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體大悲的境界

比丘尼恆音講於2011年10月13日星期四晚 萬佛城大殿  A talk given by Bhikshuni Heng Yin on October 13 (Thursday), 2011 at Buddha Hall of CTTB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諸佛菩薩、法師、上人、諸位佛友:阿彌陀佛!這裡是恒音。今天在這裡跟大家結法緣。

記得二十一年前,我是在秋天的觀音七來到聖城常住,大部分的時間我沒有全程參加,可是,我還是覺得觀音菩薩的法門是非常地妙。上人給我們開示說,念觀世音菩薩的時候要觀想觀世音菩薩就在我們面前,千眼照見我們,千耳聽著我們念,千手要護持我們。我們念觀世音菩薩不是為我們自己,而是為所有的眾生。我們也要念自性的觀世音菩薩,念到我們跟觀世音菩薩是同樣的慈悲喜捨,也可以有他的能力來救苦救難,可是這是非常難。

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有沒有進步,我們到底有多少慈悲。我個人知道我自己很多自私的念頭,常常就是考慮自己的舒服、自己的享受、自己的名譽等等,我希望可以對自己有好處,覺得自己很重要,對別人可以有一個好的影響。但是就算我在試著做慈悲的事情的時候,也都有這個「我」在裡面。

有個德國的哲學家尼采,他說,其實當人認為他們自己不自私,在行慈悲的時候,他們其實還是有一種自私心。

他說為什麼我們會看到一個人掉到水裡面,我們跳下去?雖然我們對這個人沒有什麼感情。他就說可能是因為我們自己會覺得有一點不舒服。因為如果我們不跳下去幫他的話,我們會覺得我們自己很無力,或是別人覺得我們很脆弱,或者是我們就失去我們的名譽。還有我們也可以想到,可能我們自己也會有這種危險。或者想到,人命這麼薄弱,這麼容易逝去。所以我們就行這種慈悲的行動,來擋住這些不舒服的想法。或者是因為如果我們去幫助別人,就會有別人讚歎我們,我們會認為我們比那個人有力量,還有我們比那個人幸運。或者是因為無聊的關係,就去做。

所以,這種覺察到人的行為總是有個自私心,也是佛教覺察到的。就是講到我們第七識會認為第八識就是一個不變的我,第七識它就是有我慢、我見、我癡、我愛;就算我們在睡覺的時候它都還繼續行動,就把我放在正中間,事情裡面。所以我們這種偏心的根是非常深的,在我們的下意識裡。

所以,我們怎麼樣可以克服這種非常深的我見跟我執,來得到真正的慈悲?就是要很有耐心地來修行,要小心,不要得到滿足--這種自滿的心。所以在打觀音七的時候,我們誠心地念菩薩的名號,就可以種種種善良的種子,是觀音菩薩的慈悲喜捨,無畏的種子;每一顆種子就影響到所有其他的種子。越多這種善良的種子,讓我們的心情就越正面。然後,我們就比較有辦法去應付那些從第八識生出來的煩惱。在這個打七的空間,這些煩惱有機會現出來。我們就可以觀察它們,不要有反應,它們就會消失了。

所以我們參考觀音菩薩自己講他怎麼樣修行,來克服這個「我」。他就是反聞聞自性,把這個聞轉到聞我們的自性,不跟著外面的塵。然後慢慢地,把這個塵也空了,這個根也空了。然後呢,這個覺知也空了,空也空了。所以,最後也沒有生,也沒有滅,只有這個寂滅。在那個時候,觀音菩薩就得到兩種殊勝的力量:第一個就是他上合諸佛的本妙覺心,跟佛有同樣的慈力,慈悲的力量;下合十方的一切六道眾生,與他們同一悲仰。因為,他悟到他的性跟眾生的性是一樣的。眾生就是他心裡的眾生,眾生的苦也就是菩薩的苦。所以,在這個狀況下,他的煩惱、我執都空了;也沒有我也沒有人,這種無我的境界是尼采所不認識的。

