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七心得分享(觀音菩薩出家)

親祥、親悟、沈寶珠、李親道、王親宣、陳親慧、比丘尼恆君講於2011年10月15日星期六晚 萬佛城大殿  The talks given on October 15 (Saturday), 2011 at Buddha Hall of CTTB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Kerri Taylor(親祥):感恩三寶、感恩上人、各位法師及每一位在道場辛勤工作的義工們。我的名字叫做Kerri Taylor,法名親祥,我來自加拿大溫哥華。

我跟我的丈夫在3月時來萬佛聖城受三皈五戒,當時他已經病得很重了,因為他患了癌症。所以來到萬佛城的時候,除了參加三皈五戒儀式以外,基本上我們什麼都不能做。

因為他病得非常地重,所以當他說要來的時候,其實我有一點擔心。但是我先生告訴我:「不管怎麼樣,這個是很重要的,我必須要做這一件事情。」那做了呢,他才能夠心安;為了讓他心安,所以我的擔心就變成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了。我們來參加法會的時候,沒有辦法參加觀音七;受了三皈五戒以後,就必須馬上回加拿大去。

我先生知道他得了這個病,是一定會往生、一定會死的。所以,他希望我在他往生以後,能夠盡快地來打一個觀音七。他已經於這個觀音七的三個禮拜之前往生了。前幾天對我來說真的是非常地困難,因為我的傷感越來越加重,基本上已把我的情緒都淹沒了,所以我就一直哭、一直哭,我在想我大概打不了全程的觀音七了。

有一天,我就在我的房間裡大哭了起來,在我的腦子裡面跟我先生講:「我沒有辦法再打下去了,沒有辦法把這個觀音七打完。」但是我知道,他一定會讓我把這個觀音七打完,因為他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不管怎麼樣,他每一次都認為自己是對的。但是,我不知道我要怎麼樣把觀音七打完。

當時,有一個人來敲我的門,那是這整個禮拜中第一次有人來敲我的門。她跟我說:「妳應該來做晚課了。」所以我就穿袍搭衣,來到這個佛殿。因為時間還早,我就到祖師殿去。在祖師殿裡面我就拿了一本書來看,那一本書的英文名字叫《Don’t Wait to Cultivate》,意思是「修行不要等」,那是一本上人的書。我打開,上人在裡面講:「你已經開始做的事情,你要把它做完,就是你要有始有終。如果你沒有辦法做到有始有終呢,你就是一個沒有骨氣的人。」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就笑了,因為我的丈夫常常告訴我:「妳要堅強一點!」當時我就在觀想:我先生當時要來參加三皈五戒的時候,對他而言是多麼地困難!因為這樣子的觀想,我就把自己想要修行的這個願力加強,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專心地誦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我一定要盡全力來做!」

以前我就讀過《普門品》。但是這一次,我越讀越覺得觀世音菩薩真的很慈悲!我越誦念「觀世音菩薩」,我的這種悲傷情緒就越來越淡。所以,本來我是很悲傷的這種情緒,被一種祥和,還有一種耐心所代替了,覺得越來越有耐心,同時也有一點慈悲的感覺。

在我心裡,我覺得有一種很深、很祥和的感覺,對觀世音菩薩也非常地感恩。我先生以前告訴我:「一個人,如果能夠心懷感恩的話,你對周遭的這種感覺就可以打開了。」現在我覺得,我的這種感覺越來越深刻。也很感恩大家可以讓我在這裡!

*    *    *

Edward Robson:大家晚安!我的名字叫親悟。在這個地球上,擁有一個守護神或守護者,是非常重要的,觀音菩薩就是那位守護神、守護者。今晚,我就只說我的一個經驗--觀音菩薩守護我的一個經驗。

在這幾個月以來,我一直在照顧我的繼父。7月時,他突然出現了很嚴重的心臟問題,面臨著生命危險。我的媽媽告訴我:那天晚上,我的繼父感覺到他的整個身體不是很舒服,感覺自己的健康不是那麼好,同時也感覺到胸口有些難受、呼吸困難。當晚他就被送到了急診室,也進了加護病房。

我隔天就到醫院去見我的父母。我的繼父當天得到了很多家人的關懷與關心,那天也很高興看到他的精神面貌也變好了。醫生告訴我們:他們做了很多不同的檢驗,根據這些檢驗的結果,他需要動一個很複雜的心臟手術。這是一個非常複雜,非常危險的心臟手術。這讓家人了解到了情況的嚴重性。我的繼父從來也不知道他的心臟有這麼嚴重的問題,雖然他的這一生也面臨過很多的危險。

在手術前的幾天裡,我們這些家人就跟他在一起,我們仍是過著蠻普通的日子。除了一個事情,就是我們知道他的心臟不是那麼好。我們也可以感覺到他有點恐懼,他也知道可能突然間就會面臨死亡。雖然如此,我們知道他很害怕、很恐懼,但他叫我們不要太擔心。在動手術之前的那天晚上,我們家人對他表達了很多的感謝,也給他很多的祝福。我也親自感謝他做我的繼父。那天晚上對他而言,可能是最長的一個夜晚。我想像在這種情況,對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很容易度過的。我也在猜想:他那天晚上到底有沒有睡一個好覺?

第二天,也就是動手術的那一天,我的媽媽和我,還有其他的家人都在醫院裡,給他很多的祝福與支持。我的媽媽是第一個抵達醫院的,她對我的繼父很照顧。他們結婚已經有17年了。她到達的時候,有一個宗教以及心理方面的counselor(輔導員),他給了我媽媽很多心理上、宗教方面的支持與安慰,以期幫她度過這一段考驗期。

手術的當晚我去了醫院,我帶了我的枕頭與被子,坐在我繼父身邊。那個時候,他的身體上連接了很多不同的管子,我看到當時的情況,感覺到他是處在一個很脆弱、很危險的情況。當我坐下來之後,我就用我的被子蓋起來,我就往後靠著。這個加護病房裡面感覺是非常安靜的,我就慢慢地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當我在念觀音菩薩名號的時候,我想像著觀音菩薩的慈悲。

那時候我觀想觀音菩薩的面貌,他的樣子:我觀想他是一尊很高、白色的觀音像,就站在我爸爸的加護病房裡面。那一尊觀音菩薩的像是非常莊嚴的,是非常美麗的一尊,也是非常堅固的一尊。那時候我一直在念他的名號,我祈求觀音菩薩幫助我看護我的繼父,希望菩薩能夠留在那個房間裡看護著他。我也可以想像到他顯現的時候,對我的爸爸加持了不少。這一尊很微妙的守護者就站在我的旁邊,他答應我要幫助我看護我的爸爸。

當時一位護士走進來了。那時候我還是在念觀音菩薩的名號,不知道護士走進來,我就繼續念著觀音菩薩的名號。那位護士小心翼翼地、很恭敬地,盡量不要講話太大聲。當時我的繼父被她喚醒了,但我還是繼續在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就持續地念著念了很久。因為我感覺念誦觀音菩薩的名號,能讓我的繼父感覺到很自在、很舒服,雖然那時候他不知道我在做什麼事情,或是根本意識不到觀音菩薩的存在。我感覺到觀音菩薩讓他在那天晚上很安祥,很平靜。我認為這樣的情況,不是很多人都可以祈求得到的。觀音菩薩在那個晚上幫助了我很多,當我最需要他的時候,他就來幫助我了。

而我的繼父呢,他繼續在那個醫院裡待了幾個晚上,身體也慢慢地恢復了,他的感應不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在那幾天的晚上,我還是會去醫院,為我繼父念誦觀世音菩薩名號,直到他從手術中完全恢復過來。

向觀音菩薩祈求,這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在心理上和信仰上幫助了我,他的慈悲是不可思議的,他可以幫助我們消除業障,也常常尋聲救苦,為我們解圍。我相信他也可以幫助你們,當你們需要他的時候。南無阿彌陀佛!

*    *    *

沈寶珠:上人、各位法師、各位佛友:我叫沈寶珠,法名親寶,從LA來。我這是第一次參加觀音七。

我是要來感恩觀世音菩薩、感恩上人和各位法師教我們如何念佛、如何修行。我平常按照上人和法師所教的,每天誦持「楞嚴咒」、「大悲神咒」,平時也誦經;堅持多年,所以有很多收穫和感應。

兩年前,我從北加州搬去南加州,人生地不熟,遇到很多困難。但每一次都有觀世音菩薩的千眼照看、千手扶持;尤其是在緊急的情況下,都會有人帶我走出困境。

我要講一件事,就是發生在今年1月的事:在來聖城參加禪七的路上,我從LA開車到了奧克蘭的時候,我用的 GPS〈導航機〉就一直在講話。我知道是開錯路了,但是GPS給我的方向卻是我不熟悉的。因為這是第一次單獨一個人開長途,這時候心裡就開始緊張起來,不知道應該怎麼辦。心想只好下了高速公路以後,搞清楚了再上去。因此就在下一個出口下去了,誰知道下面是一個加油站;一看就知道是一個很不好的區。那時候已經下午兩點了,我原計劃天黑以前要趕到聖城的,這時候心裡就更是萬分的焦急。

就在這個緊急的關頭,有一個人迎面走過來,也是一個過客,在那裡加油的。我趕緊就向他問路:要想重新上580號公路,然後去過那個橋 (Richmond San-Rafael Bridge),然後接101號公路。那麼他就指來指去地,但是我還是不明白。他就叫我拿一張紙和筆,要畫圖給我看。我一時很忙亂,也找不到紙和筆。他就又問我:「是不是會跟車?」我說會!然後我就看準他的車,是一輛 White Toyota Truck(白色豐田貨車)。他又跟我講:「要跟車10到15分鐘。」因為有塞車呢,也不是很容易跟車,但是終於看到了橋頭。

那個時候他就打開車窗,伸出手臂一直揮手,指示我上橋。我終於鬆了一口大氣,這時候我才意識到:這是觀世音菩薩!我就一面開車,一面想、想……,眼前的大路又開始模糊起來了,但這一次不是迷路,而是太感動了,眼淚一直流個沒完。那一天,北加州加下著小雨,但是5點鐘前我還是趕到了聖城,還吃上了晚餐。

這次觀音七中,我能有機會和法師們及所有人一起誦《普門品》。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還有大家的誠意,以及我自己的努力使我很感動。又再一次聽到上人講:「幫助別人,就是行菩薩道。」希望我自己能夠依教奉行,變成觀世音菩薩的眼和手,去幫助需要的人們,也讓更多的人參加觀音七,一起來誦持《普門品》和<大悲神咒>。謝謝!

*    *    *

李親道:諸佛菩薩、宣公上人、各位法師、善知識們: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我是來自阿拉巴馬州的親道,這次來和大家分享觀音七的法會心得。

這是我第一次打觀音七,感覺特別新鮮,受益也頗多的。整個觀音七過程,從早上誦《普門品》開始,繞念、坐念一直到止靜、開示、最後的大迴向,功德都很殊勝。

特別是下午各一小時的坐念和止靜,真的是很考驗大家的定力。佛殿裡有不少蒼蠅,在我們止靜的時候不約而同地來「問候」大家。又是蒼蠅聲,又是其他如咳嗽和其他的一些聲音……,能夠真正地從頭到尾,自始至終身心皆不隨這些外緣所轉的人是少數的。

止靜時,當我結跏趺坐,默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時,時有時無地總是有一些妄想打斷聖號。這些個妄想或長或短,或天南,或地北,從四面八方而來,我的心也就這麼跟著妄想跑了;等回過頭來也不知又過了多久,說起來真是令人汗顏!

本來,我們的常住真心是如如不動的,不生不滅、不垢不凈。因為攀緣心總隨著外緣而去,色、聲、香、味、觸、法,來什麼跟什麼,一直認假為真,認賊作子。祖師大德常如是開示我們,我不過是拾些他們的牙慧來講,虛老在開示錄裡曾說過:「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可見說時容易,行時難。我們大家要是真能老實用功、念茲在茲,而非像我現在這樣盡是口頭禪,那麼妄想肯定會越來越少,定力也就越來越強。

方才所講的,是我在止靜過程中的一些感想。接下來,還想再談談在繞念過程中的些許體會。

其實,不單單是在觀音七時我們繞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於平常的早、晚課中,亦如是繞念諸佛菩薩的聖號,我發現這看似平淡無奇的繞佛、稱念,亦非想像中的那般簡單。怎麼講呢?必須要時刻收攝六根,以至一心不亂。眼睛看著前面的人,始終保持適當的距離--不會太近,也不會太遠。耳朵聽著每一句從口裡發出的聖號,字字清楚外,不快,亦不慢。身體昂首挺胸,手結彌陀印,腳步輕盈。心中一句菩薩聖號外,別無其他。若能把持住這眼、耳、鼻、舌、身、意不被色、聲、香、味、觸、法所轉,於繞念中坐念,於坐念中繞念。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果真能做到如此,那麼境界應該會很殊勝的。

現在回到這次觀音七的主角--觀世音菩薩身上。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雖於無量劫前早已成佛,然而仍舊掛念著娑婆世界的貧苦眾生,乃至倒駕慈航,尋聲救苦。我們在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祈禱加持的同時,是否曾想過學習觀世音菩薩這種不辭辛勞、捨己為人的大無畏精神呢?平時總是有求於諸佛菩薩,可曾想過我們又為諸佛菩薩做過些什麼事情呢?當下,我們應該精進修道,慎勿放逸,乃至證果,自度度他,如此才是真報答諸佛菩薩法布施之恩。

觀音七的法會雖然已經結束,但觀世音菩薩這種以大慈悲心救度眾生離苦得樂的願力,卻從來沒有停止過。以上就是我在觀音七法會中的心得體會。阿彌陀佛!

*    *    *

王親宣:上人、各位法師、佛友:阿彌陀佛!

我是10月9號皈依的,法名是王親宣,我住在舊金山。會來到萬佛城,是因為我的同學陳親慧邀我一起來萬佛城打觀音七。她傳了觀音七的申請表給我,但是我看不懂什麼是「三皈五戒」,什麼是「八關齋戒」。於是我上網搜尋資料,我發現皈依之後不會落入三惡道,受了「八關齋戒」之後,可以乘坐蓮花去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我才決定來萬佛城跟大家一起學習觀音七。

對於佛經,我也只是會念《普門品》,是4年前我同事教我念的。但是在觀音七的第一天,念《普門品》時我才發現:以前念《普門品》,我只念了一半而已。因為以前的我念到「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我就直接念迴向偈了,這是我同事教我念的。如果沒有來到萬佛城,對於《普門品》我還是只會念半部經。我相信這是觀世音菩薩看我太傻瓜了,冥冥之中教我,讓我知道如何正確地念《普門品》。

這是我第一次吃長齋,第一次住在廟裡,第一次連續好幾天每到半夜都會聽到一些奇奇怪怪的聲音。後來聽了法師的建議,立了冤親債主的牌位,就睡得比較安穩了。雖然受了好幾天驚嚇,但還是讓我受益良多:學習如何正確地念佛經,和感受出家人的生活。這也算是我人生的新體驗。希望以後還有機會來這裡,和大家一起學佛經。阿彌陀佛!

*    *    *

陳親慧:上人、各位法師、各位佛友:大家晚安!末學姓陳,法名親慧,我在2006年開始學佛,直到今年的盂蘭盆法會,在聖城皈依及受戒。

今年,我參加了觀音成道七、地藏七和這次的觀音出家七。因為初期學佛的熱忱及我在健康上有小問題,還有我的先生在事業上有新的機會創業,便想到說到聖城,為自己及我的先生禮佛、祈福。這是今年我連續參加了三次的緣由,所以,當中兩次法會的《普門品》,讓我學會活用於生活當中,並因此更加了解及熟悉觀世音菩薩。

回想以前,我20歲的時候,最初接觸的佛法就是《心經》。《心經》使我首先受觀世音菩薩的智慧及教化。經文中的這句「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我只要這麼告訴我自己,我真的就會很快常因此讓我得到平靜的心了。

其次,我念的是美術學校,直到做設計工作,我的想法及接觸的朋友和資訊,都覺得抽菸不是一件壞事情,也可以說是為了要尋找靈感及清淨,就學了抽菸。很多年來卻不是這樣子的,反而,抽菸讓我的腦子更加混沌,還缺氧,而且被菸奴隸了。當我接觸佛法還有一些善知識,知道了抽菸的一些壞處及果報後,我就想要戒菸了。但即使貼了「戒菸」的貼片,我的心及習氣還是在。

某日,讀過《普門品》「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我才知道:除了緊急危險的時候呼喊觀世音菩薩,想要離開抽菸的欲望,應該也是相同吧?於是末學就對著天空祈禱說:「觀世音菩薩!我想要戒菸,求求您幫我,讓我不想抽菸!」然後,我就念無數句「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真的非常有效!我就真的戒菸了。我希望我先生也戒菸,所以我便向他分享我的經驗,結果他現在也戒菸成功了。

另外一個應用,就是有一次我坐朋友的車,朋友和她的女兒倆在車上吵架,女兒一直不停地說著、吵著、罵著媽媽……。末學是外人,感覺很尷尬,我想到第一次在觀音法會上唱的歌,於是就唱出來了:「南無觀世音菩薩……」,結果她們的戰爭就突然停止了。當時空氣凝結,她的女兒突然「噗哧」,轉怒為笑,也就不再頂嘴逆上了。

雖然我沒有像我朋友的女兒這麼誇張,但是瞋恚、兩舌、惡口是我要修的,所以想到經中這一句「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對愛生氣的我而言,真是好方法,真的也是非常地有效。

在這三次法會當中,我有一些奇妙的感覺:第一次是在我參加觀音成道法會時,因為多年來我的腳底斷斷續續地奇癢無比,一直不知是什麼病,在這次法會中也發作了,因而無法站立,無法走太多路以及繞佛。幸好遇到法師的教導及幫助,塗了一些藥油,並教我再向觀世音菩薩祈求。如今多年的小怪病沒有再困擾折磨我了。

第二次,是在觀音七法會中關於是非口舌的事,聽人家說要修行時會有魔考,而口業本來就是我最大的問題。比如我在聖城結識了某師姐,感覺很聊得來,但言談中有時候講的話題和佛學無關。在道場她似乎也被誤會及排斥,討厭她的人見我能和她互動,結果就被某位女居士惡言。

而另外一個人也是要來和我攀緣,一開始也是說一些挖苦、貶損我的話,但是因她是長輩,我就算了,也願意送她回家,不用攤汽油費。結果她更進一步,竟然是要拉攏我加入直銷;雖然這沒有什麼,但七天裡可是讓我不開心。結果我跟上人祈禱及懺悔,很神奇的是:這兩位女居士隔天都向我道歉,這讓我非常疑惑,讓我覺得很慚愧,也更加感恩上人。

*    *    *

比丘尼恆君:師父上人、各位法師、各位居士:今年這個最後一個觀音七,今天晚上就要圓滿了。我想各位都認識觀世音菩薩,不像我以前很愚癡的,我們家業障也很重。

有一次,忽然我父親想要請一尊觀音菩薩像,所以就叫他的朋友:「你去幫我請一尊觀音菩薩。」各位!您知道我們家來了哪一尊觀音菩薩嗎?結果來的是維納斯!

