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親本居士講於2024年1月22日萬佛聖城大殿
諸佛菩薩。宣公上人。法師們。學佛的同參道友們。阿彌陀佛。弟子親本很感恩有機會在這一次跟大家結法緣。假如有講錯的話。直接棒喝。謝謝。阿彌陀佛。
從小時候學功夫,第一次拜的是達摩祖師。然後也不知道真正的佛理,可是在那學到易筋經,怎樣拉筋骨。真正沒有學到佛的道理,可以說是苦。
自從接觸到正法。因為自己以前是學數學的。喜歡直接一點,直接了當。所以喜歡參禪。
現在,有時候覺得親人,朋友,家人,有的老了,離開了。又不大懂得怎樣幫助,希望早點成佛幫助他們。所以參禪打坐。最近在這個禪七有所領悟,所以想跟大家分享。
我是跟著這個鶴勒那尊者的偈頌【其實是西天第二十二代祖師摩拏羅尊者給鶴勒那尊者的一首偈頌】,開始學習:
心隨萬境轉,轉處實能幽;
隨流認得性,無喜亦無憂。
我讀到這一個偈頌,然後看到這故事說, 這些鶴聽到了,也懂得了,也飛了。我為什麼 (我這個凡夫俗子) 還學不懂?
所以學習[佛法]還是要有一些指導,所以就以六祖的開示(《六祖壇經》裡面的開示)學習:
師復曰:諸善知識!汝等各各淨心,聽吾說法。汝等諸人自心是佛。
上人也有講過,不是隨便這樣子講你的心就是佛。這個是有先決條件的,就是說各各淨心。在《維摩經》有講: 心淨,佛土淨。就是不假方便,就是這樣直接。
另外還有一個公案。關於到那個將軍,惠明。追捕六祖大師要奪衣鉢。他找到了六祖大師,拿不動衣鉢, 過後他才說他是為法而來。 這一段經文講:
惠能云: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 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在這一段經文“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的時候,我參考幾個版本, 然後看到這個經文是一個句號而不是問號。可是兩個英文翻譯都是用問號。
就是當下就要直指人心, 讓他知道本來的真面目,而不是要他起疑心又去參。
[ 在”虛雲老和尚有關參禪的幾則開示”的第一則(參禪的先決條件)裡有講:
宋代以後,人們的根器陋劣了,講了做不到,譬如說「放下一切」,「善惡莫思」,但總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惡。到了這個時候,祖師們不得已,採取以毒攻毒的辦法,教學人參公案。]
這一段是六祖壇經裡面的最後一個偈頌:
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上人有講過「不思善不思惡,不是叫你不去修善,而是修善而不著善。」惡當然不錯。“寂寂斷見聞” 就像永嘉大師講的不要分別名相不知休。” 蕩蕩心無著” 就是心不著。這一段也就是像黄檗希運禪師講的“不求,不著” 。 不求心不生, 不著心不滅。 也是一個心,是什麼心呢?[是什麼心不生呢?是什麼心不滅呢?] 所以要參透才能知道。
這個心就好像 (在這一次打禪七) 有感覺到突然間歇了。就提不起念起來。好像這樣子。就是知道清清楚楚, 還是回來這個清清楚楚,內外透徹這樣子。
在這一次禪七之前, 因為有發願求十方諸佛加持, 讓我領悟到一些來幫助眾生回老家。所以,現在可以分享一下。
知道很多都是念佛人,希望找到一些方法幫助念佛人。以前有聽到永明延壽大師「禪淨四料簡」的偈頌。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當來作佛祖。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在修行當中想要幫助朋友,那些沒有信佛的朋友, 只能勸他們心清淨。心清淨就是淨土,不要著上生生滅滅的東西。
假如是念佛,最直接的就是一聲佛號念到底,不著相。不要有什麼疑問。要萬緣放下, 好好的念。
那有想研究一些的,可以參考〈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到: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這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 母就是能觀照的, 就是我們的自性, 能觀照的覺性。子就是這個心。因為這個本來明心見性應該是一, 不是二; 這是上人有講過的. 可是呢, 凡夫就是有這個分別,我們就還是要修 (有層次)。所以要觀照,然後觀照這個心,讓他[這個心]只提這一念。那假如能萬緣放下,就是身體都放下。這就是具足戒。那能提這一念,就是有智慧才能提這一念。能觀照就有定,那就具足戒定慧。
以前有聽說過耳根不是用耳朵聽的,所以怎樣才能用到耳根呢?因為最近有所體會,所以在這裡講一講。這個大迴向有講到。「觀音甘露灑吾頭。勢至金臺安我足」。覺得這一段文是一種表法,大勢至「金臺安我足」就是要你覺得有些踏實,能念佛就是踏實一些。「甘露灑吾頭」就是要你用你的頭,就是要你用耳根,假如念的時候,默聲念。你聽得清清楚楚,那就是用到耳根,那這樣子自己默默念,還是心裡念. 心裡提出這一念,然後能聽得清清楚楚,這個就是用到耳根。能觀照,能提只是這一念,就是禪淨雙修了. 就像永明大師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