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觀世音菩薩學習反聞聞自性

比丘尼近祥講於2012年8月9日星期四晚 萬佛城大殿 A talk given by Bhikshuni Jin Xiang on August 9 (Thursday),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All Buddhas, Bodhisattvas, the Venerable Master, all DMs, and friends in the Dharma, Amituofo, tonight is Jin Xiang’s turn to tie Dharma affinities with all of you.

諸佛菩薩、宣公上人、各位法師、各位善知識:阿彌陀佛!今天由近祥和大家結法緣。

Guan Yin Bodhisattva is one of the most remembered figures in the Buddhist world. Three celebrations a year attest to how this Bodhisattva is dearly regarded. Have you wondered how you remember somebody? For example, how do you remember your mother or a close friend? If we form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somebody, we would remember that person for his or her kind acts or kind words. What if the question were turned around: how would you get other people to remember you? Or how did your past-life enemies remember you?

繼續閱讀…

小男孩的祈願

比丘尼恆君講於2012年8月7日星期二晚 萬佛城大殿 A talk given by Bhikshu Heng Jyun on August 7 (Tuesday),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師父上人、各位法師、各位居士:我是恒君。

這一次的觀音七真是很殊勝!在週六晚上灑凈的時候,天空就細雨霏霏,甘露遍灑。我們一出大殿,又下了二十多分鐘的雨。昨天是觀世音菩薩的成道正日,清早六點到七點多,整個大殿籠罩在清霧中。我從寮房那邊走過來時,陽光普照;一經過小學才發現,大殿四週雲霧彌漫,祥雲密布!這表示什麼呢?龍天護法都來擁護法會,護持道場,真是吉慶之極,非常的祥瑞! 閱讀全文

這也是會過去的!

萬佛聖城方丈恆律法師講於2012年8月4日星期六晚 萬佛城大殿  A talk given by the Abbot of CTTB on August 4 (Saturday),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師父宣公上人、各位尊敬的法師們、各位善知識:阿彌陀佛!

首先我們誠摯地歡迎從遠方而來的法友們,回到萬佛聖城。明天我們舉行觀世音菩薩成道法會。一提起成道這個詞,我們便會在觀念中產生一種超人成就似的幻覺。一個似乎我們永遠無法企及的目標,而相信開悟成道是佛陀或大菩薩所屬的,與其他人無緣,至少我們這輩子是無法達成的。 閱讀全文

2012-3 觀音七心得報告

子林、果菊、James、親絲,講於2012年3月17日星期六觀音七圓滿日晚 萬佛城大殿 The talks given on March 17 (Sat),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比丘近巖:諸佛菩薩、宣公上人、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大家晚安!阿彌陀佛!

時間過得很快,一眨眼就到了結七的日子。晚上是我們大眾來分享我們這七天用功的心得,做個報告,像往常這樣子。我們現在就開始,男眾、女眾輪流。

男眾這邊準備好的,可以先講。你們記著大概是7分鐘到10分鐘之間。在一開始的時候,先自我介紹一下名字,從哪裡來等等,簡單地介紹一下。我們現在就開始。

*     *     *

子林:晚上好!諸佛菩薩、各位法師:我是子林,來自中國。能夠來聖城的法臺上,跟大家分享心得,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事情,這都是諸佛菩薩、諸善知識慈悲。

我是第一次來聖城,感覺來聖城並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在來之前,金輪聖寺的法師反覆叮囑我:「要多念觀世音菩薩;如果遇到急事的時候,要祈求,『老和尚救我!』」這是很靈驗的一個教授,消除了我此行的違緣。

來到聖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是佛殿裡的佛像。聖城裡邊的佛像都很莊嚴,讓人見到之後很歡喜。我們的觀音大士頷眉低首、鄭重合掌;如果你用心去感受的話,他好像在真心地傾聽你的心聲,又像授予你無盡的密意。從大士凝重的神情當中,你可以體會到一種殷重的期許,儘管我自己條件很差。佛殿裡邊的每一尊小佛像,都自然地流露出一種古樸之風,二目微睜,雙唇內斂,但卻掩飾不住內心的禪悅之喜。

在聖城第一次用早齋時,身邊一位長者指著自己粗糙的手,對一位義工說:「來聖城,是要來吃苦的。」我記住了這一教授,也為後面的觀音七做好了心理準備。這是我到聖城的第一課。

在以後的幾天裡,雖然身在聖城,但內心並不清凈,時而我慢如山,時而嫉心熾盛,有時還會觀過,內心很不自在。一方面覺察到自己業障非常深重,另一方面意識到待在聖城也非易事。為了能在聖城待下去,我只好每天禮拜上人,求懺悔、求加持。這個辦法很有效,不僅內心相對穩定,每天早起後也沒有疲勞感,而且每天只吃一頓飯,也沒有明顯的饑餓感。

聖城裡的修行生活雖然很清苦,但並不枯燥,每天早晨的拜願和晚間的跑西方,給修行生活平添了許多的趣味。拜願時,一聲聲地稱誦,一次次地禮拜,把內心坦露在佛菩薩面前,任慧光普照,任甘露見灌。因為自己有太多的黑惡需要發露,一小時的時間並不覺得太長,拜完後會覺得神清氣爽。

跑西方呢,其實就是在快步行走過程當中念佛。跑西方是一邊要跟上隊伍,一邊還要照顧好自己所念的佛號,所以要注意力非常集中,否則就會把佛號跑丟。這時候佛號昂揚奮進,法師們這時也會行色匆匆、長衣飄飄,宛若天仙共赴盛會。聖城學校的孩子們也會來參加這一佛事,他們會早早地等在佛殿外躍躍欲試。這些天真頑皮的孩子的身影,遊走在佛殿中,竟然也會樂此不疲。

這幾天法會後,內心感覺清凈了許多;見到上人法像時,也會偶爾浮現出一種親切感。雖然我沒有得一心不亂,也沒有見佛見光,但這次觀音七讓我堅定了信心,明確了方向,以後會更加努力。

一位佛友曾經反覆地對我們講:「聖城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我覺得聖城不僅神奇,還清凈、莊嚴、聖潔,值得盡形壽去珍重。我的分享就這些,感恩眾善知識!

*     *     *

果菊:諸佛菩薩、上人、各位法師、各位法友:阿彌陀佛!我的法名叫果菊。

今天我有一個機會,來跟大家分享我女兒Michelle的故事。現在是觀音七,所以剛好可以講這個故事。

我在1980年跟我先生,跟5個月大的兒子來到美國,那時候我並不了解佛法。我的一位同事是上人的弟子,她看到我家有很多的佛像,所以就問我:「妳有沒有幫佛像開光啊?」我說:「沒有。」她就說:「妳應該把佛像帶來開光。」所以我的朋友就帶我去見上人。

那個時候金山寺還是在第15街,所以我的朋友就把我們家介紹給上人認識,還有我們的那些要開光的佛像。我的先生就跟上人講話,但是我不知道他們說什麼。

在1984年,我跟我的兒子來到萬佛聖城,那是第一次,我們來參加浴佛節。我非常喜歡聖城,因為我覺得它非常清凈。我就想,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很想留在這邊修行;但是我沒有機會留下來,因為我需要工作,我的先生當時也非常地忙。

在1990年,那時候我已經有了兩個兒子,我知道我先生想要一個女兒,所以我就求觀世音菩薩:「可不可以給我一個女兒?」幾個月後,我發現我懷孕了;看過醫生,檢查過後知道我懷的是一個女兒,我非常地高興。我知道了以後也就不喝咖啡,也不穿高跟鞋,走路也非常地小心,想保護我的孩子,保護我的女兒。

懷孕5個半月以後,我的肚子劇痛,我並不知道其實我是要生了。醫生告訴我:「妳要趕快把小孩生下來。」當時我一直在哭,我說:「我不想要現在生,因為孩子提前3個半月,早產,我怕如果生下來她會活不了。」

醫生告訴我:「如果妳現在不把孩子生下來的話,妳們母女兩個人都沒有辦法活下來。她到底能不能活得下來,就要看妳能不能把她生下來。」我把我女兒生下來之前,醫生跟我解釋過,他說:「我們需要檢查她的心臟、她的腦部跟她的肺。如果這些都還可以的話,我們就會救她;如果這幾個器官都不行的話,那我們就必須要放她走。」

所以,她生下來的時候是已經長成型了,生下來也會哭,還有蠕動。當時她的體重只有1磅半,就是625克左右。醫生在對她進行全面檢查過後說:「都沒有問題,可是存活的幾率只有五成。」後來他們就把她帶到兒童的醫院,在奧克蘭的兒童醫院;我想,應該一切都沒有問題吧!但是後來,我第一次在醫院看到我女兒的時候,我感覺她非常地痛苦,因為她的身上插滿了管子。

所以我就跟觀世音菩薩請求,請她救我的女兒,我會吃素,一直吃到她好為止。後來我也發願,就是我一輩子都要終身素食,來保護我女兒的性命。我的朋友告訴我說,我應該每天都誦「大悲咒」21遍。那時候我還沒有把「大悲咒」背下來,所以剛念「大悲咒」的前幾天,對我來說非常困難。不過後來我每天每天誦,大概3個月我就把「大悲咒」背下來了。

我的女兒在醫院住了4個半月,當時已經長到6磅了,可以回家了。她的健康情形全部都非常正常,所以醫生說:「這就是一個奇跡。她是一個奇跡的孩子!」

她兩歲的時候,我就帶她來皈依上人,那是1992年的觀音七。我女兒12歲的時候,就送來萬佛聖城的培德女中讀書,住在宿舍裡面。3年以後,我的公司搬到沙加緬度去,所以我就把工作辭掉,來萬佛聖城當義工。後來我的先生也把他的工作辭掉,也搬來聖城當義工。

有一位法師告訴我,說:「妳知道嗎?你女兒是來度你跟你的先生,讓你們有機會來學佛的。」如果不是因為她的話,我也可能不會誦「大悲咒」。所以我非常感恩觀世音菩薩賜給我一個女兒,給我們一個機會來到萬佛聖城。如果當時她沒有來萬佛聖城讀書的話,我也不可能會有這個機會來這邊住。

我相信,如果我們對觀世音菩薩有信心的話,你什麼時候需要幫忙,她就什麼時候會幫你。這就是我的故事。阿彌陀佛!

*     *     *

James:我的名字叫James,我是從南加州來的。我們在這裡的時候,每個人都告訴我們:「這個觀音七是打一場仗。」當時我們也不知道,可是我現在知道這個觀音七是什麼樣子。所以,過去這個禮拜雖然不容易,我也有很多內心的矛盾,可是今天晚上我希望能跟各位報告一下為什麼我來聖城,我在觀音七體會了些什麼。

我第一次知道聖城,是當我在網上看到「三步一拜」故事的時候。我看完以後,覺得自己有一個很強烈的願望,希望知道這個神秘的「城」到底是什麼樣子。我花了好幾天在網上看上人的思想,看聖城的各種照片,也看到許多聖城裡面舉辦的不同的活動,是給我們這些外面來的人參加的。

我有很多原因來聖城做義工,我今天晚上只報告其中幾個:

第一個,我過去學佛法只是從書本上看,但我希望能夠體驗到佛法。

第二個,我最近在家裡學習打坐,可是完全沒有紀律,很容易就散掉了。所以我想聖城是能給我一個很美好的環境,讓我來學習打坐。

最後,是我一生有很多煩惱,使我生命的方向不能往前進。我希望來到聖城以後,有機會去學習如何來統馭我的心,同時希望把我這些煩惱全部熄掉。

我想很重要的,就像我們要選擇吃東西的方法。就是假如說,有一大堆東西包在一個包包裡面,隨便你吃的話,很多時候可能你會生病。一直到你終於吃到一塊巧克力,你覺得:「哦!這個巧克力很好吃!」所以我們需要有知識、有信息,讓我們了解什麼事情應該做,什麼事情不應該做。從這方面來看,聖城裡面有很多書、很多CD、很多錄影帶,都是非常寶貴的知識。

我越讀上人的開示後,我就想讀到更多,所以我來了以後蒐集的書,比我想像的多了兩倍。

想要真正吃到巧克力的話,我們不能只看巧克力外面包裝上面說的是什麼東西,我們要去吃。同樣的,我們要能夠體驗到佛法的話,不能只是看書,而是真的要去行。這個就好像假如我們只是告訴一個盲人各種不同的顏色,那有很多東西都沒有辦法解釋給他。所以,我現在已經體驗到佛法,而且也體驗到裡面有一些不同的味道。這每一個味道都暗示我:更高的一層我應該怎麼去發掘。

當我開始在家裡學習打坐的時候,沒有什麼人教我,可是我有一個很大的願望,就是希望用打坐的方法把我自己整個轉過來。雖然在開始的時候很好,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練習得越來越少,而我的這些煩惱卻越來越多。我周邊可以吸引我的東西也越來越多,所以我在打坐方面就慢慢退步了。

我參加了聖城的社團,我就比較容易使我這些外面的引誘,跟我自己的煩惱比較少一點。我發覺這裡有很多地方打坐,像佛殿裡面,跟其他不同的打坐的地方,都有很好的坐墊。在外面,在大樹底下,在小溪邊上,看自然環境裡動物的交往,聆聽自然的聲音,這些都能夠幫助我,使我的心越來越靜。