那這個……,可是我們想:「沒有關係,也是女的嘛,也是很漂亮的,沒關係吧,也就這樣子了!」所以,當你因緣不到,福報不到的時候,你想請觀音菩薩,還不一定請得到。

各位都是有福報的人,常見觀音菩薩,常念觀世音菩薩,家裡也都有觀音菩薩畫像,或是觀音菩薩的像。所以,要時時珍惜自己的福報,時時感念觀音菩薩,時時恭敬觀音菩薩,時時常念觀音菩薩。阿彌陀佛!

同體大悲的境界

比丘尼恆音講於2011年10月13日星期四晚 萬佛城大殿  A talk given by Bhikshuni Heng Yin on October 13 (Thursday), 2011 at Buddha Hall of CTTB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諸佛菩薩、法師、上人、諸位佛友:阿彌陀佛!這裡是恒音。今天在這裡跟大家結法緣。

記得二十一年前,我是在秋天的觀音七來到聖城常住,大部分的時間我沒有全程參加,可是,我還是覺得觀音菩薩的法門是非常地妙。上人給我們開示說,念觀世音菩薩的時候要觀想觀世音菩薩就在我們面前,千眼照見我們,千耳聽著我們念,千手要護持我們。我們念觀世音菩薩不是為我們自己,而是為所有的眾生。我們也要念自性的觀世音菩薩,念到我們跟觀世音菩薩是同樣的慈悲喜捨,也可以有他的能力來救苦救難,可是這是非常難。

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有沒有進步,我們到底有多少慈悲。我個人知道我自己很多自私的念頭,常常就是考慮自己的舒服、自己的享受、自己的名譽等等,我希望可以對自己有好處,覺得自己很重要,對別人可以有一個好的影響。但是就算我在試著做慈悲的事情的時候,也都有這個「我」在裡面。

有個德國的哲學家尼采,他說,其實當人認為他們自己不自私,在行慈悲的時候,他們其實還是有一種自私心。

他說為什麼我們會看到一個人掉到水裡面,我們跳下去?雖然我們對這個人沒有什麼感情。他就說可能是因為我們自己會覺得有一點不舒服。因為如果我們不跳下去幫他的話,我們會覺得我們自己很無力,或是別人覺得我們很脆弱,或者是我們就失去我們的名譽。還有我們也可以想到,可能我們自己也會有這種危險。或者想到,人命這麼薄弱,這麼容易逝去。所以我們就行這種慈悲的行動,來擋住這些不舒服的想法。或者是因為如果我們去幫助別人,就會有別人讚歎我們,我們會認為我們比那個人有力量,還有我們比那個人幸運。或者是因為無聊的關係,就去做。

所以,這種覺察到人的行為總是有個自私心,也是佛教覺察到的。就是講到我們第七識會認為第八識就是一個不變的我,第七識它就是有我慢、我見、我癡、我愛;就算我們在睡覺的時候它都還繼續行動,就把我放在正中間,事情裡面。所以我們這種偏心的根是非常深的,在我們的下意識裡。

所以,我們怎麼樣可以克服這種非常深的我見跟我執,來得到真正的慈悲?就是要很有耐心地來修行,要小心,不要得到滿足--這種自滿的心。所以在打觀音七的時候,我們誠心地念菩薩的名號,就可以種種種善良的種子,是觀音菩薩的慈悲喜捨,無畏的種子;每一顆種子就影響到所有其他的種子。越多這種善良的種子,讓我們的心情就越正面。然後,我們就比較有辦法去應付那些從第八識生出來的煩惱。在這個打七的空間,這些煩惱有機會現出來。我們就可以觀察它們,不要有反應,它們就會消失了。

所以我們參考觀音菩薩自己講他怎麼樣修行,來克服這個「我」。他就是反聞聞自性,把這個聞轉到聞我們的自性,不跟著外面的塵。然後慢慢地,把這個塵也空了,這個根也空了。然後呢,這個覺知也空了,空也空了。所以,最後也沒有生,也沒有滅,只有這個寂滅。在那個時候,觀音菩薩就得到兩種殊勝的力量:第一個就是他上合諸佛的本妙覺心,跟佛有同樣的慈力,慈悲的力量;下合十方的一切六道眾生,與他們同一悲仰。因為,他悟到他的性跟眾生的性是一樣的。眾生就是他心裡的眾生,眾生的苦也就是菩薩的苦。所以,在這個狀況下,他的煩惱、我執都空了;也沒有我也沒有人,這種無我的境界是尼采所不認識的。

所以,我們現在就是一方面想到觀世音菩薩的這種境界,同體大悲的境界。另外我現在想分享一下在學校工作的一些感受,我們這十年來學生跟家長的互動。

老師們注意到,現在的家庭沒有像以前那麼穩定。現在的年輕人也比較不專心,比較沒有信心。而且很多也是失去了方向,沒有什麼宗旨,沒有什麼價值觀,也沒有太多模範或者是生命的目標。不是說每一個人都是這樣子,可是很多年輕人是這樣子。還有在現在的文化,他們都會挑戰任何的權威,懷疑任何的理論。但是當這個世界越來越亂,有越來越多家長跟孩子就被吸引到聖城來,當它是一個皈依處,來躲避亂世。所以聖城必須要有心理準備,有越來越多人想要來這邊,因為外邊太苦了。那觀世音菩薩的精神,就是要攝受他們。

在早期的觀音七,上人說,這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在聖城,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救所有世界上受苦的眾生。我們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希望菩薩用千眼來照見我們,用千耳從遠地來聽他們,用千手來護持所有的眾生。」但是跟現在的社會比,聖城的文化是非常傳統跟保守的。當然我們要守我們的規矩,這是很重要。但是,我們也需要很多的慈悲跟智慧跟方便,來讓年輕人了解這些規矩的好處。所以,用這種方式讓他們可以接受,這是我們的挑戰。我們必須要記得,要像觀世音菩薩觀所有的眾生,不管他們跟我們多不一樣,但是他們就是我們心裡的眾生,有同樣的佛性。我們要發願來攝受他們,讓他們離苦得樂。

現在在世界上,越來越多人關心環保,環境的破壞。非常好,有很多人主動地來節省,重新用一些物質,還有回收。還有人提出,除了這三個是從R開始的,再加一個懺悔,就是repent;四個東西都是從R這個字母開始。那repent(懺悔),就是從心底上。其實念觀世音菩薩,把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為一切眾生,有情無情的這種關心,放到我們自己的心裡,這是一種最基本的方式來救我們的地球。因為,這個地球也是我們的八識田裡面的種子想出來的,也是我們的心造出來的。

再講一點點就是,最近因為女生宿舍的人比較多,所以在繞佛的時候,她們會到旁邊的延生堂去繞佛。但是天氣好的時候,她們有時候就在外面繞佛,就是一個很長的隊,五十個人,這樣子繞,非常地平靜,也是很amazing,就是很難相信的。因為她們沒有用木魚或是引罄,但是她們可以五十個人都一起同聲地念佛號。這就表示說,大家非常專心,聽的時候就可以和合地念。

最近我們也帶學生來佛殿念觀音菩薩,有一個五年級的女孩子,是天主教徒。她說她這個禮拜她眼睛很痛的時候就念觀世音菩薩,然後就不痛了。另外一個也是五年級的,是一半印第安人,一半墨西哥、西班牙的背景。她有一天下午,大概就是五點鐘在等她的家長來接她的時候,她沒有什麼事情做,覺得無聊,就自己在那邊開始繞念觀世音菩薩,她就覺得很好。

每一個人都可以當觀世音菩薩

比丘尼近柔講於2011年10月14日星期五晚 萬佛城大殿  A talk given by Bhikshuni Jin Rou on October 14 (Friday), 2011 at Buddha Hall of CTTB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大家晚安!我的名字叫做近柔,今天輪到我講法。剛才聽到上人在講法的時候,我想起了以前,在1985年我剛來的時候,上人每兩個禮拜就會回到萬佛聖城來,到妙語堂跟我們講法。

那個時候,不管我們當時有什麼樣的見解,上人總是會把我們的見解轉過來,讓我們看事情有另外一個方法,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觀點,或者是新的觀點來看事情。上人他有很奇特的方法來教我們怎麼樣講法。譬如說我們上來講法的時候,是不能帶稿子或者是小抄上來,也不可以看稿子。當然,上人准我們把我們想要講的法或者話,事先寫下來;但是當場要講的時候呢,是不可以帶任何東西上臺的。上人鼓勵我們,講法的時候就是即席地講,要對下面聽眾的機。

上人有一個很好的方法來教我們,就是我們每一次講完法的時候,上人就會派一個人來評論我們講法的內容。如果用這種方法,我們有講錯的部份,當場就會被提出來,我們就可以糾正自己。如果講對的話,這個對的部分也會被提出來。有這樣子的方法,所以我們上來講法的時候,都會越來越有信心。因為我們會知道:這種方法其實就是要讓我們更明白佛法,這種方法其實對我們是有益的,我們都會得到利益的。

接下來,我要講一些以前發生的事情,乃至現在目前發生的事情,及一些觀世音菩薩的故事,這些事情都是在萬佛聖城發生的。當時,我剛來的時候,我是來女校當老師,當時的女校不是很大,我們在樓下的小學只有兩個班,我們只用兩個教室。樓上就是法界佛教大學、錄音室,還有特別的翻譯室。我們從幼稚園到六年級只有9個學生。這9個學生中,有的是當時越南難民營的這個計畫案送過來的學生,這些學生有可能是從寮國來的,或是從柬埔寨、越南等等的地方來的,我的工作就是教她們英文。

當時,我認識一位越南法師,她的名字叫做寂法師。我剛來的時候,因為我以前當過老師,不過我來這邊的時候是義務老師;雖然我的食宿都已經包括在裡面,但是我並沒有什麼多餘的錢,我就是這樣子一天一天地過著。可是,常常我到我的信箱去看的時候,有時候就會發現:我的信箱裡有肥皂啊,有時候會有牙膏,或者是有毛衣、有筆、有紙等等;這些東西常常就是在很適當的時候,出現在我的信箱裡。有一天,我就看到寂法師她放東西到我的信箱裡去,但是我沒有告訴她,我就假裝我從來都不知道這一件事情。

後來有一次,我的妹妹到萬佛城來看我,我帶她來佛殿,跟她解釋:「哦!這個是佛。」我讓她看到一張觀世音菩薩的相片。那是一張觀世音菩薩站在龍上面的相片,是一個飛行員拍到的。所以我告訴她這個的時候,她就說:「哎呀!我才不相信這個呢!妳怎麼可以告訴我,我要相信這些東西呢?」不管我跟她說什麼,她就是不相信。

後來寂法師來了,我就說:「寂法師,您帶著我的妹妹到處參觀一下好嗎?您跟她介紹佛啊,介紹佛教啊等等的。」寂法師就跟她到處介紹,跟她講有關於佛教所有的事情,跟她講佛講菩薩,講這個講那個……。我的妹妹一邊聽她講,眼睛越張越大,居然都相信寂法師跟她說佛教的一些東西;不管我怎麼跟她講,我妹妹就是不相信我。

我的妹妹就說:「哎!妳知道嗎?在我們的蓮花池那邊,不是有一尊白色的石頭做的佛像嗎?妳知道那一尊佛它在發光哎!寂法師跟我說:剛開始她來的時候,那尊佛其實顏色是很暗淡的;雖然是白色的,但是它很暗,也不亮。因為有很多人來,她就會帶人去那邊拜佛呀;因為很多人都去恭敬這個佛像,所以這尊佛像慢慢地就開始發光了,發金色的光。妳知道嗎?」她跟我講這件事的時候,我就說:「哎呀!我才不信呢!」後來,我就真的跑到那座石像前面去看那尊佛,你可以看到在這個石頭上面,它有晶晶亮亮的東西在上面,所以我覺得這個是非常神奇的。這個亮亮晶晶的東西現在還在上面,有時間的話,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寂法師她告訴我她一些人生的故事,特別是她怎麼樣來到美國。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所以我跟大家分享。這個故事講到:當時寂法師在越南,她有幾個小孩;她當時的同修是在軍隊裡工作。他們是住在越南的北部,當時打越戰已經打了好幾年了。有一天,她遇到一個美國軍人來告訴她,說:「妳一定要趕快把你的護照呀、還有妳的簽證呀,趕快都弄好了!妳要馬上,趕快離開越南,因為這個戰爭越打越厲害了。如果妳現在不走的話呢,妳們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於是這個軍人就告訴她:在哪一天、哪一個時間會有飛機要離開,就叫她一定要在哪個時間,趕到哪一個地方去。寂法師回家以後,趕快就把所有的東西整理了,也告訴她的先生;她先生說:「OK!我會回來帶妳到那個機場去!」可是,她先生沒有回來帶她。

後來,在他們的這個村子裡面,坦克車呀、軍人呀一隊一隊地就來了,又聽到機關槍的聲音,所以大家就忙著逃命。她把她的孩子帶到附近的一間廟裡去。那間廟供著一尊觀世音菩薩的像,他們就躲在那個佛龕下面。很多人慢慢地就湧進來避難。外面聽到很大聲的打仗聲音,躲在裡面的人都非常害怕,不過漸漸地,這個聲音就安靜下來了。

寂法師她躲在這個佛龕下面的時候,她是一直在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剛開始,在外面就是像剛才講到的,很多好像在打仗啊,還有掃射的聲音,不過慢慢地,聲音就變小了,然後就沒有了。有一些人就想說大概沒有事了,想要離開了。可是他們一出去的時候,又聽到機關槍的聲音,又聽到有人在喊叫,呼「救命!」之類的聲音。

這樣情況維持了大概一整天左右。當然,躲在裡面的人越來越害怕,越來越害怕,都想辦法要逃離這座廟,譬如說去找食物啊,或者是去做其他的事情。到最後大家幾乎都走光了,只剩下寂法師跟她的孩子們,仍躲在這個佛龕下面,她還是一直保持誦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寂法師她自己本身也是非常非常害怕。她也很餓,孩子也很餓,也很害怕。不過,在這個期間,她的菩薩聖號都一直沒有斷。

後來,寂法師突然看到門開了,她可以從佛龕下面聽到他們的聲音,可以看到一點點外面的動靜。她可以看到進來的軍人,他們身上所有的武裝、所有的槍種種的。看到這些人進來以後,她就把她的孩子抱得很緊,所以他們不會太害怕,也不會哭。但是在這期間,她也一直誦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她就一直誦、一直誦……。

後來她發現很奇怪,好像有人在看她;一看:哇!一支槍,槍口對著她!她就往上看、往上看、往上看……,哦!這些不是越南軍人,是美軍。她從來沒有看到過美軍,沒有看到美國人這麼高、這麼大、這麼壯的!她就往上看、往上看……,哦!發現他是一個美國人。這個美國人就跟她說:「妳趕快把你的護照、把妳的簽證這些東西都準備好,我們其實是來這邊救你們的,妳在這個時間到哪一個機場去。妳趕快帶妳的孩子到美國去吧!」所以,她趕快回家,把她的護照等全部都整理好。

因為那是一個小村莊,她的鄰居、家人都要跟著她一起去,她的車子很小,於是她能帶多少人就帶多少人,那個車子上是擠滿了人。但是,她在去機場的路上,突然就卡住了。為什麼?因為有人在巡邏,巡邏的人就說:「妳現在不能離開這個地方,我們這裡是禁止通行的,妳不能走!」她怎麼辦呢?她就很大聲地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然後踩足油門往前衝,把所有的東西都撞倒了,噼噼啪啪往旁邊撞……。她盡她所有的能力,趕快把車子開到機場,她也不敢往回看--後面有機關槍在掃射……,但是,最後她很安全地抵達了飛機場。

他們安全抵達機場,每個人也都上了飛機,準備要起飛了。可是最後一分鐘,飛機飛不動。為什麼?太重了!第一,太多人。因為大家都擠在那個飛機裡面。第二,飛機上太多錢,太多珠寶了,太重所以飛不動。於是飛行員就跟她說:「我們實在是飛不動,妳看是要人,還是要錢,你們自己選擇。」所以他們就把這個錢啦、珠寶啦,很多東西都留下來了。當然他們很安全地抵達了美國,很多人也就是因為這樣子來到了萬佛聖城。

我剛來的時候,每天寂法師看到我,就說:「哎呀!妳為什麼不剃頭啊?妳應該出家啊!」她常常就這樣跟我講。後來很多年,寂法師她都是住在長堤聖寺,前一陣子,我到了長堤以後就去看望她。她就說:「哦!妳看!妳把頭髮剃了,妳是個出家人了!」

因為還有幾分鐘,所以我再講一個短短的故事。我的妹妹當時常常來萬佛城看我,我們做功課的時候,譬如說早、晚課或者什麼的,她也會坐在佛殿後面觀看我們的活動。她不會說很多話,只是坐在後面,她就會覺得她是被祝福的,而這個地方很安靜、很祥和。除此之外,她並沒有多說什麼。

有一次,我的妹妹又來看我。那一天,我記得是我們在慶祝觀世音菩薩的聖誕,她也就坐在佛殿的後面。但是,越來越多人進來,越來越多人進來,就把她越擠越後面。因為來的人都想要往前站、往前站……,所以她就被越擠越後面,越擠越後面。

突然,她一不小心就跌倒了,跌倒在觀世音菩薩的銅像下面。她被嚇了一跳,也不能夠站起來,也不能夠爬起來。所以,她就只好往上看,就看到觀世音菩薩很大很大的腳趾,看到觀世音菩薩的腳,再往上看、往上看、往上看……,哎!看到觀世音菩薩的臉。她就說:「妳知道嗎?那時候我就看到:觀世音菩薩她是在看我。妳知道嗎?她一邊看我,還一邊對著我微笑。」因為旁邊圍了很多人,所以她就說:「觀世音菩薩往下看,看著她微笑。」從那次以後,她就拜觀世音菩薩當她的老師,她覺得觀世音菩薩跟她很有緣。

明天是觀音七的最後一天,希望大家都能夠發大心,也能夠圓滿觀世音菩薩的十心--十種心。只要很誠心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當觀世音菩薩;只要我們趕快來發心,有信心,我們一定可以圓滿,可以成功,我們都做得到!

