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彌 Niphon 講於2013年2月25日星期一晚 萬佛城大殿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諸佛菩薩、宣公上人、各位法師、各位善知識,阿彌陀佛!今晚輪到沙彌 Niphon 學習講法,如有不正確之處,請糾正我。
我們每一個人來自不同的地方,擁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經驗,但我們同樣擁有追求幸福、好運、長壽和健康的美好願望。能夠遠離生、老、病、死的輪迴,可現實往往不如所期待的美滿。我們不想生病,可還是會生病;我們不想死亡,可是卻無法避免死亡。我們來這裡研究和修習佛法,所以今晚,我要和大家分享佛陀生平的故事。
在二十六世紀以前,在一個良辰吉日,北印度釋迦族的國家降生了一位太子,太子的父親是國王淨飯王,母親是皇后摩訶摩耶夫人。在悉達多太子降生後的七天,母親摩訶摩耶夫人便去世了。
這時,國王叫來了一位隱士為太子的未來做預言,這位相人預言悉達多太子將來會成佛,或者成為世界的統治者。他還預言,如果太子見到四種景象,他會捨棄世間去修行而成佛。這些景象是:一個彎著腰的老人、一個有巨痛的病人、一個死人和一個流浪的乞丐。淨飯王要悉達多太子長大後成為世界的統治者,所以國王盡可能的讓太子遠離一切可見可聞的痛苦和憂愁。太子降生的喬達摩家族對年輕的太子寄予遠大的抱負。
自幼年時,悉達多太子就接受了教育,他學習當時所有領先的藝術,並精通弓箭、馬術等,成為了一位聰明的大俠。很快地,他的學問就超越了他的老師,達到了父親的期望。年青的太子並不知道世間的憂愁,在年青時,太子娶了美麗的耶輸陀羅公主為妻。國王為他修建了三幢大而美麗的宮殿,每一個宮殿順應印度的三個季節變化,太子和公主生活在富貴、無憂、豪華的生活裡。
有一天,悉達多太子叫來他四輪馬車的車夫──車匿。他們行駛到皇家遊樂花園的途中,遇到一位彎著腰的老人。正如太子誕生時的預言一樣,當他看到這個情景時,他問車匿:「為什麼這個人是這樣的呢?」車匿告訴太子,所有的人在年老後,都會這樣。這個消息讓王子悶悶不樂,他吩咐車匿,調頭回宮殿。當國王聽到第一個預言已經應驗時,他很困惱,命令所有憂愁的景象必須遠離太子。
不久之後,太子淡忘了上次所見的事情。車匿再次帶著太子來到皇家遊樂花園,在路途中,他們遇到第二個預言:遇到一位有巨痛的病人。這位窮苦病人的身體和腳都腫大了,悉達多太子很憐憫地從四輪馬車上跳下來,幫助這位痛苦的病人,他要車匿告訴他:「為什麼這個人的舉動如此奇怪呢?」就這樣,太子知道了疾病和痛苦,第二個預言應驗了。太子悲傷地回到了宮殿,當國王知道發生了這些事後,感到非常地不安。因為太子已經看到兩個預言了。
幾天之後,太子又一次乘坐四輪馬車外出,這次他們見到了一具死屍躺在路邊。悉達多太子便問:「這個景象表示什麼?」車匿告訴太子關於死亡,以及死亡是每一個人必須要經歷的。太子心情沉重地返回宮殿,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會發生這些悲傷的事情呢?當國王知道第三個預言已經應驗時,他變得更加哀愁和煩惱。國王不希望太子出家成佛,好戰的釋迦族寧可太子成為一位世界的統治者。
又過了幾天,太子再次要車匿帶他去花園,在路途中,他們遇到一位剃了頭,身著黃色長袍,手持缽的人。這個人在安靜行走著,顯得非常幸福和安祥。悉達多太子看見人們拿著食物,放在穿黃色長袍的人手中的缽裡。太子問車匿:「那個人到底是誰呢?為什麼他穿著這奇怪的服裝?手裡又拿著一個缽呢?」車匿告訴主人:「那位剃髮者,是一位宗教的托缽僧,一位沙門。他捨棄了世間,托缽乞食。」就這樣,第四個預言也實現了。
當車匿帶著太子回宮殿時,他看到太子陷入沉思中。這是因為悉達多太子已經決定了,他也要捨棄世間的享受。他決定要去尋找生、老、病、死及痛苦的原因,當他作了這個決定後,內心感到非常的安寧和平靜。也就是同時,有人來報告太子,他的兒子誕生了,就是小太子羅睺羅。為慶祝小太子的誕生,全國舉辦了大型的歡慶活動。可是,悉達多並沒有參與歡慶活動,他已經下了決心要離開,成為一位流浪的僧人。
在歡慶活動舉行那天的半夜,太子召喚車匿,把馬鞍裝上馬背。悉達多告訴車匿,他將來離家成為一位修行人,去尋找人類苦難的原因。當車匿準備馬鞍時,悉達多來到他的妻子和兒子的房間,看他們最後一眼。兩人正在安靜的睡眠中,悉達多轉身就走。很快地,來到院子裡,騎上他的馬。他已經下定決心,和車匿騎著馬,走了很長的一段路程。終於,他們來到一個地方,在這裡,悉達多脫掉他黃色的衣袍,剪掉長髮,換上了黃色的僧服。
他要車匿回到迦毗羅衛國的首都,當車匿接到這個命令時,心裡感到很悲傷。可是,他還是聽從主人的安排並離開。這一部分關於悉達多太子的事蹟,被稱為「偉大的捨棄」!
