長於美國中部,是在1940年到1950年這時候出生的。當時的經濟主要是生產穀米、養牛,或者石油這些方面,還有一些工業,像在一些比較大的城市裡,像Tosa,就是我所住的城市裡。
當你在這些鄉下地方開車時,你會看到很多很大的空間,山坡上種有一些穀米類的玉米等等;上面也有一些草原,可以讓牛去吃。有時候你也可以看到一個石油機器正在上下搖擺,就好像一個非常大的鐵馬。
當時我們那邊的教堂,那些去教堂的人都是新教徒,在這些新教徒中有很多人是屬於基督教福音派(Evangelical)的人,比較會用語言來表示他們的宗教信仰,就是比起別的新教徒,這些會社會比較多。
所以在這些州裡,好像德州,或者奧克拉荷馬州、堪薩斯州,或者別的,就在美國中部形成一個「聖經地帶」,就是那些非福音教徒,用來說明福音教徒有多麼大的這種影響;不僅是宗教影響,而且還有對國家、對政治的一種影響。
我的家庭雖然不是由新教徒組織的,但是至少在我母親那邊都是信基督教,都是屬於羅馬天主教的這些愛爾蘭人。但是我的父親卻沒有任何的宗教信仰,他對自己家庭的這種信仰,只提過說:他的外婆曾經是一個基督復臨安息日會(Seventh-day Adventist)的一個人,就是一個很稀有的基督教教堂。這些人吃素,如果需要去從軍的話,他們拒絕拿槍殺人。所以雖然我的母親是一個很有宗教信仰的人,但是她因為教堂的法律規矩,她不能接受這種聖禮;因為她是在一種民間儀式跟我的父親結婚,當時的教堂不允許這種結婚儀式。
雖然她沒有接受到這種聖禮,但是她還是一個很虔誠的基督教徒,而且常常對聖母瑪利亞祈禱。她也經常鼓勵我和我妹妹去祈禱,也會要求一些保護,特別是在一些很危險的情況下。好像有一個很大的暴風雨,有可能會轉成龍捲風的時候,她就叫我們去祈禱;或者我們坐車時,外面很亂,有很大的車子跑得很快,那時候她就會叫我們去祈禱;或者有人要長途旅行時,她也會叫我們去祈禱。每天晚上睡覺前,她也會叫我們來祈禱,因為她曾經多次說過:「上帝會聽小孩子的祈求。」
我還記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我有一個表哥,叫Philips Mycool,是海軍士兵,曾經在菲律賓打過「巴丹之戰」,後來被日本人給俘虜了。上千數目的這些海軍,他們必須要行走八十英里路,沒有水喝,沒有飯吃,所以很多人都死了。這就是叫「巴丹死亡行軍」,這是很悲慘的一件事。
這件事發生於1942年,當時我只有五歲,太小了,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美國很多人都不知道當時具體的情況,但是我的親戚們收到消息,說:「Philips不在這些軍隊裡被拖走的一名。」
所以我的母親就叫我為Philips,祈禱他可以安全回家。我很肯定,她是每時每刻都為Philips祈禱的。我也記得她曾經多次提醒我要為他來祈禱;我也很肯定她應該也叫我妹妹來為Philips祈禱,我妹妹當時只有三歲。幸好他沒有死,反而能夠一直生存,在戰爭之後回家。我記得我媽媽告訴我說:「因為你為Philips祈禱,所以Philips才能夠經過這戰爭的磨難,順利回家。」
我的父親在他還很小的時候,也曾經作過海軍士兵,但是在1942年,他已經是三十九歲。我媽媽很擔心我父親可能還是要去參加戰爭,因為他以前是一名海軍士兵,所以她叫我要經常祈禱父親不會被要求去從軍。
當時,有一個委員會就開始叫這些比較老年的退役軍人來參加戰爭,因為當時的戰爭在歐洲,和在太平洋這些地區,變得很激烈,當時也不知道誰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我記得有一次我們去看一部電影,那部電影裡顯示很多幕的戰亂和破壞,這些很悲慘、很強烈的影像,對我有很大的打擊。