其實,我從來都沒有想過剛才講的這些--就是我們可以當觀世音菩薩。不過,這幾天我這樣子誦念下來,我覺得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當觀世音菩薩,只要我們發願。阿彌陀佛!

出家要跟隨著善知識

比丘近梵講於2011年10月10日星期一晚 萬佛城大殿  A talk given by Bhikshu Jin Fan on October 10 (Monday), 2011 at Buddha Hall of CTTB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上人、各位法師、各位佛友:再過兩天,就是上人的出家日;在這個觀音七的圓滿日,也就是星期六,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出家日。對我們來講,這都是有著相當重大意義的日子。

普賢菩薩十大願裡頭,第八大願就是「常隨佛學」。如果我們跟著佛來學習的話,那麼有一天,我們也會跟佛一樣成佛的。因此呢,佛出家了,我們也跟著出家。那麼,當然包括善知識,像觀世音菩薩早就成佛了,他是倒駕慈航,現菩薩身來度化我們。像上人呢,是我們的善知識,他在這個娑婆世界也是一種示現,所以農曆9月16號上人也示現一個出家相。

萬佛聖城在過去,也常常會挑上人的出家日,或是觀世音菩薩的出家日來舉行剃度典禮。像我個人,也是在1999年上人的出家日剃度出家的。出家呢,基本上有三種意義:第一個,就是出世俗的家;第二呢,是出煩惱的家;第三呢,是出三界的家。

出世俗的家,也並不是這麼容易,很多人有家庭的牽累。在上個星期,記得有一位法師講:以前有位居士他想出家,可是因為他的家庭太美滿,妻子也太賢慧了,所以,演變成他不能出家。等到他生了重病,最後在一個特別的案例之下,他出家了。有時候,父母或是妻子之間這種感情呢,也是一種障道的因緣;如果能夠放下的話,那才能夠出這個世俗的家。但事實上,也不容易!如果我們遇到善知識的話,那麼,可能就可以下這個決心了。

當然了,出家也要跟隨著善知識,你才會有正知正見;否則,可能就盲修瞎煉。這裡有一個譬喻,說有一種花是狂花無果,就是它開很多的花,但是到最後不結果。就譬喻成什麼樣呢?就是像外道一樣,他修很多法門,或是苦行--那種修行的法門,甚至比佛教修行所吃的苦還更苦,但是到最後呢,沒有結果。因為那對自己本身是沒有利益的一種行門。

我想講一個這個親情不容易割捨的例子給大家聽,不過這到最後是喜劇收場。在印度有一個婆羅門,他很年少就出家學道了,可是到60歲還不能得道。根據這個婆羅門法,他們的這個規矩:如果你在婆羅門教出家,到60歲還不能得道的話,你就要回家去成家立業了。

這個婆羅門還俗了以後,他就結婚生子,生了一個男孩,非常的可愛,到7歲時開始讀書、寫字,人很聰明又有辯才,其他小孩子都比不上他。可是,突然有一天得了重病,一個晚上就死了。這個婆羅門當然很傷心,他傷心到趴在這個兒子的屍體上,昏迷了,後來又醒過來。他的親戚朋友就勸他,然后把他兒子的這個屍體硬擡到城外給埋葬了。

可是,這個婆羅門他還是不死心,他就想:我這樣哭哭啼啼也沒有用,不如我去跟閻羅王計較,把我兒子的命給要回來。所以,他就很誠心地齋戒沐浴,就離開家了。一路上就問人說:「這個閻羅王住在哪裡?」那麼就這樣問、問、問……,走了幾千里的路,那麼一直走,走到深山裡面,才遇到一些也是婆羅門的這種修道人,他們是比較有修行的人。

他又問這些婆羅門說:「閻羅王的住處要怎麼走?」他們就問他說:「你問這個閻羅王的住處,這有什麼目的呢?」那麼他回答說:「因為我有一個兒子太聰明了,他突然死了,我捨不得。因此呢,我想去請求這個閻羅王能放了我的兒子,讓他回來。以後我就可以養老。」

這些婆羅門修道人很憐憫他這麼愚癡,就告訴他說:「閻羅王所住的地方,不是一般人可以到的。不過離這裡,往西邊走400多里遠,到那邊有一條大河,那裡有一座城。有一些天神,如果他們到世間來巡視的話,有時候就會住在這裡。閻羅王通常會在每個月的8日,在這座城裡住下來。如果你齋戒的話,那你去求見,可能可以見到他。」

這個婆羅門很歡喜,就照他們所指示的,果然找到這一條河,也見到了這座城,那麼他就很誠心地燒香,來求見閻羅王。閻羅王就叫看門的人請他進來,也問他原因;這個婆羅門又把這個理由跟閻羅王講了一遍。

閻羅王說:「太好了!你的兒子現在在東邊這個花園裡頭遊戲,你自己去把他帶回去吧!」這個婆羅門聽到就去了,果然看到他的兒子跟其他小孩子在一起遊戲,就上前把他抱住,哭著說:「我每天想念你,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著,你有沒有想我呢?」這小孩子吃了一驚,反過來罵他說:「你這個老頭子怎麼這麼不懂道理呢?我只是到你家裡去寄住一下子,你就說我是你的兒子。你不要再多說了,你就趕快離開吧!我現在在這裡,還有自己的父母,你為什麼這樣抱著我呢?」這個婆羅門沒有辦法,就很傷心地哭著離開了。

他又想到,他曾聽說有一個沙門--也就是那時候的佛,他知道我們人世間這種神識的變化,那我應該去問佛。因此,這個婆羅門就來到這個佛講經說法的地方,就是祗桓精舍。婆羅門就跟佛說:「我到地獄見到兒子了,但是他不認我,也沒有這種父子之情。這是什麼因緣呢?」佛就告訴婆羅門說:「你真的是一個很愚癡的人啊!人死了以後,那個神識它就再去投胎轉世了。那麼,即使是父母或是妻子,你的家庭所有的成員都只是一種因緣,才遇在一起的。這個因緣散了,沒有了,大家就離開了。你為什麼一定要這樣計較說:這個兒子就是你的兒子呢?」佛又繼續說:「有智慧的人,他不會貪著這個世間的恩愛,他會覺悟,覺得這個世間都是一種苦。他就會修習經典,或是持戒,那麼把這種妄想給滅了,將來生死就會盡,也就是可以了苦。」

這個婆羅門聽了很歡喜,他就跟佛作禮,說他要出家做沙門。那麼,佛就跟他說:「善哉!」這個婆羅門的鬚髮就自落了,袈裟就著身,變成一個比丘,並且很快就證到阿羅漢果。從這個故事,我們當然也知道,這個婆羅門是有善根的,因為他最後還是見到佛了,而且也出家成為一個比丘,所以他能夠證得阿羅漢果,能夠離苦得樂,離開這個三界。

出家當然是很重要,因為真正解脫就是要出家修行。那麼,如果有人出家,我們隨喜或者是幫助他,這個福德可以說是很大的,可以常常生在天上啊,或是做人世間的國王。但是,如果有人要出家了,我們千萬不要障礙他、破壞他。

在這個《出家功德經》裡頭,佛就講到:如果你破壞別人出家,那麼你會墮落到三惡道;墮落到三惡道到地獄、惡鬼、畜生的時候,還是生盲。生盲就是說你生下來,還是一個盲人,眼睛看不見的--在惡道還是這麼苦!等到三惡道報盡了,轉生為人道;到人道的時候呢,在母胎的那個時候就盲了--眼睛就瞎了,等於說還沒有出胎他就是一個盲人。因此,這個罪報是很重的。那為什麼呢?因為他障礙別人的這個道眼,就是說別人要修道了,他把這個道眼給障住了,所以自己也會像我們剛剛聽《法華經》裡所講的,就會不見佛、不聞法、不睹僧。

在佛出世的時候,有一個人喝醉酒了,那他去請佛剃度,佛滿了他的願。第二天他醒過來,又跑了。佛弟子覺得很奇怪,就問佛:「為什麼他酒醉了,你還要幫他剃度呢?」佛說:「因為他過去生中,從來沒有過出家的念頭。那現在呢,就給他種一個善根。」

已經出家的人當然要好好珍惜,這個出家的機會是得來不易的,那麼好好修行,這樣才能夠報師長恩、佛恩。那麼,還沒有出家的人,當然常常要有這種出家的念頭或是願,要發願要出家;即使你現在還不能出家,但是這個願會幫助你。有一天,因緣成熟了,你也一樣可以出家。

上人常常提醒我們說:在佛菩薩或是祖師聖誕的時候,我們可以發願。因此,再過兩天--上人出家日,我們也可以發願:隨著人上來出家。在9月19日,在觀世音菩薩的出家日,我們也可以很誠心地發這個願:我們也要跟隨觀世音菩薩來出家。當然,我們發願的時候,要發得誠,要發得真。因為這樣,你這個因真了,將來的果呢,才會很實際。如果我們現在這個念頭不是很強,可能只是一個妄想,因為你自己沒有信心。這樣的話,將來的這個願也會實現,但是可能還是會有一些波折,或是不是那麼真實。可是,也會滿我們的願。所以,我們應該要趁機會,好好地把握這個機會,來發真實的出家的願。阿彌陀佛!

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法會午齋法語

比丘恆實、比丘尼恆良、比丘方丈恆律,講於2011年10月9日星期日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法會午齋時 萬佛城五觀齋堂 The talks given by Bhikshu Heng Sure, Heng Lyu and Bhikshunis Heng Liang on October 9, 2011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比丘恆實:今天,在觀音菩薩出家這個日子,我們比較早一點開始講法。在吃飯的時候,大家還在排隊拿食物的時候,也可以一邊拿食物,一邊聽法,這樣子就能掌握時間。同時,我們想早一點結束,讓大家可以準備準備,參加下午的一些道場的活動。

昨天晚上我們開始觀音七,所以有七天,一個禮拜時間,專門為觀音菩薩大悲法門來修行。這個主要是《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那是《法華經》裡面的一品——第二十五品,我們就念誦它,每天每天這樣子,已經有三個不同的語言。

這個《普門品》裡面講完了長行,第二個部分就是重頌。這個重頌是偈頌,就是用五個字一句的這個偈頌,把長行裡邊的道理再說一遍。問題就是在長行的時候,我們就誦過去,「噠噠噠噠噠……」誦完了,到底裡邊是什麼道理呢,很難記得,除非你自己回去慢慢地讀一讀,或者是聽法師講解。所以我想,就把其中一個問題提出來,詳細地研究。

這個偈頌怎麼說呢?就這麼說:「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這個偈頌非常非常有意思呵。本來你想到觀音菩薩——悲體,當然了,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戒雷震:怎麼說呢?怎麼說戒律有聲音呢?不但有聲音,而且是打雷,戒律有雷聲嗎?然後就是下雨、打雷,就是天上下雨的時候。然後就說慈意,慈悲的意思。妙大雲:好像那個雲彩遮蓋我們,就會把太陽遮蓋了,變成陰天了。澍甘露法雨:因為這個慈悲像大雲,就下雨了,甘露法像雨那麼多!這個甘露水做什麼用呢?滅除煩惱焰。就是說因為甘露的法雨水,碰到這個煩惱火焰呢,就滅除了,把那個火熄滅了,不再那麼煩惱了。

那麼,我相信大家都會體會到這個意思,就是說當有什麼不如意的事情時,是很容易發火的,很容易生氣,產生種種的煩惱,比如說塞車呀、子女不聽話呀,或者老闆指責你不對——不是你的錯,一樣挨罵呀……,都會容易發火。那麼這個時候,你用什麼來滅火呢?你用什麼熄除煩惱焰呢?那個大悲甘露水從哪裡來呢?《法華經》就說:從戒律來的。這中間有什麼關係呢?戒律怎麼就會給我們大悲的甘露水,滅除煩惱焰呢?這是什麼意思?這個有什麼關係呢?這個持戒、戒體,「悲體戒雷震」跟甘露法雨有什麼關係呢?

是這樣子的:很多人誤解戒律。當他們聽到「受戒」、「持戒」時,他們說:「哎呀!那麼多『不』!不要這個,不要那個,不殺、不盜、不淫……,都是『不』的。『不』字不要了,這個太多了!哎呀,這麼消極啊!這麼消極!」有的人就誤解戒律是這樣子的。我覺得這是一種很皮毛的理解,是一種誤解。你往深裡研究的話,其實這個戒律不是令你沒有自由了,而是令我們得到真正的解脫。為什麼呢?因為戒律並不是要你不自由,戒律的目的是要我們真正地解脫,真正自由。

就是因為我們一般的眾生不知道自己裡面有一個佛性,這個佛性是真正的寶貝。可是往往我們就跟隨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往外跑,看到那些好看好聽的東西就去追求;拿到了,哎呀!又不滿意了:「還是這樣子,還是老樣子!」無常、苦、空、無我……,往往是這樣。可是我們眾生就是這樣顛倒,不認識,總去追求,總要往外跑……,這樣子。

戒律是說:對那個假的不要去追求。那個殺、盜、淫、妄、酒是假的快樂,你就戒掉那個。你自己的精、氣、神--真正的三寶都會保留。結果呢?境界來了,發火、發脾氣呢!我們就說:「哦!我已經習慣說不殺、不盜、不淫,所以不發脾氣也可以,我就要忍!」結果怎麼樣?你真正的寶物就有了。那個甘露法雨都具備了。所以呢,境界來了,境界去了……,不發火,沒有事!耶!沒有生氣。結果你自己的自尊都保住了,你自己的六親眷屬,你沒有跟他們吵架了,哎!還好啊!

所以,戒律呢,是要由忍來的。要認識:戒什麼——假的。保留什麼——真的東西。所以用這樣的眼光來看待戒律,那就有意思了。那就明白為什麼「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你越持戒,煩惱焰就少了,甘露水就增長了,你就有得用。所以,得到它就要先認清楚,哪一個是真的?哪一個是假的?是這個意思。

有個比喻,我覺得很恰當:最近這個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就是蘋果電腦公司的創始人,在星期三去世了。他是信佛的一個人,也是吃素的呵。為什麼他的去世令全世界的人感覺悲傷?大家好像都覺得自己跟他有關係似的,因為他的公司所製造的產品iPod、iPad、iPhone……被大家認同了--好用!而且,它的設計非常美觀。

我看到一篇文章裡,他的同事就說:喬布斯他的優點,是他能做編輯,他能 edit。那個做編輯的工程師同事來了,說:「這個功能你三個步驟就會做到。」喬布斯就說:「兩個步驟。」那個人說:「不可能的!」喬布斯就說:「兩個步驟,要少一個才行!」然後那個人回去了,弄了,好了,兩個步驟可以了,結果很扼要。全世界它的推銷的人,使用這個東西的人就說:「哇!這個是好用了!它的功能好大。而且外表扼要、美觀。」

就是因為他能做了很多「不」,他會戒很多其他的公司、其他的人,戒不了的、捨不得的,他都捨得了,才得到菁華,然後那個功用都會實現了。

戒律也一樣,我們必須要看那個假的,那個多餘的,就是說不要了,不需要了。然後呢,真的到佛性的時候,它的功用出現了,哇!不可思議!智慧、慈悲、善巧方便、無礙辯才、陀羅尼妙用……,一切都實現了。因為我們會 edit(編輯),就像史蒂夫.喬布斯這樣子。所以呢,你能聽到「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阿彌陀佛!

