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琴講於2012年7月28日星期六晚 萬佛城大殿 A talk given by Zhang Yu Qin on July 28 (Saturday),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諸佛菩薩、宣公上人、諸位法師、諸位善知識,傍晚好!今天是張玉琴在此學習講法;如果我講得不如法,請各位慈悲指正!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要如何修行?」
我選這個題目不是要教導任何人怎麼樣去修行,主要是講我自己和我所發現的,跟大家分享。
最近都在思考要如何修行和怎樣對治自己的習氣毛病?在思考的過程中,感嘆自己學得很少;修行也不怎麼樣,習氣毛病還是那麼多。談到修行,我們當然希望能夠遇到善知識和得到他們的教誨。聽說:「善根深厚的人都能時時遇到善知識和親近他們。」像我不是很有善根的,要怎麼辦呢?我覺得可以透過「發願」、「拜願」和「拜懺」來幫助自己。因為,心誠則靈!如果能常「發願」,希望能常遇善知識和親近善知識,一定能如願以償。同樣的,「拜願」也能讓我們實現願望。「拜懺」則能減少我們的業障,增長善根。善根深厚了,自然所遭所遇便成吉祥如意。
可是,我們要如何辨別善知識呢?首先,要懂得認識邪知邪見的人。上人教導我們六種方法來分辨邪知邪見的人。
第一、首先看此人有沒有爭名、爭利的心,在名利上用功夫,又貪財又貪色,貪而無厭。
第二、是不是自己往自己臉上貼金?自我稱讚和誇耀?
第三、是不是抑人揚己,把旁人壓低,抬高自己的身份。
第四、再看此人有求或無求。上人深入分析說:「一個人如果有食的欲念,其它的色欲一定放不下。可想而知,所做的事情是為著自己。凡事為己,為有所求。」
第五、此人是不是有自私心和自利心?
第六、看他是不是愛打妄語?
如果有以上的種種行為,就是邪知邪見的人,毫無問題。這六個條件要有智慧的擇法眼,才能辨別清楚。如果沒有智慧的擇法眼,遇到了善知識也會錯過。就如「對面不識觀世音」。
如何才能有智慧?方法之一是勤修「戒、定、慧」和息滅「貪、瞋、癡」。我們都有上戒律課,可是課上完了,考試也考完了,很多戒律又都忘記了。新學期開始時,有時候老師會問一問我們已經學過的戒律。可是,我總是印象模模糊糊的,只知道表面的道理。雖然我在考試中是及格的,可是考完了,我是不及格的。如果戒律的道理沒有搞懂,又怎麼樣持戒?要持戒是不容易的,何況是持之以恆的守戒律。
曾經讀過一些開示說:「要修福報才能持戒順利。所以,除了修慧也不能忽略修福。從戒生定,有了定力,智慧自然現前。」所以,上人一直強調「坐禪」。因為,在坐禪期間就是在持戒。眾所周知,要入禪堂坐禪,也得有福報才能進得了。所以,修行的每一個環節都是息息相關,互相輔助。
有了智慧之後便相信真理。上人說:「合乎真理者就往前修;不合真理者,無論是誰說的,也不要相信。」所謂「是道則進,非道則退」,盲修瞎煉不但得不到益處,反而受其害。
修行除了為了脫生死之外,也是為著利益眾生。要教化眾生就一定要培養「四無量心」,令眾生離苦得樂。什麼是「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捨」。無量是沒有限量、不半途而廢、不中道自畫,得少為足。現在略略解釋「慈、悲、喜、捨」。
第一、慈能予樂:問自己是否給了眾生快樂?從最近的「萬佛寶懺」和「華嚴法會」,我領悟到菩薩們的「無緣大慈」是那麼地崇高無上;那麼地清淨,無附帶條件。這個「慈」不只施於人類也包括動物。也就是說,不但同情人類的遭遇,而且也要同情動物的遭遇。
第二、悲能拔苦:我們是否能拔除眾生的苦?應當有「同體大悲」的思想。上人的譬喻是:「人溺如己溺;人飢如己飢」的精神。悲就是憐憫眾生的心。
第三、喜是喜心:我們是不是歡喜學佛法?有沒有發憂愁,起煩惱?或者鬧情緒?如果在七情六欲上用功夫,必須趕快糾正,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因為,每起一念都讓我們墮落在輪迴中。
第四、捨是捨心:我們有沒有捨心?如果有,是大還是小?是一時還是永遠?
問自己:我具備了這「四無量心」嗎?我自認慈悲心不夠。曾經遇到一位乞丐抱著一個嬰兒和帶著一位小孩,坐在人行道旁。那時大約是傍晚七點,天下著毛毛雨。當時正逢回教徒的齋戒月,我左思右想後才決定要買晚餐給他們吃。為什麼我會猶豫呢?因為,我顧慮到他們是否有一個乞丐幫控制著?那我到底是幫他還是害了他?可是,給眾生快樂是要不假思索而不是顧前瞻後。我太會用我的識心去分別、去判斷了。
對於我來說,修行最難的就是「修忍辱行」。以我的淺見,這個行門是最有意義的。因為,它包含了前面所說的法門。如果沒有定力和智慧是無法把忍辱的功夫修得圓滿,反而會起瞋恨心。如果沒有慈悲心就會對侮辱自己的人,起反駁的行為。古來大德都是「修忍辱行」才會在道業上有成就。釋迦牟尼佛前身為常不輕菩薩時,修一種忍辱的苦行,見人就頂禮,口中還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有人討厭他的行為就駡或打他。有一次行菩薩道時向人叩頭,被人踢掉兩顆門牙。但是,他並不灰心,再接再厲行叩頭的苦行。這種行為對現代人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理解的。
我自認沒有什麼忍耐力,境界來時,雖然事後有迴光返照,可是我的反省不夠徹底。例如:有人問了我一個問題,或尋求我幫助他解決一些難題。當我一而再,再而三地為他解釋後,我就自認自己的做法已經足夠。如果對方再問我同一個問題,我就會開始起煩惱,甚至拒絕再討論。我會反問自己:我解釋清楚了嗎?有足夠的解釋嗎?如果是,我就認為我已經盡力了,然後就捫心無愧。可是,最近聽了一位法師的講法,我才知道我的迴光返照做得不夠徹底。我沒有想到我自認為說得很清楚的事情,在對方的立場可能他覺得不夠清楚,或者他有困難理解,我應該包容他。所以,迴光返照、反求諸己是能影響一件事情的結果。
就如最近聽上人說:「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的開示。上人說:「愛人不親顧其仁。」你愛一個人,可是人對你卻不親近,覺得你是假的。這時,便要「顧其仁」,就是回顧看一看,迴光返照、想一想,自己到底真不真誠?回顧自己仁愛的心足不足夠?是不是自己錯了?
修行雖然方法很多,每一個法門都是第一,只要是與自己對機。可是修行最重要的還是這一個心。以上所講的方法有哪一個不是在管這個心呢?參禪、打坐是在降服我們的狂心野性,使它沒有這麼多妄想,直到明心見性的一天。
培養「四無量心」也是在馴服那個心,不再剛強,使它充滿慈悲。修忍辱是漸漸把瞋恨心消除,同時也把「我」放下,把自己看成是虛空似地。如果在順逆境時能作觀,是誰在受讚揚?是誰在受委屈?久而久之一定能把我執去掉。忍也包括忍別人的毛病。可能我們是善意的指出別人的毛病,期望大家往真的去做。可是,別人的對錯、善惡與自己何干?還是管自己有沒有做錯,用行動來感化對方比較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