所以,我們現在就是一方面想到觀世音菩薩的這種境界,同體大悲的境界。另外我現在想分享一下在學校工作的一些感受,我們這十年來學生跟家長的互動。

老師們注意到,現在的家庭沒有像以前那麼穩定。現在的年輕人也比較不專心,比較沒有信心。而且很多也是失去了方向,沒有什麼宗旨,沒有什麼價值觀,也沒有太多模範或者是生命的目標。不是說每一個人都是這樣子,可是很多年輕人是這樣子。還有在現在的文化,他們都會挑戰任何的權威,懷疑任何的理論。但是當這個世界越來越亂,有越來越多家長跟孩子就被吸引到聖城來,當它是一個皈依處,來躲避亂世。所以聖城必須要有心理準備,有越來越多人想要來這邊,因為外邊太苦了。那觀世音菩薩的精神,就是要攝受他們。

在早期的觀音七,上人說,這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在聖城,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救所有世界上受苦的眾生。我們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希望菩薩用千眼來照見我們,用千耳從遠地來聽他們,用千手來護持所有的眾生。」但是跟現在的社會比,聖城的文化是非常傳統跟保守的。當然我們要守我們的規矩,這是很重要。但是,我們也需要很多的慈悲跟智慧跟方便,來讓年輕人了解這些規矩的好處。所以,用這種方式讓他們可以接受,這是我們的挑戰。我們必須要記得,要像觀世音菩薩觀所有的眾生,不管他們跟我們多不一樣,但是他們就是我們心裡的眾生,有同樣的佛性。我們要發願來攝受他們,讓他們離苦得樂。

現在在世界上,越來越多人關心環保,環境的破壞。非常好,有很多人主動地來節省,重新用一些物質,還有回收。還有人提出,除了這三個是從R開始的,再加一個懺悔,就是repent;四個東西都是從R這個字母開始。那repent(懺悔),就是從心底上。其實念觀世音菩薩,把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為一切眾生,有情無情的這種關心,放到我們自己的心裡,這是一種最基本的方式來救我們的地球。因為,這個地球也是我們的八識田裡面的種子想出來的,也是我們的心造出來的。

再講一點點就是,最近因為女生宿舍的人比較多,所以在繞佛的時候,她們會到旁邊的延生堂去繞佛。但是天氣好的時候,她們有時候就在外面繞佛,就是一個很長的隊,五十個人,這樣子繞,非常地平靜,也是很amazing,就是很難相信的。因為她們沒有用木魚或是引罄,但是她們可以五十個人都一起同聲地念佛號。這就表示說,大家非常專心,聽的時候就可以和合地念。

最近我們也帶學生來佛殿念觀音菩薩,有一個五年級的女孩子,是天主教徒。她說她這個禮拜她眼睛很痛的時候就念觀世音菩薩,然後就不痛了。另外一個也是五年級的,是一半印第安人,一半墨西哥、西班牙的背景。她有一天下午,大概就是五點鐘在等她的家長來接她的時候,她沒有什麼事情做,覺得無聊,就自己在那邊開始繞念觀世音菩薩,她就覺得很好。

在〈同體大悲的境界〉中有 3 則留言

  1. 念觀世音菩薩的時候要觀想觀世音菩薩就在我們面前,千眼照見我們,千耳聽著我們念,千手要護持我們。我們念觀世音菩薩不是為我們自己,而是為所有的眾生。我們也要念自性的觀世音菩薩,念到我們跟觀世音菩薩是同樣的慈悲喜捨,也可以有他的能力來救苦救難

    觀音菩薩自己講他怎麼樣修行,來克服這個「我」。他就是反聞聞自性,把這個聞轉到聞我們的自性,不跟著外面的塵。然後慢慢地,把這個塵也空了,這個根也空了。然後呢,這個覺知也空了,空也空了。所以,最後也沒有生,也沒有滅,只有這個寂滅。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