*    *    *

比丘尼恆良:諸佛菩薩、師父上人、各位法師、各位佛友:

今天是我們慶祝觀音菩薩出家的紀念日,(這個法會),在聖城已經舉辦過三十幾次了。萬佛城以觀音菩薩為主;觀音菩薩是聖城的精神領袖。上人強調觀音菩薩的慈悲法門,也在聖城指定:每年有三個觀音七,在春天是慶祝觀音聖誕法會,在暑假是觀音成道日紀念法會,在秋天是觀音菩薩出家日紀念法會,還有在萬佛殿,最主要的雕像就是觀音菩薩。

在觀音法會當中,我們都會誦《普門品》。在《普門品》裡,強調觀世音菩薩的特色、他的神力跟他的變化、化身,還有他用種種方便法門來救度眾生,讓他們走到佛道上來。

為什麼《普門品》有這個名字呢?因為觀世音菩薩在做佛事的時候,是完全普遍的,他對眾生沒有任何的分別心。他平等攝受一切眾生,就好像每一個眾生都是他唯一的孩子。普遍、普門就是不分別文化、膚色、種族、宗教、年齡、性別、相貌、知識等等。

這位菩薩本身也是普遍的,他沒有被這些所限制。他可以了解每一個眾生,然後知道用哪一些方便法門來度我們。還有,觀世音菩薩也不會因為我們有煩惱,或者是迷惑而看不起眾生,他會認識每一個眾生的佛性,知道我們的潛能。所以,觀世音菩薩對不同的眾生,會用不同的方便法門。他的心是廣大的、包容的,他知道每一個眾生需要哪一種方便法門來教化他,就像《普門品》裡面講的:應以什麼身來度這個眾生,他就會現什麼身。

其實,這是他的慈悲跟智慧的一種作用,真正的慈悲不可以沒有智慧,真正的智慧也不可以缺乏慈悲,其實,智慧跟慈悲是同樣的東西。這也是觀音菩薩圓滿了六波羅蜜的結果,那六波羅蜜(六度)的頭兩個,就是「布施」跟「持戒」。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我們自己的因緣,這個因緣就是跟觀音菩薩的緣。所以,我們今天到了這裡,可能很多人是為了要感恩觀世音菩薩幫助了自己,或者是我們也有一些人知道:這個世界現在很需要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跟智慧,所以來這裡慶祝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其中還有一些人發了心,要學習觀世音菩薩的慈悲跟智慧。如果我們可以真正學習,像觀世音菩薩的話,那我們就可以減少我們很多的煩惱跟妄想,我們可以啟發我們本有的智慧跟慈悲,還有也可以發現用哪些方便法門來幫助別人,走到佛道上面來。

這種普遍的慈悲跟智慧的作用,也不能只限制在有情眾生,因為有情與無情,我們在哪裡可以劃線(區別)?我們可以說:這個地球是沒有有情的眾生嗎?其實,地球包容了很多、無數的有情眾生。如果我們害了這個地球,我們也就害了那些眾生。同樣的,空氣跟水也是同樣的道理。

現在,我們再把布施跟持戒、慈悲跟智慧放到一起。我們可以說:布施有兩方面,一個方面,是布施所有資生的物質,還有布施法,還有布施無畏的精神。另外一方面,是我們不使用我們不必要的東西。如果我們不使用我們不必要的東西,那那些東西、那些物質就還存在,其他的眾生還可以使用它。我們不使用這些我們不必要的東西,那我們這就是持戒,然後我們就會得到安樂,得到清淨。

好像我們今天用齋之前,先有廣播說:「請只拿您可以吃完的,不要丟掉任何的食物。」這也是一種布施跟持戒的方式,也是慈悲跟智慧。當我們在觀想這個「五觀」的時候--這個五觀就是在開始的時候,維那念的。這個五觀不是單單對食物而講,也可以是對任何的物質,包括科技、機器、我們的衣服、我們的房子等等,任何我們用的東西。

如果我們可以觀想:要花多少的能源來製造這些物質?然後又要花多少人工,以及製造、使用這些東西,對環境和社會的影響與破壞。然後,當它們壞掉的時候,或者是我們已經討厭它們,我們要再買個新的時候,我們要再問我們自己:我真正需要這些東西來生活嗎?我有沒有權利、我有沒有資格來使用這些能源,來利益我自己,來享受它?慢慢地,我們這樣子觀想,我們就會發現:我們根本不需要這麼多東西,我們就會因此很快樂、很健康。

反之,我們如果一直往外追求這麼多的物質,會障礙我們可以真正地欣賞,真正能帶給我們快樂的東西,就是人際關系、跟朋友和家庭的良好關系,還有我們人與人之間的慈悲、健康--心理跟生理的健康,還有平安、知足,還有一個平安跟清淨的環境。

現在廣泛的經濟的失敗,我們所看到的,我們可能會覺得它很不幸。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其實或者可以是讓我們轉過來,然後保護這個地球,保護和挽救我們自己。如果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減少我們的欲望,然後真正欣賞可以帶給我們快樂的東西,這樣子的話,就可以挽回這個破壞地球的情形。阿彌陀佛!

*          *     *

比丘方丈恆律:師父上人、各位法師、各位善知識:歡迎回到萬佛聖城來!

早上我遇到一位居士,他跟我說他今天來參加觀音聖誕。各位善知識:您覺得他說得對不對?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會說:「我們今天是慶祝觀世音菩薩的出家日,不是觀音聖誕。」我也是如是地告訴了他,他接著說:「法師,您說是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這跟我有什麼關係呀?」

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特別是在家居士可能會想:我今天來這裡,是求佛菩薩、宣公上人為我及我的家人來祈福的。然而,我愛我的孩子、我的妻子(或我的丈夫),我的房子、我的車子以及我的金子--所謂「五子登科」,幸福美滿,談到出家,對我而言太遙遠了!那是你們出家人講的出家話。

在這裡,我想請問各位善知識一個問題:「您想不想生活得心情愉快而少煩憂?譬如少一些憤怒、一些嫉妒、一些貪心呢?」如果您的答案是肯定的話,這表示您願意出煩惱的家。

再請問各位:「您想不想往生西方淨土,了生脫死呢?」如果您的答案是肯定的話,這表示您願意出三界的家,出生死輪迴的家。

所以,今天我們來慶祝觀世音菩薩出家日的法會,就是在提醒我們:不要忘記!要出煩惱的家、出三界的家、生死輪迴的家,而回到我們不生不滅、清淨光明的自性的家。

如何出煩惱的家?乃至出三界、生死輪迴的家呢?

今天早上我們誦持的《普門品》,就提供給我們一個非常有效的好方法。那就是「一心稱名、常應心念」,也就是我們要經常誠心地誦持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換句話說,就是我們只要經常誠心地持誦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我們就是跟隨著觀世音菩薩出煩惱家、出三界家、出生死輪迴的家,而回到我們西方極樂淨土的家,也就是我們無量光明、清淨自性的家。

您同意嗎?如果您同意的話,我們就要試著去做它。所謂「知道的不算,做到的才算數!」

如果我們盡力而為去做,我們不但幫助了自己,也在同時幫助了整個世界,使這個世界多了一股清淨的正氣,也使這個世界減少了一份天災人禍和暴戾之氣。您覺得好不好啊?

救難更救急的觀音菩薩

比丘尼恆教講於2011年10月11日星期二晚 萬佛城大殿  A talk given by Bhikshuni Heng Jiao on October 11 (Tuesday), 2011 at Buddha Hall of CTTB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師父上人、各位法師、各位佛友:阿彌陀佛!這裡是恆教。在大乘佛教中,觀世音菩薩代表完美慈悲的化身。信仰觀世音菩薩從印度開始發跡,《華嚴經》中描述:「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伽山,彼有菩薩名觀世音自在。」補怛洛伽山是在現在印度的南方。從印度開始流傳,東自日本、韓國,西自印度、西藏,南到斯里蘭卡、東南亞,北至蒙古。當然在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中的普陀山,也是沿用補怛洛伽山的簡稱而聞名。觀世音菩薩現在也到了西方的歐、美,甚至非洲及澳洲都有信仰觀世音菩薩。不但南傳佛教可以找到觀世音菩薩的蹤跡,在大乘佛教和藏傳密教觀世音菩薩更是顯要的。

According to Mahayana Buddhism, Guan Yin Bodhisattva is the Bodhisattva who represents the perfection of transformation body for his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As the Flower Adornment Sutra descries, “From the South, there is a mountain called Potalaka. There is a bodhisattva named Gwan Shi Yin Self-Mastery.”MountPotalaka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India. Faith in Guan Yin Bodhisattva began inIndia and later spread to the east likeJapan, Korean, the west toIndia andTibet, the south toSri Lanka and south East Asia, the north toMongolia. Pu Tou Mountain is the Chinese transliteration of Potalaka, and is recognized as one ofChina’s four most popular Buddhist sacred locations. Nowadays, Guan Shi Yin Bodhisattva has come to Western countries like Europe andAmerica, and recently is even recognized and worshipped in Africa andAustralia. In addition to Theravada Buddhism, Guan Yin Bodhisattva even is very prominent in Mahayana Buddhism and Tibetan Buddhism.

觀音菩薩法身是遍佈十法界的,觀世音菩薩廣大靈感,常隨眾生的因緣而示現  。在《普門品》中提到,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種化身,因應眾生的需要而現身說法。他可以化身為佛、辟支佛、聲聞、梵王、帝釋、自在天、大自在天、天大將軍、毘沙門、小王、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婦女、童男、童女、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執金剛神等等。所以,在佛教各種菩薩像中,觀世音菩薩像的種類也是最多,這大概與觀世音有各種化身為眾說法有關。

Gwan Shi Yin Bodhisattva’s dharma body appears in the ten dharma realms. Gwan Shi Yin Bodhisattva has vast efficacious responses and manifests in accord with the causes and conditions of living beings. The Universal Door Chapter, describes Guan Shi Yin Bodhisattva’s thirty-two transformation bodies, which appear in response to the needs of living beings. He appears as a Buddha, Pratyeka Buddha, Sound-hearer, Brahma Heaven King, Shakra, the God of Comfort, the God of Great Comfort, mighty General of the Gods, God Vaisravana, minor king, elder, minister of state, Brahman, Bhikshu, Bhikshuni, layman, laywoman, lad or maiden, God, Dragon, Yaksha, Gandharva, Asura, Garuda, Kinnara, Mahoraga, human, nonhuman, Vajra-wielding Spirit. Among many other statues in Buddhism, Gwan Yin Bodhisattva has the most number of images which depictg him. It is possible that a variety of Guan Yin Bodhisattva manifestations for speaking dharma to various individuals in accord with their potentials is found throughoutAsia.

例如最常見的白衣觀音、千手千眼觀音、觀自在菩薩、善財龍女觀音、魚籃觀音等等。在《華嚴經入法界品》中,善財尊者經過五十三參之後,終於悟道。善財童子參訪的第二十七參就是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對善財童子宣說大慈悲法。而另一位龍女尊者,則是在於法華會上成佛,又示現為童女身,與善財一同,成為觀世音菩薩的左右脅侍。他們倆隨同觀世音菩薩,造福人間,利樂有情。他們也是觀世音“聞聲救苦”的左右助手。

The most common of these have been Guan Yin in white, Guan Yin with thousands of hands and eyes, Guan Yin of self-mastery, Guan Yin with Sudhana and Dragon Girl, Guan Yin holding a fish basket, etc. In the Entering the Dharma Realm Chapter of the Flower Adornment Sutra, Sudhana obtains enlightenment after he learns from fifty three good knowing advisors.  Guan Yin Bodhisattva is the twenty-seventh advisor whom Sudhana has learned from.  Guan Yin Bodhisattva speaks the great compassion dharma to Sudhana.  Meanwhile, another dragon girl also becomes a Buddha during the Dharma Flower assembly. He manifests as a maiden, and together with Sudhana, becomes an attendant of Guan Yin Bodhisattva. The two of them, along with Guan Yin Bodhisattva, create blessings for and bring happiness to living beings. They become the two helpers of Guan Yin’s rescuing living beings upon hearing their suffering.

觀音菩薩的法身不但遍佈十法界,在娑婆世界中更是認知度最高的一位菩薩。在佛教的道場裡,不管是顯教、密教,或禪宗、教宗,乃至淨土宗都修習觀音法門。例如和禪宗經典中與觀音法門最密切的是《心經》和《楞嚴經》的二十五聖──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密宗的大悲咒和四十二手眼,淨土宗的《觀無量壽佛經》。

Guan Yin Bodhisattva’s dharma body appears throughout the Ten Dharma Realms. Among Bodhisattvas, he is most popular and recognized in the Saha World. In Buddhist temples, whether emphasizing exoteric dharmas, esoteric dharmas, Chan School, Teaching School, and especially the Pure Land School, Guan Yin methods are practiced. The classicChanSchool, for example, the Heart Sutra of Guan Yin Bodhisattva, as well as Guan Yin Bodhisattva’s method of Perfect Penetration of Ear Organ found in the Twenty-Five Sages of the Shuragama Sutra. The Great Compassion Mantra and the Forty-two Hands and Eyes are important in theSecretSchool, and the Sutra of Visualizing the Buddha of Limitless Lifespan is also studied and practiced in thePureLandSchool.

根據《玄奘大師傳》中記載,玄奘大師有多次祈求觀音的靈感經驗。玄奘大師在取經的過程,遇到惡鬼異類或有險難處也都是念誦《般若心經》和念觀世音菩薩。等到回到長安,所獲經論六百五十七部。他自評說皆仰仗於《般若心經》和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力。師父上人也是修持大悲咒及四十二手眼來安天立地。另外,若有護國息災法會也是以觀音菩薩的法門為主。因為觀音菩薩不但救難,更救急。

According to the “Biography of Master Xuanzang”, Master Xuan Zang prayed and received many responses from Guan yin Bodhisattva. Whenever Master Xuan Zang encountered evil ghosts or difficulties and dangers along his journey toIndiato obtain the Buddhist canon, he always recited the “Prajnaparamita Sutra” and recited Guan Yin Bodhisattva’s name. He brought back with him to Chang’an China six hundred and fifty seven sutras and shastras. He commented that he basically relied on the “Heart Sutra” and the power of Guan Yin Bodhisattva’s compassion. Our Venerable Master also recited the Great Compassion Mantra and practiced the Forty-two Hands and Eyes to settle the heave and the earth. In addition, at every dharma assembly aimed at protecting the country and quelling disasters, Guan yin Bodhisattva’s method are the key and Guan Yin Bodhisattva is the host. Not only can Guan Yin Bodhisattva rescue living beings from difficulty and suffering but also he can imediately respond to emergencies.

除了修道人和皇親顯要以外,觀音菩薩更是許多平民老百姓所依歸的對象。前一陣子瑜伽鎮的葛瑞絲 哈德森博物館展出一系列本地的歷史文物。萬佛聖城也是其中一部分。我本來以為萬佛城是唯一代表當地佛教的團體。去了才知道,觀音菩薩比我們都早到了瑜伽鎮。因為在博物館內看到一尊銅製的觀世音菩薩像。讀了說明後,才知道這尊觀音像是屬於這個葛瑞絲 哈德森家族所雇用的一位王姓長工的。當年王姓家族從中國離鄉背井,飄洋過海就帶著這尊觀音菩薩。推算一下這歷史背景,應該是在一八六零年多,也是在加州淘金熱後,當時有大量中國人來淘金做礦工。可見得觀音菩薩對一般老百姓的重要性。

In addition to cultivators, kings and officials, many common people also rely on Guan Yin Bodhisattva. Last month, theGraceHudsonMuseumin Ukiah showed a series of local historical artifacts. CTTB also was included in the exhibit. Originally, I thought CTTB was the only Buddhist group in this town. After I went to the Museum, I discovered that Guan Yin Bodhisattva has arrived in Ukiah much earlier. In the exhibit was a display of Guanyin Bodhisattva. Reading the description, I learned that this Guan Yin statue was owned by the Wong family who worked for Grace Hudson’s family. When the Wongs left their hometown inChinaand crossed the sea, they carried this Guan Yin Bodhisattva statue with them on their long journey. This event took place in the 1860s. That was the time of the gold rush, when a large number of Chinese people came far away fromChinaand worked in the gold mines. This is one aspect to show the importance of Guan Yin Bodhisattva in the minds of common people.

在《楞嚴經》的二十五聖中提到,佛滅度後此界眾生為入菩薩乘、為求無上道,哪一種方便門最容易成就?經中提到觀音菩薩的耳根圓通。觀音菩薩雖然時時在定中,還是可以處處尋聲救苦。比起其它五根來說,我們人的耳根是最利的。就好像一個人雖然睡著了,若有人敲鐘或擊鼓,還是會有覺知。

The Twenty Five Sages Speak of Enlightenment Chapter of the Shuragama Sutra, investigates which of those twenty-five methods of practice will most efficaciously lead beings of this world to practice in accord with the Vehicle of the Bodhisattvas and to follow the path to supreme enlightenment. Which of those methods will lead them most easily to success? It recommends the practice perfected by Guan Yin Bodhisattva through the faculty of hearing as the easiest way to reach enlightenment.  Although Guan Yin Bodhisattva dwells in Samadhi, he is still able to hear the sounds of suffering and leave the suffering behind. Compared to the other five faculties, the hearing faculty is the most effective. It is like a person who fell asleep but still can hear the sounds of striking the bell or drum.