當時我讀公立學校,一直到六年級;當我要升到七年級時,我父母就告訴我和我的妹妹說:「你們這年秋天必須要去基督教的學校讀書。」當時我覺得很傷心,因為我的朋友都去公立中學,但是我的父母都為我很擔心,說公立學校沒有提供道德培訓,所以希望我們能夠讀基督教的學校,有多一點道德培訓。
所以從七年級開始,我就讀基督教學校,由瑪利亞基督會的修女教我們,我一直在那裡讀完高中。我在那裡雖然一直都不是頂尖的學生,我上高中上了一半,就對「幾何」有很大的興趣,很喜歡。我父親也經常鼓勵我,說我必須要在學校有很好的表現,因為他自己的教育很早就沒有了。
因為他的父母親在他八歲時就離去了,他只上到八年級,就必須去參加海軍。因為他十五歲,身材跟他的年齡比是比較大,所以在那時候,我覺得那些招募人員都不會問你多少問題,只要你夠大,你就可以去。所以他很遺憾他沒有受到正宗的教育,他希望我能夠有機會去追求並學習到大學為止。他說我要專注於數學和英語,要學會怎麼專心。他告訴我說,如果我把心放在什麼事情上的話,那我就一定可以成功。
我一直想要讓我爸爸高興,所以我很努力地學習;雖然一開始不是很容易,但是慢慢地我就表現得比較好,成績也開始往上升。到了我高中的最後一年,我已經是全優,而且我對自己有更大的信心,能夠一直讀下去。我記得有一個情況,經過多年的詳思之後,我發現我父親有真正的智慧,能夠在這些青少年的時候,很正當地對待我。
我和我的朋友都讀過一本非常有名的小說,叫做《戰鬥的吶喊》(Battle Cry)。這本小說以後也拍成電影,是講一群少年的海軍,最後在戰爭中很多都死了。這本書講的是很英勇,對我有很大的鼓舞,因為我們覺得這可以實現我們自己的願望,想要來做出一番事業。
所以我和我的朋友高中畢業之後,就想要參加海軍。我猶豫了一段時間之後,終於告訴我父親我們在想什麼,想要聽他有什麼想法。因為他以前也曾經當過海軍,所以他可能有一些比較好的想法。
他一開始什麼也沒說,但是想了幾分鐘之後就對我說:「兒子,如果你想要當海軍的話,你可以先去上完大學;你從大學畢業之後,你在海軍裡就可以做一名軍官。」也就是說,做軍官就可以有一些便宜,這對我來說也很有意思,所以我就跟我的朋友商量說我爸爸跟我說什麼,然後我們就決定先一起上大學。
多年之後,我才懂得我父親知道我一上大學之後,就會對參加海軍失去一切的興趣,這就是發生在我的身上。其實在大學裡,就讓我能夠接觸到很多人有不同的想法。
這些寫下來的文章對我而言就很有幫助,因為他們講的就是戰爭,並講著這人生是什麼?當我從大學畢業之後,我就覺得參與戰爭真是罪大惡極,所以從此以後,我就變成一個虔誠,並很認真反對戰爭的人。
我對基督教的幻想也消滅了,因為基督教其實也沒有徹底反對戰爭。我後來也讀到甘地的自傳,並且懂得他能夠以一個非戰爭的方式來抵抗英國人,也就是說他能夠以很和平的方式,來對待英國人。
我覺得甘地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基督教徒。在我認識的基督教徒中,他是最好的,因為他真正遵從了耶穌的教導,並且真正實行。
當我看我周圍的人時,我看他們雖然愛護鄰居,但是他們卻都支持要戰爭,而且跟英國戰爭就是因為執著一些物品,好像石油。所以當我讀到這些之後,就覺得我必須要多多讀一些東方的一些宗教──和平主義和基督教的和平主義,這樣我就可以找到一些相關的資料。
後來我發現早期的基督教其實是提倡也不要戰爭,要和平。而且在印度教裡,甘地的教裡也有一個道理,就是Ahimsa,也是要和平。我從此也就對佛教有一些信心,而且對佛陀所講的一些道理,和基督教、印度教都有一些相關。
所以,從此在我內心裡就產生了一些覺悟,對我所找到的這一些都有些覺悟,我對自己有一種新的信心,因為我在往一個好的方向走。雖然我對我的國家和我的教堂有一些遺憾,有一些幻想破滅了,但是我至少能往一個正當的方向走,而且對戰爭,我可以去反對,我可以自己一個人來面對這些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