這個觀音法會,對我來講是極陰跟極陽。那麼,陰,一方面來講,我能夠經驗到很安靜的、像天堂一樣的這種和諧的氛圍。另一方面,我也進入到了地獄;因為當我打坐打到一個鐘頭的時候,全身都在痛。

這個《普門品》充滿了非常美麗的音樂,配合觀世音菩薩的故事。觀音菩薩的十二大願也是我最喜歡的。在這個觀音七裡,在誦《普門品》結束以後,我們繞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這讓我的心慢慢更靜下來,這是我所需要的,讓我們進入打坐。

在開始打坐的時候,我的心很專注。可是不久我的身體就開始說了:「哦!我的腿痛啦!我的背也痛啦!今天午飯吃什麼呀……。」可是,因為我們是一直在念觀世音菩薩的名字,所以很多這種不正當的想法,已經給去掉了。

可是,當我們進入止靜的時候,我就覺得我一步一步走進地獄--因為我完全不能專注,變成非常地不自然,我的整個身體都在大叫,可是我還是堅持打到底。這個時候是我最快樂的時候,因為從這裡開始上前繞念的時候,我就很容易地進入一種境相,就是我覺得全身的細胞都在念觀世音菩薩。

在這個觀音七以外,我們也有一個小組討論,這個小組是Doug Powers在主持,還有Kien Po,他是幫忙,發講義種種。另外我們也很幸運,有恒哲師跟恒音師,在這一起就是帶給我們很多的智慧。兩位比丘尼,帶給我們不可缺少的,知道出家人的生活。所以當我們看到她們幾位,都是永遠地充滿了喜悅,也充滿了幽默,很少看到他們臉上說沒有笑容。所以,我假如是一個佛教徒的話,我會說:「在這個觀音七裡面,我有很多東西給沖洗乾凈了。」

我來到聖城有三個原因,而每一個原因都完全圓滿地滿足了。所以,雖然我打坐還需要很多功力要補,可是我覺得我學到了怎樣正確地打坐。在這整個觀音七裡面,我覺得對我自己來講,每一分鐘都是非常非常喜悅的。我們這個小組討論,也是對我非常有影響的。雖然說是在最後打坐的時候,全身都在發痛,但對我來講,這整個的經驗是幫助我、改變我整個人生的一個經驗。謝謝我有這個機會來參加這個法會!

*     *     *

親絲:佛菩薩、宣公上人、各位法師、各位善知識、各位法友:我是親絲,來自中國廣州。今天,很高興能夠被邀請上來分享我的心得。接下來,我會很簡單地談談我在聖城居住的感受以及觀音七的心得。

事實上,這一次的觀音七是我在聖城的第二次觀音七。去年在碩士畢業之後,就開車一路從芝加哥奔向了北加州。在柏克萊待了一個月之後,發現朋友的家就在柏克萊寺的旁邊,也就是恒實法師那個道場的旁邊,所以每天就跑到那邊去打坐。在那裡得知了聖城,於是決定去年10月來聖城打觀音七,然後就留在這邊做義工。

那一次的觀音七,其實是我生命中第一次進佛殿、做功課,也是第一次正式地居住在道場裡。現在想起來,那個時候真的是又笨又呆,什麼都不懂。在接下來的這5個月裡,我經歷了兩週的彌陀七、三週的禪七。所以有了那一次的觀音七,再看看這一次的觀音七,對比起來,我就是很驚訝地可以看到自己的成長,以及看到聖城對我的影響有多大!

在去年10月的觀音七,《普門品》不會念,「大悲咒」不會念。好不容易念了幾天,終於可以跟上大眾了,卻一點都不明白經文到底講的什麼意思。所以只能怪自己的業障太重,讀誦真的經典大乘經句,卻一點點都生不起歡喜心,而且還經常會覺得說:「哎呀!跪拜拜得好累啊!」

可是,這一次的觀音七的第一天,重新讀《普門品》,我卻突然一下子就發現說:「哇!那麼地美妙,唱誦的調子是那麼地好聽!」以至於在唱觀世音菩薩十二大願的時候,就眼睛突然,不知道為什麼就濕潤了,彷彿是感受到觀世音菩薩的那種慈悲攝受,還趕快偷偷地擦乾眼淚,一會兒怕周圍人看到。

其實說出來都不怕大家笑,去年觀音七的時候,甚至連繞佛都不會繞,就是走著走著,就開始東瞧瞧啊、西看看啊,經常還會踩到前面人的鞋。可是這一次繞佛的時候卻發現,哎!居然可以全神貫注,而且可以用觀音菩薩的聖號來都攝六根,口中念,耳中聽,心中想,腦中就觀想觀世音菩薩慈悲的形象。所以有的時候,就走著走著就覺得腦子……哎!突然一下子空蕩蕩的,然後身輕如燕。

對於打坐來說,去年的觀音七,每到打坐的時候,就是止靜的那半小時,可能就坐不到10分鐘腿就麻掉了。然後開始妄想紛飛,「今天中午吃什麼呀?」或者,「哎!怎麼還有5分鐘啊?還有10分鐘啊?」

那也許經歷了1月份三週禪七的一個洗禮,這一次的觀音七,止靜的時候感覺時間過得非常非常地快,有的時候就覺得眨眼間半小時就過了。所以每次當維那師響鈴的時候,都覺得還意猶未盡,還想再坐多一下。

不過,有一點我的感受,跟昨天法師提到的很像,也就是可能受到彌陀七的影響,或者是平常已經習慣於念佛,所以每次到開始打坐的時候,我都很無意識地又自動跳回去念「阿彌陀佛」。我想:「哎!是不是觀世音菩薩在叫我念阿彌陀佛呢?」我也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相同的感受?雖然我知道,其實不管是念佛也好,或是念觀世音菩薩也好,他們都是一樣的,沒有區別,因為他們都能夠最終引領我們往生凈土。

來到這裡,我其實想要做一次自我檢討:因為這一次觀音七,沒有上一次觀音七參加得那麼認真;有的時候早上貪睡賴床,沒有起來做早課,有的時候因為要做工的原因,《普門品》可能念到一半就要離開,晚上聽經的時候,有的時候也覺得很疲倦,想要睡覺。

但是在這裡,我想說的是:我們在聖城的每一個人,都真的應該珍惜每一次法會的機會。在這次法會中,我認識了幾位從中國來的留學生,他們都是趁著春假一週的時間,從其他州或者從東岸飛過來參加法會;法會還沒有結束,又要趕回去上課。

同樣的,我身邊有很多在中國工作的朋友們,他們都對聖城真的是嚮往不已,希望能夠用短短年假的時間,來美國訪問聖城。還有幾位在香港讀博士的朋友,也在籌算,想要利用寒暑假的時間來聖城做義工。對於他們來說,過來參加一次法會,要花掉很多很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卻是那麼地容易,只要走幾步路到佛殿就可以了。所以我們真的應該珍惜,不能夠讓倦怠影響我們修道的心。

最後,在這裡我很想感謝,我真心地感謝聖城以及觀音法會,給予我在美國的留學生活,一次非比尋常的體驗和收獲。我已經跟自己制定了每日的修行計劃和功課,在法會結束之後,或者是以後離開聖城之後,我想我都一定會一直一直地堅持下去。因為身心變清凈了,妄想變少了,煩惱變少了,每天都無憂無慮的,我想這就是觀世音菩薩對我的加持吧。

所以,正如古聖先賢們所說到的一樣:「修行如初發心,成佛有餘!」所以,保持著修道的初發心,堅持下去,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能夠在臨終的時候跟觀世音菩薩會合的。

以上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我的一些經驗和感受,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我出家的因緣

比丘尼恆寶 講於2012年4月7日星期六晚 萬佛城大殿  A talk given by Bhikshuni Heng Bao on April 7 (Saturday),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諸佛菩薩、師父上人、諸位法師:阿彌陀佛!今晚是恒寶上來結法緣。

很久沒有上來這邊講法,為什麼?在四年前曾經講過一次,講了之後,回去就精神很旺,不能睡覺,所以以後我都不敢再講下去。今晚看看能不能夠睡覺!

今天也是很好的因緣,上來與大眾結法緣。為什麼?前天是三月十五,是常智大師、大勢至(菩薩)的誕辰;昨天是師父宣化上人的誕辰,也是準提菩薩的誕辰,也是恒寶的出家日;今天呢,就是常仁大師的誕辰。

因為很久沒有上來講法,很多面孔都很生疏,所以我就想從頭再講一次我出家的因緣,從皈依到出家到現在。

在一九八一年,師父上人去馬來西亞弘法的時候,我就皈依了師父。在八一年,皈依之後,我每天發願,就說等我孩子長大,我要出家。十年之後,就是一九九零年,我就來萬佛城出家,到現在,看多少年了。

在皈依師父之後,我就只誦《楞嚴咒》和《大悲咒》。那時候我還要出去工作,所以,對念咒這門很熟悉。因為什麼?因為沒有什麼時間看經典,只是念咒,會背咒;在車上也念咒,念得很熟悉。

每天起來,都拜願,自己修。拜願之後就做早課,念《楞嚴咒》還有《大悲咒》;《楞嚴咒》是七遍,《大悲咒》是四十九遍。那時候,在經典看到的最多就是四十九遍,能夠每天持誦四十九遍就是很好的。每日這樣誦都沒有說去求什麼,可是很多感應,有什麼凶的危險的事情,都會化為吉祥。

因為在駕車,在路上,有時候會遇到很危險的事。有一次,就遇到路很滑,有高下的那個大路,好像有油。在期間,那個車輪就很滑,不受控制,好像一條蛇這樣,滑滑滑,滑不止。因為每次出門我都是念《大悲咒》,我就這樣念,那個車就沒辦法再控制,就轉轉轉到很急很危險的時候,就有一輛摩托車;原來有一個人躺在那邊,我的車就停住了;不然再下去的時候,有一個很深的坑,那邊寫著「南無阿彌陀佛」,就是說,很危險的地方,有很多人在那邊往生的。

然後,我心還沒有定下來,從那個車輪下面又鑽出一個人來,我嚇得我以為是鬼,原來是警察,穿著便衣。他也是因為路很滑,他已經滑倒在那邊;我被他擋住了,就救了我一命。

再有一次,就是在我出門的時候。那時候戴著一條金鏈,平時我出門是穿著有領有袖,包住緊緊的。因為我平時把那些衣服已經差不多穿完了,周末的時候沒有衣服穿了,我就穿沒有領子的衣服,那個金項鏈就露出來了。我在一個朋友的門前停下來。那朋友叫我載她去某個地方,我就用;因為我的車上有很多書本,我就跑過去,將那個書本放到後座去。忽然間好像覺得有毛毛手,我就轉過頭來,就坐在那個車座上,一個男子就拿著一把刀,要搶我的金鏈。我那時候就喊了,我說打搶了。他說,「妳不能喊,喊了我就把妳砍下去。」我那時候心想,好了,你要我的金鏈,拿去。因為我有托著一個觀世音菩薩的金牌,你把我留下來好了。那個男子就硬把我的金鏈拉開了,可是那個牌呢,就掉在我的衣服上,沒有拿走。

等到他離開的時候,我起來,那個男子就站在路邊,他的電單車的旁邊。我駕車開到他旁邊,他就好像模特兒樣,拿著那金鏈就不會動了,就好像超級市場的那個模特兒,賣衣服的那個模特兒那樣,假人,不能動。他手拿著我的金鏈,傻傻地,眼盯著,腳也不動,什麼都不動。我想,「好了,我現在可以拿回來。」再想了想,我就起了一種慈悲心,我說,「好了,他大概是沒有錢了,就送給他吧」,所以我就把車開走了,然後他才可以動。

因為時間差不多,我也不要講太多感應,只講這兩個就好。現在我就想,因為去年禪七在最後的第幾天,在我的腦海中有出現句子,我就把它錄下來:

「佛法奧妙不思議,門門皆是最上乘。法乳甘露飲不盡,天地萬物皆蒙宜。感恩師父引進門,雖非童貞乃入道。皆因累世有師緣,作偈聊表報師恩。」

還有一個,第二個,就是:「奉勸同參莫懈怠,積存資糧功德足。一旦債主來討債,方得有糧可交代。」這個偈頌好奇怪的,就是在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二日,在我腦海中所出來的這些句子。我就把它錄下來。

因為個人不是專門修一門法門,就是雜修,不是一門深入;先修這個咒,我是很喜歡念咒的人,念咒念了十多年,二十年,又有境界來,就對念經起了興趣,就開始念經。

在兩年前,因為有居士很早就往生,聽到有法師為這個亡者念《華嚴經》。那時候,字啊,腦海中就想,自己幾時走也不知道,趁著還有一口氣,將《華嚴經》也念起來吧!因為每個人的緣,也不一定是有這麼好的運氣,有別人來替自己念經。所以,就趁自己有一口氣,還是自己用功。

因為自己平時是很喜歡存積這些書、經典的,越存越多。有一次回去馬來西亞,辦事情,差不多兩年多才回來。寮房裡面的書,就由師兄弟來搬走;等到回來的時候呢,有一位法師就在我面前這麼說,「妳存這麼多書哇,有一天妳死了之後誰來幫你搬?人家會起煩惱。」自從那天就想到,自己老了,趕快把這些存著的書或者是經典,捨出來吧!所以,自己有一套的這些經典,全都捨出來了。等到有一天自己要念,去向法師借。我說,我捨出來的書我現在是借來念;念到我所計劃的多少部呢,念完我就還給她。

因為專心念這部經呢,就越念越有法喜了。我想,師父也是給我們這個機會念這部經。阿彌陀佛!