幾年前法大有一堂課叫末期病人安養院。這是提供一些罹患長期絕症病人心理和身體的醫療服務。這堂課是由一些發心的醫生及護理人員來輪流教學生如何幫助這些病人。最後一堂課時,有一位義工就和大家分享她的故事。她說她是為了報恩才來做義工。當年她曾經一度被宣佈昏迷,而她的先生不久就有了女朋友,還把他的女朋友帶在身邊一起來看她。她告訴我們說她可以聽得到他們的對話,她非常傷心,也沒有求生的意志。後來她聽到她七歲的兒子在她耳邊說:媽媽您是我世界上最愛的人,她就萌生求生的意志。最後她好了起來。之前也有法師在臺上提到臨終助念的重要性,也就是用耳根的聞性來幫助我們往生善道。

Several years ago, there was a course called “Hospice” in DRBU.  It’s a program designed to provide a caring environment for meeting the physical and emotional needs of the terminally ill. There were several doctors and nurses and other volunteers who took turns to take care of the patients who have terminal illnesses. In the final class, a volunteer shared her personal story. She felt eternal gratitude to this program for saving her life. She joined this volunteer team in order to express her gratitude.  She was once diagnosed as comatose. Not too long after being in a coma, her husband got a new girl friend and two went together to check on her. She told us that she still could hear their conversation, and she was very sad and wanted to give up her life. Not until she heard her seven-year-old son, who spoke close to her ear, and said, “Mom! You are the dearest person whom I love in this world!”  It was then that she gained the will to stay alive. Finally, she was able to awaken from the coma and recovered completely. Previously, another Dharma Master also spoke on the importance the hearing faculty in reciting Buddha’s Name for people who are passing away. It i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ature of hearing related to our ear faculty that assists us to be reborn in a wholesome realm.

今年過中國年時我在法界,大年初一晚課時就有一位老同修的兒子來到法界。原來這位老居士突然病倒,家人就送他去醫院急救,這個兒子是家中最小的,所以他的長兄們就處理家裡的事,他也幫不上其它的事,就跑到法界祈求佛菩薩保佑。他要求法師開麥克風給他,當時法師有點不解,問了之後,才知道他覺得用麥克風菩薩才聽得到。那菩薩也很幫忙,他的父親真的一兩天就出院了。這跟麥克風有沒有很大的關係我不知道,但是我想這和他的誠心比較有關係。因為人要有誠心,佛就有感應。

This past Chinese New Year, I was inTaipeibranch, and the first day of Chinese New Year, an old lay member’s son came to join us. It turns out that old layman suddenly fell ill, and his family sent him to the emergency hospital. This son is the youngest one, so his other older brothers took care of almost everything. So, he really couldn’t do much to help. So, he came to the Tapipei Branch to pray to the Buddhas and Bodhisattvas for blessings on his father’s behalf. He asked us to turn on the microphone for him to use. At that time dharma masters there were a little puzzled, and asked why he wanted to use the mike. He replied that the amplification from the microphone would ensure that the Buddhas and Bodhisattvas would hear his prayer. In fact, Bodhisattvas responded his request very well; his father was discharged the next day.  I don’t know if the response really resulted from using the microphone, but I think his sincerity is the key. Because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one’s sincerity the Buddhas will respond.

那怎樣才能和觀音菩薩相通呢? 有一天我正好在找一位法師,這位法師正在做拍手運動,而且離我大概有五十公尺遠,我叫她幾次她都沒聽到,我就想我要怎樣讓她知道我在找她呢? 我就想了一下,那我也拍手好了,結果我拍了幾下她就好像有反應,我就繼續拍,拍到她轉過頭四處看看。 這時她就看到我了。所以我們持念觀音菩薩聖號也就是這樣。我們要和觀音菩薩相應,就是一心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

So how can we connect with Guan Yin Bodhisattva? One day I happened to be looking for a Dharma Master, and she was doing a clapping hands exercise. She was about fifty meters away from me; I called her several times, but she did not hear me. I was thinking how to make her to be aware of me? I thought for a moment, and then I decided to clap my hands, too. After I clapped for a few seconds, she seemed to hear me. And after a few minutes, she turned to look around, and then she saw me. So, upholding Guan yin Bodhisattva’s name is similar. If we want to connect with Guan Yin Bodhisattva, then it is said in the Sutra that we have to uphold his name single mindedly.

觀世音菩薩是悲智雙全,他的功德智慧是修行平等慈悲所成就的。如《佛說羅摩伽經》卷上觀世音菩薩章說:「善男子。我已成就毘羅摩伽三昧大悲法門。善男子。此毘羅摩伽三昧大悲法門。是菩薩行。一切菩薩功德智慧。」

Gwan Shr Yin Bodhisattva is complete in both compassion and wisdom. His merititorious virtue and wisdom were achieved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shown equally to all. As the Buddha says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Viranga Sutra Spoken by the Buddha) [= the Chapter on Entering the Dharma Realm (Gandavyuha) of the Avatamsaka Sutra], “Good man, I have already accomplished the Dharma door of great compassion of the Viranga Samadhi. Good man, this Dharma door of great compassion of the Viranga Samadhi is the meritorious virtue and wisdom of all Bodhisattvas which a Bodhisattva cultivates.”

觀音菩薩的千眼有觀照之明、千手有護持之力;而千眼代表著般若智慧,因以五蘊皆空,照見世間的無常、無我,才能度一切苦厄。我們一般人還有執著這五蘊,所以無法照見五蘊皆空,起了對待心就開始有人、我的分別。只有真正能做到無人、無我 時,才能以眾生之苦難為苦難。千手代表著慈悲,行菩薩道。在《普門品》中也提到,觀世音菩薩是「施無畏者」,給予種種的無畏施,幫助眾生免除諸惡趣,滅除諸結使,令發大悲心,引導入極樂。

Guan Yin Bodhisattva’s thousand eyes have the light of contemplating wisdom; his thousand hands have the power to protect and assist.  His thousand eyes represent the profound prajna wisdom. He illuminated the five skandhas and saw that they are all empty, and saw that there is nothing permanent—there is no self in this world. Therefore, he can cross beyond all suffering and difficulty. As ordinary people, we are still attached to the five skandhas, so we don’t understand that they are actually empty and thereby unreal.  So, when we begin to react to objects, we will discriminate self and others. Only if one can attain the mark of no others and no self can one be able to take other’s suffering as one’s own. His thousand hands represent compassion, as part of practice on the Bodhisattva’s path.  The Universal Door Chapter also mentions how Guan Yin Bodhisattva can bestow courage and dispel all fears. He gives fourteen kinds of fearlessness to help living beings avoid falling into the evil destinies, eradicating their karmic obstacles, bringing forth their compassion, and directing them to be born in the Land of Ultimate Bliss.

《觀無量壽經》提到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兩大脇侍菩薩。另外此中十六觀的第十觀「觀音觀」也提到,凡上品往生的修行人,臨命終時將見到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持寶臺來迎接。所以觀世音菩薩不但是阿彌陀佛的助手,協助眾生往生淨土的接引者,更是一生補處的大菩薩。等阿彌陀佛入涅槃,觀世音菩薩就遞補佛位。

The “Sutra of the Buddha of Limitless Lifespan” identifies Guan Yin Bodhisattva and Great Strength Bodhisattva as Amita Buddha’s assistants in edifying all beings. Also, the tenth visualization of the “Visualization of Seeing the Real Body of Guan Yin,” explains that if a cultivator who attains the upper grade of lotus while he is passing away, he will see Amita Buddha, Guan Yin Bodhisattva, and Great Strength Bodhisattva appearing before him. Guan Yin Bodhisattva will hold a Golden Dais and stretch out a hand to receive him. Moreover, not only does Guan Yin Bodhisattva assist Amita Buddha to help living beings to be born in the Pure land, but also will be a Buddha who hosts theLandofUltimate Blissafter Amita Buddha entering Nirvana.

這次的觀音七是今年聖城舉辦的第三次,也是今年最後一次。希望大家珍惜這難得之因緣,不只是為幫助自己的法身,更為眾生的利益做著想。

This Guan Yin session is the third one and the last one of this year. Hope everyone cherishes this rare opportunity: not only to help our own dharma body, but also to benefit of all living beings.

豆輸朋與救苦尋聲觀世音

比丘尼恆頤 講於2008年10月17日星期五晚 萬佛城大殿 A talk given by Bhikshu Heng Yi on October 17 (Friday), 2008 at Buddha Hall of CTTB


師父上人及各位善知識:今天輪到恒頤上來作報告。

我今天有兩個故事的題目。第一個是叫做Mata 豆輸朋。Mata,是馬來話,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眼睛,另外一個叫做警察。所以,或者這個故事題目應該叫做說馬來西亞的豆輸朋,或者也可以稱為追賊記。到底豆輸朋跟追賊記有什麼關係呢?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豆輸朋」是誰,是《大悲咒》裡面的警察。在我講這個故事以前,我想問在座的大眾一個問題,不曉得在座的大家,有誰曾經追過賊?追那個賊,或者應該說我們常常被追,被賊所追。或是等下我們可以研究哪一些是真正的賊。

有一句話說,貧病是助道的增上緣,苦痛也是助道的增上緣。所以觀世音菩薩,是專門救苦尋聲。所以在觀音菩薩的偈頌裡說,「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在《普門品》也說,「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當我們有苦的時候,我們很自然就會說,「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我的家庭,從小開始我就感受到家庭是怨憎恨苦。怎麼說呢?因為我的父母還有我的兄長,他們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頭。他們常常會吵架,會有很多不愉快的事發生。所以在最痛苦,最難過的時候,就有個機緣。我的哥哥去到馬六甲,青雲亭。很奇怪,那邊有一位年長的比丘尼就送了一本《普門品》給我哥哥去念,教他怎麼念。後來他就開始念。然後弟弟在念。我也在念。然後我的母親也在念。後來不但我們把《普門品》念熟了,也會念《大悲咒》。那念了這個相續好幾年,正如上人所說的,《大悲咒》也不會給你衣服穿,也不會給你飯吃,但是,等到你有苦難的時候,《大悲咒》就可以救你了。

當我們開始念《普門品》後,漸漸發覺家庭比較和睦。這個《大悲咒》,我們也開始每天在持誦。有一天,我的兩個姐姐,都有家庭了,她們一個從安順回來,另一位從另外一個地方回來。我們就決定到那個我們叫Pasar Malam(夜市場)去買東西。我很高興地,竟然在那個攤子找到一片「南無觀世音菩薩」的錄音帶,就把它買了,拿在手上。接著我們就穿過大街小巷,想要去另外一個地方的超級市場買東西。

當我經過那個小巷的時候,我忽然間想起,最近這個小巷經常有搶劫案發生。當時我正想提醒我兩個姐姐要小心。我走在最後面,她們走在前面,母親走在中間。可是,一眼我就看到我的三姐,她拿著那個荷包,在那邊晃來晃去。我想,怎麼搞的,這不是很顯眼嗎?當我正想去提醒她的時候,忽然間從我後面衝過一個黑影過來,很快很快地,他就一手把我三姐那個荷包就搶走了,就狂奔,很快地就消失在黑暗當中。當時我的三姐嚇得哭了起來,很驚慌的樣子。

我本來被這個忽而其來的情形都嚇到了,有點害怕。可是當我看到我姐姐那麼驚慌的樣子,我就很生氣說,「這個賊怎麼可以這樣欺負我的姐姐,把她的東西搶走。」於是我竟然不管一切地衝了過去,把我的家人都嚇得要命。因為已經發生一件不幸的事情,他們不希望另外一件不幸的事情發生。所以她們就往黑暗中叫我的名字,狂叫,說「玲玲,快點回來!回來,回來!」可是,我一直往前衝,沒有聽到她們在叫我。到底,我這個抉擇是禍是福呢?

剛才忘記提醒大家,這個是一九七零年代的故事。再把鏡頭調到那個時候來聽這個故事。我剛才講這個黑影,可能是一位馬來人,或者是一個印度人,那時候不太清楚。當時我往黑暗中跑過去,發覺原來我手上拿著一把小雨傘。當時我就心裡打算,如果發生任何事情,我手上這個小雨傘就是一個武器。當時我在跑著跑著,很快地那個影子不見去了。我想,怎麼辦呢,他跑掉了?我就亂喊亂叫,我說Mata來了,Mata來了,意思說警察來了,警察來了。當時我不曉得我自己的意思是說,我自己就是警察呢,還是說我帶了一個警察來。

當我在亂喊亂叫的時候,忽然間前面一道光射過來,在我的眼前出現,也是一個黑影子。我不曉得是馬來人還是印度人,他跟我說馬來話,大概是說:「Betul kah kamu hendak Kejar orang dihadapan?」(妳是不是要追逐前面那個人)。當時我不太清楚他在講什麼,可是見到他的手指往前指,我猜想他可能問說我是不是要追趕前面那一個人。我說,Yah!Yah!Betul! Betul! (對的對的) 。(馬來語:Betul 就是對的意思,所以國語和馬來語的發音都差不多。)然後他就趕快衝過去了。就在那個時候,我聽到很多人的聲音從後面跑過來,還有七八道光照射過來,是電筒所發出來的。我的姐姐、母親就很氣急敗壞地說,「哎呀,妳真是的!妳真是的!為什麼妳這樣跑過來,妳不知道危險嗎?」

當時我靜靜地,我知道她們是為了我的安危著想,所以我沒有講話。就在那個時候,那個黑影子又出來了,他就用很強烈的電筒就照著那個失而復得的荷包。那個荷包有點破爛,因為我的姐姐不是那麼有錢。然後他就往裡面看到什麼,很重要的證件,如身份證,還有其他的文件。

其實最重要的不是錢的問題,而是那個文件很重要。在那個時候,如果你被搶劫的話,你的文件肯定會被毀掉,因為他不要你有線索追到他,追到那個賊。那麼另一方面,若你不見了證件;尤其是身份證,可能政府不會再發給你了,這是非常麻煩的事情。所以大家都很高興地把所有東西都拿回來。

當時我還沒有覺得怎麼樣,現在想起來才感覺得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平時我們念《大悲咒》裡面有豆輸朋,所以等到我們在緊急之中,只會喊Mata,那個《大悲咒》的警察也會來幫助我們,這是一個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其實剛才講那個賊,我們有什麼賊呢?我們有六個賊,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賊都把我們搞的很慘,我們聽它使喚。所以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面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就是說,如果我們能把六個門頭都調御好,不要讓它造反,不要讓它散亂,我們就可以控制它,就可以怎麼樣說?為什麼我們念佛不能夠專心,就是因為我們不會都攝六根;如果我們會,就會把這六賊,就是這六根,轉為護法,可以幫助我們。所以如果我們可以把它收拾好,它就不會興風作浪,不會妄想紛飛,給我們帶來很多的麻煩。

在上人開示的「六根互用念觀音」裡面說,我們念觀音菩薩菩薩時要口裡在念,心裡也要聽得清清楚楚;不但如此,眼、耳、鼻、舌、身、意都要在念。這樣子能夠念地一門深入,這個叫「都攝六根」。如果我們可以都攝六根,就能淨念相繼。那淨念相繼就像水波一樣,一個接著一個,當我們能夠不間斷地念,不停地念就會有所感應;如果有所感應,就可以入三摩地。

三摩地是梵語,翻譯為正定正受;正定正受,這是第一個圓通的法門。所以到了這個境界的時候,便能夠六根互用來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

現在再講第二個故事,名字叫做「救苦尋聲觀世音」。在一九八六年春天,恒忍師一個人到萬佛聖城來。為什麼她一個人來呢,年紀那麼大?因為當她第一次來了聖城以後,就回去家裡,要把事情辦妥再來。可是那時候,她跌倒了,所以家人就覺得很奇怪,可能她不應該回家去,應該早點回到萬佛聖城。

但是那時候我的哥哥沒有辦法帶她來,因為太忙,就只好交代飛機場的人說,就像一般小孩子這樣照顧她,一直把她送到目的地。但是偏偏沒有想到母親年紀那麼大了,又不懂得,雖然念《普門品》,還有《地藏經》,可是不會講國語。對一個年紀那麼大的人,這麼漂洋過海到這裡,不很恐怖嗎,又不會講,又不會聽?可是她還好,這一關一關都過去了,轉機什麼的都過去。可是就當她來到美國海關的時候,就出問題了。家裡人沒有想到她不懂得中文,又不懂得英語,怎麼樣去應付那個海關呢?

