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悟則煩惱無

Sophie Wu 講於2019年2月28日星期四晚 萬佛城大殿

諸佛菩薩,上人,各位法師,各位法友,阿彌陀佛。這裡是Sophie 夢笑今晚和大家結法緣。我現在正就讀於法大碩士班一年級,在此將分享一些我過去半年在聖城以及法大生活和學習的心得。

上學期的六祖壇經課上,我們的老師,上人的一位老弟子和我們分享了一首上人寫的英文歌。以下是英文歌詞:

I’mreallylucky, to studyBuddhism,

Because last life, I planted good seeds;

Now in this life, I met good friends,

And a good knowing one, to teach me deep wisdom.

I think that I will go to Buddhahood real soon,

I hope so,

My Dharma-friends and I together will go,

To perfect enlightenment,

To perfect enlightenment.

歌詞的中文翻譯大致是這樣:

我很幸運,可以學習佛法;因為我在前世種下了善根。如今,能在此生結識賢友,以及教我智慧的善知識。我希望可以速成佛道,將和法友們一起取正覺,取正覺。

這短短的幾句歌詞看似很簡單,但是我記得當時我們全班同學聽了后都十分得感動,包括我自己。在法大和聖城生活的這一段日子里,我心中一直充滿了感恩。感恩在人生此時此刻能有這個因緣學習佛法,感恩在這裡遇見了像明燈似的善知識們指引我們迴光返照。

這裡的生活也教會了我知足。在每天上殿,學習和做工的生活中我感到知足和踏實。在十五歲的時候我離開中國一人來美國念高中然後大學。八年裡經歷了多個地方的生活,不同學校的教育,認識了多樣的人,也曾嚮往過不同的生活,但是心中一直有一個不解的問題:自己到底在哪?我的心一直沒有找到家。直到在聖城穩定下來之後,我發現,心中的這個問題不再生起了;有一種回家了的感覺。

在聖城,能夠在清晨來到佛殿與大家共修做早課,從而能以這樣充滿正念和正能量的方式開啟一天的生活。來到這裡后,我發現早晚上殿自然而然地變成了我每日生活的一部分。記得當初我剛來的時候,心定不下來,不確定自己來念法大到底對不對。那時正值法會期間,我就趁著週末參加了一天法會。不知為什麼,那天之後,心變得輕了很多,那些煩惱和疑問就這樣不見了;也是從那時起我開始準時上殿,在這裡的生活也朝著對的方向走了。

我在法大的一位老師曾和我說過,“做事情切記不要三分鐘熱度,修行要持續穩定”。老師們也會提醒我們“修行不要揠苗助長,應從自己現在所在的地方開始”。這幾句話看似樸實,卻是我收到的法佈施,幫助了我很多。還有一次,在幾個月前,冬天打七的時候,我照常在福居樓打掃衛生。一位年長的法師和我短暫的交流後回去自己的療房拿了一件她的保暖背心給我。她告訴我,“穿著就不冷了,這樣你可以好好打七”。我記得我當時心中感到十分溫暖。我明白,法師給我的不只是一件背心,而是為了幫助我修行。這件背心我已經還給老人家了,但是其中的意義我不會忘。

法大的教育帶著我們深入經藏,指引我們迴光返照,修正自己。如果真的用心的話,在法大的學習也會幫助我們發掘正知正見的能力,從而可以知行合一,不再迷失。還好當初沒有錯過這個來法大和聖城的機緣,不然我不知道什麼時候再會和正法結緣,也不知道在這一生是不是會遇到這裡的善知識們。一天《六祖壇經》課後,老師說這是上人初來美國時教授西方人的第一部經典。他感覺上人就在我們的教室裡一樣。我一直感覺法大是一所由愿力成就起來的大學。其中的心血不是我們這些學生隨便能看得懂的。

我記得,去年夏天我來法大報到的第一天,聖城正在舉行盂兰盆法会。這似乎是告訴我,從現在起要好好走這一條路,更不要忘了報恩。但是我意識到,善知識們的恩情似乎是沒有辦法回報的。但是,我能做的是通過修正自己來報這不能報的恩。

也感恩父母帶著我從小禮拜過許多中國的佛教聖地。我記得父母曾和我講過,因為他們自己小時候條件不允許,所以在我出生后努力地要每年帶我去一個不同的地方看看。只是和一般的旅遊不同,我們到哪一定會去拜佛。小時候不懂,只覺得拜佛很開心,道場殊勝又清淨;現在回想起來,感覺小時候與三寶的結緣和今天能親近佛法似乎有著深深的聯繫。這些年我們一起經歷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但是卻是這樣我們和佛法也越走越近。直至現在,在我離家八年後,一家人卻在聖城這裡相聚了。佛經我讀得還不多也不深入,但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我聽到了《法華經》中的一句偈頌,經中說: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

我記得我當時被佛的慈悲感動且震撼了,也明白了誠心拜佛的重要性。來到聖城后我也明白了《普门品》中所說的,“念念勿生疑”。 阿彌陀佛。

問:妳這裏生活還習慣嗎?

答:習慣。

問:在這裏的,請問有沒有問題要發問?

問:在法大上課,又要來這邊佛殿上殿,妳功課還能夠應付嗎?會吃力嗎?

答:可以,只要不浪費時間。

問:(Are you able to manage your studies while continue coming to the Buddha Hall? Would you feel tired?)

答:Yes, I can manage, as long as I don’t waste time.

問:談談妳過去的讀書經驗。

答:我本科是在賓州一所文理大學念的,叫做(Franklin & Marshall College);我在那裏主修的是宗教學和亞洲學。我最初是想學心理學,但是因爲在大二的時候,上了一節佛教的課,就把專業給換了,決定要學宗教,主要是想學佛法。

問:妳為什麼把專業改成了是宗教?是各種宗教都要學嗎?

答:那個時候想學心理學是因爲想要了解苦,我那時候對這個世界上的苦有問題,想說可不可以學一個什麽專業,可以解決一下痛苦這個問題。就想說心理學可能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我也是天生科學並不是很好,進去學習了一年半之後總是覺得自己心中還是找不到答案。但是我就上了佛教課之後,我就覺得這就是我想學的。

問:妳可以談一下佛教是什麽地方能夠解決妳的痛苦呢?

答:讓我想想。我就是覺得那個時候我去上佛教課,開始稍微接觸到一些佛法,開始讀經典。就是我的自己的生活和我讀的東西可以對話,我覺得在讀這些佛經的時候,我看到了我自己的問題,也看到了那個時候生活哪些地方不對的原因。

法師補充:廻光返照,就是從我們學習佛法,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缺點。因爲佛本身他看到生老病死的苦,他就要找一個解決的方法。從他自己的一種親身的體驗,他覺悟到我們的苦就是因爲我們的執著;執著我們這個身體,執著我們的思想,我們認爲這個對,一定要這樣。這個是一種執著–法執,所以就有煩惱,有痛苦。

所以這個煩惱從哪裏來,也是從我們自性裏面,我們的心裏面來的。煩惱從哪裏來?就是我們想來,我們心想,就有煩惱。所以要解決這個煩惱還是要從我們的心下手,就把這些疑惑,就是不明白的東西把它看開了,看破了。就是迷,因爲不明白才會迷嘛,就把這些不明白的問題看破了,都是空的了,然後你就不會有執著,沒有執著你就沒有煩惱了。

時間差不多了,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