健康在於一念間

葉祖堯博士 講於2012年3月19日星期一晚 萬佛城大殿  A talk given by Dr. Raymond Yeh on March 19 (Monday),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諸佛菩薩、上人、各位法師們、各位善知識:我是親法,今天晚上該我講法。我不會講法,但是年紀大了,有一些故事,所以今天晚上我想跟各位分享兩個故事,也許這也是佛法的一種見證吧!

我們剛剛才完成觀音七,那麼每次我唸到《普門品》觀世音的大慈悲,無剎不現身,以種種形遊諸國土。想到這種大慈悲的時候,我想到我們可以從觀世音菩薩學到什麼呢?也許是經過觀察能夠更深層地去瞭解別人吧。經由這種更深層的瞭解,慈悲心就會慢慢從我們自己心裡發出來。因而,可以伸出一隻幫助的手。

我今天晚上希望跟大家分享的第一個故事。我的侄孫女在一年多以前,只有一歲多的時候,就有了組織細胞增生症。這是一種免疫系統失常所引發的病,普通在小孩子十歲以前發生的。發生的時候,就是組織系統倒過來攻擊身上的各部——從皮膚,到骨頭,到各種內臟,都是被攻擊的目標。這個症狀是跟癌症差不多,所以醫療的方法也是跟癌症差不多。但是,這是一個很少有的。在美國差不多每二十萬的小孩裡面,有一個有這種情形。那麼在中國,當時是沒有一個成功治療的例子。

我知道時已是這個事情發生了好幾個月以後。當時我的侄孫女全身都爛掉了。他們最後沒辦法,就由廣州到北京去。在北京他們想進兒童醫院沒辦法進去,所以打電話給我。最後我就打了個電話給我北京的朋友,他們想辦法把我的侄孫女弄到兒童醫院裡面去。正好,那個主治的醫師有一個國家的科研項目,是專門研究這個病。所以我們覺得希希很幸運,在一個高明醫生手裡面。

那個時候我們也建議我的侄女應該念《大悲咒》跟《地藏經》迴向;可是她不是佛教徒,所以我不知道她真正念了沒有。不管怎麼樣,大概一個月以後,她又打電話來,就是醫生告訴她,要她帶女兒回家,因為醫生完全沒有辦法。

所以,第二次她打電話來的時候,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業障病,因為這麼小的小孩,這麼苦。所以我就跟我的侄女講說,妳必須要做到以下的幾件事情:

第一個,妳要吃素,長素。第二個,妳每天要真正地好好念《地藏經》跟《大悲咒》迴向。第三個,妳用《大悲咒》水給她喝,然後替她全身擦洗。我們在這裡念佛,送好的能量過去。

在這中間,她也經過很困難的幾個月。她後來又做骨髓移植。正好媽媽的骨髓跟女兒的一樣,可是移植被排斥。所以基本上有一次,她是抬了她的女兒到另外一個醫院,因為去把她的肝安穩下來;是上面打血(輸血),底下流血。

長話短說,他們在醫院裡住了幾個月,後來希希出院了。現在是中國唯一在這個病成功的例子。她離開以後,後面又有幾位小朋友進去;同樣的醫院,同樣的主治醫生,可是都沒有成功。

我在想,當她第二次問我的時候,我要她做這幾件事情。她那個時候因為女兒在生死邊緣,她也累得不得了,所以她的心已經沒有別的事情可以想,只有做這件事情,她就拼命去做。在那個很專注的情況之下--我自己揣想--她跟觀世音菩薩感應道交,所以她的女兒才是中國唯一成功的例子。

現在讓我來分享另外一個故事。過去幾年來,我們送了很多本書給身邊的人。尤其是得了癌症的人。因為最近幾年來,很多的癌症病人,我們都在幫忙照顧。這本書的名字,中文翻譯叫《生命的奇跡》,作者是 Louise L. Hay。這本書在全世界已經賣了三千多萬本。這本書主要講的東西,基本上是說,病,是可以由自己把它治療好的,如果一個人願意把他的思想轉變。所以,這也可以說是佛所說的「一切唯心造」的一個例子。

我先來介紹一下Louise Hay的生命。她是生命中充滿了不幸。她十八個月的時候,她父母離婚。她母親後來找到一個長工,在別人家裡幫忙做家事,所以必須把她讓別人帶。她記得她整整哭了三個禮拜沒有停過。後來,五歲的時候,她媽媽結婚了。她在五歲的時候,就被她的繼父污染了;十五歲的時候,她從家裡跑出來。

後來,她經過種種,她終於在紐約的時裝業找到一份好的事情,也做得不錯。可是在那個時候,在一次檢查裡面,醫生證明她得了癌症。因為她一輩子生命都很不好,所以一直都在學習。到那個時候,她已經瞭解,癌症這種病是基本上心裡面有極大的不滿,藏在心裡面有很久,而不能說出來。所以這個癌症呢,因為包在裡面,所以基本上把你的身體慢慢的吃掉。

因為她有了這種瞭解,所以她知道癌症在她身上發生並不是一個偶然的事情。在那個時候,她也相信,因為癌症是她自己心裡面的想法所造成的,她應該可以把心裡面這種想法自己去掉。也許,她就不會要開刀或者做其他的醫療。所以她跟醫生說:「我沒有錢,我需要幾個月湊錢」。醫生就很勉強地給了她三個月的時間。

所以,她就找了一個好的心理治療師。這個治療師教她把她心裡面所有的深恨都發泄出來,打枕頭啊,敲墻啊,大叫啊……她也記起她爸爸媽媽告訴她,他們自己小時候故事的片段。因此她有一個更大的瞭解。她從一個成人的觀點來看她爸爸媽媽,她覺得她爸爸媽媽原來也有那麼多痛苦。所以呢,她也對他們發生了慈悲,對他們的責備也就減少了。她同時也雇了一個營養學專家。那個專家告訴她,她只能吃素,教她把身上所有的壞的東西都排掉。在這種情形之下,六個月之後,她回到醫生那裡時,她已經完全沒有癌細胞了。從她這個經驗來說,以及她的書裡面很多的例子,她認為所有的病,尤其是癌症,都是有一個心理上的根。

所以這本書裡面,基本上講的就是說,如何心念一轉,你的病就沒有了。她的書裡有一個非常詳細的表,哪一種病是因為哪一種的心理上的狀況,你心理上的問題。可是,這個轉念--在佛法裡面也講轉念--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我們都在這裡修行,所以要轉念是慢慢轉。我在想,佛教我們苦集滅道;苦集滅道基本上對我來講是一個解決問題的大方向。可是,這個方向太廣了,所以也許可以用比較細的方法來講。

我想把佛教的苦集滅道變成細的一點的方法來講如何自己幫自己,改變人生,然後可以把病改過來:

第一步是觀察,就是了解有沒有苦。一般人不知道有苦,所以一般要觀察的話,我會請一個人畫他自己。從畫他自己裡面,你馬上可以看得出來,基本上他的問題在哪裡。

第二步,是來感觸。就是說,怎麼來探索到這個苦的後面的原因在哪裡。

我想舉個例子,有一個朋友,他得了癌症,他來住在我們家。所以我們請他把他腦筋裡面的想法,想到什麼就寫下來。多半寫下來的,都是負面的東西。根是「我不夠好!」

第三步是配合,就是說,從這裡面我們來知道了他負面的情況,希望找到一個機會來改變這種負面的想法。我會請他們帶本小本子在身上寫正面想法。就是說,從他自己開始想起——我的好處在哪裡?然後每天把在他身邊的人——他的親戚,他的朋友,或者他的敵人——的好處都一個一個的寫下來。

第四步是促進改變,就是說有一個好的環境來充分利用病人內在自療的本能幫助他恢復。

這個朋友得的是皮膚癌。但是他的皮膚癌長在肛門上,是非常猛的一種癌。可他在我們家住了兩個月以後,經過這四步的方法,兩個月他再去醫院的時候,那個醫生跟他講,他的癌症已經完全沒有了。可是醫生也跟他講:「我們沒有治好你;我不知道你幹了些什麼事,你是自己治好你自己的。所以,你就繼續做你做的事。」所以我想,這也是一個佛說的:「一切唯心造」的一個見證吧!阿彌陀佛。

普門示現 ‧ 信者得度

比丘近梵 講於2012年3月12日星期一晚 萬佛城大殿  A talk given by Bhikshu Jin Fan on March 12 (Monday),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上人、各位法師、各位佛友:阿彌陀佛!今天晚上由近梵跟各位結法緣。今天是觀音七的第二天,我們已經誦過四遍的《普門品》。那麼,很多人都知道,《普門品》可以解七難,除三毒,應二求。

七難就是火難、水難、黑風難、刀杖難、惡鬼難、枷鎖難,還有怨賊難。那麼三毒我們很清楚,是貪瞋癡;但是在《普門品》,特別強調「若有眾生多於淫欲」。為什麼不講貪,而要講淫欲?因為在我們的貪裡頭,貪的是世間的五欲;在五欲財、色、名、食、睡裡頭,這個淫欲、色欲是最重的。

還有應二求。這個二求就是求男求女。事實上在《普門品》呢,我們知道,觀世音菩薩對我們都是有求必應的。也就是當我們有任何困難的時候,不管何時、何地、何人、何事,只要你有求於觀世音菩薩,那麼觀世音菩薩就可以聞聲救苦。因為這是觀世音菩薩的願。所謂普門示現,這個「普」就是普遍。「門」,也可以講是法門,也可以講是一種「能通」,就是從一個有障礙的地方,可以通過去。所以,菩薩就「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或許有人會說,萬佛聖城六大宗旨裡不是要「不爭、不貪、不求」嗎?很多法師也教導我們,在我們修行或是打七的時候,不要用有求的心來誦經、念佛,或是念菩薩的聖號。為什麼《普門品》還要讓我們有這種求的心理呢?

我們都知道,有一個偈頌說:「欲令入佛智,先以欲勾牽。」就是眾生呢,你要教化他很不容易的,要讓他能夠得到佛的智慧,你就需要有一個欲,滿他的欲望,來度化他,用一個方便。這樣的話眾生才能夠信受,因為他可能嚐到了一點甜頭了,以後他對佛法開始有興趣。那麼接著慢慢地修行,對佛法的了解也就越來越深了,最後他也可以到一種無求的境界。

孔夫子把這個世間上分成四種人:

第一等人是生而知之,這是最上等。他生下來不用學,他就知道了。我們可以做個比喻,比如說,有人一遇到佛法,或是遇到《普門品》,他一點懷疑都沒有,就信受了,很快就契入。這樣的是第一等人。

第二等人是學而知之。要經過學習以後,他才懂得一些道理。我們也可以說,當你碰到一個善知識,這個善知識教導你,要學習佛法了,這《普門品》有多麼地好,對修行有什麼幫助。這時候你就開始學習,你也了解了。

第三等人是困而知之。碰到困難了,他才要學習。這可以比喻說,也許有個人他平常不信佛,不拜佛。但是呢,遇到有事情了,臨時要抱佛腳了,這時候他就開始相信。比如說你告訴他,你有困難,這時候趕快念觀世音菩薩,他會相信的。他就用很殷切的心來念菩薩的名號。這就是碰到困難而知道的人。這樣的人,雖然是第三等的人,但也不錯!

最下等的人是困而不學。就是說,碰到困難了,他還是不願意學習。以佛法來講,有些人,真的碰到困難了,你跟他談佛法,請他念觀世音菩薩聖號,他不會相信的。有些人不但不相信,還要誹謗。這樣的人,在佛教來講,可以講他善根還不夠,沒有成熟。但是,我們也不能輕視他。

我講一個困而知之的故事給大家聽。在二十幾年前,那時候有一個居士,她有一個女兒正在念國中,準備考高中。她的女兒的成績在臺北市來講,就是最好的成績只能考到第三志願。可是天下父母心,做媽媽的當然希望女兒能夠考上最好的學校,也就是臺北第一女中。因此,媽媽就告訴女兒說,從今天開始,如果妳想考上第一志願的話,妳每天要誦《普門品》,每天要拜一百零八拜的觀世音菩薩。女兒很孝順,也很聽話。當然她希望考到她所要的學校,所以每天就照媽媽這樣的一個教導去做。其實,她這個成績是很客觀的,因為在臺灣,一般的學生以前都會先通過一種預測——模擬考。在模擬考的時候,每次她女兒都是在第三志願,根本不可能到第一志願。可是經過一段時間,到正式考試放榜以後,果然她這個女兒考上了第一志願。所以,她當然很高興,也對佛法和觀世音菩薩更有信心了。

上人在解釋《普門品》的時候,曾經說,普門品就像藥珠。藥是藥王樹,那麼任何病藥王樹都可以治。珠就是如意珠,如意珠就是讓你遂心滿願。你有任何祈求,或是困難,都可以獲得解決。

《普門品》會在中國流傳這麼廣泛,是因為在中國古時候,有一個國王,叫做沮渠蒙遜。因為他生了重病,所有的醫生都沒辦法治他的病。後來,有一個從印度來的法師,叫曇摩羅讖法師,他到中國來了。那麼沮渠蒙遜國王就請他來治病。這個法師就說,國王你這個病,我們印度所有的藥都沒有辦法治,只有一味妙藥,這個妙藥叫做「妙法普門」,就是《普門品》。你只要讀這個《普門品》,你的病就會好。這個國王就相信這位法師的話,就誦《普門品》。以後他的病就好了。病好了以後,這個國王就把《普門品》從《妙法蓮華經》抽出來,成為一個別行本,叫做《觀音經》。因此,《普門品》在中國就開始更廣泛地流通。

《普門品》,還有另外一個因緣,叫做冥顯。就是說,如果你念觀世音菩薩或者是誦《普門品》,有一種是很明顯的感應。有一些是冥的,你看不到,是秘密的,暗中的。因此有些人他有感應,好像他有什麼事,有所求,那麼這困難都解決了。有些人就覺得說,我怎麼念觀世音菩薩,誦《普門品》,都沒有什麼感應呢?其實,我們不要誤會了。有時候這個感應是你看不到的。為什麼?也許有一個很大的災難,這個大的災難變成一個小災難了,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或是大病化小病了,小病到最後就無恙了。這都是一種感應,只是我們凡夫看不出來。

我們都知道,《普門品》偈頌裡頭有「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就是說,念觀音菩薩會有這樣的感應。那我就很快地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在唐朝有一個法師叫法琳法師(詳見後記)。他因為寫了一部論,這部論有一點批評道教,因此他就被人在皇帝的面前講了讒言,譭謗他。因此,唐太宗很不高興,就把他抓起來,要判他死刑。但是又告訴他,說,你寫的這個論裡頭,其中有一篇說,如果有念觀音的人呢,臨刑不傷。就是說,你到受刑罰的時候,不會有損傷。現在,你這個罪應該是死刑,給你七天的時間,你可以好好地念觀世音菩薩,看看到時候,會不會臨刑不傷?