所以,海關開始問恒忍師--那時候她還沒有出家--問她一些問題。恒忍師聽不懂,海關也不知道恒忍師講什麼。結果就找另外一個人來翻譯,那個人也聽不懂。結果這樣連續地一、二、三……七、八個還是聽不懂,弄得恒忍師更害怕了。她嚇壞了,為什麼要這麼多人問話呢?她就拼命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南無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開始拼命地念。可是又換了七、八個、九個、十個,終於應該是因為恒忍師用廣東話念,就把一個懂廣東話的官員念出來了。

當第二十個人出現的時候,他就用廣東話問恒忍師。他說:

Nei hui bian dou ah?他說:「妳去哪裡啊?」

Wo hui man fak seng ah.答說:「我去萬佛聖城。」

Hui mang fak seng zuo mak ye 問:「妳去幹什麼啊?」

Wo hei dou  xu 答說:「我去讀書。」

Lei kom lou Zong hei dou xu ?問:「妳這麼老還去讀書?」

Wo yao gei xi dei hui zuo ha gong geh。她被嚇得說:「我有時候也會做一些工。」

那更不得了了,那個官員說:「Hah! nei gei Jen Gin gong lei hui Duo Xu, lei Geng ying gong lei hui zou gung?Em da Woa,Yaosong lei fan oak kei !!!妳的證件說你去讀書,妳竟然說去做工?那是不行的,要送妳回家去!」

哇!恒忍師就嚇得要命… 她拼命念:「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然後他們那些官員們就在開會啦,在開會當中,恒忍師也在拼命的念:「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念到後來,還好那個官員就對她說:「O, haola,lei ng gam wok ,lei hui dou xu yau gong hui zuo gong, yiga fa lei qin jau hoa lek, fak lei sam sap man lek。啊! 妳這是不對的,證件上說讀書,妳卻說去做工,好啦!現在罰妳錢就好,罰妳三十塊!」

剛剛好她口袋有三十塊錢,那就過關了,過了一個大關。今天就講到這裡,阿彌陀佛。

《大悲咒》與小蜜蜂

比丘尼恆頤 講於2011年7月22日星期五晚 萬佛城大殿  A talk given by Bhikshuni Heng Yi on July 22 (Friday), 2011 at Buddha Hall of CTTB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師父上人及各位善知識:今天輪到恒頤上臺作報告。今天的題目是叫做「《大悲咒》與小蜜蜂」。

《普門品》上開始說,「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那上人也說,我們要誠心地誦持《大悲咒》與《楞嚴咒》。《大悲咒》能治一切的病。所謂「大悲大咒通地天」,你念《大悲咒》呢,天堂那兒也有記錄,地獄那兒也有記錄;你念得越多越有靈感,可是要持之以恒,不要今日蓮花明日牡丹。你能夠專一的話,所謂專一則靈,分歧則蔽。下來開始講這個故事。

在去年我們慶祝地藏王菩薩的聖誕,是在九月五號,二〇一〇年。法會過後大家很賣力地在工作,清潔廚房還有大齋堂;做了一整天的工作,大家洗碗啦,或者是做資源回收啊,或者是做其他的工作。那其他人做完就回了,剩下幾位在那邊繼續做善後的工作。忽然間,我看到一個穿得很華麗的一個女眾出現了。她雖然穿著高跟鞋,可是那個高跟鞋好像令她走起來很辛苦的樣子。因為她走起路來是一拐一拐的,好像舉步維艱的樣子,很痛苦。當她走進來的時候雖然很痛苦,仍然盡她的力量來問廚房的人,她哪裡可以找到那些藥草可以治她的腳的痛。我忘記那個草是不是叫車前草什麼的。

她為什麼走起路來一拐一拐呢?因為她的腳踝受傷了,為什麼呢?被蜜蜂叮到了。她說她要來找一些藥草來治她腳的病。為什麼她來呢?因為當功德部的人看她的腳被蜜蜂叮到,很痛苦,就告訴她說,妳可以到廚房去找法師,找老法師拿那個藥草,可以治妳那個腳的病;即使被蜜蜂叮到,也可以治好。所以她就來找這個藥。

老法師很慈悲,雖然她(自己)的腳很痛,可是她也仍然拖著她那個痛的腳,和另外一位法師到廚房外面去找藥草,給這位女眾。但是等了一會兒,她們還沒有回來,我發現那個女眾等的有點不耐煩,很緊張的樣子,因為她實在很痛。我就靜悄悄地走到她面前說,「妳會不會念《大悲咒》啊?」她說,「我會。」我就跟她靜靜說,「既然妳在那邊等藥來治妳的病,妳為什麼不現在,我們一起來念《大悲咒》呢?」所以那我們先三問訊。大家都知道,在大齋堂有一尊釋迦摩尼佛,還有觀世音菩薩,我們就先在他們前面三問訊,然後坐下來。為什麼坐下來?因為她腳痛嘛!然後在那邊開始,就合起掌先念三聲「南無觀世音菩薩」,就開始念《大悲咒》了。你猜發生什麼事情呢?

開始的時候,這個女眾她實在很痛,大家都知道被蜜蜂叮到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那麼她自己用她的手去按著,並且按摩那個受傷的地方,企圖用這樣的方式來減低她的痛苦。那麼她一方面做她那個動作,另一方面她是非常地專心,非常地虔誠,在念《大悲咒》。到底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當我們在念這個《大悲咒》第三次的時候,我覺得好像有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你猜發生什麼事情?忽然間她把她那個緊緊按著她腳踝的手鬆開了,看起來是非常地驚訝,很不可思議地,她告訴我說她的痛苦沒有了。

那時候她的先生出現了,看起來非常地擔憂,就拖著他的太太說,趕快去看醫生吧!但是他的太太說不需要了,好了,可是他好像沒聽到一樣,好像不太相信這個是事實。

那個時候那兩位法師也出現了,把這個藥草交給她。她很感謝地說,我可能不需要了,但是他們還是把那個藥草塞到她的手上。她們也不相信說她會好得那麼快。

所謂專一則靈,分歧則弊。所以因為這位女眾她在痛苦當中,她很虔誠地念咒,所以她就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加持,她就好了。所以,觀世音菩薩是非常有靈感的。有人稱這兒(萬佛聖城)為美國的普陀山。

所以萬事萬物都在說法。小蜜蜂也在說小蜜蜂的法。正如《六祖壇經》所說的,「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為什麼有那個蜜蜂的事情發生呢?原來在那個時候在大殿的附近有一個蜜蜂的窩。你會看到一些蜜蜂在那邊飛來飛去;如果你不小心撞到牠們,你就會被牠們叮到了。有人告訴我說,她也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她不小心碰到這些蜜蜂,闖進牠們的區域。但是當時幸好她能夠專心虔誠地一心念《大悲咒》,那個蜜蜂不但不會去叮她,不會去攻擊她,反而很友善地在她周遭飛來飛去。

我也很同意她這個講法,因為過去我有這個經驗,並且曾經在觀音法會的時候把我的經驗給大家分享。我也相信當我們很虔誠地念《大悲咒》的時候,連那些動物,蟲啊,飛蟲之類,也會感受的到我們的慈悲,從我們內心所發出來的慈悲。那《大悲咒》呢,可以把我們的,當然是我們很虔誠地去念,就在那一剎那,把我們的三毒貪瞋癡,變成三(無漏)學,就是戒定慧。只要在那剎那,我們裡面的毒可以去除了,那外面的毒也不會再害我們了。所以,我們不是要講綠化嗎?如果能夠真正地把我們的《大悲咒》引用到我們的生活上,我們就是真正地在綠化周遭,還有我們的內心,那也真正地發揮《大悲咒》的精神。

現在既然講到小蜜蜂,我現在有兩個問題想問問大家。或許你不想回答,那可以作為一個brainstorm(腦激盪),大家可以回家想一想這個問題。第一個就是,我們吃了這個蜜糖,蜂蜜,那蜜蜂牠們吃什麼呢?也就說,如果我們把牠們食物吃掉了,那牠們吃什麼?換言之,如果我們的食物被別人拿走了,你會有什麼感受?第二個就是,小蜜蜂的針既然那麼毒,那你有沒有想過,牠的蜜糖--我們叫蜜糖,那個蜂蜜是不是有毒呢?多年以前,我收到我們的政府發表一個消息,說一個嬰孩,在一歲以前不能吃那個蜜糖——蜂蜜。因為它會造成嬰兒的腸中毒。

現在要跟大家分享一篇上人所講的文章,題目叫做《小心蜜糖》。第一段上人是說:「我今天要講一點最要緊法門給你們聽一聽。你們各位都喜歡吃蜜糖,是不是啊?那麼男的叫女的就叫honey;女的叫男的也叫honey,因為你喜歡吃那個東西。可是你不知道那個蜜糖,你看著它是甜的,它裡頭的毒卻比什麼毒都厲害。因為那種毒是慢性的,不是快的。現在科學家也沒發現蜜糖有毒,所以他們還是照吃。那麼科學家、化學家都沒有發現,你說,你怎麼知道的?那你就不要問。你信就信,不信就不信。

那蜜糖的毒是在吃了三百年之後,在你的靈魂裡頭發生一種毒,然後呢,就做蜜蜂,又去製造這個毒。做蜜蜂不是三百年之後就做蜜蜂了,要三千年之後才真正做蜜蜂;三百年之後是要有蜜蜂的思想--我要去各處採花,然後要造蜜,給人一種慢性的毒,這人吃了就要做蜜蜂。

蜜蜂是什麼呢?蜜蜂就是修羅;一群修羅在那兒,這是好毒的。牠好作戰,你碰了一碰,牠就給你扎一針。這一針扎得,面也腫了,手也腫了,身上也出毛病了。你看,牠若不是那樣子,怎麼會腫啊?那個腫就是毒,在蜜糖裡頭都有的。」

還剩下五分鐘,我現在做一個報告。首先,廚房很高興,因為最近得到男眾的大力支持,幫忙收垃圾,還做垃圾分類的工作,所以廚房可以方便調動人,去做別的事情。真是減輕很多!這是多年來,他們都沒有過這樣地開顏含笑。

那講到這個慈悲呢,希望大家可以發揮更多的慈悲心。為什麼呢?因為最近發生了一個很大的新聞,可能大家還沒有發覺到。大家每天都吃那個蔬果啊,那個有機菜園的菜,大家很開心。可是你知道嗎?最近這幾年來我們那個堆肥裡面都不知不覺地,堆了很多的毒啊。什麼毒啊?居然還有保麗龍,還有他們找到那個電池啊,還有塑料袋、塑膠等垃圾,還有銅刷所掉出來的絲啊,還有很多,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的東西(蘊藏在裡邊)。那一回我看到那位,我們的農夫,他送給人家的堆肥裡面居然還有一大片的塑料袋。你說,怎麼會這樣呢?

我們最近聽到台灣的塑化劑新聞,不要搞到我們自已也造成一個「塑化劑的有機菜園」?希望大家發慈悲心,怎麼樣做呢?就是一開始呢,請你幫忙大家告訴大家,一定要把你的垃圾分類好。譬如說,確定沒有將零嘴食物的塑膠袋子或塑料製品等垃圾丟入果皮/菜葉桶內,或者是吃那個越南的粽子時,請你把那一層的塑膠片(plastic sheet)分開後即丟入垃圾桶內,不要隨手丟入果皮/菜葉桶內,否則搞不好將來(這些垃圾內的毒素)統統都到我們肚子裡面去。

也希望大家,在做越南粽子的時候,避免用塑膠套子包在外層,因為大家要將它們蒸熱之前都會懶得去除那些塑膠套子。所以你看那些塑膠套子來回的被蒸啊,煮啊這麼多個小時,那個塑化劑都跑進去了。我們怕外面的塑化劑,可是不怕裡面的塑化劑,那有點說不過去。阿彌陀佛!

觀音七心得分享(2011年觀音成道)

講於2011年7月23日星期六晚 萬佛城大殿  The talks given on July 23 (Saturday), 2011 at Buddha Hall of CTTB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比丘恆律:師父上人、各位法師、各位善知識:阿彌陀佛!時間過得很快!今天晚上我們就圓滿了這一次觀音七。根據我們的慣例,這一段時間呢,是讓大家來分享他們在這段觀音七期間的心得、感想,以及一些經驗,由男眾和女眾分別來跟大家作共享。那就男眾來先開始。

*     *     *

William Nguyen:阿彌陀佛!我的名字叫William Nguyen,我是從北卡羅萊那州來的。我是一個海軍軍人。是我的姐姐告訴我有這麼個地方,她說:這是一個正法道場。我的師父最近圓寂了,所以我想來這邊試試看,參加一個法會。我姐姐也跟我說,很多人試著來聖城,可是沒有辦法進來,因為護法不讓他們進來。而我乘坐的飛機晚點了,沒有辦法轉第二班飛機……,我當時就想:或許我也不可能來吧?但是,我終於來了。

我覺得這個地方很不可思議!我很感恩所有的僧眾,幫助我解釋這邊的規矩:第一天因為我睡過頭了,就沒有做早課,連續好幾天,就感覺有一些鬼壓著我。後來有人跟我解釋:是因為我太懶惰了。這是個很神聖的地方。我真的想,在這個末法時代,還有這麼多人這麼精進,這麼有信心地在這裡修行,這讓我很感動。我也覺得我離得太遠,大家都這麼平靜。我也很驚訝,去參加晚上在法大那邊討論《楞嚴經》,我很驚訝地知道:美國人也可以這麼懂佛法!我想這就是上人的願力,要把佛法傳到西方來。

在這裡修行非常平靜。我小時候就會祈禱觀音菩薩,就是在我需要什麼的時候,比如我想要個女朋友,或者是我要找工作,我就會求觀音菩薩幫忙。到現在我才了解:觀音菩薩就是我們的慈悲心,就是要修我們自己的慈悲。

我感謝上人、各位法師成就了這個地方,希望我們將來在極樂世界見面!如果你們先開悟的話,請來救我!

*     *     *

Lauren Bausch:我的名字叫Lauren,這是我第二次打觀音七。我想先分享一個故事,是關於一隻大鳥怎麼樣說法。這是在星期一發生的:那一天我在佛殿有很多情緒出來,所以我開始哭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是我感覺非常的沮喪。那天晚上我就到法大那邊去,因為我們有討論。我進到那一幢樓的時候,我就聽到一隻鳥在哭。我說奇怪,怎麼會有鳥在這邊?所以我就去找,在一間教室裡面有一隻很大的鳥,就像母孔雀那樣子的;可是不是孔雀,牠有紅色的脖子。在那裡面,牠看起來非常笨拙,因為牠就飛來飛去、跑來跑去,一直在地上滑來滑去……,抓不住。

我就開始笑了,因為它看起來很奇怪。我也就忘記了我的悲傷,我心想:哦!這隻鳥想要出去。所以我就把門打開,然後我就接近牠,希望請牠出去。但是牠看見我來就怕了,就往上飛,飛到窗戶的玻璃上,把頭給撞了,因為那個窗戶是關著的。但是牠非常執著,一心地想要出去,想得到自由,所以牠就再直飛,然後從那個玻璃窗戶撞出去……。

我在那裡就沒有辦法講話,我就想到:牠想要得到解脫的這種意願非常強,牠沒有想第二次,就直接往外飛。所以,後來的這個禮拜,我在佛殿時如果腿痛啊,或者是很多妄想的時候,我就想到那一隻鳥,牠給我說法。

所以,那一天晚上有一個善知識問我:我是不是感覺就像那一隻鳥,就被習氣給困住了?就像那些窗戶,我就一直撞到那些窗戶。那些心裡的窗戶,好像可以看出去,看得很清楚,但是呢,我們一直透過那些窗戶去找我們過去這些業習,都得不到解脫。那一隻鳥牠直接這樣子撞出去,不管這些窗戶在那裡。就像我腿痛的時候,如果我一直執著那個痛,這樣就會耽誤我得到解脫。所以,那隻鳥牠不注意那個窗戶,就直接撞出去,撞傷自己。我們可以不管我們過去的習氣,我們的業,然後呢就一直精進地修行;要不然的話,我們就像那隻鳥起先這樣子跑來跑去,一直在地板上滑來滑去……。

所以,當我覺得痛苦到很受不了的時候,我就想到那一隻鳥,牠怎麼樣才能得到解脫?牠就是很有定心,很有意志力,就直接撞出去。所以,我們念觀音菩薩就是一個字一個字念。然後我們要有信心,這樣子,慢慢地我們的業習就會改變。

有一次,佛陀也講了一個故事說:有一隻船在海上,太陽也會讓那些繩子綁著那個船,然後慢慢就會不強。然後下雨的時候,這些繩子也慢慢都會鬆掉,慢慢就壞掉了。

所以就是比喻說,我們如果繼續修行,常常修行,那慢慢地,我們這些過去的煩惱也會淨了。我們就精進地修行,不需要想我們現在開悟了沒有,就只是坐下來繼續念。

所以,我個人在參加這些法會中受益很多,雖然是非常辛苦,非常困難。我想如果自己有一部車,我老早就已經逃跑了,因為這些煩惱一直冒出來,有時候我覺得受不了。但是,因為我沒有車子,所以我就只好留下來。但是我覺得參加了好幾個觀音七,然後去佛根地參加禪七等等,就是法總、法大給我們這些的機會來修行、打坐、念佛,使我受用很大。

我也想,在萬佛聖城外面有很多人可以得到利益,得到幫助,如果他們也可以進來參加的話。但是,我們怎麼樣可以接引他們進來參加呢?我本身是學習梵文的,所以我有時候會想:佛教當初在印度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儀式是怎麼樣的?當然那個時候是用印度文,不是用中文或者是英文,他們的文化背景都不同。

我有時候也想:不知道當初佛教傳到中國,這些儀式是怎麼樣的?是從梵文、印度文翻譯成中文?還是說中國的法師自己創出來一些新的儀式,來接引當地的人?那我們也可以考慮,現在佛教傳到美國、西方,我們怎麼樣可以讓西方人更容易進來修行?

我本人很喜歡到世界各地,去學習不同的文化,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是這樣子。我想很多人是希望有一個他們熟悉的環境可以進來,而不是一進來後,感覺什麼東西都是陌生的。

佛陀當初在印度,都是對機來教每個人,因為他們的文化背景不同。因為他在一部經裡講說:「我們的房子燒了,我們所有的東西都在燃燒。」他為什麼用火來比喻呢?是因為他在對婆羅門講法。婆羅門他們都需要每天有三堆火,在他們的房子裡一直燃燒著,這是他們的宗教儀式。那麼佛陀說:火在燃燒著,這三個火就是你們的貪、瞋、癡。這些火是因為有五蘊,才燒著的,所以把這個火滅掉,就是涅槃。如果佛陀在美國講法的話,他可能不會用火的比喻,因為我們不會在家裡常常生火。

但是,美國人非常需要佛法,因為他們其實是在燃燒的。可是,可能用另外一個比喻會更貼切,因為美國人現在的問題是:他們的信用卡完全用盡了,欠了很多債。為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為他們的欲望很多,一直感覺不足,一種缺乏,所以要買很多東西,所以一直買……。

另外一個,第二個火就是瞋。美國政府發現:「打仗對我們的經濟是有利益的」,所以我們就一直去侵略別的國家。我們又對我們的環境非常不了解,一直消耗資源,其實是一種預支。因此我們就欠了很多債,其實這些都是一種業的債。

所以,我覺得在這邊打七,參加佛法的課程,我就了解到我們的問題在哪裡,而且應該怎麼樣去處理。我是希望多一些美國人可以來參加我們的這些七,這些法會,來了解這些道理。阿彌陀佛!