同時,悉達多成為了一位普通、窮苦的流浪者,化緣乞食,他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起初,因為出生於王族,他感到這樣的流浪生活很辛苦,難以忍受。但很快地,他習慣了這種堅苦的生活。他在森林和山洞裡睡覺,他不斷地在尋找一位神聖的老師,可以告訴他,為何總是有悲傷的生活?可是,這就好像在大海裡撈針一樣。無論他如何地耐心尋找,可始終沒有找到生命之謎的答案。
悉達多修習饑餓這樣的苦行長達六年之久,並相信通過這種極端的方式能獲得覺悟。因為能忍受這樣嚴酷的生活,他被稱為聖人。很多追隨者慕名而來,有五位成為他的弟子並追隨左右。可是,有一天,因為饑餓,他差一點死亡。因為過著這樣艱苦的生活,他看到自己從最初尋找答案,但到現在,他還是沒有接近覺悟;所以,他決定行中道,避免所有的極端。當他開始適量進食,並試著過正常的生活時,他的追隨者就離他而去,因為他們看到悉達多放棄了苦行,就不再像以前一樣神聖了。
後來,悉達多清楚的認識到,找到真理唯一的方法是自己要覺悟,要找出答案。他在一顆巨大的、枝葉茂密的樹下打坐,並發願:沒有獲得覺悟前,是不會起身的。他結雙跏趺坐,並發願:即使我的血液乾枯了,骨頭和皮膚都消瘦了,也不會離開這個座位,直到找到解脫痛苦的方法。
悉達多靜坐了四十九個晝夜,正當夜晚變得安然平靜時,一輪圓月緩慢地出現在地平線上。一隻喜鵲像紅色花朵降落在他金色的肩膀上,他進入了深深地禪定,像雄鷹一樣乘空翱翔。他的思想遠遠超越了人類所理解地範圍,他看到了世界的本來面目,而不是世界所顯現出來的樣子;他看到一切眾生繼續在造作的生死輪迴中受苦。一個人的誕生、五十個、一百個,恆河沙數地誕生。這是每一個眾生都要經歷的,從一隻小螞蟻到一位偉大的國王,每一個眾生誕生後,生了又死。不止一次,而是重複地,一次又一次,這循環,像個輪子似的,轉了又轉,這就被稱為生死的輪迴。
他看到行善的人會投生在幸福中,做惡的人會投生在痛苦裡,成為一名乞丐,一個奴隸,或者是一隻小老鼠。這是被稱為因果業力的法則,每一個所做所為都有相對應的果報。他看到了苦難是由自私和無明造成的,人擁有的越多,就越想要得到更多。可以斷了無明,痛苦就消失了,真正的智慧之光閃爍著,照亮了黑夜,帶來了覺悟。因此,他不需要在輪迴中受苦。
當啟明星出現在天空時,悉達多睜開他的眼睛,通過佛陀的眼睛看這個世界,他的智慧和慈悲是完美的。他發現了引導和超越世間所有困難和痛苦的途徑,他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做佛,他們只需要跟著我曾經走過的途徑,我將會指引他們正確的方向。」佛陀獲得最終圓滿的覺悟,他明白了人類憂愁的原因和防治。從此這棵樹被稱為「菩提樹」,菩提就是覺悟的意思;後來,悉達多太子被稱為「佛陀」,也就是覺悟者。
佛陀在三十五歲時覺悟,他憐憫世間眾生,願意教導一切願意聆聽佛法的眾生,佛法是從憂愁通往自由自在的解脫之路。他曾在印度各地講經說法四十五年,成千上萬的人虔誠恭敬地聆聽佛陀說法。當佛陀在八十歲那年入涅槃時,世人感到無比的憂傷,可是佛陀曾經說過,他會活在他的教導裡。因此,如果我們想了解佛陀,尊重佛陀,最好的方法就是學習佛法,並在日常生活中力行,這正是我們要研究和學習佛陀教導的主要原因。如果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實實在在的學習佛法,應用佛法,這就是我們通往幸福之路的開始。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