七天到了,就問這個法琳法師說,你這七天有沒有好好念觀世音菩薩?法琳法師說,這七天以來,他「不念觀音,唯念陛下」。就是說,他並沒有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他只念皇帝的名號。皇帝很驚訝,就派一個御史問他,為什麼你不念觀音念皇上呢?那法琳法師就說,因為現在天下太平,人民都安居樂業,我們國家也沒有什麼重大的刑罰,所以皇上的聖德跟觀音是齊等的,就跟觀世音菩薩是一樣的,所以我就念他。那麼皇帝聽了以後,知道這個法師是有修行的,所以就免除他的死刑。

這個故事並不是告訴大家不要念觀音,念別的。事實上,這個法師在他所著的《辨正論》裡頭就有念觀音,就會臨刑不傷這一段,他當然知道的。因為法師有智慧,所以他用他的智慧辯才,救了自己的命。另一方面,當然我們也可以講,這個也是觀音菩薩冥冥中的一種感應。

所以在我們念觀世音菩薩的時候,我們不要眼睜睜就看著說,我念觀音會得到什麼好處。你抱著平常心來念,好處自然就會現前。就像在《法華經》裡頭,大迦葉尊者他們在法華會上,等到佛說你們這些二乘人將來都可以成佛。一開始他們都很驚訝,後來他們理解了,原來佛用二乘——聲聞乘、緣覺乘——來教化這些二乘人的時候,只是一個方便。最終的目的,就是要他們成佛。因此他們也知道了,將來自己可以作佛。所以他們就講說,我們沒有想到「無量珍寶,不求自得」。就是說,我們都沒有想到過,有這麼多的珍寶,我們沒有去求,但是我們自然就得到了。也就是說,我們並沒有求要作佛,但是將來我們都可以成佛。所以,我們每個人修行,不管你念觀世音菩薩,誦《普門品》,或是念佛,乃至任何法門,最終目標都會成佛,因此只要修行——無量珍寶,不求自得!


後記:唐法琳法師著《辨正論》,於<信毀交報篇第八>廣陳念觀音菩薩之種種感應。法琳法師之事蹟於《續高僧傳》、《唐護法沙門法琳別傳》等載之甚詳。有關「不念觀音,唯念陛下」之事,一般人不明其故,因而誤解,甚或詆毀。為使讀者易於瞭解,節錄無名氏所撰之「唐太宗與佛教」一文,供讀者參考。

貞觀十年,太宗以道教祖師,老子李耳是他李氏的先宗,詔令從齋供行住,要道士女冠在僧尼之前。因為過去屢朝都是佛先道後的,現在忽然要道先僧後,當時京城的法師們,都憤然上表極諫。法琳法師,也因此事作論反對。到了貞觀十三年,有道士秦世英,檢舉琳師著論,訕毀皇宗,有旨逮捕琳師,琳師知道此事,就變服自縛,親往請罪,皇上有旨說:“據你的論文說:有念觀世音菩薩,臨刑不傷。今汝所犯之罪,當坐大辟。現賜你七天假,你可以勤念觀音聖號,看你能否臨刑,自免不死。”琳師奉制,七日之中,一無所念。七天後,詔問琳師,七天所念觀音的感應如何?琳師答稱“一無所念。”再問:“為什麼不念?”琳師答道:“隋季失德,四海沸騰,陛下廊清寰宇,道治生靈,琳自七日已來,不念觀音,唯念陛下。”太宗驚奇他的話,派御史韋琮去詳問琳師念陛下之意如何?琳師答道:“觀音至聖,垂形六道,上天下地,皆為施救,今陛下御臨宸極,萬國歡心,文治至平,靈鑒無外,聖與觀音齊等,所以唯念陛下。同時我志在宣揚佛教,以助皇化。使人民畏懼因果報應,畏刑罰而不敢為惡,琳何求而敢有所訕謗呢?陛下如果察琳忠於國事,則所謂臨刑自免了。假使仍以讒言是信的話,則琳伏屍無地了。”御史韋琮回奏其言,然而道士們不斷上表讒諧琳師,因此琳師免其死刑,發配到四川益州的地方去。後來那個讒害法琳法師的秦世英,也因獲罪被殺也。

發堅固心和長遠心來修行

比丘近湛 講於2012年3月11日星期日晚 萬佛城大殿  A talk given by Bhikshu Jin Zhan on March 11 (Sunday),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諸佛菩薩、上人、諸位法師、各位佛友:阿彌陀佛!這裡是近湛。今天輪到近湛和大家結法緣。

古人說:「凡夫成佛真個易,去除妄想實為難。」修行這個法門,說容易也是很容易的,說難呢,它也是個很難的事情。

為什麼說它容易呢?說它容易的原因呢,只要我們可以放得下,信得實,發堅固心和長遠心就可以成功。說它難呢,就是因為我們都怕吃苦,都圖安樂。其實我們都不知道,就算是世間上一切的有為法,我們也是要經過一番努力才能夠成功的,何況我們想要學聖賢,想要成佛,豈能馬馬虎虎就可以成功的呢?

所以要修行,第一就是我們要有堅固心。因為修行辦道常常會有許多的障礙、魔障,來考驗我們。這些,就是我們的生死冤家。我們如果過不了的話呢,那就是我們沒有這個堅固心。

第二個,就是要有長遠心。我們人生在世,造業無邊,一旦要來修行,想要了生脫死,哪有那麼容易就能夠把習氣放下來的呢?這是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們要發這個長遠的心。

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貪愛熾燃,流浪生死,所以有八萬四千塵勞,種種習氣毛病放不下,不能悟道。不像諸佛菩薩,常覺不迷。是故蓮池大師有一段話,他是這樣講的。「染緣易就,道業難成;不了目前,萬緣差別,只見境風浩浩,凋殘功德之林;心火炎炎,燒盡菩提之種。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時;為眾如為己身,彼此事辦。不見他非我是,自然上恭下敬,佛法時時現前,煩惱塵塵解脫。」這段簡單來講就是說,我們就是把這種無始以來的習氣毛病,我們都非常地熟悉的。我們修道的心就都提不起來,就是因為這樣子一念的差別,「境風浩浩」,所以我們都隨著這個境界來轉。我們因為隨著境界轉,我們所有的一些功德,就全部都被燒光了。也是因為這樣子,所以也把我們的菩提種都燒光了。

我們修道的心,如果像我們這種染緣,就是說,像這種無始以來的習氣毛病這麼強的話呢,那我們早就成佛了。我們如果能夠為大眾來著想,就好像為我們自己來著想的話呢,那還有什麼事情做不到的呢?同時我們不見他非我是,也不常常看他人的是非,老是覺得自己是對的。能夠做到這樣子,自然上恭下敬,佛法時時現前,煩惱層層了脫。

那講到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其實主要就是脫不了所謂的貪瞋癡三毒。佛所說法的三藏十二部裡面,其實也就是為我們的貪瞋癡三毒。所以貪瞋癡三毒反過來就是戒定慧。三藏十二部主要就在講戒定慧,也就是講因果的道理,使我們戒除貪欲,抱定慈悲喜捨,實行六度萬行,打破愚迷邪癡,圓滿智慧德相,莊嚴功德法身。

我們現在,在這個觀音七,我們從《普門品》上面我們可以學到:「若有眾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所以我們現在在這邊,參加這個觀音七,只要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我們就可以離開這個貪瞋癡的三毒,而得到戒定慧。

所以,在這個《普門品》裡面,佛開了一個非常方便,而且簡單的方法給眾生,來對治我們的貪瞋癡的習氣毛病。

那我們在修行上,要怎麼樣知道自己修行是不是有進步呢?其實就是看看我們是不是煩惱習氣減少了,是不是貪瞋癡三毒,每天每天地就減少了;而不是看我們打坐又可以多坐一個小時啦,什麼之類的。這個境界一來的時候,我們又跟著境界轉,又起這個無明煩惱之類的。

如果境界來了,我們還是一樣很容易就發脾氣呢,那其實我們修行還是沒有什麼進步的。另外,我們要知道,能夠來參加這個觀音七,這是宿世有種善根,而不是一個小因緣,隨隨便便的人就能夠來的。

那我們在這邊念觀世音菩薩,主要就是想要學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喜捨的心。同時我們也希望能夠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加持,慢慢地去除我們的習氣毛病。這邊,就講一個修行的,有關觀世音菩薩的公案。古來有一位老修行,在大眾會下住了多時,肚量很寬,待人也很厚道,常常就勸人家要放下,放下。有人就問他了:「你這樣勸人,教人,你自己做到了沒有呢?」他就說:「我在三十年前就斷了無明了,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

後來,他覺得在大眾會下,和大家住在一起,還是有些不自由自在的,所以就跑到深山裡面去住茅棚去了。這回,獨宿孤峰,無人來往,自由自在,以為就真的沒有煩惱了。誰知道,有一天他就在庵中打坐修行,聽到門外有一群牧童吵吵鬧鬧的,就說到庵裡看看。有些人就說,不要去動修行人的念頭。又有些人就說,既然是修行人,念頭是不會動的。所以後來,這些牧童就都跑進去了,可是老修行坐在蒲團上面並沒有理他們。

然後,這些牧童就都進去這個庵裡面。老修行就坐在蒲團上面,並沒有理他們。然後這些牧童找吃的,找喝的,鬧個不休。可是老修行人呢,不動聲色,繼續在那邊打坐。牧童就以為他死了,怎麼這個人都不動呢?搖他他也不動。可是摸他的身體上,還有暖氣。所以就有人說,「他入定了。」另外一個人就說:「我不相信。」於是,就有人拿草根挑他的腿。老修行還是不動。挑他的手呢,他還是不動,挑他的肚臍,他還是不會動,挑他的耳朵,他也是不動。

然後呢,這些小牧童就拿草挑他的鼻孔。這個老修行就忍不住了,打了一個噴嚏。於是大罵道:「打死你們這幫小混蛋!」那時候,觀世音菩薩在空中出現,說:「哦,你三十年前斷了無明的,今天還放不下嗎?」可見,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不被境界轉,其實是不容易的。

所以我們在這邊念觀世音菩薩呢,我們就是這樣子坐坐行行,行行坐坐;不要以為這是很簡單的事情,也不要想說,這是很困難的事情。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其實修行就是這樣子,在日用平常裡面;下去每天不斷地練習,久了之后,我們就有一種定力。有了這種定力,這樣念起觀世音菩薩來,就不一樣了。

那剛才講到蓮池大師,又說我們不要看別人的是非,要看自己。就是往自己看。其實在這個觀音七也是這樣子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如果一直往外看的話,我們就沒有辦法往內看,就沒有辦法觀照到自己。這樣子我們就被境界轉了。我們的心念就會跟著外面的眼睛看到的,或是耳朵聽到的,這樣子不斷地轉。那這樣子我們念觀世音菩薩,就不會有什麼成就。

在《普門品》裡面,佛也告訴我們,就是說,我們恭敬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或者供養,都是功不唐捐的。所以我們在這邊念佛,只要一心地念,將來的話觀世音菩薩都會幫助我們,就像這個故事裡面的。雖然這個老修行他並沒有斷這個無明,可是他只要認真修行,觀世音菩薩都還是在觀照著他。

最後祝大家在這個觀音七,都能夠法喜充滿,能跟觀世音菩薩結下一個很好的緣,將來就可以遇到這個法門,繼續修行。時間到了。

巧錯?妙對!