*     *     *

Tiffany Garrett:我的名字叫Tiffany Garrett,我是亞利桑那州來,在美國的西南部。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觀音七,第二次來聖城。我在開始的時候覺得有很多的挑戰,我的心靜不下來。後來有人教我:是要真正從我的內心念觀音菩薩,而不是從我們的頭腦來念。所以我試了,後來我就覺得非常地感動,因為在念《普門品》的這些字時,我就可以感覺到觀音菩薩的親近的慈悲--對所有的眾生。

我後來就了解:哦!是要從內心念。不是只是在這裡跟著念,跟著拜,跟著做對了東西,可是不知道心裡怎麼樣。只要我們從自己的內心,用慈悲心來念的話,那一切就會很順利,就會得到很寧靜的感覺。

我來這邊,其實是希望在我的生命裡找到一些方向。除了想得到了很清楚的方向之外,我也得到了一種慈悲的感覺。我也立了一個願:就是以後不論做什麼事都要為其他人著想,而不是單單念觀音菩薩--為我自己、為我家人。

因為聽法師講法的時候說:如果我們替所有的人念的話,為所有的眾生念,那我們自己也會得到利益。所以,我感謝所有的法師、同修道友!

*     *     *

阿岳峰:我的名字叫阿岳峰,來自美國德州休斯頓市。在這之前,我是在網絡上看到萬佛聖城有一所很好的學校,教出來的學生每一個都非常好。所以,這一次是想送小孩子到這裡來上學,可是不巧,今年的位置已經滿了。

來到這裡之後,參加了這個觀音七,感覺心靈、身心都得到前所未有的淨化,感覺到這真的很不一樣……,得未曾有吧!我來之前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想到這裡來學一點功夫,可是到這裡,參加了這個觀音七之後,我的想法有所改變,我覺得不想學功夫了,想守戒。因為覺得守戒呢,不至於(將來)落入魔道,否則很容易落入魔道。

我來到這裡,本來--不太想說,但是我覺得還是說--我本來是想找一位坐禪的師父教一教我,因為我坐禪多年,但有的問題解決不了。在這裡,前天,因為也許是我一開始來的時候吧--上個周末,來的時候呢,就是我的思想跟我的身心得到變化了。因為25年前,大概是我20歲左右的時候,我坐禪時出現一些個狀態。這事說起來就很長了,有些個現象就不必要講了……。

直到到這裡來我才明白過來:那個時候坐禪時出現的那些現象,和丹田坐不開,不能四肢百脈通泰,是因為那時候淫念不斷,因為年輕。到這裡來呢,上個周末這個問題解決了,所以我的丹田坐開了;我的丹田坐開了,四肢百脈通泰了之後,一切的不舒服和以前有的一些小病狀全都沒有了。

星期三下午坐禪的時候,打坐的時候,我看見觀音菩薩出現在蓮花上,也不是正面對著我,也不是側面對著我,是45度角的樣子。但是我想,菩薩是不會輕易示現的,我想這可能是幻覺。但是過了一天,我才明白過來:是因為我的心還不夠純淨,所以他不能正面對著我。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真正地守戒律,雖然我還沒有受戒。因為如果平時的行為嚴格地守戒,念咒或者是坐禪就會有真正的感應,或者是狀態,因為這是我最大的一個收穫。但是我還是想,萬佛聖城是宣公上人留下來的,有很多非常好非常好的弟子、禪師,我還是想學一學我下一步應該怎麼樣?

那我想,有一些東西本來我也是不想說,但是我想,雖然在正的場裡,如果人的念頭不對,也會招來邪的東西。所以我覺得我們的念頭是應該純淨的。否則就算是在正的場裡面,也會招來邪的東西。我們的念頭如果正,就不會有問題。

我就說這麼多,因為下面還有人要講。阿彌陀佛!謝謝!

*     *     *

Yoika Danielly:諸佛菩薩、上人、法師、佛友:阿彌陀佛!我叫Yoika Danielly,這是我第一次打觀音七,我完全不知道這個「七」是怎麼樣的。我從來到聖城,我的態度就是願意接受所有的經驗,讓我內在的智慧來引導我,然後我有信心說,到時候答案就會出現。

我有聽到在我旁邊的人提到「觀音菩薩」好幾次,比如說有人要去開刀,就有人說:你應該求觀音菩薩幫助、加持。那如果有其他人有什麼困難的話,也會有人叫他們念觀音菩薩。我也在《楞嚴經》裡面讀到觀音菩薩,但是我覺得,我對這個菩薩的認識是非常淺的。所以在這個禮拜,我有機會再學習更深一點,了解這個菩薩的特質。那念他的名號從早到晚,我現在覺得有一個非常密切的關係,就好像我真正地認識觀世音菩薩,所以我對他有信心。

我最喜歡觀世音菩薩的無畏跟大悲。我自己本身覺得我是一個很大膽的人。我也不怕不認識的東西,其實這是因為我太信任人了。有的朋友說我太信任陌生人,我認為人是性本善的,我也認為這個世界本來是好的。

我想分享一首詩,是一個伊斯蘭教徒,在13世紀寫的,他說:你怕被沉到這個地底下,或者是被掛在天空,但是現在你這一滴水就放下來,就落到大海裡面,你就是從那裡來的。現在你沒有原來的形狀,但是你還是水,你有同樣的體。所以,這不是一種慚愧的東西,這是尊重自己。

這一首詩讓我可以放下,可以對所有新的經驗有信心。雖然有時候,如果我用一種理念之心的話,那可能我就不會這麼自在。

這是我在聖城的第七個禮拜,從我來的那一天,我就感覺這是我的家,大家對我都非常好,都牽著我的手,來帶領我。我了解,每個人有自己的道要走,但是我也很高興,知道我們有同修道友,還有其他法界的眾生也來護持我們。

現在我認為我比較認識觀世音菩薩,我可以在危險的時候依賴這個菩薩,我對他的信心增加了,我願意繼續修道的心也增加了。阿彌陀佛!

*     *     *

阿慶法(13歲):我是Tom,是從德州來的。我來的時候,覺得好像認識這邊的人跟這邊的這些房子等等,都很熟悉。我覺得來這裡,是給自己第二個機會,因為我覺得好像自己過去是個不好的人,那現在我有了第二個機會,可以還我的這些業債。

所以,我參加這個觀音七是全勤的。我盡力跟著大家念經、念咒,每天從早到晚沒有停歇。雖然很困難,但是我想我明年會來這邊上學。阿彌陀佛!

*     *     *

Carol Chai:大家好!我是Carol Chai,這是我第三次來參加觀音七,我來過聖城很多次。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故事,可能跟其他這些人所分享的有點不一樣,但是,還是跟觀音菩薩有非常深切的關聯:

在11年前的時候,有一天晚上雨下得很大,那時候在洛杉磯。我當時的腦子裡有很多的妄想,因為我一邊開車,一邊打著自己的妄想。尤其那天天又很黑,雨又下得很大,所以,剛好就是一個(容易)打妄想的時候,於是我就在想很多其他的事情……。

就在那個時候,我的車子只是很單純地往前開著,可是在那個時候,我看到我們的師父宣公上人,出現在我的面前。他很緊急,非常嚴重地跟我說,叫我立刻把車子停下來。

因為當時我心裡頭打著其他的妄想,所以我心裡想:能看到師父上人,一定也是我自己的幻想吧?所以,當時我就繼續開著我的車子,沒有立刻停下來。幾秒鐘以後,我經過一個十字路口,有一部很大的白色貨車,闖著紅燈也進入這個十字路口,撞進來了。

可是很奇怪的就是:我當時進入十字路口的時候,我旁邊還有另外兩部車子;我們是三部車子幾乎同時一起進去的,我是靠最左邊的。所以說如果要撞的話,應該不會先撞到我,因為應該是先撞到旁邊的那兩部車子。可是很奇怪的,旁邊兩部車子就忽然就消失似的,這部貨車就莫名其妙地撞到了我的車。

當時,我傷得很嚴重,甚至於有類似內出血的癥狀,尤其是我的骨頭非常地痛,我幾乎快失去意識了,心想:我一定就是很嚴重了,一定是肋骨斷了很多根……,因為當時很痛。後來,就立刻被送到了醫院的急診室。可是到了急診室以後,醫生給我很多的程序,然後送我去照X光片。可是很神奇的,卻是一根骨頭都沒有斷!完全沒有內傷,幾個鐘頭之內,我就可以出院了,從急診室就出院了。我的家人來接我,我完全「全身而退」。即使我的車子完全「報銷」了,完全被撞爛了。

所以,我是很想跟大家分享,雖然說這是11年前發生的事情,可是經過這一次的觀音七,對我來說,覺得師父上人就像是觀世音菩薩一樣,在我們最需要、最危難的時候,我們自己都不知道的時候,他會出現來幫助我們。在我們都不知道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就會出現,就會幫助我們。謝謝!

*     *     *

陳明智:我的名字叫陳明智,是從紐約來的。我已經學佛幾年了,可是還沒有正式皈依。我聽說上人設立的這個道場,還有上人的德行,所以我是希望可以在萬佛聖城皈依,這個將會是我生命中最好的一件事情。

因為在我們的生命裡面,名望、財產甚至家庭都不是那麼重要,都是無常的。但是,就是要做善事來利益別人,這是最好的。不幸的是,就是我把時間搞錯了,所以這次我沒有機會皈依,但是我相信以後還有機會。

我在來之前,已經開始念觀音菩薩名號了,會有一些感應。《普門品》說,觀音菩薩十四無畏。所以在我們平常的日常生活裡,如果我很緊張或者是害怕,比如說要考試或者要在學校做報告,我念觀音菩薩的話,心就會靜下來。

其實我念觀音菩薩的時候,除了兩種情緒之外,我的所有情緒都會消失了。在《普門品》說:如果眾生多貪、多瞋、多癡,念觀音菩薩聖號的話,這三個毒就都沒有了。

我真的注意到,在我自己的經驗,有時候我的欲望太強了,所以我就念觀音菩薩聖號,突然間這個情緒就斷了,我的這些妄想也就可以「抓」回來了,就不會再想那麼多,想過去、想未來……

其實,我念觀音菩薩的時候,每次都有同樣的感覺:就好像我的情緒都會消失了。我後來就覺得奇怪:這個事很奇怪,是不是這裡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怎麼會有一個人沒有情緒,在這邊沒有脾氣?後來我也擔心,因為我念觀音菩薩我就不會擔心我的功課;可是,如果你不擔心你的功課,那會怎麼樣去好好地讀書呢?

可是真的是這樣子,念觀音菩薩讓我的心靜下來,我可以活在當下,會有很多自信心,然後那個三毒就除掉了;只有兩種情緒不會被除掉,第一個情緒就是慚愧和內疚。如果我做錯事情,我就覺得心裡很不好受,我念觀音菩薩,這種感覺不會走掉,反而會更增加,所以,這就是菩薩的智慧,讓我知道我做錯了。另外一個感受就是慈悲,這個也不會消失。如果我念觀音菩薩,它反而會增加。像我在這邊繞念,就觀想到病痛與年老的這種苦,我就起了一種很慈悲的感受,很希望去幫助這些人。

我小時候,第一次聽到觀音菩薩的時候,那時候我跟觀音菩薩沒有什麼緣。可是現在我發現,其實觀音菩薩跟所有的人都有緣。我從念觀音菩薩聖號中,得到了無量的好處,希望大家都可以得到這種好處。阿彌陀佛!

*     *     *

比丘尼恆音:我這次覺得很幸運,幾乎可以全程地參加觀音七的法會,因為很多年來,我都沒有好好利用機會來打七。平常住在聖城,我們很多人都有工作,所以我們就盡量參加,可能參加一個早上或者是一個下午。但是我發現,就是如果全程參加的話,那個效用非常地不同。

我也看到這麼多人從不同的地方來,比如從東岸或其他的國家來,甚至有完全不懂中文的人來參加。他們可以把所有的事情都放下,很辛苦地飛過來,參加全程的活動……。所以,我們在這邊,可能就是太幸運,可是不珍惜。當然,我們也是成就別人--有工作要做,這樣讓別人來打七。對此,大家也是很感恩的。

我的感受,這一次就是:念觀音菩薩可以讓我的心靜下來。然後,再想起我的初發心,為什麼來聖城?為什麼出家?就是我們想要成佛,記得我們有佛性,我們有我們心裡的觀音菩薩,我們也可以成為觀音菩薩的。

我們可能就是天天在這邊忙著工作,有時候也有煩惱啊,就忘掉了我們的那個初發心,就會被這些小事情困到裡面去,然後忘了這些其實都只是一個大夢。所以,這次可以在佛殿一個星期,遠離了那些東西,就可以看清一點,就看到它只是一個夢。

另外,我也是和第一位女眾講法者一樣,就是希望將來有更多的年輕人,特別是在美國的西方人也可以進來。因為我真的聽到很多人想進來學佛,他們聽到、學到一點佛法,覺得很好,但是進到這邊來後,全部都是用中文,這真的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或許我們可以想像:我們到一個地方,我們很想學習,但是卻一直都是用葡萄牙文或是什麼文,我們完全看不懂,也跟不上的。

當然,這些人當然是有很特殊的因緣,他們可以在這裡熬下去。但是,我們也知道,上人希望把佛法帶到西方,慢慢地也是一步一步把這些佛教的東西,也可以用西方的語言跟文化來實行。所以,希望有這方面背景的人也可以幫忙想辦法,因為我自己本身沒有音樂細胞。

*     *     *

比丘恆律:觀世音菩薩他是不是只觀察世間的聲音呢?他不只是觀察世間的聲音,他觀察世間的色相,他觀察世間的味道,他觀察世間的各種氣味,以及舌頭所嘗的品味,以及他觀察世間種種的觸覺,他觀察世間一切的法。

我們也一樣啊,我們也是觀察這麼多,對不對?我們的六根也是做這些事情。但是,我們是觀了以後就迷了,而觀世音菩薩他觀了這些六塵的境界之後,他迴光返照。他觀察這個聲音,他迴光返照它的聞性;他觀察世間的色相,他回光返照到它的見性;他觀察世間的味道,他迴光返照它的嗅性;他品嘗世間種種食物的品味,他迴光返照它的嘗性;他觀察世間種種的感觸,他迴光返照它的觸性;他觀察世間一切的法,他迴光返照到他自己的覺性。

而我們眾生呢,都迷了;我們背覺合塵,所以不見自己的這些剛剛法師講的「佛性」。佛性在哪裡呢?就在這六根門頭上放大光明,但是我們不見,所以就輪迴六道。那麼,我們今天要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呢,希望能夠把這六根裡頭的這些佛性,把它好好地管一管。在齋堂裡頭吃東西的時候,不是說:唉呀!我的嗅性、我的嘗性大作了,多拿一點,多吃一點;吃完以後說:唉呀!我的肚子太飽了,我的這個觸性發作了……,不是這樣子的。

如果我們見到塵境,能夠迴光返照,就能夠背塵合覺,那我們就往解脫道上走了,而不是六道輪迴了。

利人損己的菩薩道

比丘近梵 講於2011年7月18日星期一晚  萬佛城大殿  A talk given by Bhikshu Jin Fan on July 18 (Monday), 2011 at Buddha Hall of CTTB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上人、各位法師、各位佛友:阿彌陀佛!今天晚上輪到近梵跟各位結法緣。

今晚我們聽的是《法華經》,剛剛我們聽完第十五品,下個禮拜就會聽《如來壽量品》,是第十六品。

這一品呢,就是釋迦摩尼佛回答彌勒菩薩的問題。一般人都認為釋迦摩尼佛成佛才四十幾年,可是在第十六品會出乎我們意料之外,佛就告訴我們說,其實他不是現在才成佛,他是在過去久遠劫以前,早就成佛了。他成佛以後,就在十方世界教化眾生,並不只是在這個娑婆世界而已。

智者大師把《妙法蓮華經》分成兩門:一個是本門,一個是迹門。本就是它的根本;迹就是垂迹,示現的意思。那麼從第一品到第十四品是迹門,就是佛在十方世界示現;第十五品到二十八品,是本門。

我們講一個常常講的譬喻,大家就明白了。這個本呢,就像空中的月。那麼空中的月,在我們這個世界只有一個月亮,可是只要有水的地方,這個月的影子就會現出來,也就是一種示現的作用。

我們所熟悉的觀世音菩薩,他在我們的娑婆世界,示現的是一個菩薩的身,可是他早就成佛了。所以在《大悲心陀羅尼經》裡頭,佛就告訴阿難尊者說,其實這尊菩薩,在過去無量劫已經作佛了,佛號是正法明如來。

因為正法明如來慈悲的願力,所以他倒駕慈航,示現菩薩身,來方便度化娑婆世界的眾生。其實,觀音菩薩或者是佛,他們的修行都已經圓滿了。就像明天是觀世音菩薩的成道日,就是觀世音菩薩早就成就佛道了,他已經究竟了,不需要再修行了。可是為什麼他還來到娑婆世界行菩薩道呢?那麼除了菩薩的悲心來救拔娑婆世界的苦之外,其實菩薩也是利用這樣的一個機會,來教導我們怎麼行菩薩道。