比丘尼恆君 講於2012年3月16日星期五晚 萬佛城大殿  A talk given by Bhikshuni Heng Jyun on March 16 (Thur), 2012 at Buddha Hall of CTTB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師父上人、各位法師、各位居士:我是恒君。到剛才我才知道,安排我今天講法;之前沒有人通知,臨時知道,所以匆匆忙忙的趕上台來。

有一個老太太要往生了,她的家人趕忙通知法師;法師匆匆忙忙的帶著居士們,趕去病房給她助念。你們都知道助念要念什麼,當然是要念經、念佛;所以去病房之前,他們帶了經本,準備去那兒念《佛說阿彌陀經》。

沒有想到來到病房,打開經書一看,糟糕!匆忙之間拿錯了,拿成〈普門品〉的經本了,這怎麼辦呢?這時候,法師說:「哎呀!臨終助念,最好是先誦完經才念佛,不管它是不是《佛說阿彌陀經》,不管了!〈普門品〉就〈普門品〉吧,我們念吧!」於是法師帶著他們就開始念〈普門品〉。大家念完了〈普門品〉,又趕緊念「南無阿彌陀佛」,希望及時能夠幫助這一位老太太順利地往生西方。

這位老太太的心跳原本越來越弱,沒有想到忽然變得越來越強;本來是幫她助念的,結果她又活過來了。聽了這個故事以後,如果有人找我們助念,我們不要故意拿錯經本──拿〈普門品〉,以為他(她)說不定也會活過來,不見得人人都有這位老太太奇特的因緣!

大概在兩年前左右,我們有一個男眾法師,忽然之間身體非常不舒服,一下子好像要昏倒,他虛弱的蹲在地上。在那個時候,他自己也知道情況不妙,就趕快念「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在有點昏迷的狀況下,他看到誰來了?不是阿彌陀佛,是觀音菩薩來了。他想:「糟糕!念錯人了!趕快改念觀音菩薩吧!」旁邊的人看他這樣,緊急送他上醫院,醫生說:「情況不太好!就算他好了,可能還需要有人照料日常起居幾個月,他怎麼樣、怎麼樣……。」沒有想到他的狀況很快就穩定下來,好轉的令人驚奇,這是一個法師的親身經歷。

就我個人來說,對〈普門品〉有深刻的印象。因為我從小跟我母親的感情非常不好,一直到37歲之前,我都一直以為我是她抱來養的小孩。在我37歲生日那一天,媽媽說起她生我時的一個景象,我說:「啊?原來我是妳生的!」母親說:「妳這個傢伙!我對妳這麼好,妳死沒良心的……。」我心想:妳對我這種方式,根本沒有辦法讓我想像這是對待親生孩子的遭遇。

開始學佛法之後,總不明白為什麼跟母親的緣這麼惡劣?後來有人跟我講說:「念觀音菩薩〈普門品〉可以幫忙。」告訴我要念108部〈普門品〉,非常有感應。那時初學佛法,常用世間智慧來看佛經。我們知道觀音菩薩以三十二應化身來教化眾生,〈普門品〉中間有『應以什麼樣身得度者,就現什麼樣身而為說法』的一段經文,我那時覺得:「這段太重複了,何必講這麼多!講一個,我就知道三個;念一個頭,我就知道尾了。後面就不必念了!」所以我的108部〈普門品〉,每逢這一段都自動跳過去,所以念〈普門品〉的速度也挺快的。

在念108部期間,我看我媽媽的樣子,還是指著我鼻子罵,而且還越罵越兇。我覺得這個〈普門品〉有什麼用呢?情況沒有改善,好像還更惡劣了。因為那時候我不知道,念經有念經的規矩,不是高興念哪一段就念哪一段,或是可以自作主張省略哪一段經文的。

就在念完108部〈普門品〉的時候,家裡發生一點事,我媽媽又破口大罵,而且不能停止。我受不了跑進自己的房間,把門關起來,心想:「隔了一個門,妳罵人的聲音再大,總是聽起來會小一點吧!」可是我沒有想到,我媽媽跑到我房間外,對著窗戶罵我,那個聲音「沒遮攔」的直衝了進來。

我想:「妳非要讓我聽到妳罵人的那些話,是不是?」在這個時候,我心裡很難過:「我學佛法之後,我願意跟妳結善緣,不願意結惡緣;我也念了〈普門品〉,為什麼我看不到改變呢?」就在我心裏很怨憤、也很疑惑的時候,本來一直在罵我、亂罵一通的母親,忽然之間脫口講了一句話,我刹時嚇了一跳。

她說:「怎樣?我罵妳,妳不高興啊?我在消妳業障!」我一聽,心想:「哎呀!想不到一個不懂佛法的人,竟然會講『業障』這個詞句?!」每個宗教都有它的慣用術語,像基督徒絕對不會說「供養」,基督徒說「奉獻」;像我們說「各位居士」,基督徒說「弟兄姊妹」,對不對?我媽媽沒學過佛法,竟然說:「罵妳不高興啊?消妳業障!」哦!我終於知道,念108部〈普門品〉有成績了。原來我的業障這麼深,所以我媽媽每天罵我--被她了罵36年!

我從此對觀音菩薩有信心,就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我有一個念珠,是專門持觀音菩薩聖號的。念了一段時間,有一天我忽然發現,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我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竟然變成念「南無阿彌陀佛」了。後來我想:西方三聖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也許是觀音菩薩覺得我應該要親近阿彌陀佛,所以幫我自動「升級」--念阿彌陀佛了;觀音菩薩沒有說:「這個叛徒!我當初怎麼救她的,她竟然去念阿彌陀佛了!」不會的,觀音菩薩冥冥中帶引我升級,教我念「南無阿彌陀佛」,求生凈土。阿彌陀佛!

2012 慶祝觀音菩薩聖誕午齋講法

比丘近上、比丘尼恆音、比丘恆律,講於2012年3月11日星期日萬佛城五觀齋堂,慶祝觀音菩薩聖誕午齋時 The talks given by DM Jin Shang, DM Heng Yin & DM Lyu on March 11, 2012 at Dinning Hall of CTTB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比丘近上:諸佛菩薩、宣公上人、各位法師、各位佛友們:大家午安,阿彌陀佛!請大家靜心地慢慢用齋,聽法師說一些法要,跟大眾分享。

今天很難得,有這麼樣的殊勝因緣,我們大家能夠在此共聚一堂,恭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慶祝觀世音菩薩的聖誕,實在是很難得,很難得的。我希望,在此呼籲大眾,請你們好好地把握這個殊勝難得的因緣,能夠很誠心、很誠意地來維持這個法會的秩序跟進行,讓大家能夠滿載而歸,才不會入寶山而空手回。

佛教是最重視因果的,要知道,我們人所以這麼樣地愚癡,常常地顛倒,實在就是因為我們的貪瞋癡這三個毒,一直在毒害著我們,讓我們眾生沒辦法醒悟。所以,我們要常念恭敬南無觀世音菩薩,才可以遠離我們的貪欲心和我們的瞋恨心,以及我們的愚癡心。你能夠常常口誦心觀世音菩薩,便能夠減輕我們的煩惱,而慢慢地薰習,好好地來修行。這樣子,我們有這個因,以後就會得到好的果報。

在我們慶祝觀世音菩薩的聖誕日,是不是會讓我們想到,我們的出生就是我們的母親受難的苦?在母親受難日,為人子女的,就應該要好好地孝敬父母,才能報答父母的生育、養育之恩。所以,末學近上,今天藉此難得的機緣,說一則孝道的小故事,與大眾分享。

一時,佛在羅閱祇竹園精舍,與阿難尊者著衣持缽,入城乞食。當時,有一對老翁老母,兩眼都看不見的瞎子,非常地貧窮困苦,沒有地方可以住處安身,只能到處住於他人的屋簷之下。他們唯獨有一個七歲的兒子,常常到處去乞討食物,用來維持生活。如果取得好的果菜,他就先供養父母,而不好的殘渣餘食,既酸又澀,臭穢污垢,就自己吃。當阿難尊者看見這個小孩,年紀這樣小,卻懂得這樣地恭敬孝順其雙親,心裡真是非常地懷念和愛護,也很敬佩讚歎他之孝順德行。

當佛陀乞食完畢後,回到精舍,照例為諸大眾演說經法。完了以後,阿難尊者即時從座中起立,長跪合掌,向佛白言道,今天他在城中,有看到一個小孩和他兩眼失明的父母,住在城門之下,東西兩邊乞討食物。所乞得的飯菜水果,他就先挑出比較好的,來供養父母先吃。他而後方吃剩下殘留的,也比較不好吃的敗壞食物;每天都是這樣地孝順恭敬,供養其雙目失明的老父母。所以,這個行為實在是難得,實在是可值得我們的稱讚,讚歎。

當佛陀聽完了阿難尊者的訴說以後,就趁機告訴阿難尊者以及教導大眾們:「我們不管是出家,或是在家,皆都應該克盡孝道,慈悲恭敬,奉養堂上雙親及長輩們。因為,孝順是為人之根本。如能慈心孝順供養父母,這樣子功德真是殊勝無比,難以言盡。所以我自己憶念過去世時,慈心孝順供養父母,甚至用自己自身的身肉用來救濟活命父母之危難困厄。因為有這種功德,才能上為天帝,下為尊主,乃至於現今成佛,為三界之特尊,皆是由斯福之所成就。」

最後,在此殊勝的法會期間,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夠放下萬緣,共同勇猛精進,努力修行,專心一致地恭敬恭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敬祝大家也都能夠承蒙佛菩薩的加持,一切所求皆能夠遂心滿願。希望大家都能夠法喜充滿,福慧增長,阿彌陀佛。

*     *     *

比丘尼恆音:阿彌陀佛。上人、各位法師、各位佛友:觀世音菩薩是大悲的菩薩。今天是觀音誕,所以我們可以想像我們怎麼樣可以更像觀世音菩薩。我們可以做兩件事情:

一個是往內看,另外一個是往外去幫忙,去把我們的手伸出來。往內看,觀世音菩薩觀照五蘊皆空,他看到身體是很快就老了,一直在變化。我們的感受,我們的情緒,我們的思想,都一直在變。我們不能執著這個身體,這個我。如果執著的話,就會有煩惱,就會有苦;如果不執著的話,就超過這些苦。

第二,我們可以去關心別人。觀世音菩薩看到眾生的苦,他就發願要救度一切眾生。他看到眾生跟菩薩是同體的,我們也可以這樣子。我們到處看到都是苦,世界上很多苦,這是個機會,讓我們發菩提心。

我們做一個思想上的一個觀想。如果這個齋堂所有的人代表世界的人口的話,那只有百分之十五可以吃飽一餐,可以吃全部我們今天供應的食物。那你們是代表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那還有百分之三十五是代表沒有這麼富有的國家,只可以吃到米飯跟豆腐,沒有麵,也沒有包子,沒有青菜、水果,沒有湯,也沒有素糕。最後百分之五十,只有一點點白飯,還有一杯髒水,不乾凈的水。還有這百分之五十,大部分大概會坐在地上,用手吃,因為沒有什麼家具,很快就或者餓死,或者因為感染疾病而死,因不夠營養。

所以呢,我們做這個觀想,我們感覺怎麼樣?如果我們每次吃一頓飯都可以這樣記得的話,我們會不會更珍惜我們可以吃的食物?我們會不會同情,有同理心,想到那些只有一點飯跟不乾凈的水可以吃的人?

世界(本來)並不是要這樣子的。其實在世界上有足夠的食物,可以讓所有人都吃飽。問題是在怎麼樣分配這些食物。然而這些食物,這些五榖是用來做了什麼?大部分大多數的五榖,現在種的,都是來餵動物,餵畜生,讓牠們生產我們要吃的肉,還有蛋,還有乳類品。所以不是人口太多(的問題),而是最富有的人要吃這些東西。

聯合國的一個報告說,唯一的辦法可以讓世界沒有饑餓的問題,要對治地球暖化,就是大家要吃全素,或者是說大家要慢慢吃多一點素,到最後吃全素,不吃任何動物產生的物品。這是我們所有的人可以做到的,而且可以教育別人,用慈悲合理的方式來教育別人。

所以四年前,我們的九年級學生,學到非洲的孩子的狀況,就是很多都是孤兒,他們的父母因為AIDS而死,或者是因為戰爭,或者是被抓去。還有就是一般的貧窮困苦。這些學生就說,他們是小孩子,跟我們是一樣的,為什麼他們要受苦?我知道他們是這麼苦,我怎麼可以快樂?我們可以做什麼呢?我們有這麼多,他們有這麼少;我們怎麼樣可以給他們分享?這種同理心,這種大悲心,自然生起。當我們看到痛苦的時候,這就是菩提心的開始。

菩薩一定要救度眾生才可以成佛,所以這些學生就開始募款。他們在這幾年就支持三個女孩子在烏干達可以上學。他們說,女生可以上學是最有力的方式,來對治貧窮。在一月份,有二十個烏干達的孤兒,來到萬佛聖城,在這個齋堂也表演了。我們的學生說,我們跟他們是同體的,同一家的。他們受了那麼多苦,他們那麼快樂,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所以,這結論就是我們往內看,看到我們的身體跟我們的財產都是短暫的。我們再用這些我們的力量去幫助別人,我們就會更快樂,更滿足。我們也可以開始學習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

*     *     *

比丘恆律:師父上人,各位法師,各位善知識。歡迎回到我們的家——萬佛聖城。

我相信,今天早上我們很誠心地來誦持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一定是感應道交。所以,當我們從佛殿走到大齋堂的中途,雨就不再下了,停了。我們經常說,觀世音菩薩是遂心滿願的。因為我們都不想被雨淋濕,對不對?或許有人會質疑說,有時候觀世音菩薩並沒有滿他們的願。我們來這裡,一起來研究一下,為什麼有時候他們的願不能夠遂心滿願呢?

首先我們要檢查我們是不是誠心地來誦持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如果不是的話,那我們和觀世音菩薩之間的連線狀況,就非常差了。這就像我們的手機接不到信號,自然沒辦法接得到任何的電話或是短訊了。所以,《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告訴我們,一定要一心稱念。第二點,我們要檢查我們所祈求的願,是不是貪婪,或是有潛在的害處。即使我們誠心地誦持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而觀世音菩薩也是如此地大慈大悲。然而,觀世音菩薩卻不會幫助我們增加我們的貪婪,或是幫助我們去傷害任何一個眾生,乃至包括我們自己在內。

有人說,我是很誠心地誦持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而我祈求的願,既不貪婪,也沒有任何潛在的害處,為什麼觀世音菩薩沒有滿我們的願呢?

在這裡,我想請問各位善知識們,我們跟觀世音菩薩相比較,是誰比較有智慧和慈悲呢?相信我們會說,當然是觀世音菩薩;因為他早已成道,具足大智慧,大慈悲,以及大神通力。他可以說,完全知道什麼才是對我們最好的安排。

在《普門品》上說:「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繫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接下來,我就用這句長行,來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一九三四年,一位叫做筏可的法師到廣東省陽江縣的監獄裡,去為犯人說法。當時有一位年輕人被判了死刑,十天之內就要處死。這位年輕人聽到法師說,誠心誦持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可以得到解脫,於是他就開始日夜誠心地誦持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各位善知識們,我們猜一猜,他是不是因為誦持了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加持,而成功地逃出監獄呢?

當臨刑的日子來臨,監獄的警衛發現這位年輕人,在他的死牢裡合掌端身正坐,在他祥和的臉上放出金色的光明。此時,滿室異香撲鼻,然而,他的氣息已經斷了。他雖然沒有逃出監獄,但是卻免去了死刑,反而更早一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不得不讚歎稱揚持誦觀世音菩薩聖號的威神力,是如此地不可思議啊!

只要我們誠心地誦持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而我們祈求的願不貪婪,也沒有任何的潛在的害處,觀世音菩薩會依照我們的因緣來滿我們的願,給我們所需要的。只是我們有時候不認得,反而說,觀世音菩薩沒有滿我們的願。就舉例來說,我們祈求有智慧,有力量。我們誠心地誦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觀世音菩薩就會給我們勇氣,我們可以無畏地去面對我們的困難,有冷靜的頭腦來解決問題。這就是增強我們的力量和智慧的最好的方法。我們應該要認識,也要感恩,這就是所謂對面認識觀世音菩薩了。

壞小子變成了好男人

沙彌尼近廉 講於2011年10月25日星期二晚萬佛城大殿 A talk given by Shramanerika Jin Lian on October 25 (Tuesday), 2011 at Buddha Hall of CTTB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諸佛菩薩、宣公上人、諸位法師、諸位善知識:阿彌陀佛!今晚輪到沙彌尼親節近廉和大眾結法緣。在我的報告中若有任何不符合佛法的地方,請慈悲指正。我知道最近大家都很忙,也一定已經都累壞了,所以今晚我想和大家分享個故事,一個真實的故事。

Buddas, Boddhisattvas, Venerable Master, Dharma Masters and all good knowing advisors, Amitabha. Tonight is Sramanerika QinJie Jin Lian’s turn to tie Dharma Affinities with the assembly. During my talk, if there is anything not according with the Dharman, please kindly correct me. I know these days everyone is busy and worn out. So tonight, I would like to share a story with all of you. A true story.

他出生在越南一個有很多兄弟姐妹的大家庭裏,他是最小的一個。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所以除了他們的名字,他根本沒有父母的任何印象。雖然他的大哥盡他的所能,從精神上和物質上來照顧這個家庭,但是他們卻還是極端的貧窮。有的時候甚至於幾天都沒有飯吃,沒有任何的機會接受任何一種教育,他願意做任何的事情,只要能活下去,他什麼都會做。用他自己的話說:「那個時候,我是真正的一個壞小子!」村子裏每個人都很怕他。

Born into a big family with many siblings in Vietnam, he was the youngest one. His parents died when he was very little, so he only knew their names without any other impression. Though his eldest brother tried the best to take care of the whole big family financially and mentally; they were still extremely poor, sometimes there was even no food to eat for several days. Without the opportunity to take any kind of education, he would do anything no matter what to make himself survive.  In his own words:” I was an extremely bad boy at that time, everyone in my village was afraid of me.”

當他十六歲的時候,戰爭爆發了,他應徵入伍。就在軍隊要離開他們村子的前一個晚上,有兩個女人要求見他。他覺得很奇怪,因為當他看到她們兩個人的時候,他知道他完全不認識她們,所以他認為一定是有什麼誤會。就在他準備轉身離開的時候,其中一個女人叫出了他母親的名字。他呆呆地站在那裏,認真地看著這兩個女人:其中一位的服裝很奇怪——他從來都沒有見過;另一位是普通的家庭婦女的樣子。那個叫出他母親名字的女人哭了,她說她是他已經去世母親的好朋友,這些年來因為她自己家也貧窮,所以她覺得非常抱歉,這些年來都沒有幫過他們一點點。現在又得知她最好朋友的小兒子要去戰場,很可能會在戰爭中死去,她再也不能袖手旁觀了,她真的想幫他,所以邀請了一位比丘尼來為他講法。

When he was 16 years old, the war started. He was recruited. One night just before the day they left the village, two women requested to visit him. He felt very strange when he saw these two women.  He was assured that he did not know them, so there must be a mistake, however, just when he wanted to turn back and leave, one of the women called his mother’s name. Frozen there, he took a good look at them. Two old women, one’s clothes were very strange, he had never seen before; the other who knew his mother’s name was quite common. The woman cried and told him that she was one of his deceased mother’s good friends. During these years, due to her own poor situation, she was very sorry that she could not help them a bit. So now knowing her best friend’s youngest son was going to the front line and probably would die in battles, she could not stand by the side any longer. She really wanted to help, so she invited one Bhikkuni to speak dharma to him.

他完全被這兩個女人給搞糊塗了,身為一個年輕人,當他聽到她們說:在戰爭中他很可能會死去的時候,他非常的生氣,真的好想去揍她們。但是在公共場合他沒有辦法,所以他裝著順從,想讓她們早點離開。其實他根本沒有聽那個比丘尼說的話,只是記得最終比丘尼一直、一直地要求他要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說:在任何的狀況下,如果他需要幫助的時候,一定要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七個字也不是什麼大事。一般說來,他從來不接受任何人的建議,但是為了讓她們趕快離開,他同意了——好!只要有需要,他一定會念那七個字。那兩個女人非常開心,就離開了。

He was totally confused by these two women. As a young man, he felt quite irritated when he heard that he would probably die in battles; however he was not supposed to beat them in public as he wished. So he decided to be obedient and make them leave as soon as possible. He did not pay any attention to the Bhikkuni’s talk. He only remembered that at last the Bhikkuni insisted him reciting “Na Mo Guan Shi Yin PU SA” whenever he needed help. “Na Mo Guan Shi Yin PU SA” 7 words, not a big deal, normally he never accepted any kind of suggestion, however, in order to make them leave quickly, he agreed to recite the 7 words whenever he needed help. Those 2 women were delighted and left.

幾十年過去以後,當他再回憶起這件事情的時候,他依然覺得非常的奇怪:怎麼會在新兵訓練營,兩個女人會來造訪一個壞小子?其中一個還是比丘尼!那是他第一次看到一個出家人。怎麼會?他會答應她們來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那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但是最不可思議的事情是:那七個字真正地改變了他的生活!幾十年過去之後,當他真的想感謝那兩個女人,想真心誠意地再聽她們說法。花了很多的金錢和精力,他都沒有辦法再找到她們,只知道一個在逃離越南的路途中死去了,另外那位比丘尼也杳無音訊,因緣真是我們凡夫不能掌控的。

Several decades later, when he recalled this, he still felt very strange. How come, in a new recruit’s camp, 2 women came to visit a bad boy, and one was a Bhikkuni? That was the first he saw a left home person. How come he would promise them to recite “Na Mo Guan Shi Yin PU SA”? That is unbelievable to him.  But the strangest thing is the 7 words really changed his life. Decades after that when he really wanted to thank those two women and sincerely listen to the Dharma, spending lots of energies and money, he could not find them at all, only knowing one died while fleeing from Vietnam, and that Bhikkuni had totally disappeared.  The cause and condition is really beyond our control.

他成爲了一名傘兵,並沒有接受良好的訓練,他和他的戰友們就開始了第一次的任務。當飛機機艙打開的時候,每個人都在顫抖。當他站在艙門口的時候,向外看去,那無邊的虛空……,他真的覺得他是在自殺。在極度的失望和絕望之中,他想起了那比丘尼的話,他真的想試一下那七個字:南無觀世音菩薩。閉起了他的眼睛,念起了這七個字,他被踢出了機艙。一陣巨風吹過,將他吹離了指定的目的地。很幸運,他安全地降落了。但同樣是那陣大風,幾乎讓他所有的戰友都死在了這一次的行動中——有些被吹進了大海淹死了;有些被吹到了敵人的軍營,立即被擊斃;有些人就摔死了……。很長一段時間,他認為他的倖存是因為他的幸運。一直到他開始相信佛教,開始相信佛法,他才意識到:那根本不是什麼幸運,那是感應,那是觀世音菩薩的感應,但那個時候他真的是太愚癡了,完全不知道那是什麼。

He became a paratrooper. Without being well trained, he and his colleagues performed their first task. Everyone was trembling when the door of the cabin opened. When he stood in front of the door, looking outside the vast emptiness, he felt as if he was committing suicide. In grave despair, he wanted to try the words of the nun “Na Mo Guan Shi Yin PU SA”, closing his eyes, reciting the 7 words; he was kicked out of the cabin.  A big gale blew him off the destination point. Fortunately, he landed safely. But most of his colleagues died in this mission because of that gale: some were blown into the ocean and drowned; some were blown into their enemies land and were shot immediately, some failed in landing. For a long time, he attributed his survival to luck, until he studied the Buddha Dharma; he realized that it was not luck at all, but the response from GuanYin Boddhisattva, but he was too stupid to learn that at that time.

得感謝那一次的登陸,他有了一個逃亡的機會。但是,就在他回到家的那一刻,他就被抓住了。做為一個逃兵,懲罰是非常嚴厲的,他被立即送往前線。而他知道:如果這一次他不趕快逃走的話,那他就完了!在去前線的路上,他得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訊息——有一位司機能夠幫人逃跑。付了足夠多的賄賂錢,這個司機給他指明了逃生的方法:在重型卡車的底部,兩個油箱當中懸著一塊很窄的木板。司機告訴他:「在晚上大家都睡覺的時候,你就藏在那塊木板上。第二天早上淩晨兩點,重型卡車就會離開,那個時候沒有人會發現。但是,一旦事情暴露的話,那你就會被當場擊斃。」他同意了。

Thanks for that landing; he got a chance to desert. But just when he arrived at his home, he was caught by the army. Being a runaway solider, the punishment was severe. He was sent to the battle immediately. And this time he knew he would be finished if he did not escape quickly. On the way to the battle, he got a very important information that there was a driver who could help people sneak away. Paid enough bribe, the driver showed him the way: at the bottom of the cargo between two big fuel tanks hung a piece of narrow wooden board. The driver told him to hide in that board that night when everyone was sleeping. The cargo would leave the next morning at 2 AM; no one at that time would be alert. However, if it failed, he would be killed on the spot. He agreed.

每件事情在那天晚上都非常順利地發生著,直到他終於成功地溜出他的房間,走向那輛重型卡車的時候,突然有一個人在他的背後拍了他的肩膀。他太緊張了,都沒有辦法發出任何的聲音。那是個男人——和他住在一起的另外一個人,那個人跪在他面前,請求帶他一起走,否則的話他就要大叫,那就沒有人能夠走。沒有第二個選擇,他只有為他付了雙倍的錢,來執行這一個不可能的任務。背靠背躺在那一片窄窄的木板上,兩個男人只能緊緊地把他們的背擠在一起,來保持平衡。巨大的輪胎就在他們後面滾動,一旦他們失去平衡、摔在地上,那他們兩個人就會當場被壓扁。

Everything went smoothly that night. Until he successfully sneaked out of his dorm to the cargo, someone behind him clapped on his shoulder. He was too scared to scream. It turned out to be the man who shared the same room with him. That guy knelt down and pleaded to join him, otherwise, he would yell out then no one could go. Having no choice, he had to pay double fee for this mission impossible. Laying back to back on that narrow piece of wood board, the two had to squeeze their backs tightly to keep balance. The huge tires were right after them, once they fell, and then both of them would be jammed.