有一個故事是講阿那律尊者。阿那律尊者是佛的弟子,他因為有七天七夜用功,過度了,所以眼睛就瞎了。阿那律尊者有一次要縫補衣服,因為他眼睛瞎了,他沒有用天眼,所以就沒辦法來穿針。這個時候阿那律尊者就開口說:「有誰願意做福德來幫我穿針呢?」這時候佛聽到了,就來到尊者的旁邊,幫尊者穿針;穿好了針以後,這個尊者就問:「是誰幫我穿針呢?」佛就回答他。尊者就問佛說:「佛啊,你福德也圓滿了,智慧也圓滿了,所以你已經成佛了。你根本就不需要再做什麼福德功德,為什麼你還幫我穿針呢?」佛就回答說:「我做布施是沒有厭足的。」就是說,不是求福,是要布施給眾生。

龍樹菩薩他怎麼來解釋這個故事呢?龍樹菩薩跟我們說,其實,這是佛在教導我們。就像一個一百歲的老人跳舞。一百歲的老人跳舞並不是為了娛樂,或是為了表演,他是要教導他的兒孫怎麼跳舞,就是把這個跳舞的技術傳承下去。所以像剛剛講的佛來幫阿那律尊者穿針,這也是一種教導。這是教導我們眾生,要把握做福德或是功德的機會。那麼觀世音菩薩他在娑婆世界救拔眾生的苦難,或是在度化我們,教化我們,都是沒有條件的,是真正的菩薩道。

其實,我們到底認不認識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到底是長得什麼樣子?當然,如果我們到佛殿來,看到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或是我們所熟悉的,像白衣觀音,任何一尊觀音,我們打一眼就可以認出來,但是,觀世音菩薩他不一定會現這樣的身形。就像在《普門品》所說的——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最近看到一個很感人的報導。在中國的杭州有一個媽媽,姓吳。這個媽媽有一天吃完飯,中午就要出門的時候,她走了沒多遠,聽到後面她的奶奶在叫她,而且一直在揮手,很急的樣子。因此她就回過頭,走了回去。

這時候她聽到有人說,有一個小孩子快掉下來了。所以她抬頭往上看--那是一個大樓--有一個小孩子在十樓的地方就掉了下來。這個媽媽毫不猶豫地,就衝了過去。她本來穿著高跟鞋,就把高跟鞋給甩了,過去就張開兩隻手,而那小孩子掉下來了,剛剛好她就抱住這小孩。雖然這個小孩子只有兩歲大,不是很重,但是從十樓這樣子掉下來,重力加速度,其實那個衝力很大。這個媽媽接下來以後,兩個人都倒在地上,但是把小孩子抱穩了。那麼送到醫院以後呢,小孩子生還了,這個小孩子命救回來了。但這個媽媽,因為這個手去接著的時候,力量太大了,所以手就斷了,骨頭碎了。有人問她為什麼會這麼做?她就說:「我只是盡做母親的一個本能。」就是做媽媽本來疼愛或是救護每個孩子,這好像是她天生的一個使命跟職責。所以她沒有考慮,她只是盡做媽媽的本分。所以中國人就稱這個媽媽叫「最美媽媽」。

那麼奮不顧身來救人,我相信觀世音菩薩就是用這種精神來幫助所有的眾生。那麼在我們的世界裡頭,其實很多這樣的故事都一再地發生。像以前,我們都知道很多地方大地震,大地震過了以後呢,就開始要救人,就發現到,很多母親都用身體去保護自己的小孩。雖然自己被壓死了,但是有些小孩子就存活下來了。

本來,菩薩道是講自利利他,但是很多人在行菩薩道的時候,其實是已經不考慮自身的安危了。這樣的菩薩道,其實也是一種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我們眾生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老是常常想到自己,最先考慮的就是自己,想到的也是自己;但是真正的菩薩道,是先考慮別人。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有一位比丘尼,也是很有修行的。那麼她身邊也沒有很多雜七雜八的東西,就有一床棉被。結果,這個晚上有一個小偷,把她的棉被給偷走了。這個比丘尼就沒有棉被可以蓋,冷得發抖,就用一些紙蓋在身上來禦寒。

這個比丘尼的弟子們發現,師父的棉被被偷了,自己在那邊發抖,因此她們就分頭去追,要把這個小偷給抓到。那麼這個小偷,可能因為路不熟,所以躲在一個地方,就被發現了;發現以後他掉頭就跑,但是把棉被給留下來。比丘尼的弟子就帶著棉被回來,給她們的師父。這個比丘尼看到了,就罵她的弟子,說:「這個棉被被小偷偷了;他偷了以後,這個東西就是他的,現在不是我的,妳們把它拿回去還給他吧!」

其實這是這個比丘尼的慈悲,因為她知道這個小偷他這麼窮,窮到連棉被都沒有,所以才會偷棉被。因此她寧可自己挨凍,也不願意把這個棉被又給要回來,就派她的弟子再把棉被給還回去。所以,菩薩道嚴格說起來,常常都是損己利人的,跟我們凡夫這個損人利己是完全不一樣。

上人說萬佛聖城的六大宗旨——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語,這就是六條光明的大道;我們如果依照這六條光明大道來修行的話,成佛有餘。我們對《普門品》現在都很熟悉了,知道《普門品》裡頭,我們可以向觀世音菩薩來祈求,求男求女,當然我們還可以求別的。可是這樣地求呢,求來求去還是在世間法裡頭,跟修行還是兩回事。因此我們應該像六祖大師一樣;六祖大師他到五祖那邊去的時候,五祖就問他:「你來這裡做什麼?」六祖大師就回答說:「唯求作佛,不求餘事。」就是說我只是來求怎麼作佛,其他事我不求。

五祖大師就說,你這個嶺南的獦獠——這個嶺南就是在廣東的南邊,是一個邊地,沒有文化的地方,就是一種像沒有開化的人一樣--你怎麼有資格可以作佛呢?六祖大師就回答說:「人有南北」,這個人有分南方人,分北方人,但是「佛性本無東西。」人的佛性沒有南北之分,眾生都是平等的;所以,我當然也可以作佛。

因此如果我們對觀世音菩薩有所求,我們也要有大的志向,也要求像六祖大師一樣,求作佛,或是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很多人修淨土法門,專心念佛,就擔心說,如果念佛又念觀世音菩薩,會不會衝突啊?會不會念觀世音菩薩就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不用擔心。在《大悲心陀羅尼經》裡頭,佛已經講得很清楚,你這個念菩薩的名號,這個功德是不可思議的,命終之後就往生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

明天是農曆的六月十九日,是觀世音菩薩成道的正日。上人說在佛菩薩的這種紀念日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發願。因此,我們明天大家都可以好好發一個願,發很大的願,就是作佛的願,往生極樂世界的願,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阿彌陀佛!

觀音七及大悲咒

比丘近永 講於2011年7月20日星期三晚 萬佛城大殿  A talk given by Bhikshu Jin Yong on July 20 (Wed), 2011 at Buddha Hall of CTTB


上人、諸位法師、諸位佛友:阿彌陀佛!今晚輪到近永在此練習說法。近永是在六月一日,萬佛寶懺結束後第二天回去臺灣;上星期六剛趕回來聖城,參加觀音成道法會及觀音七。

在臺灣,現在天氣非常熱。白天都是熱到攝氏35、36度,晚上也涼不到哪裡去,也是28、29度,和聖城比起來是差很多。聖城近幾天比往常涼爽;今天雖比較熱,下午也還不到26、27度,而且一到晚上就會涼下來;臺灣則不是這樣,一天到晚都很悶熱。臺灣還有許多其他的問題,諸如人滿為患、噪音,污染……等等。所以,回到聖城來,就好像離開那個五濁惡世,到了淨土來一樣。臺灣再一陣子就要選總統及立法委員,目前兩個大黨的參選人都已經出爐了;為了權位,大家爭得你死我活的,真是「清淨是福人不享,煩惱是罪個個貪。」

在臺灣的時候,近永住在俗家,生活在五欲中。所以,很能夠體會到《在家菩薩戒本》所說的:「出家之人持出家戒,是為不難;在家之人持在家戒,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在世俗的環境下,要持戒修行,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因此,大家能到聖城這麼清凈的道場來修行,是大家的福報,應該多珍惜。將來有機會,也不妨多到聖城來。相信在座有人是第一次來聖城參加觀音七,甚至是第一次來聖城。接下來,近永就談談自己與聖城及觀音菩薩的因緣。

近永是在1989年,也就是22年前第一次到聖城來,碰巧也是來參加觀音成道法會。那次是從洛杉磯搭金輪寺租用的巴士來。當時我對佛法一點也不認識,連「三皈依」是什麼也不曉得!當初的印象是聖城很大、很幽靜、樹木很高大,。

第二年的夏天,我帶著10歲大的兒子來聖城上暑期班。那時的暑期班有三、四週之長。我的兒子聽說我要來暑期班幫忙,他居然也要來;我喜出望外的就帶他來了。暑期班結束,我們即將離開前,我認識了一個剛來聖城打觀音七的居士。我根本不曉得什麼是觀音七,就問他:「你為什麼要打觀音七?」他說:「你看看佛殿裡的觀音菩薩像,那麼大、那麼莊嚴,你在哪裡能夠找到這麼莊嚴的觀音菩薩像,能在他面前稱念他的聖號呢?」我當時也聽不進去,還是如期離開了。

但是再過一年,我倒回來參加觀音七,而且不只回來一次!從1991年到94年連續四年,每年的夏天我都來參加觀音七。當初我在臺灣任教;當老師的一個好處是有寒暑假,可以到處跑。那時候,我的家人住在加州,所以我每年暑假都到加州來。

也許你會問,為什麼我會一年接著一年的來參加觀音七呢?是不是看到什麼好相了?答案是:沒有見到好相。不但沒有見到好相,我看到了壞相–自己的醜相!在打觀音七的時候,心很靜,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自己從前所犯的錯誤,也深深了解是自己的錯。所謂「罪從心起將心懺」,因為從內心的深處看到自己所犯的錯,所以就能誠心地懺悔。

另外一個參加觀音七的利益,對我而言是:可以作一個明智的抉擇,決定人生到底應該怎麼走下去。當時個人的工作應該算是不錯的,是很多人羨慕的工作;但是在打七期間,我自己體悟到不應該再繼續走下去;最後我就決定把工作辭掉。當然,把那個工作辭掉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因為當時我已成家,有兩個十來歲的孩子;如果把工作辭掉的話,以後怎麼辦?現在回頭看,也不曉得為什麼當時自己有那個勇氣把工作辭掉。相信是因為觀音菩薩及上人的加持吧!

1995年我離開臺灣到聖城來,到現在16年了;我對當初作的那個決定,從來也沒有後悔過。所以,我覺得打七實在是佛教的一個法寶,讓我們看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東西;不一定是看到好相。每一個人的因緣都不一樣,但只要我們誠心地、好好地打七,自然就會有所謂的感應,或者看到一些什麼、了解到一些什麼。

接下來想談的是誦念《大悲咒》。相信《大悲咒》大家都很熟悉,上人《大悲咒》的偈頌大家也不陌生:

大悲大咒通地天,一百一千十王歡。

大悲大慈能祛病,孽鏡一照匾高懸。

意思是說,大悲咒是通天徹地的。『一百一千』就是說一天誦108遍,誦1000天,也就是念3年。『十王』指的是地獄的十殿閻君,十個閻王都會很高興。『大悲大慈能祛病』是講大悲咒能除去所有眾生的病。『孽鏡一照匾高懸』就是說在地獄那邊有孽鏡臺,每個人往生以後,神識就會到那裡去;我們一生所做的事情,就像錄影帶一樣,全部在這個孽鏡臺裡顯現出來,從出生到死亡,所有的事情都一一顯現出來。每天誦大悲咒108遍,誦3年的人,到了那邊,在孽鏡裡頭顯現出來是沒有任何的罪,罪都除了。閻羅王還會替他在地獄懸掛一個匾,說:「某某人的罪業已經清了,所有地獄的鬼神都應該禮敬他,就像禮敬諸佛菩薩一樣。」

當然,初學的人一天要誦大悲咒108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剛開始不妨分成兩次或者三次來誦,這樣子比較容易做得到。持之以恆繼續誦下去,就會越誦越快;快到1分鐘可以誦2遍的時候,一個小時就可以誦完108遍了。速度繼續加快下去,甚至可在50分鐘、40分鐘、30分鐘就誦完了108遍。不過,快速誦念時要留意有沒有跳行;我發現自己就經常跳行,而且一跳就跳了很多行!

這次在臺灣,我有一個機會去參觀一所特殊的學校--弘明高中。他們附設的小學及幼兒班的學生都在讀經。在他們的書裡頭有一句古德的名言,我覺得很受用。這句話是這麼說的:「讀溫書好像生時讀」,意思是說讀舊的、已經熟悉的書,要像讀新的東西一樣,要字字分明,要用心地去念。

我發覺自己的毛病就是這樣子;因為讀熟了,就心不在焉,像念佛機一樣在念,心都不曉得跑到哪裡去了,跳行也不曉得!

我有一個建議供大家參考:我們如果目標是要誦完多少次的話,就會急著想把它念完,交差了事。不妨一天挪出一段時間來,30分鐘也好、60分鐘也好,就去誦它;不管誦了多少次,時間到了就結束。這樣子的話,就比較不會有急著誦完的問題發生。

我的時間已經超過了,就在這裡結束。阿彌陀佛!

千處祈求千處應

沙彌先修班學員親明 講於2010年10月13日星期三晚 萬佛城大殿  A talk given by Trainee Chin Ming on October 13 (Wed), at Buddha Hall of CTTB


諸佛菩薩、上人、各位法師、各位佛友:阿彌陀佛!今天晚上輪到學員親明跟大家結法緣,如果我的英文跟中文不好,請慈悲原諒。

我記得在越南,當我是一個學生,在越南從六年級到中學,我們有慶祝老師節在十月二十號;今天是十三號,所以很快到二十號,趁這個機會來感恩我的輔導師。

我們的輔導師他用了很多的精神、時間,來復習review書,然後講給我們聽。每一次下課,我看到大家好像喝了甘露水,因為有法師講給我們聽。我們的輔導師他如果有人做錯了事情,他知道,他跟我們分享,大家一起從這邊學習改正。

我記得在五月份,春天的時候很多的葉子在樹上,看起來很新鮮,綠色的,很青綠,滿滿春天的氣氛。在夏天的時候,這個葉子慢慢變成很深的綠色。然後到秋天就變成黃色,乾枯,一陣清風,秋風吹過,這個葉就掉在地上。

我們的身體都是跟這個葉子一樣的,很無常。昨天,我們可以講話,笑啊等等。但是明天呢,它就變成塵土,回到這個地大。每一個眾生都不能免除這個生死輪迴。

在《四十二章經》,佛說,「觀天地,念無常;觀萬物,念無常;觀靈覺,即菩提。」悉達多太子他覺悟,生老病死是種苦,所以他勇猛發心,求道出家。他觀察這個六根,覺悟出這個六塵虛妄,所以他可以回到真心,然後成佛。

然後,佛很慈悲,給我們一個方法怎麼來解脫這個苦難。佛說,在西方有一個世界很安樂。在這個世界有佛,名阿彌陀,跟大眾講法,其中一個聖人是大勢至菩薩。

在佛住世的時候,楞嚴法會上有二十五個聖人,講他們修行的法門。這個菩薩他講淨念圓通。這個菩薩的方法是攝受六根,專一淨念。他發願攝受念佛者去西方。他是念佛修行者的老師,所以學生如果跟著他,學生要學的是嚴謹,斷諸妄性。

十方佛慈悲,常常念眾生,所以如果誰要去西方極樂,也都是要念佛,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也都是念十方佛。因為眾生業障是很重,從無始以來,所以印光大師勸念佛者不但是念佛,也就是要懺悔來消除業障。

在越南戰爭的時候,北方它到南方,要控制南方。所以南方他看到男人,就抓他們來當兵。有一天,我的爸爸在外面,路上被南方的這些政府的人來抓他,送他到軍營。他要穿這個軍人的衣服,手拿武器準備去打仗。

他很害怕,他不想要當兵的,他常常念觀世音菩薩。然後在軍營的時候,他想到觀世音菩薩,所以出聲念觀世音菩薩。他站在一個洞,手拿武器,念觀世音菩薩。然後他聽到有一個聲音,叫他要趕快離開這個洞。果然,幾分鐘後,就有一個炸彈丟在那個洞裡面。所以還好,他沒有死。

後來越南統一了,那時候家庭的經濟非常困難。我的父母就花錢來給我哥哥偷渡。在這個船上,是用很小的一個船,有一百多個人在上面。如果你要動,就沒有地方給你動。大、小便都是在坐的那個地方解決。

然後,這個海盜從泰國來搶劫我的哥哥的那個船,要每一個人都要給他們錢;很多人都給他們錢,但是有一些人還藏一些金錢在他們的身上。海盜們知道了,他們發狂,用船來碰我哥哥的船。然後我哥哥的船破掉了,變成一塊一塊木頭,很多人溺死了。但是還有十八個人在水中抓到一個木板,浮了幾天,其中有我哥哥。

在他逃難的時候,我的爸爸、母親跟外婆,他們一心求觀世音菩薩,吃素、做善事等等迴向給他,讓他順利到泰國去,我的哥哥終於平安地抵達泰國〈現定居美國〉。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