那真的是一種巨大的折磨。直到今天,當他在回憶起那時的經歷,巨大的恐懼、巨大的折磨依然在他的心裏,依然在他的眼睛裏……,「南無觀世音菩薩」是唯一能夠救他的方法,念著「南無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才能夠讓他忘記那不可忍受的噪音、令人窒息的粉塵和威脅生命的恐懼。他感到那個男人也好像在念著什麼東西,但是他的聲音太小了,聽不清楚。他很好奇,所以他聽了那個小小的聲音很久、很久,終於知道那個男人也在念「南無阿彌陀佛」!雖然他不知道「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可是他很高興地發現:這前面兩個字和他念的是一樣的。最後他們到達了一個大城市,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他們終於結束了他們恐怖的旅途。

That was a tremendous torment; even today, when he recalled this experience, the great suffering was still in his eyes. Reciting “Na Mo Guan Shi Yin PU SA” was the only way for him to forget the unbearable noises, the suffocating dusts and the life-threating stresses. He felt the other man was also humming something, but that sound was too soft to hear. He was so curious that he listened to that humming for a long time to figure out the man was reciting “Na Mo A Mi Tuo Fo”. Though he did not know what that meant, he was happy to notice the first 2 characters were the same as his. Finally, they arrived in a big city. It took almost a whole day long for them to finish the journey.

很多年以後,當他想再找到那個男人並幫他移民加拿大的時候,他才被告知:那個男人在他回家之後,由於那一次潛逃,巨大的痛苦一直在折磨著他,不久之後他就自殺了。他不能夠在精神上真正地解放自己,最後他只有用自殺的方式,在肉體上得到了解脫。最終,阿彌陀佛沒有救他,或者是他拒絕了阿彌陀佛的拯救?是「個性即命運」呢,還是定業不可轉?那真的是一個太大的主題,我們沒有辦法真正地討論清楚。

Many years after that, when he wanted to find that guy and help him to immigrate to Canada, he was told that man committed suicide shortly after his returning home. Tortured by that great suffering in that fleeing, he could not liberate himself mentally; finally he shot himself to set him free physically. Eventually Amitabha Buddha could not save him, or was it he that refused to be saved by Amitabha Buddha? Is personality the fate; or is fixed karma unchangeable? That is a huge topic, too big to discuss thoroughly…

他一心想回家找到他的大哥,請他幫忙離開越南。但是,噩運又一次跟他說Hello——他在半路上又被抓住了。第一次被抓住,做為一個逃兵,他被立即送往前線;第二次被抓住,做為一個逃兵,他就要被就地正法。但是他很幸運,那個長官沒有認出他,當長官問他名字的時候,他說了另外一個他同村人的名字。所以,當他在軍營裏看到那個真實的(同村)人的時候,他差不多都快昏過去了。每當長官查看點名冊的時候,他就在心裏發狂地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相同的名字、相同的住址、相同的父母名字……,但卻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住在相同的軍營裏六個月,沒有一個人發現有什麼不對。是不是又是幸運呢?那個時候,他自己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他會這樣的幸運?

He wanted to go home to meet his eldest brother to ask him to help leaving Vietnam ASAP. But bad luck once again said “Hello” to him. He was caught on the way home. Caught the   first time as a run-away solider, he was sent to the battle immediately; caught the second time as a deserting solider, he would be shot on the spot. However, he was really lucky; the officer did not recognize him. When the officer asked his name, he replied with another name of his villager who he remembered. So when he saw that true person was also in that camp, he almost fainted. Every time when the officer was checking the name list, he would recite “Na Mo Guan Shi Yin PU SA” in his heart crazily. With the same names, same addresses, same parents’ names, these two different persons lived in the same camp for 6 months, and no one was aware of the unusual coincidence. Was that luck again? At that time, he himself was also wondering why he had so much luck.

當然,這位菩薩的寵兒又一次得到了一個機會溜走了。這一次他成功地回家,遇到了他的大哥,得到了大哥的幫助,順利地逃亡到加拿大。在加拿大也有很多很奇怪的事情發生,讓他最終相信了佛法,成了一個真正的、虔誠的佛教徒。他花了他所有的生命來宣揚佛法,建立自己個人的居士林。後來他遇到了上人,被上人的德行所感,將他的居士林捐給了法總,甚至在他年紀很大的時候,依然每天都會去華嚴寺幫助建設。

Of course as the darling of the Bodhisattva, he got a chance and ran away again. He successfully went back home and met his eldest brother, who helped him flee to Canada. And in Canada, many other amazing things happened to make him believe in the Buddha Dharma and become a very dedicated Buddhist. He put all his life to propagate the Dharma and founded his own Buddhism community, and later on he encountered VM Hua. Deeply moved by VM’s virtuous practice, he donated all his community to DRBA and even in his old age he still helped a lot to construct the Avatamsaka Monastery in Calgary, Canada.

實際上,是我個人非常有幸,能夠與這位老人一起工作了三個月。但是直到我搬到聖城,在無意中打開一本紀念上人的紀念冊的時候,我才明白他是一個多麼奇特的人。在那本書裏我看到一張照片,在那張照片上,一個中年人穿著一身黑袍,看上去更像是一個道士,而不是佛教徒,他看上去像極了在香港鬼片裏的那個「鬼見愁」(專門殺鬼的道士),照片裏他領著上人參觀華嚴寺。

It is me who actually is lucky to have an opportunity to work with him for almost 3 months in Calgary. But it was until I moved to CTTB, once I happened to open a book in memory of the VM Hua, and then I knew he was such a special person. I saw a picture: in this picture, a middle-age man looks like a Daoist ( like the actor who was good at killing ghosts) was leading VM to visit the Avatamsaka Monastery.

我非常震驚地看到相片中的他,和我真正看到的他完全是兩個人,我差不多不能夠把他們兩個聯繫在一起。當然,照片中的他是比現在年輕很多,但是,那個讓我感到震驚的不是年齡的問題,是那股氣,那種從他身上散發出的氣,只是在照片中,你就能夠感覺到他那時那股暴虐的殺氣。

It is me who actually is lucky to have an opportunity to work with him for almost 3 months in Calgary. But it was until I moved to CTTB, once I happened to open a book in memory of the VM Hua, and then I knew he was such a special person. I saw a picture: in this picture, a middle-age man looks like a Daoist ( like the actor who was good at killing ghosts) was leading VM to visit the Avatamsaka Monastery. I was shock to find out that man was him, same person but totally different feeling. I barely could connect the man in the picture with the man I met. Yes, he was much older. But the thing shocked me was not that, it was the energy emitting from him. Even seeing that picture you could feel his tyrannical personality.

但是,那個人——在卡加利〈加拿大〉我遇到的那位老人,卻是一個可愛的倔老頭,完全的兩個人。他臉上的每一條線都完全軟化了,現在的他,眼睛裏充滿了慈悲。我相信那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功勞——成功地將一個壞小子變成了一個好男人,我深深的知道:那是觀世音菩薩做的。我的故事講完了。阿彌陀佛!

But the person I met in Calgary is a very nice but a little bit stubborn old man. After many years practicing Guan Yin Boddhisattva really transformed him. The lines on his face totally softened. His eyes now are full of compassion and kindness.  I believe that is the great work of Guan Yin Boddhisattva. She successfully transforms a bad boy to be a good guy. I know that from the deep of my mind. My story is finished. Amitabha!

觀音七心得分享(觀音菩薩出家)

親祥、親悟、沈寶珠、李親道、王親宣、陳親慧、比丘尼恆君講於2011年10月15日星期六晚 萬佛城大殿  The talks given on October 15 (Saturday), 2011 at Buddha Hall of CTTB

Audio clip: Adobe Flash Player (version 9 or above) is required to play this audio clip. Download the latest version here. You also need to have JavaScript enabled in your browser.


Kerri Taylor(親祥):感恩三寶、感恩上人、各位法師及每一位在道場辛勤工作的義工們。我的名字叫做Kerri Taylor,法名親祥,我來自加拿大溫哥華。

我跟我的丈夫在3月時來萬佛聖城受三皈五戒,當時他已經病得很重了,因為他患了癌症。所以來到萬佛城的時候,除了參加三皈五戒儀式以外,基本上我們什麼都不能做。

因為他病得非常地重,所以當他說要來的時候,其實我有一點擔心。但是我先生告訴我:「不管怎麼樣,這個是很重要的,我必須要做這一件事情。」那做了呢,他才能夠心安;為了讓他心安,所以我的擔心就變成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了。我們來參加法會的時候,沒有辦法參加觀音七;受了三皈五戒以後,就必須馬上回加拿大去。

我先生知道他得了這個病,是一定會往生、一定會死的。所以,他希望我在他往生以後,能夠盡快地來打一個觀音七。他已經於這個觀音七的三個禮拜之前往生了。前幾天對我來說真的是非常地困難,因為我的傷感越來越加重,基本上已把我的情緒都淹沒了,所以我就一直哭、一直哭,我在想我大概打不了全程的觀音七了。

有一天,我就在我的房間裡大哭了起來,在我的腦子裡面跟我先生講:「我沒有辦法再打下去了,沒有辦法把這個觀音七打完。」但是我知道,他一定會讓我把這個觀音七打完,因為他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不管怎麼樣,他每一次都認為自己是對的。但是,我不知道我要怎麼樣把觀音七打完。

當時,有一個人來敲我的門,那是這整個禮拜中第一次有人來敲我的門。她跟我說:「妳應該來做晚課了。」所以我就穿袍搭衣,來到這個佛殿。因為時間還早,我就到祖師殿去。在祖師殿裡面我就拿了一本書來看,那一本書的英文名字叫《Don’t Wait to Cultivate》,意思是「修行不要等」,那是一本上人的書。我打開,上人在裡面講:「你已經開始做的事情,你要把它做完,就是你要有始有終。如果你沒有辦法做到有始有終呢,你就是一個沒有骨氣的人。」

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就笑了,因為我的丈夫常常告訴我:「妳要堅強一點!」當時我就在觀想:我先生當時要來參加三皈五戒的時候,對他而言是多麼地困難!因為這樣子的觀想,我就把自己想要修行的這個願力加強,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專心地誦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我一定要盡全力來做!」

以前我就讀過《普門品》。但是這一次,我越讀越覺得觀世音菩薩真的很慈悲!我越誦念「觀世音菩薩」,我的這種悲傷情緒就越來越淡。所以,本來我是很悲傷的這種情緒,被一種祥和,還有一種耐心所代替了,覺得越來越有耐心,同時也有一點慈悲的感覺。

在我心裡,我覺得有一種很深、很祥和的感覺,對觀世音菩薩也非常地感恩。我先生以前告訴我:「一個人,如果能夠心懷感恩的話,你對周遭的這種感覺就可以打開了。」現在我覺得,我的這種感覺越來越深刻。也很感恩大家可以讓我在這裡!

*    *    *

Edward Robson:大家晚安!我的名字叫親悟。在這個地球上,擁有一個守護神或守護者,是非常重要的,觀音菩薩就是那位守護神、守護者。今晚,我就只說我的一個經驗--觀音菩薩守護我的一個經驗。

在這幾個月以來,我一直在照顧我的繼父。7月時,他突然出現了很嚴重的心臟問題,面臨著生命危險。我的媽媽告訴我:那天晚上,我的繼父感覺到他的整個身體不是很舒服,感覺自己的健康不是那麼好,同時也感覺到胸口有些難受、呼吸困難。當晚他就被送到了急診室,也進了加護病房。

我隔天就到醫院去見我的父母。我的繼父當天得到了很多家人的關懷與關心,那天也很高興看到他的精神面貌也變好了。醫生告訴我們:他們做了很多不同的檢驗,根據這些檢驗的結果,他需要動一個很複雜的心臟手術。這是一個非常複雜,非常危險的心臟手術。這讓家人了解到了情況的嚴重性。我的繼父從來也不知道他的心臟有這麼嚴重的問題,雖然他的這一生也面臨過很多的危險。

在手術前的幾天裡,我們這些家人就跟他在一起,我們仍是過著蠻普通的日子。除了一個事情,就是我們知道他的心臟不是那麼好。我們也可以感覺到他有點恐懼,他也知道可能突然間就會面臨死亡。雖然如此,我們知道他很害怕、很恐懼,但他叫我們不要太擔心。在動手術之前的那天晚上,我們家人對他表達了很多的感謝,也給他很多的祝福。我也親自感謝他做我的繼父。那天晚上對他而言,可能是最長的一個夜晚。我想像在這種情況,對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很容易度過的。我也在猜想:他那天晚上到底有沒有睡一個好覺?

第二天,也就是動手術的那一天,我的媽媽和我,還有其他的家人都在醫院裡,給他很多的祝福與支持。我的媽媽是第一個抵達醫院的,她對我的繼父很照顧。他們結婚已經有17年了。她到達的時候,有一個宗教以及心理方面的counselor(輔導員),他給了我媽媽很多心理上、宗教方面的支持與安慰,以期幫她度過這一段考驗期。

手術的當晚我去了醫院,我帶了我的枕頭與被子,坐在我繼父身邊。那個時候,他的身體上連接了很多不同的管子,我看到當時的情況,感覺到他是處在一個很脆弱、很危險的情況。當我坐下來之後,我就用我的被子蓋起來,我就往後靠著。這個加護病房裡面感覺是非常安靜的,我就慢慢地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當我在念觀音菩薩名號的時候,我想像著觀音菩薩的慈悲。

那時候我觀想觀音菩薩的面貌,他的樣子:我觀想他是一尊很高、白色的觀音像,就站在我爸爸的加護病房裡面。那一尊觀音菩薩的像是非常莊嚴的,是非常美麗的一尊,也是非常堅固的一尊。那時候我一直在念他的名號,我祈求觀音菩薩幫助我看護我的繼父,希望菩薩能夠留在那個房間裡看護著他。我也可以想像到他顯現的時候,對我的爸爸加持了不少。這一尊很微妙的守護者就站在我的旁邊,他答應我要幫助我看護我的爸爸。

當時一位護士走進來了。那時候我還是在念觀音菩薩的名號,不知道護士走進來,我就繼續念著觀音菩薩的名號。那位護士小心翼翼地、很恭敬地,盡量不要講話太大聲。當時我的繼父被她喚醒了,但我還是繼續在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就持續地念著念了很久。因為我感覺念誦觀音菩薩的名號,能讓我的繼父感覺到很自在、很舒服,雖然那時候他不知道我在做什麼事情,或是根本意識不到觀音菩薩的存在。我感覺到觀音菩薩讓他在那天晚上很安祥,很平靜。我認為這樣的情況,不是很多人都可以祈求得到的。觀音菩薩在那個晚上幫助了我很多,當我最需要他的時候,他就來幫助我了。

而我的繼父呢,他繼續在那個醫院裡待了幾個晚上,身體也慢慢地恢復了,他的感應不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在那幾天的晚上,我還是會去醫院,為我繼父念誦觀世音菩薩名號,直到他從手術中完全恢復過來。

向觀音菩薩祈求,這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在心理上和信仰上幫助了我,他的慈悲是不可思議的,他可以幫助我們消除業障,也常常尋聲救苦,為我們解圍。我相信他也可以幫助你們,當你們需要他的時候。南無阿彌陀佛!

*    *    *

沈寶珠:上人、各位法師、各位佛友:我叫沈寶珠,法名親寶,從LA來。我這是第一次參加觀音七。

我是要來感恩觀世音菩薩、感恩上人和各位法師教我們如何念佛、如何修行。我平常按照上人和法師所教的,每天誦持「楞嚴咒」、「大悲神咒」,平時也誦經;堅持多年,所以有很多收穫和感應。

兩年前,我從北加州搬去南加州,人生地不熟,遇到很多困難。但每一次都有觀世音菩薩的千眼照看、千手扶持;尤其是在緊急的情況下,都會有人帶我走出困境。

我要講一件事,就是發生在今年1月的事:在來聖城參加禪七的路上,我從LA開車到了奧克蘭的時候,我用的 GPS〈導航機〉就一直在講話。我知道是開錯路了,但是GPS給我的方向卻是我不熟悉的。因為這是第一次單獨一個人開長途,這時候心裡就開始緊張起來,不知道應該怎麼辦。心想只好下了高速公路以後,搞清楚了再上去。因此就在下一個出口下去了,誰知道下面是一個加油站;一看就知道是一個很不好的區。那時候已經下午兩點了,我原計劃天黑以前要趕到聖城的,這時候心裡就更是萬分的焦急。

就在這個緊急的關頭,有一個人迎面走過來,也是一個過客,在那裡加油的。我趕緊就向他問路:要想重新上580號公路,然後去過那個橋 (Richmond San-Rafael Bridge),然後接101號公路。那麼他就指來指去地,但是我還是不明白。他就叫我拿一張紙和筆,要畫圖給我看。我一時很忙亂,也找不到紙和筆。他就又問我:「是不是會跟車?」我說會!然後我就看準他的車,是一輛 White Toyota Truck(白色豐田貨車)。他又跟我講:「要跟車10到15分鐘。」因為有塞車呢,也不是很容易跟車,但是終於看到了橋頭。

那個時候他就打開車窗,伸出手臂一直揮手,指示我上橋。我終於鬆了一口大氣,這時候我才意識到:這是觀世音菩薩!我就一面開車,一面想、想……,眼前的大路又開始模糊起來了,但這一次不是迷路,而是太感動了,眼淚一直流個沒完。那一天,北加州加下著小雨,但是5點鐘前我還是趕到了聖城,還吃上了晚餐。

這次觀音七中,我能有機會和法師們及所有人一起誦《普門品》。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還有大家的誠意,以及我自己的努力使我很感動。又再一次聽到上人講:「幫助別人,就是行菩薩道。」希望我自己能夠依教奉行,變成觀世音菩薩的眼和手,去幫助需要的人們,也讓更多的人參加觀音七,一起來誦持《普門品》和<大悲神咒>。謝謝!

*    *    *

李親道:諸佛菩薩、宣公上人、各位法師、善知識們:大家晚上好!阿彌陀佛!我是來自阿拉巴馬州的親道,這次來和大家分享觀音七的法會心得。

這是我第一次打觀音七,感覺特別新鮮,受益也頗多的。整個觀音七過程,從早上誦《普門品》開始,繞念、坐念一直到止靜、開示、最後的大迴向,功德都很殊勝。

特別是下午各一小時的坐念和止靜,真的是很考驗大家的定力。佛殿裡有不少蒼蠅,在我們止靜的時候不約而同地來「問候」大家。又是蒼蠅聲,又是其他如咳嗽和其他的一些聲音……,能夠真正地從頭到尾,自始至終身心皆不隨這些外緣所轉的人是少數的。

止靜時,當我結跏趺坐,默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時,時有時無地總是有一些妄想打斷聖號。這些個妄想或長或短,或天南,或地北,從四面八方而來,我的心也就這麼跟著妄想跑了;等回過頭來也不知又過了多久,說起來真是令人汗顏!

本來,我們的常住真心是如如不動的,不生不滅、不垢不凈。因為攀緣心總隨著外緣而去,色、聲、香、味、觸、法,來什麼跟什麼,一直認假為真,認賊作子。祖師大德常如是開示我們,我不過是拾些他們的牙慧來講,虛老在開示錄裡曾說過:「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說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可見說時容易,行時難。我們大家要是真能老實用功、念茲在茲,而非像我現在這樣盡是口頭禪,那麼妄想肯定會越來越少,定力也就越來越強。

方才所講的,是我在止靜過程中的一些感想。接下來,還想再談談在繞念過程中的些許體會。

其實,不單單是在觀音七時我們繞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於平常的早、晚課中,亦如是繞念諸佛菩薩的聖號,我發現這看似平淡無奇的繞佛、稱念,亦非想像中的那般簡單。怎麼講呢?必須要時刻收攝六根,以至一心不亂。眼睛看著前面的人,始終保持適當的距離--不會太近,也不會太遠。耳朵聽著每一句從口裡發出的聖號,字字清楚外,不快,亦不慢。身體昂首挺胸,手結彌陀印,腳步輕盈。心中一句菩薩聖號外,別無其他。若能把持住這眼、耳、鼻、舌、身、意不被色、聲、香、味、觸、法所轉,於繞念中坐念,於坐念中繞念。靜中有動,動中有靜,果真能做到如此,那麼境界應該會很殊勝的。

現在回到這次觀音七的主角--觀世音菩薩身上。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雖於無量劫前早已成佛,然而仍舊掛念著娑婆世界的貧苦眾生,乃至倒駕慈航,尋聲救苦。我們在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祈禱加持的同時,是否曾想過學習觀世音菩薩這種不辭辛勞、捨己為人的大無畏精神呢?平時總是有求於諸佛菩薩,可曾想過我們又為諸佛菩薩做過些什麼事情呢?當下,我們應該精進修道,慎勿放逸,乃至證果,自度度他,如此才是真報答諸佛菩薩法布施之恩。

觀音七的法會雖然已經結束,但觀世音菩薩這種以大慈悲心救度眾生離苦得樂的願力,卻從來沒有停止過。以上就是我在觀音七法會中的心得體會。阿彌陀佛!

*    *    *

王親宣:上人、各位法師、佛友:阿彌陀佛!

我是10月9號皈依的,法名是王親宣,我住在舊金山。會來到萬佛城,是因為我的同學陳親慧邀我一起來萬佛城打觀音七。她傳了觀音七的申請表給我,但是我看不懂什麼是「三皈五戒」,什麼是「八關齋戒」。於是我上網搜尋資料,我發現皈依之後不會落入三惡道,受了「八關齋戒」之後,可以乘坐蓮花去西方極樂世界,所以我才決定來萬佛城跟大家一起學習觀音七。

對於佛經,我也只是會念《普門品》,是4年前我同事教我念的。但是在觀音七的第一天,念《普門品》時我才發現:以前念《普門品》,我只念了一半而已。因為以前的我念到「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我就直接念迴向偈了,這是我同事教我念的。如果沒有來到萬佛城,對於《普門品》我還是只會念半部經。我相信這是觀世音菩薩看我太傻瓜了,冥冥之中教我,讓我知道如何正確地念《普門品》。

這是我第一次吃長齋,第一次住在廟裡,第一次連續好幾天每到半夜都會聽到一些奇奇怪怪的聲音。後來聽了法師的建議,立了冤親債主的牌位,就睡得比較安穩了。雖然受了好幾天驚嚇,但還是讓我受益良多:學習如何正確地念佛經,和感受出家人的生活。這也算是我人生的新體驗。希望以後還有機會來這裡,和大家一起學佛經。阿彌陀佛!

*    *    *

陳親慧:上人、各位法師、各位佛友:大家晚安!末學姓陳,法名親慧,我在2006年開始學佛,直到今年的盂蘭盆法會,在聖城皈依及受戒。

今年,我參加了觀音成道七、地藏七和這次的觀音出家七。因為初期學佛的熱忱及我在健康上有小問題,還有我的先生在事業上有新的機會創業,便想到說到聖城,為自己及我的先生禮佛、祈福。這是今年我連續參加了三次的緣由,所以,當中兩次法會的《普門品》,讓我學會活用於生活當中,並因此更加了解及熟悉觀世音菩薩。

回想以前,我20歲的時候,最初接觸的佛法就是《心經》。《心經》使我首先受觀世音菩薩的智慧及教化。經文中的這句「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我只要這麼告訴我自己,我真的就會很快常因此讓我得到平靜的心了。

其次,我念的是美術學校,直到做設計工作,我的想法及接觸的朋友和資訊,都覺得抽菸不是一件壞事情,也可以說是為了要尋找靈感及清淨,就學了抽菸。很多年來卻不是這樣子的,反而,抽菸讓我的腦子更加混沌,還缺氧,而且被菸奴隸了。當我接觸佛法還有一些善知識,知道了抽菸的一些壞處及果報後,我就想要戒菸了。但即使貼了「戒菸」的貼片,我的心及習氣還是在。

某日,讀過《普門品》「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我才知道:除了緊急危險的時候呼喊觀世音菩薩,想要離開抽菸的欲望,應該也是相同吧?於是末學就對著天空祈禱說:「觀世音菩薩!我想要戒菸,求求您幫我,讓我不想抽菸!」然後,我就念無數句「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真的非常有效!我就真的戒菸了。我希望我先生也戒菸,所以我便向他分享我的經驗,結果他現在也戒菸成功了。

另外一個應用,就是有一次我坐朋友的車,朋友和她的女兒倆在車上吵架,女兒一直不停地說著、吵著、罵著媽媽……。末學是外人,感覺很尷尬,我想到第一次在觀音法會上唱的歌,於是就唱出來了:「南無觀世音菩薩……」,結果她們的戰爭就突然停止了。當時空氣凝結,她的女兒突然「噗哧」,轉怒為笑,也就不再頂嘴逆上了。

雖然我沒有像我朋友的女兒這麼誇張,但是瞋恚、兩舌、惡口是我要修的,所以想到經中這一句「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對愛生氣的我而言,真是好方法,真的也是非常地有效。

在這三次法會當中,我有一些奇妙的感覺:第一次是在我參加觀音成道法會時,因為多年來我的腳底斷斷續續地奇癢無比,一直不知是什麼病,在這次法會中也發作了,因而無法站立,無法走太多路以及繞佛。幸好遇到法師的教導及幫助,塗了一些藥油,並教我再向觀世音菩薩祈求。如今多年的小怪病沒有再困擾折磨我了。

第二次,是在觀音七法會中關於是非口舌的事,聽人家說要修行時會有魔考,而口業本來就是我最大的問題。比如我在聖城結識了某師姐,感覺很聊得來,但言談中有時候講的話題和佛學無關。在道場她似乎也被誤會及排斥,討厭她的人見我能和她互動,結果就被某位女居士惡言。

而另外一個人也是要來和我攀緣,一開始也是說一些挖苦、貶損我的話,但是因她是長輩,我就算了,也願意送她回家,不用攤汽油費。結果她更進一步,竟然是要拉攏我加入直銷;雖然這沒有什麼,但七天裡可是讓我不開心。結果我跟上人祈禱及懺悔,很神奇的是:這兩位女居士隔天都向我道歉,這讓我非常疑惑,讓我覺得很慚愧,也更加感恩上人。

*    *    *

比丘尼恆君:師父上人、各位法師、各位居士:今年這個最後一個觀音七,今天晚上就要圓滿了。我想各位都認識觀世音菩薩,不像我以前很愚癡的,我們家業障也很重。

有一次,忽然我父親想要請一尊觀音菩薩像,所以就叫他的朋友:「你去幫我請一尊觀音菩薩。」各位!您知道我們家來了哪一尊觀音菩薩嗎?結果來的是維納斯!

那這個……,可是我們想:「沒有關係,也是女的嘛,也是很漂亮的,沒關係吧,也就這樣子了!」所以,當你因緣不到,福報不到的時候,你想請觀音菩薩,還不一定請得到。

各位都是有福報的人,常見觀音菩薩,常念觀世音菩薩,家裡也都有觀音菩薩畫像,或是觀音菩薩的像。所以,要時時珍惜自己的福報,時時感念觀音菩薩,時時恭敬觀音菩薩,時時常念觀音菩薩。阿彌陀佛!